震击器原理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11
地面震击器地面震击器一、概述DJ 型地面震击器连接在钻柱的地面部分,是一种下击解卡工具。
它的调整吨位的机构露出转盘面,震击力的强弱可以调节,操作方便,能进行连续下击。
二、型号表示方法3规格系列及性能参数四、结构、工作原理1、结构地面震击器由中心管总成、套筒总成和冲管总成等部件组成。
如图1、图2所示:中心管总成包括上接头、中心管、卡瓦心轴和密封总成;套简总成包括下套筒、摩擦卡瓦、调节机构、滑套、上套筒和震击器接头;冲管总成包括冲管和下接头。
中心管为外六方空心柱体,内孔是水眼,外正六方和震击器接头内正六方配合传送扭矩,且能上下灵活运动,中心管的上部外螺纹和上接头的内螺纹连接成一体,下部有安装密封总成的孔和与卡瓦心轴连接的内螺纹。
上接头的下端面和震击器接头的上端面为接触面。
震击器接头的下端面和中心管下部大直径的台肩面是撞击面。
密封总成是一种动密封,由密封座、内外“O”形密封圈、开口垫圈和垫圈组成,是隔绝中心管和冲管之间的泥浆进入摩擦机构,并能在冲管和密封总成作相对运动时起到扶正作用。
密封总成装人中心管下部的孔内,有一定的串动量,由卡瓦心轴的加厚油管扣限位。
在下套筒内,装有摩擦卡瓦和卡瓦心轴,下套筒的内孔是上小下大锥形体,有凸起的棱带,卡瓦可以在锥体的一定范围内上下运动。
摩擦卡瓦是一个开有纵向张大缩小槽的套,它的外径和内孔均有凸起棱带;外径是上小下大的锥形体,内孔相反,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体。
卡瓦心轴也是外部具有凸起棱带的上大下小锥形体,内孔是冲管运动的通道。
卡瓦心轴、摩擦卡瓦和下套筒配合组成摩擦机构,是地面震击器关键部分。
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环和锁钉,都装在下套筒上。
调节图1 地面震击器环装在下套筒部的小的内螺纹上,是控制摩擦卡瓦张缩量的零件,即调节震击力大小的零件。
它在下套筒内螺纹上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作上或下位置的变化,即可调节摩擦卡瓦在下套筒内的张大和缩小工。
卸开下套筒上的锁钉,从锁钉孔可以拨转调节环。
文字说明1 概述2 结构与工作原理3 使用与操作4 维修5 地面实验附图图一 BZ随钻震击器外形图及主要尺寸图二运行位置示意图图三新装间隔衬套修理尺寸图四调节震击力方向示意图产品总图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1.概述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是全机械式随钻震击、解卡工具。
它集上、下震击作用于一体,可接触钻进作业中遇阻、遇卡等钻井事故。
它在不需要震击时,是钻柱的一部分,需震击时,随时可作业,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结构与工作原理。
结构外形及主要尺寸如图一。
内部结构如本说明书后附产品总图(图中未画出曲屈接头)。
本震击器是同类产品中结构最新式、最简化、操作最方便的。
上击工作原理图一所示为装配调试合格的位置,即准备出发(解锁)状态。
图二为局部放大图。
上图为准备击发位置。
运行轴与运行套的内齿对应啮合,运行套外部齿与摩擦衬套内部齿是齿顶对齿顶的摩擦状态。
当钻柱上提,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中部套筒28,下控制套37,下调节套29,压缩弹簧管25,26,27使运行套21相对摩擦衬套下移。
当运行套的外齿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齿间相对应时,运行衬套在运行轴的作用下涨开,运行轴的齿从运行套内齿滑出,如图二中图。
此时钻柱储备的能量释放,向上震击。
下放钻柱,整个工具又恢复图二上部的状态,即准备击发状态。
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使钻具解卡。
下击工作原理在运行套的上部,还有一组三件与26,27,28完全相同的弹簧管。
当下压钻柱时,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上调节套18,压缩上面一组弹簧管。
运行套相对于摩擦衬套上行,钻柱储能。
当达到预定的吨位,运行套的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顶间相对应,运行衬套涨开,运行轴齿从运行套内的齿中滑出,产生下击,与上击方向相反如图二下图所示。
3.使用与操作下井前的准备震击器下井前应该经台架试验合格,见本说明书第5节。
下井前震击器处于准备击发位置。
钻具配置应使震击器处于钻柱系列中平衡点以上的张力部分,并承受最少5吨的张力。
BZ型震击器最好是在张力状态下工作,但也可在压力状态下工作,可把震击器接入张力压力平衡点以下,承受5吨的压力。
钻井震击器技术浅谈钻井作业中,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如井壁坍塌、裸眼中地层的塑性流动和挤压)、技术措施不当(如停泵时间过长、钻头泥包等),常常发生钻具遇阻卡钻,震击器是解除卡钻事故的有效工具之一。
目前国内应用的震击器,主要来自Weatherford、Baker、Bowen、NationalOilwell、Rocan、Cougar、贵州高峰机械厂、北京石油机械厂等厂家的产品。
当需要震击器上击作业时,在地面施加足够的预拉力,工具内锁紧机构解锁,释放钻柱储能,震击器冲锤撞击砧座,储存在钻柱内的拉伸应变能迅速转变成动能,并以应力波的形式传递到卡点,使卡点处产生一个远远超过预拉力的张力,使受卡钻柱向上滑移。
经过多次震击,受卡钻柱脱离卡点区域。
震击器下击作业与此类似,不再赘述。
震击器的使用类型主要有随钻震击器、打捞震击器和地面震击器。
随钻震击器,要设计在钻柱组合中,如果钻进或者起下钻过程中遇卡,可以随时震击解卡。
打捞震击器,只是在需要解卡时才上井作业,不可以长时间随钻工作。
地面震击器,只是在井口使用,其对卡点的震动效果是向下震击,现场使用比较方便。
震击器的结构类型主要有机械式、液压式、机液式3种。
1.机械式震击器,利用机械摩擦原理,锁紧机构采用了一组棱带式的卡瓦,卡瓦副的释放由弹性套在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来控制,震击力不受井内温度影响。
机械式震击器可设计成震击力可调与不可调两种。
可调震击器其震击力在井口调节,不可调震击器其震击力在产品组装时设定,现场不能调节,但整机长度短,工作安全可靠。
机械式震击器对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度等要求较高。
2.液压式震击器,利用液压油在细小流道内流动时的阻尼作用作为锁紧机构,利用流道突然变化所引起的释放,在震击器内产生打击,从而在钻柱内形成震动。
液压式震击器由于其锁紧机构工作原理的限制,只能在单一方向上产生震击,一般为向上震击。
由于具有优越于机械式震击器的长延时功能,其震击力大小可以靠司钻的操作任意调节。
目录文字说明1 概述2 结构与工作原理3 使用与操作4 维修5 地面实验附图图一BZ 随钻震击器外形图及主要尺寸图二运行位置示意图图三新装间隔衬套修理尺寸图四调节震击力方向示意图产品总图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1.概述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是全机械式随钻震击、解卡工具。
它集上、下震击作用于一体,可接触钻进作业中遇阻、遇卡等钻井事故。
它在不需要震击时,是钻柱的一部分,需震击时,随时可作业,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结构外形及主要尺寸如图一。
内部结构如本说明书后附产品总图(图中未画出曲屈接头)。
本震击器是同类产品中结构最新式、最简化、操作最方便的。
2.2 上击工作原理图一所示为装配调试合格的位置,即准备出发(解锁)状态。
图二为局部放大图。
上图为准备击发位置。
运行轴与运行套的内齿对应啮合,运行套外部齿与摩擦衬套内部齿是齿顶对齿顶的摩擦状态。
当钻柱上提,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中部套筒28 ,下控制套37 ,下调节套29 ,压缩弹簧管25,26 ,27 使运行套21 相对摩擦衬套下移。
当运行套的外齿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齿间相对应时,运行衬套在运行轴的作用下涨开,运行轴的齿从运行套内齿滑出,如图二中图。
此时钻柱储备的能量释放,向上震击。
下放钻柱,整个工具又恢复图二上部的状态,即准备击发状态。
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使钻具解卡。
2.3 下击工作原理在运行套的上部,还有一组三件与26 ,27 ,28 完全相同的弹簧管。
当下压钻柱时,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上调节套18 ,压缩上面一组弹簧管。
运行套相对于摩擦衬套上行,钻柱储能。
当达到预定的吨位,运行套的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顶间相对应,运行衬套涨开,运行轴齿从运行套内的齿中滑出,产生下击,与上击方向相反如图二下图所示。
3.使用与操作3.1 下井前的准备3.1.1 震击器下井前应该经台架试验合格,见本说明书第5 节。
3.1.2 下井前震击器处于准备击发位置。
3.1.3 钻具配置应使震击器处于钻柱系列中平衡点以上的张力部分,并承受最少5 吨的张力。
JYQ型机械液压式随钻震击器1.结构及特点结构见图1JYQ型机械液压式随钻震击器是一种机械液压式随钻震击、解卡工具。
它集上、下震击作用于一体,可解除钻井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井下遇阻、遇卡等钻井事故。
是打定向井、深井的首选震击工具。
2. 工作原理2.1 上击工作原理上提钻具,卡瓦组件受碟簧弹性力及卡瓦机构锁紧力作用,迫使卡瓦锁紧机构抱紧卡瓦心轴。
当卡瓦心轴随心轴一起上行克服卡瓦锁紧力以及液压阀总成与延长轴之间的阻尼作用,震击器将使钻柱储能、延时,当心轴上行到解除约束状态,钻柱中储存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向上的动能,产生上击。
如需连续上击,则应下放钻具直到锁紧机构重新锁紧,再重复上述过程,将产生连续上击。
2.2 下击工作原理下击机构锁紧器的松开负荷可根据顾客需要改变。
上锁紧力和下锁紧力之间有一定比率,并且可调。
需下击时,下放钻具直到压力达到下锁紧力,震击器将产生下击力。
若需要重复震击,上提钻具到重新锁紧的位置,重复上述过程。
3. 使用与操作3.1 下井前的准备3.1.1 经重新装配后的产品,各连接螺纹应按表1规定紧扣。
内腔注满L—HM32抗磨液压油,震击吨位和锁紧力可根据某口井具体要求调定,并经地面试验合格。
3.1.2 下井前震击器处于锁紧状态。
3.1.3 钻具配置应使震击器处于钻柱中和点偏上的受位部分。
3.1.4 推荐的钻具组合钻头+钻铤(外径不得小于震击器外径)+屈性长轴+JYQ型震击器+加重钻杆(外径不得大于震击器外径)+钻杆3.1.5当震击器接入立柱后,取下卡箍,并妥善保存。
3.2 操作方法3.2.1 下钻时应先开泵循环,再缓慢下放,切忌直通井底造成“人为下击”。
若在下钻过程中发生遇卡,可启动震击器实施上击解卡。
3.2.2 在正常钻进过程中,震击器应处于锁紧位置,在受拉状态下工作。
3.2.3 发生卡钻事故需上击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推荐工作范围见图2、图3、图4)①下放钻具直到指重读数小于震击器以上钻具悬重3~5吨(即压到震击器心轴上的力),震击器回到“锁紧”位置。
目录文字说明1 概述2 结构与工作原理3 使用与操作4 维修5 地面实验附图图一BZ随钻震击器外形图及主要尺寸图二运行位置示意图图三新装间隔衬套修理尺寸图四调节震击力方向示意图产品总图随钻震击器使用说明书1.概述机械式随钻震击器是全机械式随钻震击、解卡工具。
它集上、下震击作用于一体,可接触钻进作业中遇阻、遇卡等钻井事故。
它在不需要震击时,是钻柱的一部分,需震击时,随时可作业,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结构外形及主要尺寸如图一。
内部结构如本说明书后附产品总图(图中未画出曲屈接头)。
本震击器是同类产品中结构最新式、最简化、操作最方便的。
2.2 上击工作原理图一所示为装配调试合格的位置,即准备出发(解锁)状态。
图二为局部放大图。
上图为准备击发位置。
运行轴与运行套的内齿对应啮合,运行套外部齿与摩擦衬套内部齿是齿顶对齿顶的摩擦状态。
当钻柱上提,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中部套筒28,下控制套37,下调节套29,压缩弹簧管25,26,27使运行套21相对摩擦衬套下移。
当运行套的外齿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齿间相对应时,运行衬套在运行轴的作用下涨开,运行轴的齿从运行套内齿滑出,如图二中图。
此时钻柱储备的能量释放,向上震击。
下放钻柱,整个工具又恢复图二上部的状态,即准备击发状态。
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使钻具解卡。
2.3 下击工作原理在运行套的上部,还有一组三件与26,27,28完全相同的弹簧管。
当下压钻柱时,通过上接头1,上控制套3,上调节套18,压缩上面一组弹簧管。
运行套相对于摩擦衬套上行,钻柱储能。
当达到预定的吨位,运行套的齿顶与摩擦衬套的顶间相对应,运行衬套涨开,运行轴齿从运行套内的齿中滑出,产生下击,与上击方向相反如图二下图所示。
3.使用与操作3.1 下井前的准备3.1.1震击器下井前应该经台架试验合格,见本说明书第5节。
3.1.2下井前震击器处于准备击发位置。
3.1.3钻具配置应使震击器处于钻柱系列中平衡点以上的张力部分,并承受最少5吨的张力。
震击器介绍一、使用震击器的目的震击器是将处于拉伸状态的钻具内部的潜在能量转化成动能。
在震击发生后,这种动能将一股动力波传递给被卡的钻具,从而使钻具解卡。
动力波的能量与钻具震击的加速度有关系,动力波的持续时间与钻具的长度有关。
它们的关系如下:其中:M等于震击器上部钻具的重量,V为震击器震击时的速度。
震击器有三种:机械震击器液压震击器液压机械一体式震击器二、机械震击器机械震击器工作时使用一系列的弹簧、销子及释放机构来实现震击。
液压震击器控制液体通过的形程来实现震击。
液压机械一体式震击器综合上述两种设计来进行震击。
机械震击器在拉力达到事先选定的值的情况下向上震击,在压缩力达到事先选定的值的情况下向下震击。
震击器只在设置的限制值内工作,这个值正常来说应离钻进时震击器受到的力。
在正常钻进期间,机械震击器所处的位置要么时中性状态(不受力),要么时拉伸状态,但是不论怎样都不能处于向下激发的状态,因为这样有可能无谓的损坏下面的钻具和钻头。
机械震击器的释放机构可以在地面设置,也可在井下设置,主要取决于机械震击器的设计。
机械震击器共有两种主要的设计。
一是弹簧的扭转原理。
这种机械震击器送到井场前都设置好了向上激发和向下激发的负荷。
它们的激发力通过对井下钻具施加10-15%的扭矩变量来实现,左转扭矩下降,右转扭矩增加。
Daily L.I 就是使用的这种原理。
另一种设计采用带槽的延伸套、接线片及辅助弹簧组成。
激发井下震击器所需要的负荷可以通过增加泥浆排量来降低。
ANADRILL 的EQ机械震击器就是采用这样的原理,将在后面的内容介绍。
三、液压震击器液压震击器由两个活塞组成,由一个阀将这两个活塞隔开。
当拉伸或压缩的力施加导处于激发状态的液压震击器上时,一个活塞中的液体就被压缩,并在受到很大的流动阻力的情况下流向另一个活塞。
液体流动的速度可控制工具激发所需的时间,拉伸或压缩力大,激发所需时间就短,否则激发所需时间时间就长。
移动的距离称为冲程。
震击器工作原理
震击器是一种用于产生震动或振动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和动力学原理。
震击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导线线圈、磁铁、震动杆和电源。
当电源通电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将作用于附近的磁铁。
根据动力学原理,当磁铁和线圈之间有恒定的电流通过时,它们之间会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将导致磁铁被拉向线圈,同时也会带动连接在磁铁上的震动杆一起运动。
随着电流方向的变化,磁铁和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震动杆的来回振动。
因此,震击器通过不断改变电流的方向,产生磁场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从而使震动杆不断振动。
振动的频率和幅度可通过改变电流的频率和幅度来调节。
总的来说,震击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作用于磁铁,从而带动震动杆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声音产生、震动试验等。
震击器介绍一、使用震击器的目的震击器是将处于拉伸状态的钻具内部的潜在能量转化成动能。
在震击发生后,这种动能将一股动力波传递给被卡的钻具,从而使钻具解卡。
动力波的能量与钻具震击的加速度有关系,动力波的持续时间与钻具的长度有关。
它们的关系如下:其中:M等于震击器上部钻具的重量,V为震击器震击时的速度。
震击器有三种:机械震击器液压震击器液压机械一体式震击器二、机械震击器机械震击器工作时使用一系列的弹簧、销子及释放机构来实现震击。
液压震击器控制液体通过的形程来实现震击。
液压机械一体式震击器综合上述两种设计来进行震击。
机械震击器在拉力达到事先选定的值的情况下向上震击,在压缩力达到事先选定的值的情况下向下震击。
震击器只在设置的限制值内工作,这个值正常来说应离钻进时震击器受到的力。
在正常钻进期间,机械震击器所处的位置要么时中性状态(不受力),要么时拉伸状态,但是不论怎样都不能处于向下激发的状态,因为这样有可能无谓的损坏下面的钻具和钻头。
机械震击器的释放机构可以在地面设置,也可在井下设置,主要取决于机械震击器的设计。
机械震击器共有两种主要的设计。
一是弹簧的扭转原理。
这种机械震击器送到井场前都设置好了向上激发和向下激发的负荷。
它们的激发力通过对井下钻具施加10-15%的扭矩变量来实现,左转扭矩下降,右转扭矩增加。
Daily L.I 就是使用的这种原理。
另一种设计采用带槽的延伸套、接线片及辅助弹簧组成。
激发井下震击器所需要的负荷可以通过增加泥浆排量来降低。
ANADRILL 的EQ机械震击器就是采用这样的原理,将在后面的内容介绍。
三、液压震击器液压震击器由两个活塞组成,由一个阀将这两个活塞隔开。
当拉伸或压缩的力施加导处于激发状态的液压震击器上时,一个活塞中的液体就被压缩,并在受到很大的流动阻力的情况下流向另一个活塞。
液体流动的速度可控制工具激发所需的时间,拉伸或压缩力大,激发所需时间就短,否则激发所需时间时间就长。
移动的距离称为冲程。
当冲程达到一定的位置时,压缩的液体就会通过旁通阀忽然之间全部释放,法门随流动的液体冲向第二个活塞,使两个活塞之间的压力立即达到平衡。
震击器受到的力越大,活塞中的液体受到的压缩力就越大,激发时间就越短,激发产生的力就越大。
这是Anadrill Hydraquaker 震击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震击器激发条件不需要预先设置激发门限值。
何时激发,激发产生的力有多大等,都取决于拉伸或压缩的幅度。
当向上激发时,激发的力与拉力成正比。
拉力越大,激发产生的打击力就越大。
因此,液压震击器的一个优点就是在其限制范围内有一个连续可变的震击力,另一个优点就是对6-1/2”工具而言,它们的内径比机械震击器大。
当液压震击器再次处于激发位置后,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使它来完成冲程,它会再次激发。
这使液压震击器在高角度的斜井或水平井中施工有其独特的优点,那就是由于钻具可能受到很大的摩阻,司钻不可能施加足够的拉力或压缩力到机械震击器上。
而液压震击器即使在只受到最小的拉伸或压缩力的情况下,最后都会激发。
当然,这也是它的一个缺点,它会意外激发从而导致落鱼事故,特别使在直井中。
液压震击器频繁的激发会导致液体过热,从而降低了液体的粘度,缩短了其冲程时间,使液压震击器在没有受到希望的拉伸力的情况下就提前激发。
其结果是,震击力降低。
机械震击器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们只在受到的力达到预先设置的门限值后才激发。
它们比液压震击器更抗噪,工作时间也更长。
五、Earthquaker (EQ)是如何工作的?EQ震击器主要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TripMandrel, Trip Sleeve, Friction Sleeve, AdjustingSleeves and Spring Tubes等部分。
这几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了震击器是处于激发的状态还是处于等待激发的状态。
Trip Sleeve相当于一个轴向弹簧的作用。
Spring Tubes由三根居中的具有高弹性能量(每压缩0.1”产生100000LBS的力)的弹簧管组成。
下图列出了EQ震击器四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在自然状态,Trip Sleeve处于正常的不压缩不变形状态,此时它与Trip Mandrel接触,此时Trip Sleeve的内齿和内外槽分别与Trip Mandrel的外槽和外齿啮合,TripSleeve的外齿Friction Sleeve的齿正对应。
FrictionSleeve 镶嵌于Middle Housing内部,相当于Housing整体结构的一部分。
外壳可以沿着Trip Mandrel上下移动十分之几英寸,直到弹簧管和Trip Sleeve的端部接触为止。
Adjusting Sleeves是拧进到外壳的底部和顶部的,它可以控制外壳自由活动的空间。
旋转Adjusting Sleeves可以控制外壳自由活动的空间和和承受阻力的位。
Adjusting Sleeves可以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这些位置是在车间里面校正准确了的,每一个位置都对应不同的激发负荷。
当在现场需要设置上击、下击的门限负荷时,将上、下Adjusting Sleeves分别旋转到不同的指定的位置即可。
当Trip Sleeve和Spring Tubes接触后,再在EQ震击器上增加压力或拉力,这个力就会分别独立的加到上或下弹簧管上。
随着工具拉伸幅度增加,Trip Sleeve 和Trip Mandrel齿之间的压力增加,弹簧管受到的高压缩负荷迫使Trip Sleeve膨胀,这种膨胀受到专门限制Trip Sleeve 膨胀的Friction Sleeve的阻止。
弹簧管继续压缩直到外壳和Friction Sleeve运动足够的距离、Trip Sleeve不再受到Friction Sleeve的阻止。
这个点就是由EQ的设置决定的。
在这个点,Trip Sleeve瞬间完全膨胀,脱离Trip Mandrel的限制,进而与Friction Sleeve的内齿啮合。
此时,外壳失去限制,在拉力或压缩力的作用下加速运动直到撞击砧板,从而完成一次震击。
Trip sleeve的扩张是通过调节Trip sleeve端部的膨胀垫来实现的。
向上震击完毕,向下适当释放钻具,此时Trip Sleeve和Friction Sleeve一起向下运动,当Trip Sleeve的内齿重新与Trip Mandrel的外齿啮合时,Trip Sleeve和Friction Sleeve之间的啮合分开,形成齿间对齿间的状态,在不施加负荷的情况下,弹簧管完全伸直,从而使震击器又处于自然的状态。
综上所述,EQ震击器有三个主要的位置:1、向下激发位置:Trip Mandrel和Trip Sleeve分离,Trip Sleeve扩张到FrictionSleeve的向下激发位置。
2、自然状态:Trip Mandrel和Trip Sleeve啮合,Trip Sleeve 和Friction Sleeve齿顶对齿顶对立,受到事先设置的激发负荷的限制。
3、向上下激发位置:Trip Mandrel和Trip Sleeve分离,Trip Sleeve扩张到FrictionSleeve的向上激发位置。
六、EQ震击器的特点1、在钻具中使用EQ震击器,只要钻具发生粘卡,可以立即实施震击。
2、向上或向下的激发门限值可以在车间或现场地面设置,最大为180000lbs。
扭矩对这个预先设置的激发力没影响。
3、EQ所采用的花键系统意味着主轴没有扭曲。
这在DD工作方面是特别有用的,特别是在定向期间。
4、工作部件都包含在油里面,这就减少了泥浆固相对工具造成的磨损。
5、一个补偿活塞将密封件之间的压差降低到最小。
在运动密封区域预先放置的V型盘根消除了压力的泄漏。
6、震击器总会在预先设置的门限值处工作,不受入井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7、内部补偿机制允许工具高度拉伸和压缩。
这也提供了一种对井下负荷进行校正的手段。
七、总述1、在EQ震击器附近或上部钻具由于没有比EQ震击器外径大的钻具,因此上部钻具遇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2、设计震击器的位置时,油两种观念相互冲突:有些客户希望将震击器靠近钻头,这样在钻头遇卡的情况下,震击器的震击才对解卡有效。
但是这样旧增加了震击器上部钻具遇卡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震击器对解卡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因为压缩或拉伸的力传递部到钻头上。
一种折衷额办法就是使用少量的钻铤,将6 1/4" 或 6 1/2"的震击器放在HWDP 下面,EQ 可以在压缩或拉伸的状态下工作EQ。
震击器的启动销必须总是处于拉伸状态下的5000 lbs。
在设计钻具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3、设置上击门限值时要保证足够的高,以免震击器在很低的拉力的情况下就激发。
在这样的情况下,钻具是能在不用震击器的情况下自由活动的。
震击器是在钻具发生粘卡、需要很大的额外拉力的情况下才使用的。
4、作为一个规则,与钻具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震击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起钻遇阻则向下震击,如果下钻遇阻则向上震击。
如果在键槽卡钻,下击可能解卡,上击就会使钻具在键槽内卡得更紧。
5、最大的震击力取决于最大的可额外施加的提升力。
震击器在钻具中,摩阻会使其减弱。
物质的运动速度是最重要的。
6、摩阻对震击器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斜井中。
向上震击时,需要施加额外的拉力来克服上提摩阻从而达到计划的激发门限值,相反,向下震击时需要释放更多的具重量来克服下方摩阻从而达到计划的激发门限值。
7、泥浆在钻具内循环会产生一个外力,外力总是想让震击器打开,因为震击器基本上是一个不平衡的接头,循环时通过钻头的压差产生会使震击器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如果在震击器工作期间保持循环,那么这个力就会减少上击所需的拉力,增加向下震击所需的施加的钻具重量。
外力F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即钻头压差乘以震击器密封主轴的横截面积。
其中Am使震击器密封主轴的横截面积,知道了该值,震击器受到的外力就可很容易的计算出来。
下表为几种震击器的横截面积:向上震击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于这个外力的协助。
在粘卡特别厉害或摩阻特别大的情况下,单纯靠上提拉力不足以激发震击器,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在拔的过程中增加泥浆排量来激发震击器。
八、计算激发负荷和恢复激发所需的负荷1、上击指重表读数=自由状态下钻具悬重-震击器下方钻具的重量+上击门限值+上提摩阻-泵外力2、下击指重表读数=钻具自由状态下的悬重-震击器下方的重量-下击门限值-泵外力-下放摩阻3、震击器上击后恢复自然状态指重表读数=钻具自由状态下悬重-震击器下方钻具的重量-下放摩阻-工具内部摩阻(上击门限值的1%)注意:如果不能恢复,再多加释放一点钻具重量。
4、最高可获得的上击拉力(MAUJS,Maximum Allowable UP Jar Setting)有两种方法用于确定MAUJS,主要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