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标准化技术与应用》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27.22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制和浪费,保护用户利益,推动和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第二条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基本依据,亦是现阶段商品化医院信息系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同时为各级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评价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基本标准。
第四条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对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第五条实用性是评价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
它应该符合现行医院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医院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
它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六条医院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地模拟现行手工管理方法,而是根据医院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的。
在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前,医院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
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的过程,应是医院自身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机制的过程。
第七条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功能涉及到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法律、法规。
包括医疗、教育、科研、财务、会计、审计、统计、病案、人事、药品、保险、物资、设备…等等。
因此,评价医院信息系统首先必须保证与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一致,并能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信息的要求。
五、区域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电子病历系统是区域医疗协同业务的基础)(一)区域电子病历系统概述1、电子病历的发展历程电子病历是对病人在院期间整个医疗过程的记录和总结,是医生对病人进行正确诊治的科学依据。
计算机在病历管理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用于贮存和管理病历文件(如病案首页、科研病历等);第2阶段是用于出院病历的数据库管理;第3个阶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输入和存贮病人的基础资料、医嘱、各项临床检查结果和医学图像等资料,形成规模巨大的病历信息库。
2、区域电子病历的发展需求当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热点,新医改以来,部分经济发达的省、市陆续开展建设特大型/大型城市为主体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区域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提供坚实基础。
部分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医院在经历了单一的应用系统建设,满足医院常规业务需求的基础上,逐渐的往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方向发展,并以电子病历为契机,开展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已不仅仅局限于医嘱处方、检验检查报告等内容,对病程描述等病历文书内容共享的需要愈见明显,因此,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各联网医院通用,真正实现区域性电子病历的共享,为区域医疗信息的调阅、历史查询、质量监控和共享分析等提供支持,满足医疗和管理的需求。
3、电子病历对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支撑卫生部发布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现阶段我国电子病历标准化工作首要目的是满足区域范围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临床信息交换和共享需要,实现以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协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焦点问题。
由此可见,电子病历是现代医疗机构临床工作开展所必需的业务支撑系统,也是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信息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化的电子病历建设是实现区域范围以居民个人为主线的临床信息共享和医疗机构协同服务的前提基础。
它不仅能保证健康档案“数出有源”,还能有助于规范临床路径、实现医疗过程监管,促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紧急医疗救治能力。
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一、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信息标准化问题一直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也是日益凸显。
医学信息标准化一直落后于信息标准化的建设。
这种现状也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医院的高度重视,制定了多个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信息标准化,如《医院基本数据集的标准》、《公共卫生数据集标准》。
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全国统一的中医院信息系统标准,目前,在中医院,大多都使用西医院的信息系统,缺乏中医模块,不能体现中医院自身的特点。
另外,医疗保险信息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接口传输问题,由于相互之间的内容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了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多层次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标准化的认识。
相当多的人和单位认识不到标准化的重要性,不了解中医药标准,认为中医不需要标准也无法进行标准化,这种认识就会导致他们不能去执行标准,更会影响标准化的进程。
(二)标准本身的水平。
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中医基础标准工作开展较晚,导致中医药其他标准的制定受其影响,使得中医药标准的整体开展比较缓慢,自身水平的不高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标准化的实施与开展。
(三)标准的制定。
标准的制定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广泛的协商,导致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困难重重。
比如在已经实施的标准中,不同中医药标准之间的内容常有不统一的地方,有的甚至出现矛盾。
(四)标准化的运行机制。
标准化的运行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缺乏,造成了中医药标准实施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才能完善中医药信息系统标准化的运行机制。
医院信息系统考试题库1、现有HIS的体系结构有 DA.集中式体系结构B.分布式体系结构C.分散式体系结构D.以上都是2、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 DA.星型B.总线型C.环型D.以上都是3、医院信息系统从系统功能上可划分为( C )三个层次A. 业务管理系统卫生经济系统领导决策系统B. 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急诊管理系统C. 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决策信息系统D. 医生信息系统护士信息系统病人信息系统4、以下属于有线传输介质的是 DA.玻璃纤维B.同轴电缆C.双绞线D. 以上都不是5、下面输入输出设备中。
属于输出设备的是:CA.扫描仪B.条形码阅读器C..磁卡D.磁卡读卡机6、一般的打分评价方法有 DA.因素比较法B.评分法C.等级法D.以上都是7、下列属于传输信息的网络服务是 BA.TelnetB.E-mailC.WWWNewsgroupD.FTP8、下列属于“档案传输协议”的是 CA.WWWB.E-mailC.FTPD.Telnet9、下列属于可以让你连接另一台计算机的的软件是 BA.WWWB.TelnetC.FTPD.E-mail10、下列属于医院信息系统Internet结构的是 CA.B/SB.C/S/SC.以上都是D.以上都不是11、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一般要经过( B ),模拟运行,试运行,系统转换和正式运行等阶段A. 数据字典准备B. 运行环境的建立C. 基础数据准备D. 购置硬件设备12、下面关于门急诊管理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BA.工作好坏关系到医院的声誉B.主要是住院费用管理C. 是医院服务的主要窗口D. 是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13、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一般为处方的录入提供两种方式:( B ).。
A. 手工录入方式和计算机辅助录入方式B. 逐条录入方式和协定处方方式C. 手工录入方式和自动录入方式D. 逐条录入方式和整体录入方式14、计算机管理模式下,门诊收费有划价收费一体化模式和( A )两种模式A. 分散划价统一收费模式B. 预交金扣款模式C. 支持门诊押金模式D. 单纯模仿手工模式15、门急诊系统属于 BA. 联机事务分析(OLTA )B. 联机事务处理(OLTP)C. 决策支持(DSS)D. 数据挖掘16、不是住院病人管理系统的工作任务的是:( C )A. 住院病人信息查询B. 病床管理C. 药品管理D. 住院病人费用和帐务查询17、只执行一次就不再执行的医嘱是 DA. 排他医嘱B. 定期医嘱C. 长期医嘱D. 临时医嘱18、只要下此条医嘱,意味着当该条医嘱生效时,其它正在执行的医嘱一律停止,这种医嘱叫( B )A. 非排斥型医嘱B. 全排斥型医嘱C. 一组排斥型医嘱D. 多组排斥型医嘱19、( B )是HMIS发展到CIS的重要标志 BA. 电子病历B. 医生工作站C. 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投入使用D.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20、( B )是电子病历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BA. 灵活性B. 集成C. 安全性D. 一致性21、电子病历包含的通常包括三中信息、其中不包括( C )A. 观测结果B. 处置C. 疾病原因D. 保健计划22、远程医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远地寻求医疗服务的需求方,以及( B )A. 影像捕捉及数据通讯软件B. 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及诊疗装置C. 动态图像传输设备D. 会诊软件23、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病历信息的集成主要有两类技术:基于数据的集成和基于( B )的集成A. 信息B. 界面C. 对象D. 功能24、电子病历服务功能的强弱依赖于病历信息的( C )A. 准确程度B. 完整程度C. 结构化程度D. 标准化程度25、传统医疗信息的记录与处理方法及其问题不包括 BA. 信息质量的不稳定B. 信息的内容形式单一C. 介质管理成本高D. 信息处理和传递效率低26、父子医嘱是将一组液体捆绑在一起,建立父子联系。
《医院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272014课程名称:医院信息系统英文名称: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开课学期:9学时/学分:20/1(其中实验学时: 6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选用教材:金新政主编:《医院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1 第一版主要参考书:1、陈敏,金新政主编:《卫生管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2年第一版2、李国红主编:《医院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3、高燕捷,朱百钢著:《现代远程医疗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全书)式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5版4、傅征主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年版执笔人:牟冬梅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医院信息管理是面向医药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专业课。
本课是既可为学生实际建设医院信息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使学生对前期课程(管理学、信息管理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课程是面向医药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应系统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针对医院信息管理的具体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应全面了解医院信息标准化的现状和意义,掌握医院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能完成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设计。
二、教学基本要求1、全面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作用、意义,对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有全面认识。
2、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组成、作用及对自我业务促进和影响3、掌握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组织、实施、开发过程和管理的基本要求;4、了解医院信息系统标准的基本概念;5、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各模块组成和软件分类;6、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述与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自觉地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办法。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制和浪费,保护用户利益,推动和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第二条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基本依据,亦是现阶段商品化医院信息系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同时为各级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评价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基本标准。
第四条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对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 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第五条实用性是评价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
它应该符合现行医院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医院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
它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六条医院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地摹拟现行手工管理方法,而是根据医院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的。
在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前,医院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
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的过程,应是医院自身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机制的过程。
第七条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功能涉及到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法律.法规。
包括医疗.教育.科研.财务.会计. 审计.统计.病案.人事.药品.保险.物资.设备…等等。
因此,评价医院信息系统首先必须保证与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一致,并能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信息的要求。
2014年临床《医院信息系统》期末考试提纲题型:全部都是单选题(4个选项)50-70道选择题,答题卡作答*请告知所有同学,考试需要带2B铅笔填涂答题卡。
主要复习提纲如下:1.常见的医院信息系统术语定义HIS: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总体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信息标准化:指信息表达,传输,处理的技术与方法的标准化。
如ICD,DICOM。
DICOM:处理,存储,打印,和传输医学影像的标准,包括文件格式定义和网络通信协议。
只针对医疗影像的互通,没有提供一个实现临床工作流的框架和结构。
2.各个子系统中英文简写、全写。
电子病例:EMR临床信息系统:C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监护信息系统:NIS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医学图像储存和通信系统:PACS3.门诊处方有什么类型。
普通处方,儿科处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急诊处方。
4.每条医嘱的构成,医嘱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构成: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
内容:用药医嘱:组号,药品名称,每次用量,次数,用法,开始时间,执行科室诊疗医嘱:诊疗项目名称,用法开始时间,执行科室。
类型: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备用医嘱5.几个常见的医药频率中英文,如BID\QID等。
qd 每日一次bid 每日两次tid 每日三次qid 每日四次qh 每小时一次q2h 每两小时一次 qn 每晚一次qod 隔日一次biw 每周两次St 立即DC 停止、取消 ac 饭前pc 饭后gtt 滴ID 皮内注射H 皮下注射IM 肌肉注射IV 静脉注射6.医院信息系统的简称缩写是:HIS7.临床信息系统的简称缩写是:CIS8.医院信息系统分为X和X两大交互体系。
《医学信息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信息方向)等专业使用)(依据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特色教材精选)计算机教研室修订二00六年七月一日一、前言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信息方向)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以医学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学信息的运动规律及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现代化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以解决医药工作人员在处理医学信息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新兴学科。
医学信息学的供体学科是计算机科学,受体学科是医学科学。
医学信息学是四年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信息方向)专业方向必修专业课之一。
学习本课程要求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先修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医学信息学》课程的要求编写。
章节顺序与《医学信息学》(王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教材相同。
二、理论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医学信息学基础[教学内容]医学信息的基本概念;医学信息的相关概念;医学信息学研究;医学信息学教育。
[教学要求]1.掌握信息的含义、信息类型的划分、信息的特征与功能、信息与知识、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内容。
2.熟悉信息的特征与功能、医学信息学的产生、医学信息学教育的目的。
3.了解医学信息学学科体系、医学信息学研究进展、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内容、医学信息学教育机构、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二章医学信息标准化[教学内容]标准化概述;标准的分级、分类和编号;国外医学信息标准化进展;我国医学信息标准化进展。
[教学要求]1.掌握标准的分类、标准的代号和编号、国际著名医学信息标准、我国医学信息标准化管理。
2.熟悉标准的分级、国外发达国家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现状。
3.了解国际医学信息标准化组织、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我国医学信息标准的现状。
第三章医学信息有序化[教学内容]医学信息度量;医学信息有序化的理论基础;信息有序化的基本方法;自动化整序技术。
《医院信息标准化技术与应用》编写提纲 V7
第一篇概论篇
第一章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概述(梁志伟,阐述为什么需要信息标准、概念、定义、范围等)
第二章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舒婷)
第三章国内医院信息标准化进程(李华才)
第四章国际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现状(待定,infoway, meaningful use, TC)
第五章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待定)
第二篇标准篇
第六章术语标准、临床数据标准(李建鹏冯前进,医疗、手术、ICD、SNOMED、LOINC等)
第七章信息内容标准(待定,语言知识库、XML、资源描述框架RDF、本体处理)
第八章信息交换标准(骆晓艳梁志伟,XML、Webservice)
第九章 HL7标准(李敬东,HL7 V2、HL7 V3、HL7RIM、HL7 FHIR)
第十章临床文档标准(陈联忠,HL7 CDA)
第十一章 DICOM标准(冯前进,影像和检验)
第十二章标识标准(王琼)
第十三章信息安全标准(杨眉,HIPAA等)
第十四章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标准(陈翔)
第十五章 IHE标准(陆慧菁)
第十六章医院信息系统架构标准(杨宏桥)
第十七章医院信息系统互操作标准(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