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之强生并购大宝共34页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34
一、强生收购大宝(一)公司简介一、美国强生强生(Johnson & Johnson)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
据《》和《》97年发布的结果,市场价值指标评比名列全世界第20位,并位居全美十大最令人羡慕的公司之列,1999年全世界营业额达275亿美元。
目前强生在全世界57个国家成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拥有约11万6千余名员工, 产品销售于175个国家和地域。
二、北京大宝化妆品北京大宝化妆品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市三露厂(国家二级企业,北京市先进福利企业)成功进行股分制改造的结果。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2号,占地面积25,070平方米,建筑面积44,871平方米。
“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
其中,1985年—-1990年期间推出的速消眼角皱纹蜜、老年斑霜、眼袋霜、减肥霜、美乳霜、生发灵等产品在国内外长销不衰、享誉至今;1990年推出的SOD系列化妆品,是国内首家从植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英文简称SOD)看成化妆品原料生产的护肤品,具有养颜、防晒、增白的双重功效;1993年畅销至今的美容日霜、晚霜,与SOD蜜一样众所周知,年均销量1400万瓶左右;1994年投入市场的MT系列化妆品,在国内开辟了将金属硫蛋白(英文简称MT)这种物质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先河,加速了营养物质渗透到皮肤内部的速度,避免皮肤老化作用加倍明显,开拓了化妆品原料应用的新领域;1996年,出产了将整枝东北人参放入产品的“人参香波、人参浴液体”,以特殊工艺精制而成,除洗浴作用外还具有排除疲劳、强身健体之功效;2000年研制功的手足护理霜,采纳极易被皮肤吸收的水解蛋白为原料,配以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精制而成;2001年,该公司参考世界先进技术信息开发的物理防晒霜面世。
强生并购大宝1、并购过程(1)强生并购大宝时间动态2006-08-01:强生拟购北京大宝协议已达成待审批2006-08-03:强生遇对手雅芳和上海家化参与竞购2006-08-17:北京大宝公司表态:并购不是卖厂2007-03-07:大宝23亿挂牌整体出售可能锁定外资2007-03-10:雅芳全球大重组为收购大宝留有余地2007-03-14:大宝转让条件苛刻众企业无缘海选2007-03-26:大宝挂牌出让截止联合利华参与竞价2007-03-27:挂牌信息撤下联合利华可能失利收购2007-04-07:传强生入主大宝 27日签订转让协议2007-04-08:强生摘牌遭大宝否认2007-04-09:强生秘密签约大宝老员工或回三露厂2007-04-09:大宝回应传闻:暂时不会公布结果2007-06-06:强生与大宝讨价还价收购案或将生变2007-06-08:联合利华出手开始与强生争夺2007-06-27:传强生退出对大宝竞购宝洁欲接手2007-09-29:大宝收购案花落强生静待商务部审批2007-11-22:强生23亿购大宝案昨在京秘密听证2007-11-23:强生23亿并购大宝首过堂2007-11-23:大宝案进听证阶段品牌是否保留未知2008-07-30:强生确认收购大宝仍将保留本土品牌(2)收购历程2006年7月,大宝向外界透露出售股权的意向,传闻强生将接盘其51%股权。
2007年2月27日,大宝在北交所正式挂牌,转让全部股权。
一个月挂牌期满后,征集到收购对象的大宝撤下出售信息,除强生外,联合利华、宝洁、雅芳等均被传有意收购。
2007年11月21日,商务部举行关于强生收购大宝的听证会,但商务部未明确表态。
2008-07-30:强生确认收购大宝,仍将保留本土品牌。
大宝转让的形式为股权整体转让,包括北京三露厂持有的83.42%国有股和大宝职工持股会持有的16.58%股份,挂牌价格23亿元,以现金支付。
2、案例分析(1)这次并购属于同一个产业的,是企业间的横向并购行为(2)此次并购的形式属于股权整体转让,支付的股权不得低于挂牌价而且一次性以现金支付,属于全资并购,强生购买了大宝的全部股权,让大宝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不再有其他股东。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章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相关理论1.1 企业并购的定义及类型1.1.1企业并购的定义并购源于西方,始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到了90年代达到鼎峰。
据统计,2000年全球并购交易额是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
在早起的西方发达国家,并购是他们十分重视的一个现象。
如今,越来越多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将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并购起源于英文merger&acquisition(M&A)。
merger表示事物或者权利之间的合并,弱者依附于强者。
acquisition则表示取得的行为。
并购主要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重组活动。
通常是指一家企业获得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企业经营权,企业的规模在合并后得到快速的扩张,从而实现企业扩大规模,进而实现企业盈利。
其实质是将企业原本的所有权通过公平公正和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转移给另一家企业,一般是具有优势的实力比较强的一方对一家或几家企业进行并购。
11.1.2企业并购的类型(一)并购共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社合并。
1石佳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整合[J].当代经济,2017,(11):136-137.(二)按并购支付方式和购买对象分类详情可见下表。
表1-2按照并购支付方式和购买对象分类1.2 企业并购的动因及效应1.2.1并购的动因陈茜(2018)指出,通过以并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并以并购方为视角,以会计学和经济学为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
横向并购的动因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纵向并购则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和成本。
2(1)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产出增加,收益增加,但是成本2陈茜.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分析[J].当代会计,2018,(07):39-41.却降低了。
横向并购之后,各个企业的资源可以集中起来,单位投资收益提高,成本降低。
强生大宝并购案分析[大] [中] [小]作者:不详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网2008年7月30日,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强生公司)正式收购了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宝公司)的全部股权,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将成为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这次的23亿元的高价整体收购是继小护士、北京奥奇、北京紫罗兰、羽西等中国化妆品知名品牌被收购之后,又一中国日化企业被收购案例,并创下中国日化行业并购第一高价。
案例描述及分析一、大宝强生并购案时间进程2006年8月强生出台拟购大宝计划,雅芳、上海日化等多家公司随后表明将参与竞购。
为此大宝公司首次表态:并购并非卖厂。
大宝并购案正式进入人们视野。
2007年2月27日,国有控股企业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100﹪股权,包括83.42%国有股和大宝职工持股会持有的16.58%股份,挂牌价格23亿元。
2007年3月26日,大宝挂牌截至。
联合利华有意参与并购。
3月27日,挂牌信息撤下,联合利华最终失利。
2007年4月,在外界一片猜测声中,大宝表示暂不公布并购计划。
但外界有消息称强生已就员工安置等其他具体问题与大宝达成初步协议。
2007年6月,因价格问题,强生与大宝并购案出现分歧。
联合利华进入争夺。
随后又传出强生退出并购,宝洁公司欲接手此案的消息。
2007年9月底,历时近半年的大宝并购案终于水落石出。
强生达成与大宝公司的协议,静待商务部批审。
2007年11月21日,商务部就强生收购大宝一案进行听证。
资生堂、宝洁、联合利华及隆力奇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参加听证。
2008年7月30日,历时两年的大宝并购案以强生确认以23亿元收购大宝结束。
二、大宝介绍(一)公司简介一提起大宝,人们总会想起那两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真情永不变,大宝天天见”、“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
强生收购大宝姓名:陈晨学号:1120143243被并购方角度——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一)公司简介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由北京市三露厂股份制改造而成,目前占全国化妆品行业4%的市场份额,大宝被看作是民族化妆品品牌的一面旗帜;其化妆品从1985年诞生至今,已在全国建立了3000多个专柜,旗下“SOD蜜”、“日霜、晚霜”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
(二)经营困境大宝的经营困境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大宝品牌始终没能摆脱低端市场定位,进入跨国化妆品公司以及合资品牌为主体的中档护肤品市场,更无法撼动进口品牌一统天下的高档护肤品市场。
(2)大宝优势市场只限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少数北方地区,长江似乎成为大宝无法跨越的最大障碍。
(3)大宝品牌市场占有率开始出现负增长,净利润的逐年下降,发展乏力。
尽管大宝年销售额一直保持在8亿元左右,但与中国化妆品行业近20%的发展速度是不相称的并购方角度——美国强生公司(一)公司简介成立于1887年的美国强生公司是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之一,业务遍布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
强生作为一家国际性大型企业,在全球57个国家建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拥有11万6千余名员工。
旗下拥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达克宁、泰诺等众多知名品牌。
(二)战略定位强生一直试图进入中国的二三线市场,虽然有婴儿系列和露得清品牌,但在化妆品方面相对外行,只拥有中档价位的露得清和可伶可俐。
“可伶可俐”针对城市年轻一族,市场占有率虽然不错,但发展已趋于成熟;引进国内不久的露得清,针对年龄稍高一些的年轻女性,但目前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局面。
(三)并购原因强生意图并购大宝的原因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出于战略上的考虑。
因为此前强生一直试图进入中国的二三线市场,定位大众的大宝则在低端市场拥有良好口碑,是强生进入这一市场的理想路径。
(2)可加长其个人护理品的链条。
关于强生并购国产品牌大宝
1985年大宝正式生产化妆品,从1997年开始,曾一度在国内日化市场风光无比,连续八年夺得国内护肤类产品的销售冠军。
但由于大宝无法进入中档护肤品市场,无法进入长江以南市场。
于是从2004年开始,大宝市场占有率开始出现负增长,净利润逐年开始下降。
2005年,大宝仅占中国化妆品市场的1%市场份额。
美国强生公司成立于1887年,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医疗卫生保健寄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之一,于1985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家合资企业。
2007年3月,大宝23亿挂牌整体出售,通过一系列讨价还价及争夺,2008年7月,强生确认收购大宝并仍将保留本土品牌。
这一并购案例实际上是同一市场同一产业之间发生的横向并购行为,属于全资并购,形式为股权整体转让,使大宝成为强生全资企业不再有其他股东。
并且这次并购通过双方友好协商,相互配合,共同制定并购协议因此属于善意并购。
这次并购给强生带来了经营效率的提高。
由于大宝在二三线市场强大的营销网络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这些市场有成熟的通路,利于强生填补低端大众化妆品市场领域的空白,提高其对中国市场的控制能力。
大宝在中国有多年的发展经验,收购大宝可以减少强生为积累经验所付出的学习成本,节约企业发展费用。
低端化妆品很容易研发,但是培育一个成熟的终端需要很久,收购大宝无疑是强生的最佳选择。
对于大宝,被更有效率的强生收购后,必然要更换管理者,进行改革,会有新的管理体系和营销策略,比如被收购之后,各处关于大宝的广告明显增多,这些都会给以后大宝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