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与测试-第4章材料的磨损性能 1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53 MB
- 文档页数:111
材料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方法材料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科技研发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合金、非金属、复合材料等。
材料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力学等方面的性质和特征,包括强度、硬度、耐腐蚀性、导电性等等。
了解和掌握材料的性能是进行科研和生产的必要前提,而测试和分析材料性能则是了解和掌握材料性能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针对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分析方法。
一、力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方法力学性能是指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强度、韧性、硬度等表面的物理力学特性。
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硬度试验等。
其中针对不同类型材料,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例如钢材的硬度测试必须采用布氏硬度计,而塑料的硬度测试则需要用洛氏硬度计。
而不同的测试方法也会得出不同的测试结果,例如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拉伸试验得出的拉伸强度值和压缩试验得出的屈服强度值是不同的。
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断口分析、金相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等。
断口分析是指通过观察材料在拉伸或压缩试验中断裂的断口形态和特点,来判断材料的性能和失败原因。
金相分析是指将材料进行钢切件制备,并通过光学方法来观察材料断口、晶粒结构和组织性质,从而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
扫描电镜分析则是利用电子束照射材料表面,通过观察反射电子和离子的图像来了解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三种分析方法方便快捷地评估和分析材料的性能。
二、热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方法热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所表现的吸热、放热、导热、热膨胀等热学性质。
热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热膨胀测试、热导测试、热量测试等。
其中热膨胀测试会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系数,从而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
而热导测试则可以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从而了解材料的导热性质。
热量测试可测量材料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了解材料的热量性质。
热学性能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热失重分析和热分解分析。
必修实验八材料的摩擦与磨损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结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摩擦系数、磨损量的测定方法。
3) 比较不同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其原因。
二、实验原理摩擦磨损是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凡是具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副间,必然会伴随有摩擦和磨损现象。
影响材料摩擦与磨损的因素很多,如压力、运动速度、工件表面质量、润滑剂及材料性能等。
所以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并不是材料固有的,而是摩擦条件与材料性能的综合特性。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种类很多,一般由加力装置、摩擦力测量机构及摩擦副相对运动驱动机构等部分组成。
现以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为例,介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结构及测试原理。
摩擦副由上试样和下试样组成;上试样与下试样间的往复运动由电机带动偏心轮的旋转而实现。
往复运动的振幅可通过偏心距进行调节。
摩擦副间的压力通过砝码加载、并由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而摩擦副间的摩擦力通过拉/压传感器进行测量,如图1所示。
将压力、摩擦力和时间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便可得到摩擦力、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
经过一定时间(或滑动距离)后,下试样(待测试样)表面将产生具有一定深度的磨痕(图3a)。
利用表面轮廓仪,在垂直于往复运动的方向上测量磨痕的微观形貌(图3b),确定磨痕的深度、截面积,从而与往复运动的振幅相乘得到磨损的体积。
也可进一步由磨损体积求出材料的磨损重量,根据磨损量的大小即可判断材料的耐磨性能。
若在相同的时间(或距离)内磨损量愈大,表明材料的耐磨性能愈差。
反之,则表明耐磨性愈好。
图 1 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原理图01002003004005006000.00.10.20.30.40.50.6摩擦时间 / s 摩擦系数图 2摩擦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a )宏观形貌 (b )微观形貌图 3 磨痕的宏微观形貌三、实验材料与样品本实验的上试样选用直径Φ8mm 的ZrO 2球或GCr15钢球,试验载荷为10N ,往复运动振幅为10mm ,频率为1Hz ,测试周期为20分钟。
磨损实验报告磨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材料在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情况,并探讨材料的磨损机理。
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磨损实验,我们发现了磨损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为材料的选用和改进提供了实验依据。
引言:磨损是材料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会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
因此,研究磨损机理对于材料的选用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材料,通过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摩擦条件,观察其磨损情况,并分析磨损机理。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的准备:选取了铁、铜、铝和塑料等材料进行实验。
2. 实验装置的搭建:搭建了一个模拟摩擦的实验装置,包括一个转动的轴和一个与之接触的材料样品。
3. 实验过程:将材料样品与转动轴接触,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和转速,模拟摩擦条件。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磨损情况和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不同材料的磨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铁材料在摩擦条件下磨损最为严重,而塑料材料的磨损相对较轻。
2. 磨损过程中,材料表面出现了磨痕和磨粒。
磨痕是由于材料表面的微小凸起与摩擦力的作用产生的,而磨粒是由于磨损过程中材料的剥落和破碎产生的。
3. 磨损过程中,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速率呈正相关关系。
摩擦系数越大,磨损速率也越大。
4. 磨损过程中,材料的硬度和韧性对磨损的影响较大。
硬度较高的材料更容易产生磨痕,而韧性较好的材料更容易产生磨粒。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材料在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情况,并探讨了磨损机理。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减少磨损带来的损失。
2. 在材料的设计和改进中,应注重提高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以增强其抗磨损能力。
3. 磨损实验是研究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材料的选用和改进提供实验依据。
展望:本实验只研究了几种常见材料的磨损情况,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实验样本,研究更多材料的磨损性能。
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可以通过改变摩擦条件和磨损环境,探索材料磨损的更多机理和规律,为材料的选用和改进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陶瓷材料的耐磨性能测试方法陶瓷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其耐磨性能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陶瓷材料耐磨性能测试方法,并对其原理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
一、摩擦磨损测试法摩擦磨损测试法是最常用的陶瓷材料耐磨性能评价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将待测试的陶瓷试样与摩擦体(常为金属或石头)进行相对运动,通过测量试样的磨损量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
具体的测试设备主要包括:摩擦试验机、磨损试验台等。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摩擦试样的负荷、速度和摩擦时间等参数,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磨损率、磨损体积、磨损系数等指标,从而评价其耐磨性能的好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陶瓷材料的耐磨性评价,包括陶瓷涂层和复合陶瓷材料。
二、微硬度测试法微硬度测试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陶瓷材料耐磨性能测试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在陶瓷材料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测量压入的模具尖头的硬度来评价材料的耐磨性。
常用的微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测试、维氏硬度测试、斯卡勒硬度测试等。
这些方法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测试负荷和测试时间等参数,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微硬度测试可以得到材料的硬度值,硬度较高的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然而,这种方法更适用于硬度较高的陶瓷材料,对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可能会出现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三、冲击磨损测试法冲击磨损测试法是一种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材料耐磨性能的测试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在冲击条件下使摩擦双方发生相对运动,并观察测试试样表面的磨损情况来评价材料的耐磨性。
冲击磨损测试常用的设备有:冲击试验机、冲击磨损试验机等。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冲击速度、冲击负荷和冲击次数等参数,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冲击磨损测试可以了解到材料在受到冲击时表面的磨损情况,从而评价其耐磨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陶瓷材料的磨损性能评价,特别适用于仿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材料性能。
综上所述,陶瓷材料的耐磨性能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摩擦磨损测试法、微硬度测试法和冲击磨损测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