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重点知识点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136.14 KB
- 文档页数:12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重难点知识点一:IS曲线的移动1.投资需求的变动。
2.储蓄的变动。
3.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
4.定量税的变动。
5.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
总结:1.自发支出量增加(如i增加,s减少,g增加,t减少,tr增加等),会使IS曲线右移;反之,自发支出量的减少(如i减少,s增加,g减少,t增加,tr减少等),会使IS曲线左移。
2.知识点二:LM曲线的三个区域币投机需求的大小,可将LM曲线划分为三个区域:一、凯恩斯区域(LM曲线水平段)LM曲线斜率为0。
当利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时r2,人们手中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会去买债券,而是持在手中,货币需求成为无限大,即存在流动性陷阱,此时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即货币政策无效,但此时财政政策有效。
二、古典区域(LM曲线垂直段)LM曲线斜率无穷大。
当利率上升到较高水平r1时,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因为这时债券价格非常低(债券价格只会涨不会跌),人们手中本来准备用于投机的货币全部用来购买债券。
当然人们为了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这时的货币需求就只有交易与预防需求,它不受利率的影响,此时,财政政策无效,但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但会降低利率,还能提高收入。
这符合古典经济学派以及以之为理论基础的货币主义的观点。
三、中间区域LM曲线斜率为正。
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情况下,为保持货币市场均衡,交易需求量必须随利率上升而增加。
利率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此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均有效。
知识点三:财政政策的分类一、自动稳定对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的评价:(1)是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具有自发性的经济机制;(2)是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3)财政制度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有限,只能起到减轻萧条和通胀的作用,不能改变其总趋势;(4)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但不能替代财政政策。
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与课本同步,自己整理的资料)P ART 1 国民收入核算一、国民收入帐户二、国内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四、其他经济指标五、总产出核算的校正六、国民收入公式1、国民收入帐户:重要性1)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的说法2)汽车发动机的示意图3)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回顾其历史成就,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
他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
他的评价得到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等政要和专家的一致赞同。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
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联系。
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
因此,国民收入帐户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两位经济学家因为在national income accounts上的贡献而获得Nobel Prize。
Simon Kuznets,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71.Richard Stone, Oxford University, in 19842、国民收入帐户: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行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系应运而生;随后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需要上升,推动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后来由于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合作和不断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断改进和丰富。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中央计划经济体系,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概念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微观经济学(二)微观经济学包含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供给、需求及价格理论;第三章:介绍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分析生产第五章:厂商的利润和成本第六章:厂商的市场供给第七章:分配理论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九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二章、第二节需求(一)需求需求的定义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如表(2-1 )如表(2-1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如图(2-1 )图(2-1 )需求函数:假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依变量,则:D=f (P )。
即为需求函数。
(二)需求规律需求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的特例(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
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
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人口规模正常商品与劣质商品的区分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则为正常商品。
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则为劣质商品。
线性需求函数:=α–β•P, α, β>0线性供应函数:=–δ+γ•P, δ, γ>0均衡价格:=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中点公式〕=∞完全弹性,>1富有弹性降价增加收入=1单一弹性,价格变动没有影响<1缺乏弹性,提价增收=0完全无弹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需求曲线下段比上段2〕供应的价格弧弹性:=/=供应的价格点弹性:=/,供应曲线全段比右段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0替代品,<0互补品4〕消费者收入水平函数:Q=ƒ(M)需求的收入弹性:=/,=/<0劣等品,>0正常品0<<1必需品,>1奢侈品弹性和赋税:>,生产者负税多,消费者补贴多:<,消费者负税多,生产者补贴多。
效用总效用函数:TU=ƒ(Q)边际效用函数:MU=dTU(Q)/dQ反需求函数:=ƒ(Q)消费者剩余:CS=–1对2的边际替代率:=–Δ/Δ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I ;==λ 〔边际效用法〕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法〕生产1〕生产函数形式:A)固定替代比例:Q=aL+bK,a、b>0B〕固定投入比例:Q=min{, },u、v>0C〕柯布-道格拉斯函数:Q=A,0<α,β<1α+β>1,规模报酬递增;α+β=1,不变;α+β<1,递减。
2〕一种可变要素:(Q) T =f(L, ) A = T/L M =ΔT/ΔLT =f(, K) A = T/K M =ΔT/ΔK①MP>0时,TP增加;MP<0时,TP减少;MP=0时,TP到达最大。
②MP>AP时,AP上升;MP<AP时,AP下降;MP=AP时,AP到达极大值。
决策区间:AP到达极大值与MP=0之间3〕两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Q=ƒ(L, K),λ>0假设ƒ(λL, λK)>λƒ(L, K),那么规模报酬递增;假设ƒ(λL, λK)<λƒ(L, K),那么规模报酬递减;假设ƒ(λL, λK)=λƒ(L, K),那么规模报酬不变。
第一套1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第十二章第二节)P367 2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就业,国民收入(第十五章第一节)P4393存款准备金:经常保留,支付提取(第十六章第三节)P4684通货膨胀:大多数,价格,连续,普遍,上涨(第十七章第四节)P5105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收入,比率(第十三章第二节)P387第二套1国内生产净值:GDP,扣除,资本折旧(第十二章第四节)P3722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收入,比率(第十三章第二节)P3843投资乘数:收入变化,投资支出变化,比率(第十三章第五节)P3954法定准备金:准备金,存款,比率(第十六章第三节)P4685浮动汇率制:不规定,供求关系,自发(第十九章第一节)P530第三套1均衡产出:总需求一致,收入等于支出(第十三章第一节)P3822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第十四章第三节)P4223经济周期: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波动(第二十章第七节)P5674总需求:经济社会,产品和劳务,需求总量(第十七章第一节)P4845奥肯定律: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第十七章第一节)P508第四套1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比率(第十六章第一节)P4582政府转移支付:社会福利,贫困救济,补助,支出(第十六章第二节)P460 3活期存款:不事先通知,随时提取(第十六章第三节)P4684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第十六章第三节)P4705固定汇率制:基本固定,一定幅度波动(第十九章第一节)P530第五套1自然失业率:无货币干扰,自发供求,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第十六章第一节)P4582预算赤字:支出大于收入,差额(第十六章第二节)P4633名义GDP:生产物品和劳务,当年价格,全部最终产品(第十二章第六节)P376 4再贴现率政策: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放款利率(第十六章第三节)P4725公开市场业务:公开买卖政府债券,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第十六章第三节)P473第六套1资本边际效率:贴现率,现值之和,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第十四章第一节)P4102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与支出,等数量增减,国民收入,政府支出,比率(第十三章第七节)P4023政府购买:政府,商品和劳务,购买(第十六章第二节)P4604自动稳定器:经济系统本身,自动抑制通胀,自动减少萧条(第十六章第三节)P4625实际GDP: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第十二章第六节)P376第七套1狭义的货币供给:流通,硬币,纸币,银行活期存款,总和(第十四章第三节)P424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调节总需求(第十五章第一节)P440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第十五章第二节)P4434中间产品:再出售,供生产别种产品(第十二章第二节)P3675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转移支付(第十二章第四节)P372第八套1经济政策:增进社会福利,解决经济问题,政府干预(第十六章第一节)P457 2自愿失业: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第十六章第一节)P458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政府预算,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政府预算盈余(第十六章第二节)P4644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最后使用者购买(第十二章第二节)P3675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比率(第十二章第六节)P376。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第1章引论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什么是经济学1.经济学的定义关于经济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
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1)稀缺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因此,现实生活中便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出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为了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和需求,任何社会或国家都必须解决以下三个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面对稀缺的经济资源,人类需要权衡各种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以满足比较强烈的需求。
(2)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由于各种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很多用途,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也大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所以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可以采用很多方法,但它们的生产效率却不尽相同。
经济社会必须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源组合中,确定哪一种组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
西方经济学大纲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论述及有关基本概念——供求理论第二节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定义及特征)第三节供给函数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表供给曲线(定义及特征)第四节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需求变动需求量变动供给变动供给量变动供求定理第五节经济理论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第六节弹性弹性一般公式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公式、计算)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计算)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供给的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定义、公式)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定义、公式)替代品互补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根据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值对商品分类恩格尔定律第七节最高限价最低限价谷贱伤农第八节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封闭型蛛网第三章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该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推导需求曲线(基数论)需求价格消费者剩余第二节偏好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无差异曲线效用函数无差异曲线特征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预算约束线预算线的变动第四节满足最优购买行为的条件说明最优购买行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及其含义第五节价格—消费曲线(序数论)推导需求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第六节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补偿预算线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第七节市场需求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函数市场需求曲线第八节不确定性风险期望效用期望值的效用消费者的风险态度风险回避着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风险与保险第四章生产论—生产理论第一节生产者交易成本第二节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第三节短期长期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TPL APL MPL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用图说明)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用图说明)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第五节等成本曲线第六届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条件、含义)机顶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条件、含义)证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等斜线扩展线第七节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第五章成本论——成本理论第一节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总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第二节(短期成本理论)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第三节TFC TVC TC AFC AVC AC MC熟练掌握各种曲线图形及其相互关系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第四节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LAC曲线及其推导规模(不)经济内在经济内在不经济外在(不)经济LMC曲线及其推导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市场论(一)第一节市场市场的分类分类的要素行业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第三节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为例推导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或者关闭点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含义生产者生于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及其特征第六节长期生产中厂商对生产规模的选择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第七节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论(二)第一节垄断市场的条件、定义形成垄断的原因自然垄断垄断厂商的需求、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价格歧视一级二级三级歧视对自然垄断的政府控制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定义、条件生产集团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d、D)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形成过程分析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形成过程理想的产量多余的生产能力非价格竞争第三节寡头市场形成原因分类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价格刚性第四节占优决策均衡博弈均衡纳什均衡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经济效益、科技进步、桂嬷嬷经济、产品差异、广告支出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二节直接需求引致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基本性质完全竞争厂商不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的原因两者的区别第五节完全竞争行业调整曲线(要素)第六节垄断厂商(卖方)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第七节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八节买方垄断买方垄断要素使用原则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生产要素供给理论第一节要素供给原则推导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供给原则价格扩展线要素供给曲线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的特点(会退导)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第三节土地供给曲线土地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土地服务的均衡价格地租及其原因地租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第四节资本的独特特点资本定义利率分析长期消费决策分析资本市场的均衡第五节叙述并推导欧拉定理第六节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第十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均衡理论第一节会分析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瓦尔拉斯试探第二节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公式会分析埃奇渥斯盒状图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公式生产的契约曲线第五节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递增原因)图表分析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六节整个经济达到最优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叙述并推导)第七节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函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会推导)第八节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会论述)“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会论述)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会论述)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第一节图形分析垄断导致低效率免费搭车者搭便车寻租对垄断的公共管制(会论述)第二节外部影响私人成本私人利益社会成本社会利益外部经济、不经济外部影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针对外部影响的政策科斯定理(论述、推导)对科斯定理的评价第三节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公共物品最优标准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公地的悲哀公共选择理论(了解)第四节信息的特性、作用信息与商品市场逆向选择价格-质量曲线图形分析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信息与保险市场信息与劳动市场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信誉与信息调控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注意最简单的IS-LM曲线以及最基本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第21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21.1 复习笔记一、消费1.消费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是指一国居民对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它是总支出的最大组成部分。
2.跨期消费决策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关于理性消费者在消费时如何进行跨期选择的理论模型,说明消费者所面临的限制和具有的偏好怎样共同决定他们在消费和储蓄方面的选择。
(1)跨期预算约束与最优消费选择费雪认为,人们在消费时会受到一些限制,这些约束包括:预算约束(即人们可以为自己消费所支出的数额大小)和跨期预算约束(即人们可以为自己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所支付的数额大小)。
假定消费者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青年时期,第二个时期是老年时期。
用1y 和1c 分别表示消费者在第一个时期的收入和消费,用2y 和2c 分别表示消费者在第二个时期的收入和消费。
再假定消费者有机会进行借贷或储蓄,因此他在任何一个时期的消费都可以大于或小于那一时期的收入。
第一个时期的储蓄或借贷:11s y c =-(0s >表示储蓄,0s <表示借贷),第二个时期的消费:()221c r s y =++,其中r 为实际利率。
因此,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跨期预算约束为:221111c y c y r r+=+++跨期预算约束表明,当利率为零(即不存在储蓄或借贷)时,两个时期的总消费等于两个时期的总收入。
在利率大于零的正常情况下,未来消费和未来收入可以用(1r +)这个因子进行贴现。
跨期预算约束线可以用图21-1来表示,它是一条斜率为()1r -+的直线。
图21-1 跨期消费的预算约束涉及跨期消费的消费者偏好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无差异曲线表示使消费者获得同样满足的第一期与第二期消费的组合。
也就是说,对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所有两期消费的不同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完全相同的。
于是,理性消费者的问题是在跨期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即:()122211max ,.. 11U c c c y s t c y r r+=+++可以求出消费者跨期消费最优决策的条件为:()1MRS r =-+。
复习重点试题题型●选择题(20分,20个)●名词解释(20分,5个)●简答题(40分,4-5个)●计算题(20分,2个)一、绪论名词解释稀缺:稀缺是相对人们需求的量来说的。
稀缺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能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需要用其他经济物品交换。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简答●微观经济研究的基本经济问题: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①、生产什么,生产多少?②、如何生产?怎样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采用什么技术?使用多少劳动力和资本?③、为谁生产?产品如何分配,应首先满足哪些人的欲望。
)●微观经济学理论前提:“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条件。
这个假设条件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二、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名词解释需求: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卖着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有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有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必备知识点总结(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精华题一.概念题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商品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消费线价格—消费线恩格尔曲线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函数脊线边际技术替代率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吉芬商品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学习效应“科斯定理”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引致性需求边际生产力局部均衡一般均衡扩张曲线超优策略混合策略国内总产值国民总产值消费物价指数gnp减缩指数(deflator)边际消费倾向财政支出乘数挤出效应凯恩斯效应适应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持久收入合理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合意资本存量托宾q值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菲利普斯曲线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工资刚性意外供给函数国际收支平衡曲线(pb曲线)实际汇率冲销(对冲)政策(sterilisation)失业迟滞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财富效应流动性陷阱马歇尔-勒纳条件比较优势货币需求的利息率弹性 j曲线效应(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项目索洛余值发展经济学中的“两缺口”模型交易费用哈罗德—多马模型“囚徒困境”投票悖论外部性“搭便车”x非效率国际收支产品生命周期(国际贸易中的)绝对优势理论二、简述题1.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3.简述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
4.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异同之处。
5.如何推导出需求曲线6.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7.说明长期生产中的有效经济区域。
8.简述边际报酬递减律。
9.简述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10.说明市场均衡的性质。
11.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含义。
12.简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13.一般均衡理论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4.说明劳动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