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
- 格式:docx
- 大小:198.52 KB
- 文档页数:2
All Rights Reserved.28All Rights Reserved.2930库鲁斯台草原是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的一个重要休息驿站,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一共8条,库鲁斯台草原位于东非西亚和中亚迁徙路线的中路,是这两条迁徙路线候鸟繁殖、停歇和补给的关键区,草原大大小小的湿地是迁徙水鸟栖息地和停歇补给地,灰鹤、灰雁、红嘴鸥、大天鹅、赤麻鸭、棕头鸥、鱼鸥、鸬鹚……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候鸟迁飞的高峰期,成千上万只候鸟飞过时,振翅高飞,气势非凡,场面蔚为壮观。
这两年,我深入到库鲁斯台草原湿地采访拍鸟,努力把这些湿地的“精灵”一张张摄入镜头,给库鲁斯台草原留下美好的记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人们对草原最美的诗句之一。
塔额盆地的库鲁斯台草原位于世界三大草原区欧亚草原区的腹地,清朝的《西域图志》、法国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都提到过这一片山川河流。
从蛮荒的人类时期,这里就成为欧亚人类迁移的通道之一。
从斯基泰的皮毛之路开始,东西方民族沿着欧亚草原经过库鲁斯台草原,成为草原丝绸之路的支线。
在人类没有现代化的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时候,贸易运输只有依靠畜力。
像库鲁斯台草原这样水草丰美的地方,成了他们路途中必不可少的休整点。
库鲁斯台草原,既是人类依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方。
汇集了10余条支流的额敏河自东向西南流过,滋润着这片大草原,在塔城、裕民、额敏相邻的区域,由于地势低洼平坦,额敏河经过此地流速减缓,形成了大片湿地,因位于塔城市南部,大家习惯称之为“南湖”。
1982年,国家科委和自治区科委组成联合考察组考察评估后认为,库鲁斯台草原是全国仅次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又一大草原,也是全新疆最好的平原草原。
All Rights Reserved.湿地是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在水草丰美的年程,草原洼处会形成水塘,芦苇也会长得格外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库鲁斯台草原有芦苇十几万亩,芦苇丛里面还有野猪、狍子等大型动物。
余夫《候鸟的迁徙》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
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
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
正是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戴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戴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
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
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
硫黄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
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
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
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
食品危害分析如何做(五)—病毒病原体、寄生虫、昆虫危害发布日期:2017-10-11 来源:食品伙伴网作者:食品小Q 浏览次数:1793核心提示:食品危害分析中的病毒病原体危害、寄生虫危害、昆虫危害。
病毒病原体危害一、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
血凝素(简称HA蛋白)H蛋白可以使病毒附着在生物细胞的受体,使其感染。
神经氨酸酶(简称N蛋白)N蛋白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有传播。
禽流感病毒H5N1中HA蛋白已发现16种类型,N蛋白已发现9种类型。
传播途径: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有:1、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病者与正常人接触后,在交流时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
人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机率越高。
感染疾病后,若不被隔离,在密集人群中工作,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周围人,导致发病区域进一步扩大。
2、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人在不经意时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若水被病毒污染,就会患病。
患病者被隔离开来,医务人员又没查出病因。
那么,其他人再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禽流感。
如此循环,发病者越来越多,疾病不受控制地大范围出现。
3、接触感染的禽类菜市场是感染疾病的重要区域。
很多宰杀禽类的档主接触病禽后,很容易得病。
但并非所有的禽类都患病,只是部分一两只患病,但宰杀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只。
若不做好防护措施,突然发病的情况会出现。
为防治疾病,宰杀禽类的档主应到专业医院注射抗病毒疫苗,增强自身抵抗力。
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目前世界上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
其中经过我国主要有3条路线,一个是西太平洋,主要是从阿拉斯加等到西太平洋群岛,经过我国东部沿海省份。
第二条路线是东亚澳洲的迁徙路线,主要是从西伯利亚经过新西兰,经过我国中部省份。
第三条路线是中亚、印度的迁徙路线,主要是从中亚各国到印度半岛北部,实际是从南亚、中亚各国到印度半岛北部,经过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经过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区。
/ 鸟类大迁徙 /随着季节变化,地球上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加入迁徙的队伍里。
在陆地上,有斑马、角马、大象这样的动物迁徙;在水中,有鲸鱼、大白鲨、青鱼、草鱼这样的水生物洄游;在空中,有鸿雁、燕子、丹顶鹤这样的飞禽迁徙。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对自然环境的长期改造,使得大型动物的迁徙、鱼类洄游不再常见。
游隼,飞行最快的鸟类之一(来源:HBW Macaulay Library)而鸟类的迁徙,因其数量多、种类丰富、形态动人、行为有趣、鸟鸣动听等原因,一直受到人类的持续关注。
鸟类迁徙距离遥远、时间精确、导航精准……这些行为特征,是科学研究的趣味点所在。
1并非所有的鸟类都会迁徙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大迁徙。
麻雀、画眉、乌鸦、啄木鸟等鸟类,会终年栖息居住在繁殖区,不随着季节迁徙,这一类鸟称为留鸟。
与留鸟相对应的候鸟,每年春秋季沿着特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避寒地之间。
研究过程中细分,会分为以下 4 种:•夏候鸟:候鸟迁徙到繁殖地,可称夏候鸟。
•冬候鸟:候鸟迁徙到避寒地,可称冬候鸟。
•旅鸟:候鸟迁徙,途经某地,相对于该地,可称旅鸟。
•漂鸟:广域范围内,夏居山林,冬居平原处的,视为漂鸟。
需要注意的是:1.留鸟会作不定向、短距离的迁移,比如乌鸦冬季向城市中心聚集,夏季分散到郊区、山区,这称为鸟类漂泊。
2.候鸟、留鸟之间区别并非绝对的。
由于气候、食物状况、生境等原因,同一鸟种,在不同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居留类型。
如日本北海道的丹顶鹤原为夏候鸟,由于冬季人工投喂给予其稳定的食物来源,部分丹顶鹤已放弃迁徙,成为当地留鸟;又如雀形目鸟类黑卷尾,在海南、云南等地为留鸟,在长江流域和华北为夏候鸟,在欧洲为漂鸟。
国际上已知鸟类有 9000 多种,其中有 4000 种是候鸟。
我国鸟类有 1300 种左右,其中候鸟大约 600 多种。
2鸟类为何迁徙?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一般认为源于鸟类本能。
鸟类迁徙的本能和其遗传、生理方面密切相关,也是对生活的外在环境条件长期适应进化的结果。
打造候鸟迁徙的绿色通道作者:王菲张志国来源:《绿色中国》2020年第09期绿色中国网络电视播出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直播访谈节目《新闻2+1》“爱鸟周”系列节目“爱鸟新时代,共建好生态”,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联合主办。
6月24日播出的第八期节目,主题为“护航候鸟迁徙打造鸟类绿色天堂”,邀请的直播间嘉宾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袁继明,场外连线嘉宾是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负责人、博士王安东。
全球8大候鸟迁徙路线鸟类迁徙是一段史诗般的壮丽旅程。
从东亚到西伯利亚,从非洲到亚洲,从南半球到北半球,跨越山川、河流、海洋、荒漠、城镇、田野。
因此,候鸟的迁徙有一股撼动人心的自然魅力。
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就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
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
袁继明介绍,通常人们在研究全球候鸟迁徙时,习惯将世界候鸟迁徙分成8条路线。
如果打开世界地图,从西往东看,这8条迁徙路线分别是:大西洋东部迁徙路线、黑海-地中海迁徙路线、西亚-东非迁徙路线、中亚-印度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太平洋东部迁徙路线、密西西比迁徙路线、大西洋西部迁徙路线。
袁继明强调,8条鸟类迁徙路线在我们想象中,好像是一条很窄的线状区域。
实际上每一条鸟类迁徙路线都是地域宽阔且形状不规则的带状区域。
8条鸟类迁徙路线也不是泾渭分明的,有时候相邻的两条路线之间会有重叠或者交叉。
大西洋东部迁徙路线、黑海-地中海迁徙路线、西亚-东非迁徙路线基本上涵盖了整个非洲大陆、欧洲大陆、西亚和中亚的部分区域。
太平洋东部迁徙路线、密西西比迁徙路线、大西洋西部迁徙路线则涵盖了整个美洲大陆,包括美洲大陆两边的少部分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域。
西亚-东非迁徙路线、中亚-印度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跟我们国家有密切关系,这三条迁徙路线都穿越中国。
爱鸟周活动方案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其中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里山草香为大家分享了8篇爱鸟周活动方案,希望在爱鸟周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本次活动我把创作目标作为重点,在幼儿在认知啄木鸟的特征和作用后,用动手创作,帮助树宝宝来培养幼儿热爱啄木鸟的情感,特别是在啄木鸟的装饰中我们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添画,装饰,创作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啄木鸟,这种创作是一种乐趣。
情感目标的制定贯穿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啄木鸟是益鸟、帮助树宝宝、创作啄木鸟,通过一系列活动让他们体会到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使整个活动变的积极而有意义。
整个教学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在本节教育活动环节设计中,用动画导题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树宝宝”命运的悬念让幼儿在认知中快乐学习,通过折折画画体验了创作带来的乐趣,在创作中孩子们挥洒自如,大胆创作和想象,设计出了他们心目中最美的啄木鸟,也加深了孩子爱鸟的情感。
以下是自己对这个活动的一点反思:一、本次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参与行、积极性、创作性和观赏性。
亮点多多主要概括为:1、选材的恰当和必要动物是孩子永远乐此不疲的话题,对于动物的教学也是孩子感兴趣的,很爱学的内容,特别在“爱鸟周”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啄木鸟,了解啄木鸟的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从小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2、活动设计的新颖有趣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幼儿喜欢的动画导入课题,让幼儿对啄木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以“树宝宝”的命运为悬念,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充分调动幼儿创造啄木鸟的积极性。
3、幼儿动手能力强在本节课中有一折纸环节,比我的预期还要好,因为我们是美术特色班,幼儿普遍动手能力强,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啄木鸟的创作,在接下来的添画和装饰中更是手到擒拿,一只只新颖有趣的啄木鸟就是他们的杰作。
4、爱鸟意识加强在活动因为有了“树宝宝”的悬念让幼儿的爱心也发挥到极致,孩子通过“树宝宝”更深刻的理解人类和啄木鸟的关系,最后在孩子对啄木鸟的一句话中我们更感受到孩子对啄木鸟浓浓的爱,爱鸟、护鸟做鸟类永远的朋友。
神秘的鸟类迁徙迁徙是候鸟的本能,因为生存需要,候鸟每年春秋都会规律地沿固定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往返移居,壮观的场面让人叹为观止。
鸟儿为什么会迁徙呢?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主要原因。
温带地区夏季昼长夜短,天敌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觅食,但冬季严寒,食物短缺;热带地区则相反,繁殖季食物与巢位短缺,冬季却气候温暖,食物丰富,于是,候鸟便取长补短,利用两地的优势往返其间,得以更好地生存。
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的迁徙路线,目前全球已知的候鸟迁徙路线共有8条,分别是大西洋迁徙线、黑海―地中海迁徙线、东非―西亚迁徙线、中亚迁徙线、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美洲―太平洋迁徙线、美洲―密西西比迁徙线和美洲―大西洋迁徙线。
其中,有3条鸟类迁徙路线经过中国:“东非―西亚迁徙线”上的候鸟从蒙古进入新疆,跨越青藏高原后进入印度半岛,并飞跃印度洋,最后到达非洲;“中亚迁徙线”上的候鸟从西伯利亚飞入,途经我国,最后在印度半岛繁衍生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上的候鸟则从美国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西太平洋群岛,繁衍后再北上,经过我国的东部沿海省份。
因为长距离的迁徙需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并不是所有的鸟都能成为候鸟。
迁徙过程是鸟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艰苦,也是死亡率最高的阶段,由于飞行过程需要消耗许多能量,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又面临着天气、人为等各方面的未知风险,使得候鸟在迁徙过程中经历了严苛的自然选择。
在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中,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明显。
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小,留鸟居多;高纬度地区季节分明,气候变化较大,则以候鸟居多。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鸟儿迁徙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例如:夜间迁徙的鸟儿会因误将灯光当成黎明的光线而撞上建筑物;一些公路的修建阻断了鸟类迁徙的通道,使不少鸟儿惨遭横祸;高压电线的裸露更是让候鸟的迁徙划上了句号。
此情此景,我们更当思考如何让鸟儿在迁徙的途中不掉队,顺利地飞往目的地。
为了研究鸟类迁徙运动及规律,更好地对候鸟进行保护,科学家们现多采用环志手段,即把环戴在鸟的跗跖部(脚环)后进行鸟体测量,数据记在统一设计的专用环志卡上,然后放飞。
第7课《大雁归来》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露到鸿雁来①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
在古人看来,“白露者,阴气渐重,露凝而色白”,也就是说,露水的颜色为白色;同时,古人又以四时与五行相配,秋在五行中属金,金色白,白色也是秋天的颜色。
因此,“白露”一词,字面上是“白色的露水”,本义却是指“秋天的露水”。
②在古人的观念中,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
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古人称之为“仲秋”“仲商”“正秋”“中秋”等。
据《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盲风”,即疾风;“养”,指贮藏;“羞”同馐,即食物。
这段话的意思是,八月开始刮大风,大雁从北方飞来,燕子向南飞去,群鸟开始贮藏过冬的食物。
③上述物象变化在《逸周书·时训解》中演变成了白露节气的“三候”:“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并称,“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家室离散;群鸟不养羞,下臣骄慢。
”古人以“鸿雁”“玄鸟”“群鸟”分别对应“远人”“家室”“下臣”,形成所谓的“候应”。
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相应地就会有远方之人背叛、家庭离散、下臣骄横等异相发生。
④白露时节,天气由暖转凉。
鸟类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秋高气爽之际也是鸟类活跃之时,或迁徙,或觅食。
这应该是古人选取鸿雁、玄鸟、群鸟作为白露节气“候应”的主要原因。
⑤鸿雁是中国文化中的灵禽,小者曰雁,大者曰鸿。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因为雁有着如此多的优良品质,所以被古人附着了诸多的象征意义:古人称来往书信为“雁书”“雁帛”,称事物排列有序为“雁行”“雁序”“雁阵”,称彼此音信断绝为“雁逝鱼沉”,称两相别离为“雁影分飞”,等等。
⑥玄鸟,也称“元鸟”,按东汉王逸的解释,就是燕子。
候鸟迁飞路线主要栖息地现状与管理进展1、滨海湿地候鸟迁飞路线概况迁徙是鸟类最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我国东部水鸟迁徙通道包括了沿海和内陆两条重要迁徙路线,所涉及的水鸟种类和种群数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条水鸟迁徙通道中都是最多的。
我国滨海湿地几乎全部被纳入亚洲受胁迫鸟类重要湿地区域,黄渤海海区北起鸭绿江口南到长江口,主要入海河流有鸭绿江、大洋河、辽河、大凌河、浑河、洋河、深河、陡河、蓟运河、海河、马颊河、徒骇河、黄河、小清河、五龙河、大沽河、沂河、沭河、漂河、射阳河、新洋河、长江等20多条,海岸线长6500多km,滩涂面积1.5万km2,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繁殖的水鸟,沿这一海岸线既可以迁飞至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越冬,也可以继续南飞到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越冬。
鸻鹬类涉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北部及阿拉斯加的繁殖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半球的越冬地之同迁徙,调查认为崇明东滩、九段沙、东沙、盐城、黄河三角洲、天津海滩、滦南湿地、石臼坨、凌河口、双台河口、鸭绿江口等湿地,在支持它们完成这一长达1.2万km的迁徙旅途上具有国际重要意义,其中北部海岸是许多涉禽迁往繁殖地之前的最后停歇地。
黄渤海地区对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绝大多数迁徙鸻鹬鸟类进行支持,多达22种鸻鹬鸟类高度依赖于黄渤海地区,有50-100%的鸟群向北或向南迁徙时使用黄海和渤海地带。
全球已知的黑脸琵鹭、黑嘴鸥、几乎所有的黄嘴白鹭都在我国滨海区繁殖,黑脸琵鹭和黄嘴琵鹭主要在朝鲜半岛西侧的海岛上繁殖,黑嘴鸥多选择在潮间带淤泥海滩繁殖。
每年占全球种群数量很大比例的鸿雁和丹顶鹤在江苏沿海越冬。
此外还有大量受胁鸟迁徙过境,如小青脚鹬和勺嘴鹬。
闽江口、深圳湾等河口湿地以及红树林湿地对南迁鸟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资料检索和根据前期“我国东部水鸟迁徙通道湿地生境评价”项目的研究结果,滨海湿地鸟类迁徙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主要区域分布在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口、盘锦市双台河口、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和滦南湿地、天津市北大港和汉沽湿地、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湿地和南通市如东小洋口湿地、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湿地、广东省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和香港后海湾米铺湿地等重要湿地。
鸟类迁徙的飞行高度有多高鸟的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
鸟类迁徙是我们常见到的。
下面店铺和大家一起学习鸟类迁徙的飞行高度。
鸟类迁徙的飞行高度鸟类迁徙的时候到底飞得多高?最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飞跃喜马拉雅山了。
鸟类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
小型鸣禽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300米,大型鸟类有些可达3000-6300米,有些大型种类(如天鹅)能飞越珠穆郎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
鸟类夜间迁徙的高度常低于白天。
候鸟迁徙的高度亦与天气有关。
天晴时鸟飞行较高;在有云雾或强逆风时,则降至低空。
鸟类的迁徙移动是野生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为了寻找适宜的生活条件,具有运动条件的野生动物都要移动。
由于绝大多数鸟类能够飞行,鸟类移动的距离相对较大。
每年春、秋两季,鸟类都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有规律的大规模的移动。
一般来讲,绝大多数鸟类的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
有些种类,两种栖息地之间的距离可以长达几千公里,有些种类只有几公里或几十公里。
在某一地区,有些种类可常年见到,另一些鸟类只能在特定季节才能见到。
根据鸟类活动范围和移动距离,将鸟类分为留鸟和候鸟。
候鸟又称迁徙鸟,还可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迷鸟。
留鸟?resident 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区,不进行远距离迁徙的鸟类,如喜鹊、麻雀和环颈雉等。
候鸟?migrant 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迁徙的鸟类。
如雁鸭类、鴴鹬类、家燕、斑鸫、柳莺、燕雀等。
根据候鸟到达某一地区的时间及停留情况,又可分为以下类型:夏候鸟?summer resident 夏季在某一地区繁殖,秋季离开到南方较温暖地区过冬,翌年春又返回这一地区繁殖的候鸟。
就该地区而言,称夏候鸟。
如杜鹃、家燕等为江西的夏候鸟。
冬候鸟?winder resident 冬季在某一地区越冬,翌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至秋季又飞临这一地区越冬的鸟,就该地区而言,称冬候鸟。
大雁归来一、基础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
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
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
待万物苏xǐnɡ,鸟雀归来,空气中又迷漫起生命的活力。
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轮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雾霭.() 缄.默() 苏xǐng()(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意思,文中“蓄积”的“蓄”意思应为()A.储存,积蓄 B.留着而不去掉 C.心里藏着,暗中存有(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文学常识填空《大雁归来》选自(国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著作《沙乡年鉴》。
从利奥波德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3.仿照示例拟写句子。
【示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4.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鸟,你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请你积极参与。
(1)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请你仿照鸽子和荆棘鸟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
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
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2)在中国诗歌长廊中有很多吟诵“大雁”的诗,请你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写出诗名、作者、字体及简单的书法赏析。
(3)王燕很喜欢看科普类文章,她发现《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这篇文章中的一段文字有几处错误,请你帮她修改。
【A】斑头雁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是因为在斑头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结构里包含一个对氧原子有特别的亲和力的特殊的氨基酸造成的。
观鸟:我国鸟类迁徙路线
我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有鸟类1332种,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7%,其中候鸟600多种,占世界候鸟的20%。
在全球候鸟迁徙通道中,东亚-澳大利亚西、中亚、东非-西亚这3条候鸟迁徙通道都与我国鸟类迁徙有着密切关系。
东亚-澳大利亚西路线是我国鸟类迁徙最重要的路线,也是我国水鸟迁徙的主要区域,涉及21省(区、市),覆盖国土面积411.78万平方千米,其中湿地面积2912.75万公顷。
这一路线涉及的候鸟约500多种,数量达数千万只,迁徙水鸟近300种,主要包括大部分雁鸭类及鸻鹬类水鸟,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白鹤、中华秋沙鸭等1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衰羽鹤、大天鹅、黑脸琵鹭35种。
中亚路线是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路线,涉及10省(区、市),覆盖国土面积388.29万平方千米,其中湿地面积2034.49万公顷。
这一路线涉及候鸟约300种,数量达数百万只,迁徙水鸟近200种,主要包括一些雁鸭类和部分猛禽,并有高比例的高原鸟类,其中国家Ⅰ级
重点保护鸟类有黑颈鹤、遗鸥等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琵鹭、白额雁、疣鼻天鹅等15种。
东非-西亚路线仅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覆盖国土面积159.93万平方千米,其中湿地面积394.82万公顷。
这一路线涉及候鸟约300种,数量达数百万只,迁徙水鸟近130种,主要包括大鸨、波斑鸨、大苇莺、黄鹡鸰、黄喉蜂虎等,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黑鹳、黑颈鹤、遗鸥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赤颈鸊鷉、白琵鹭、小天鹅等13种。
据了解,全球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分别是大西洋路线、黑海-地中海路线、东非-西亚路线、中亚路线、东亚-澳大利亚西路线、美洲-太平洋路线、美洲-密西西比路线、美洲-大西洋路线。
三、热点地理候鸟迁徙之痛背后的地理问题候鸟的迁徙高度鸟类迁徙的时候到底飞得多高?最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飞跃喜马拉雅山了。
鸟类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
小型鸣禽的飞行高度一般不超过300米,大型鸟类有些可达3000-6300米,有些大型种类(如天鹅)能飞越珠穆郎玛峰,飞行高度达9000米。
鸟类夜间迁徙的高度常低于白天。
候鸟迁徙的高度亦与天气有关。
天晴时鸟飞行较高;在有云雾或强逆风时,则降至低空。
候鸟的迁徙路线1.全球八条候鸟迁徙路线1.跨越整个大西洋连接西欧、北美东部及西非狭长地带的“大西洋迁徙线”;2.连接东欧和西非的“黑海/地中海迁徙线”;3.跨越印度洋,连接西亚和东非的“东非西亚迁徙线”;4.从南到北横穿整个亚洲大陆的“中亚迁徙线”;5.跨越印度洋、北冰洋和太平洋,连接东亚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6.贯穿整个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美洲太平洋迁徙线”;7.贯穿整个南、北美洲中西部的“美洲密西西比迁徙线”;8.将南、北美整个东部连接在一起的“美洲大西洋迁徙线”。
[3]其中,第3、4、5条路线经过我国。
“东非西亚迁徙线”的候鸟从蒙古进入新疆,跨越青藏高原后进入印度半岛,飞跃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脚;“中亚迁徙线”从西伯利亚进入我国,最后在印度半岛繁衍生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则从美国阿拉斯加到澳大利亚西太平洋群岛,繁衍后再北上,经过我国的东部沿海省份。
2.我国候鸟迁徙路线影响候鸟迁徙的因素影响鸟类迁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即有外在的气候、日照时间、温度、食物等,也有鸟类内在的生理因素。
气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候鸟较少而留鸟较多,而在中高纬度地区候鸟较多而留鸟较少。
其主要原因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较小,每年间各项气候指数相对稳定;而中高纬度地区季节鲜明气候变化较大。
温度:温度不仅仅影响了鸟类本身的感受同时也会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当高纬度地区温度降低时,鸟类便会随之迁徙,而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中高纬度地区也会有一些区域会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生活在这里的候鸟就有可能转变为留鸟。
安徽省高二下学期地理3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58分)1. (6分)唐代《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1957年,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的地形须选择在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
历经多次失败后在青岛太平山麓试种茶苗成功。
目前山东海滨地区青岛、日照是山东绿茶最主要生产基地。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四大茶区中,生产年限长的古老茶树最多的茶区是()A . 华南茶区B . 西南茶区C . 江南茶区D . 江北茶区(2)山东“南茶北引”成功的地区,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A . 受海洋影响,气温更适宜茶树生长B . 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更适宜茶树生长C . 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D . 茶树品种更优良,种茶技术更先进2. (6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 . ①②③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④3. (4分)全球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经过我国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也是鸟类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
下图为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候鸟迁徙路线中,东亚—澳大利亚路线是候鸟面临威胁最大的一条线路,其主要原因是()A . 城市热岛效应B . 气候变迁C . 栖息地破坏D . 水土流失4. (6分) (2017高二上·枣庄月考)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A . 西部高于东部B . 东部高于西部C . 东、西部相当D . 南部高于北部(2)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①年降水量②海拔高度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③④(3)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A . 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B . 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 . 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 . 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5. (4分) (2017高二上·济南月考)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全球候鸟迁徙路线
世界上候鸟迁徙路线有几条?有几条经过我国?覆盖面有多大?
且看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图:
目前世界上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
其中经过我国主要有3条路线,一个是西太平洋,主要是从阿拉斯加等到西太平洋群岛,经过我国东部沿海省份。
第二条路线是东亚澳洲的迁徙路线,主要是从西伯利亚经过新西兰,经过我国中部省份。
第三条路线是中亚、印度的迁徙路线,主要是从中亚各国到印度半岛北部,实际是从南亚、中亚各国到印度半岛北部,经过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经过青藏高原等西部地区。
中国主要候鸟的迁徙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