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八 口语交际·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夸我的新同学”。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
多发现和表扬别人的优点,对他人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考虑这次口语交际的教学。
1.小组议一议。
先在小组里说说每个同学的优点,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点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夸奖的机会。
说的时候,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同学的优点,避免空泛。
在充分讨论后,推举一位同学在班上汇报,并商量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汇报。
2.班上说一说。
班上汇报时,方法可以多种多样,避免全都是“某某同学的优点是……”这样的平铺直叙。
比如,也可以先介绍同学的优点,让大家来猜一猜这位同学是谁;还可以两个同学通过上台表演的形式表现该同学的优点。
3.大家评一评。
在全班汇报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同学评一评,哪组同学发现别人的优点多,汇报得生动。
然后,引导学生以后还要善于发现同学更多的优点,多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
习作本次习作是一次自由作文,目的是在学期末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自由的表达机会。
作文的内容不限,人、事、景、物、想象世界等都可以写,体裁也不限,散文、诗歌、童话等也可以。
为了避免完全放开后学生反而无所适从的情况,在写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这学期都写过哪些作文,然后提问:“你还有没有最想写而没有写到的?你还想写什么呢?通过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
本次作文要求完成习作后要修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要教给学生一些修改的方法,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
本次习作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
可以建议学生在课后整理自己一学期的习作,比如做个目录、画个封面、写一点习作感想、给自己的作文本取一个个性化的名字。
让学生带着兴趣来完成这项工作。
四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教学目标:1. 能听懂简单的口语交际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2. 能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表达,并注重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3. 能学习交际用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4.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头表达流利度。
教学重点:1. 能听懂并模仿教师的口语表达;2. 能正确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进行对话;3. 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使用。
教学难点:1. 有些口语表达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2. 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需要持续的训练,需要学生多加练习。
教学准备:1. 教师备好教案,出示课件进行教学;2. 学生准备好听力练习的材料,并做好互动准备;3. 教室内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确保学生能够安静的听讲。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口头交际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交际用语1. 教师示范正确的口语表达,并让学生模仿跟读;2. 学生分组练习口语表达,互相纠正发音错误;3. 学生小组间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
三、综合练习1. 老师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口语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2. 学生展示口语表达效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3. 学生之间进行口语交流练习,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口语交际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老师布置口语交际习作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口语练习,并做好记录,以便下节课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在口语交际方面有所提高,增强自信心,提高口头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性,为将来的口语表达打下良好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三篇】《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二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课前准备:单元导读后,出示《“身边的艺术”调查表》,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边留心积累。
“身边的艺术”调查表组长组员调查途径调查内容艺术形式艺术品与艺术有关的故事教学过程: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教学设计一、读内容,明要求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2.说说有什么要求?(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组: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四、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要求:清楚,明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前准备: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教学过程:一、画面引入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
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
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
口语交际·习作八1.激发学生关注热点问题或新闻。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自由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并学会修改作文。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讨论中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学生学习修改作文。
收集热门问题和新闻。
三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同学们,在这大千世界里,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学校还是社区,国内还是国际,每天都会发生引起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或新闻。
有道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现在大家就畅所欲言,来聊聊自己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或新闻吧。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1读题目明确要求。
重点指导学生明白题目中的几点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也可以谈对问题的看法,注意把理由讲清楚;通过讨论,争取对某一话题取得一致的认识。
2学生说说在搜集资料时,关注了哪些方面的话题。
3选择学生比较关注的几个热点话题,作为重点讨论对象。
4小组内畅所欲言聊话题,有感兴趣的话题可共同谈论,补充。
出示讨论要求:(1)认真听别人说了什么,想想你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
(2)学会提出问题,并学习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3)学会小组合作,互相补充完整话题。
(4)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为嘉宾上台发言。
三、召开热点话题座谈会1请热点话题发言人到主席台就坐。
2推荐一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合作主持活动。
3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1)发言人必须将发言内容或事情的过程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要说出自己对这件事的观点和理由。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话题或对这一话题进行提问。
发言人要对提问作解答,如有不足的地方,同组同学或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可进行补充发言。
4每位代表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口语交际·习作八引言口语交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在特定场合下,我们需要使用恰当的词汇、语法和语言风格来表达我们的意思。
习作是我们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方式,通过习作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并且在实践中了解文化差异。
习作一: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XXX。
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次交流活动。
我来自中国,目前在一家IT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软件开发。
我的爱好是读书、旅游和打乒乓球。
我对不同的文化很感兴趣,这也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原因之一。
我希望通过和大家的交流,能够学到更多关于不同文化的知识,并且提升我的口语表达能力。
习作二:询问他人兴趣爱好A: 嗨,你好。
请问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B: 嗨,我喜欢听音乐、看电影和跳舞。
你呢?A: 我也喜欢听音乐,尤其是摇滚乐队。
最近我还在学习吉他。
B: 那太棒了!我们可以一起玩音乐。
A: 非常好,我很期待。
习作三:介绍一位朋友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我的好朋友,他叫杰克。
杰克是一名资深摄影师,他喜欢捕捉大自然中的美丽瞬间。
他常常和他的相机一起旅行,寻找那些特别的景色和独特的构图。
他擅长运用光线和色彩来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杰克的作品曾在多个国际摄影展上展出,并获得了许多奖项。
他的照片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幅艺术品。
如果你对摄影感兴趣,我强烈推荐你去欣赏一下他的作品。
习作四:分享一次旅行经历去年我有一个难忘的旅行经历。
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日本。
我们首先去了东京,这是一个繁忙而现代化的城市。
我们参观了东京塔、淺草寺等著名景点。
接下来,我们坐上了新干线前往京都。
京都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花园,我特别喜欢金阁寺的景色。
在京都,我们还品尝了传统的和食和抹茶。
最后,我们去了大阪,尝试了美味的关西料理和购物。
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欣赏到了日本的美景,还了解了他们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结论口语交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口语交际·习作八》学画回忆(作者:丰子恺)我七八岁时入私塾,读《千家诗》。
《千家诗》每页上有一幅木版画,记得第一幅“大舜耕田图”,画的是一头大象和一个人,在那里耕田。
但当时并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意思,只觉得有趣。
我向染坊店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在书上涂一头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父亲──他也是我的老师,就骂,几乎要打手心。
我哭了一顿,把颜料盅子藏在扶梯底下了。
晚上,就在洋油灯底下描色彩画。
画一个红人,一只蓝狗,一间紫房子……母亲和姐姐们看到了,她们都说“好”;可是我没有给父亲看,防恐挨骂。
后来,我的“印画”的技术渐渐进步。
同学们看了都很欢喜,大家说“比原本上的好看得多!”而且大家问我讨画,拿去贴在房间里,或者贴在床前,当做新年里买的“花纸儿”。
有一次,两个同学为交换一张画,发生冲突,互相打起来,被先生知道了。
先生知道相打的原因是为画,又知道画是我所作,便厉声喊我走过去,问我:“这画是不是你画的?”我回答一个“是”字。
他拉开我的抽屉,搜查起来。
我的画谱、颜料,以及印好而未着色的画,就都被他搜出。
我以为这些东西会全被没收了;结果不然,他只把画谱拿了去,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一张一张地观赏起来。
放假的时候,他见到我,换了一种与前不同的声调说:“这书明天给你。
”第二天早上我到私塾,先生翻出画谱中的孔子像,对我说:“你能照这样子画一个大的么?”我支吾着说“能”。
我没有防到先生也会要我画起画来,其实我向来只是“印”,不能“放大”。
这个“能”字是被先生的威严吓出来的。
先生继续说:“我去买张纸来,你给我放大了画一张,也要着色彩的。
”我只得说“好”。
同学们看见先生要我画画了,大家惊奇和羡慕地对着我看。
我却带着一肚皮心事,直到放假。
放假时我挟了先生交给我的一张纸回家,便去向大姐商量。
大姐教我,用一张画方格子的纸,套在画谱的书页中间。
大姐又拿缝纫用的尺和粉线袋给我在先生交给我的大纸上弹了大方格子,然后取出柳条枝来,烧一烧焦,教我依方格子放大的画法。
口语交际·习作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课前准备:单元导读后,可分组发放《“身边的艺术”调查表》,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边留心积累。
“身边的艺术”调查表
教学预设:
一、读内容,明要求
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
2.说说有什么要求?(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
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
设计意图:展现各种艺术方式或艺术品,创设交际氛围。
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组:
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
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四、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要求:清楚,明白,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设计意图:这是口语交际的重点环节,教师要做好分组调控,指导个别组的成员交流,注意体现对艺术的崇敬和欣赏,表达自己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前准备:
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教学预设:
一、画面引入
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
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
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
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
设计意图:课前展示学生收集的学艺画面,并提出配音的要求,为这次习作主要内容做铺垫。
二、上台介绍
教师可请1到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
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
设计意图:介绍发生故事和亲身感受,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三、小组交流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2.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取长补短,将艺术加工制作和鉴赏融合,交流不同的体验感受。
四、指导选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
如: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
设计意图:选材重点从学艺、艺术品鉴赏、艺术欣赏这几方面选择,要让学生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这样能更好表达感受。
五、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应用好词佳句。
六、修改习作
引导学生赏识他人习作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修剪枝叶”甚至重起炉灶。
设计意图:修改时可采用同桌修改,便于更好交流。
七、赏析评改
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2.教师选择少量习作展示、点评。
设计意图:学时要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有说话的材料,交流时注意要激发交流的欲望,特别要联系生活,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