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618.98 KB
- 文档页数:9
常用急救仪器和设备操作规程完整急救仪器和设备是医疗急救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救治。
为了能正确操作这些仪器和设备,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急救仪器和设备常用的操作规程完整版:一、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1.确保心电监护仪和患者正确连接,将心电图电极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2.按下电源开关,确保设备启动。
设定合适的心律监控模式和速率范围。
3.检查设备的导联是否正确连接,观察显示屏上的心电图波形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请及时调整。
4.设定报警参数,确保设备能及时发出警报,避免漏诊。
同时,将心电图记录设为自动记录。
5.在心电监护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情况,并记录重要的心律变化和异常波形。
6.在监护过程中,定期查看电池电量和导联质量,并及时更换电池和调整导联。
二、除颤仪的操作规程1.确保患者安全,排除可能的电击危险。
2.将除颤仪连接到患者,确保正确放置电极贴片,并遵循设备指示。
3.设定恰当的能量级别和除颤波形,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参数。
4.在进行除颤前,确保患者没有与除颤仪相连的金属物品,以免引发额外的危险。
5.进行除颤操作前,确保周围人员与患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6.按下除颤按钮,确保除颤波形传输到患者体内。
随时观察患者的状态变化并进行记录。
三、呼吸机的操作规程1.确保患者与呼吸机连接稳固,呼吸机导管应与患者的气管插管或面罩连接良好。
2.设定合适的通气模式,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流速等参数。
3.调整合适的氧浓度和PEEP水平,使患者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4.在通气过程中,监测呼吸机提供的气道压力和潮气量,并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5.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6.及时处理呼吸机潮气量异常或设备故障的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监护仪的操作规程1.将监护仪连接到患者,确保心率传感器和血氧传感器正确放置。
2.开启监护仪电源,检查设备启动情况并调整监护参数。
心电监护的操作规程
《心电监护操作规程》
一、检查设备
1. 打开心电监护仪,确认电源和电池状态正常。
2. 检查心电导联电缆和传感器,确保连接正确并无损坏。
3. 确认监护仪屏幕清晰,各功能键正常。
二、准备操作
1. 根据医嘱确定需要监护的导联数和位置,准备相应的心电导联。
2. 将心电导联电缆连接到监护仪,确认连接正确无误。
3. 为患者选取合适的导联位置,清洁皮肤并剪短过长的毛发。
三、安装传感器
1. 根据医嘱确定需要安装的心电传感器,确保传感器无损坏。
2. 按照说明书指引正确安装传感器,确保贴合患者皮肤并保持稳定。
四、启动监护
1. 启动心电监护仪,确认监护仪屏幕显示正常。
2. 检查各导联是否正常显示心电波形,调节增益和滤波器以确保波形清晰稳定。
五、记录监护数据
1. 在监护记录单上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监护仪的相关设定。
2. 按照医嘱要求定时记录患者的心电波形和相关数据,并及时
报告异常情况。
六、结束监护
1. 在患者不再需要心电监护时,按照规程逐步撤除心电导联和传感器。
2. 关闭心电监护仪,清洁并整理好监护仪和相关设备。
七、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心电监护仪时,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错误操作或漏诊。
2. 需要定期检查并维护心电监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报警。
本规程为心电监护操作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医嘱要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监护效果。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心电监护仪可对急、危重患者的心电及其他功能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与分析,并在生理参数超出正常设定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必要的处理,是医护人员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设备。
【基本结构与功能】临床配备的心电监护系统一般由4~6台床旁监护仪和中心台、中心显示系统、彩色显示系统、热显示记录仪共同组成。
心电监护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包括:1.心电信号输入心电信号输入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临床上前者最常用。
有线通过导线及电极片将患者心电信号输入监护仪内。
该方式受干扰程度轻,心电信号真实可靠,但是要求患者必须卧床;无线方式一般常用于观察患者动态活动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即将患者皮肤接触电极的心电信号通过导线引入一个小型携带式无线心电信号发射装置盒,再通过无线电将心电信号传至心电监护仪的接收器,通过解码并放大,还原为心电波。
该方式接收信号的范围宽,不受病房条件的约束,适用于可以起床活动的患者,但是心电信号容易受外界电波的干扰出现一定的伪差。
2.显示器目前较多使用的是存储显示器,其特点是可以处理并且存储信息。
心电图显示呈规则的滑动,一旦发生短暂的异常心电图时可以冻结,随时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增强发现异常心电图信号的机会。
3.记录器目前大多数监护仪都有记录装置。
常采用热笔型记录,也有采用热阵式记录,后者记录更为清晰、完整,还可以显示文字报告以及数据记录。
4、报警装置目前先进的心电监护仪不仅只对心率低于或者高于设定的上下限值进行报警,还能对某些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归类并予报警。
5.其他附属装置先进的心电监护仪还能对呼吸频率及呼吸波、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有创血流动学、体温、血pH值以及血钾、钠、钙等电解质浓度进行持续的监测。
【工作原理】通过特定的传感系统如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来接收患者各种信息,感应患者各种生理变化,经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且放大信息,经过进一步计算和分析,最后在显示屏中的功能模块中显示出来。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一、目的
实时、连续、回顾地监护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
二、适用人群
全院医务人员
三、内容
1.核对患者,解释目的,安置舒适体位。
2.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3.无创血压监测:绑血压计袖带;按测量键(NIBP);设定测量间隔时间。
4.心电监测:暴露胸部,正确定位,清洁皮肤,连接心电导联线。
5.SPO2监测:安放在合适部位红点照指甲。
6.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各参数及报警范围。
7.调至主屏,巡视监护并记录,及时处理报警。
8.停止监护,解释,整理物品进行终末处理。
注意事项:
1.注意导联线放置平整,勿弯曲、打折,防止断裂。
2.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3.导联线与监护仪连接准确,轻插轻拔。
4.监测时按照不同的年龄、病种设置监测的报警范围。
5.保持监护仪外表清洁,仪器上不得放置物品,避免潮湿,避免随意移动。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1、检查心电监护仪是否完好,器件是否齐全。
2、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3、嘱患者平卧在床,打开监护仪主开关。
4、将患者需要安装电极片处皮肤用酒精擦拭干净(不可用乙醚和
纯酒精,增加皮肤阻力),连接心电导联线,贴电极片。
5、将血氧传感器的发光部位安装在拇指根部附近,使发光器与检
测器正面相对。
6、确保电缆线不要扭曲,弯折。
减少肢体移动或用胶带固定导线。
探头线应该置于手背。
7、测量血压时,将患者上臂裸露,袖带捆绑在上臂与心脏水平处,
并确保气管没有弯折或被挤压。
8、注意事项
(1)正确连接心电导联,以免出现错误报告。
(2)血氧电缆线不要打折、扭曲,探头线应置于手背,患者指
甲不易过长。
(3)测量血压时,确认气管没有弯折、挤压,且袖带与心脏水平。
(4)不要将血氧探头与血压袖套放在同一肢体上测量,以免造成血氧度数不准确。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流程
1、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嘱咐或协助病人排尿
2、接好地线,注意安全,打开电源开关,接监护导联线。
3、解开病人上衣纽扣,暴露胸部。
选择左右两侧锁骨中线外下方及左侧腋前线第六肋间为电极贴膜处。
4、先用电极膜上的小纱布擦拭皮肤,去脂擦红,搽拭范围与电极膜等大,然后用酒精棉球擦拭贴电极膜的皮肤,贴电极膜,连接监护导线,红线接右侧,黄线接左侧,绿线接左腋前线第六肋间的电极膜,盖好被子。
5、选择清楚的监护导联,适度调整心电图波形大小,QRS振幅应〉0.5mv,已能触发心率计数,调整心率报警上下限,选择范围。
6、病情平稳后,遵医嘱结束心电监护,向病人解释。
查对床号,姓名,安装是否正确,病情平稳后作适当的解释工作,关机。
7、分离导联线,摘除电极膜,用干纱布擦净贴电极贴膜处皮肤,协助病人穿好衣服,整理床单位。
8、拔下电源线及地线,查对及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心电监护仪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样本1.目的:建立床边动态心电监护仪操作和日常维护的标准操作规程,使该项检查操作统一、规范,结果真实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施行急救的人员。
3.责任人:专业科室医护人员4.依据:动态心电监护使用手册5.操作内容:5.1对环境的要求5.1.1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o C),以避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5.1.2使用交流电源的床边监护仪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Q);5.1.3放置床边监护仪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床旁不要摆放其它电器具(不论通电否)及穿行的电源线;5.1.4诊察床的宽度不应窄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
5.2准备工作5.2.1对初次接受床边监护仪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5.2.2在每次作常规床边监护仪之前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取仰卧位,解开上衣,暴露胸部及上下肢腕部。
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5.2.3皮肤处理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5.3严格按照床边监护仪操作手册,执行操作流程。
5.3.1ECG监护的操作5.3.1.1选择电极导联,将导联线接到ECG连接接口,并且ECG连接接口连接到本监护仪上的ECG/呼吸接口。
5.3.1.2刮除多余的毛发。
用酒精棉球为病人清洁皮肤。
避免弄皱患者皮肤,用棉球将酒精擦掉。
5.3.1.3打开电极的包装,取出电极,从电极上取下不干胶纸。
5.3.1.4先连接电极,然后将电极贴到刚才清洁过的皮肤上。
避免弄皱皮肤。
5.3.1.5电极导联具体位置如下:红色(R)、白色(RA)——右锁骨下凹黄色(L)、黑色(LA)——左锁骨下凹绿色(F)、红色(LL)——在左腋前线上的最低肋骨处5.3.1.6电极并联连接至ECG连接线上。
连接部分一一对应。
ECG连接电线连接至本监护仪上ECG/呼吸接口处。
5.3.1.7在前面板上按MENU键,调出MENU窗口。
⼼电监护仪操作规程⼼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选择粘贴电极⽚的⽪肤:⽆破损、⽆任何异常的部位,必要时剃除⽑发,擦洗⼲净,⽤电极⽚上的备⽪纸去掉死⽪。
先把导线与电极⽚相连接,再把电极⽚贴在病⼈⾝):RA :右锁⾻中线下缘靠近右肩。
LA :左锁⾻中线下缘靠近左肩。
LL :左季肋部。
1)3导联⼼电监护可以获得I 、II 、III 导联⼼电图。
2)最常⽤的是II 导联⼼电图。
)振幅:SIZE 的调整。
)波形的清晰度调整。
①FIL TER (过滤):降低了由于其他设备产⽣的伪差和⼲扰。
②DIAGNOSIS (诊断):⼀个未经过滤波的ECG ,显⽰最真实的ECG 波。
③MONITOR (监护):⽤于正常监护状态中,可滤除掉可能导致误报警的伪差。
⼼电监护波形⾛速为25mm/s 。
呼吸监护:依靠⼼电图的电极⽚来感知胸廓的阻抗变化,显⽰呼吸的波形和数据。
1)左下和右上的电极⽚是呼吸的感应电极⽚。
2)如果病⼈以腹式呼吸为主,可以把左下的电极⽚放在左侧腹部起伏最明显处。
呼吸监护波形⾛速为6.25mm/s 。
氧饱和度的监测:⾷指最常⽤。
选⽤指甲床条件好的⼿指(根据选⽤的探头不同,也可以选择⽿垂、⿐尖等部位)。
红外线光源对准指甲,选⽤指套应松紧适宜,避免造成局部压疮。
如果波幅很⼩,说明读数可信度很低。
氧饱和度测不出及测量误差的原因:1)指甲床条件不良:如灰指甲、涂指甲油等。
2)动脉内⾎流下降:休克、低温,应⽤了⾎管活性药物,贫⾎3)受⾎流内或⽪肤上其他物质的⼲扰。
4)周围环境的强光线的⼲扰(可⽤不透光的物质遮盖传感器)。
⽆创⾎压的监测:按照要求对好标记(标记对准肱动脉搏动处),把袖带绑在肘关节上2~3cm 处,松紧度以能容纳1指为宜。
1)⼿动MANNUAL 、⾃动AUTO 和快速测定STAT 。
2)测量时⽤于测量⾎压的肢体应与病⼈的⼼脏置于同⼀⽔平位。
3)以下这些状况可使测压不可靠或测压时间延长:①病⼈移动、发抖中者痉挛;②⼼律失常,极快或极慢的⼼率;③⾎压迅速变化;④严重休克或者体温过低;⑤肥胖和⽔肿病⼈。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及使用流程
2013年1月修订的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如下:
1.血压监测
1) 连接监护仪电源,使机器进入工作状态,并将病人安置在舒适的体位。
2) 驱尽袖带内的空气,将袖带平整地缠绕于上臂中部,袖带的下缘距肘窝2-3cm,袖带的松紧度以能放入成人的一个食指为宜。
3) 按下测量键,设定测量时间间隔。
2.血氧饱和度监测
检查病人指甲是否清洁,将血氧饱和度探头套在病人手指末端,注意导线在手指背面,并固定在病人手腕处。
3.心电监测
暴露胸部,将监护电极放置在标准位置并连接好导联线。
常用的导联电极标准位置有三电极(综合Ⅱ导联)和五电极。
选择好P、QRS、T波形比较明显的监测导联,调整心电波形
的振幅和滤波。
根据情况设置各项指标的报警范围,打开警报开关和记录仪,随时做好记录准备。
使用流程:
1.连接电源,按下“开启”键。
2.将血压袖带绑在患者上臂,氧饱和度指套套在手指上,心电导联接电极片。
3.设置间隔时间,夹在患者手指上。
4.将三电极(综合Ⅱ导联)电极片分别贴在负极RA、正极LA和接地电极RL的标准位置上,或将五电极电极片分别贴在右上(RA)、左上(LA)、右下(RL)、左下(LL)和胸导(C)的标准位置上。
5.按下“开始”键,自动测量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并自动显示心电图。
监护仪的操作规程一、操作步骤:1、用物准备:检查电源与机器电压是否相符,机器性能是否良好,各监护导联线是否齐全。
备齐用物,携至病床,接通电源,开机预热。
2、患者准备: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如病情许可尽量取平卧位,解开衣扣,定位。
3、清洁皮肤:在电极安放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拭,然后用软纱布擦干.4、连接电极:按操作规定选择电极固定在患者身上。
RA—右锁骨下。
LA —左锁骨下。
RL—右侧第六、七肋间。
LL—左侧第六、七肋间。
V—胸导联。
5、扎袖带,置探头:在肱动脉搏动明显处上两横指绑上袖带。
街上血氧饱和度探头。
整理用物,固定导线,安置患者舒适体位。
6、设置参数:⑴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
⑵调整波幅,QRS波幅有一定的幅度,足以触发心率计数。
⑶改变带宽,即过滤、监护、诊断三种,滤波不能用于起搏患者。
⑷调整报警参数及音量:心率或脉搏报警上下限一般为患者心率的±20%。
7、监护观察:⑴心房与心室频率。
⑵心房、心室的节律是否完整。
⑶每一个周期中有无P波存在,波形⑷P波与QRS波有无关系。
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8、整理用物:询问患者感受,整理床单位,仪器使用完毕,关闭电源,撤掉电极板,洗手。
1、仪器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否滞有断裂、破损,如仪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3、心电电极贴放部位要准确。
4、当仪器监护于病人身上时交待患者不要把东西放在仪器上面及其周围,不能自行随意取下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电缆线,以免发生意外。
5、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给仪器充电一次,以延长电池寿命。
6、血压测量禁止在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局部皮肤破损者禁止绑袖带。
7、清洁仪器时,不要使用稀释剂或苯等化学溶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深层。
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二、注意事项1、仪器需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否有断裂、破损,如仪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心电监护仪标准操作流程一、操作流程1.评估病人,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相关事项。
2.将监护仪连接电源,开机检查性能完好。
3.核对病人,取平卧或半卧位,解开衣服,暴露病人胸部,酒精棉球擦拭相应部位皮肤(注意保护病人隐私)4.将电极贴于相应部位,遮盖病人胸部。
5.血压袖带绑于病人肘窝上两横指,扪及肱动脉搏动处。
6.血氧饱和度议夹于病人手指或脚趾上。
7.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导联、振幅,调节报警上下线,根据病情制定测血压的频次。
二、停机流程1.遵医嘱停机,停用时先向病人说明;先关机,再断开电源。
取下电极、血压计袖带,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等。
2.清洁皮肤,协助病人穿衣、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记,录并签名呼吸机操标准作流程一、操作流程1.评估病人病情,呼吸形态,心理反应,解释以取得合作;2.在呼吸机室连接好管路气、源,调节好预设参数,接测试肺,试机;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取得合作,接通电源连,接氧源,开机;4.为病人带上头套及面罩,将呼吸机与病人气道紧密相连;5.观察病人反应及呼吸机运行情况,正确设置各报警参数;6.观察并记录呼吸机通气模式、参数、病人反应、效果及时间;二、停机流程1.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2.摘下头套及呼吸机面罩,断开氧--源--关机断开电源;3.为病人接鼻导管吸氧,整理床单位;呼吸机管路及面罩送供应室灭菌,头套清洗消毒,呼吸机表面酒精擦拭;吸痰器标准操作流程1.评估病情、呼吸道通畅及缺氧情况;2.连接吸引器—打开开关—检查性能—调节负压—关开关;3.核对病人、解释—翻身、拍背—病人头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
4.打开吸引开关—戴手套—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5.吸痰—换管—吸痰;吸痰完毕,取下吸痰管,置医疗废弃物袋内;6.观察气道通畅及粘膜情况,听证呼吸音,评价病人反应;擦净口鼻分泌物,取手套;取卧位;整理床单位;用物消毒;7.洗手记录CRRT标准操作规程1.建立静脉通道,确认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心电监护的操作规程心电监护的操作规程一、概述心电监护是以电机的电流变化为基础,记录和分析心脏电活动的一种临床监测手段。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设备准备1. 心电监护仪: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电量充足。
2. 心电导联线:检查导联线是否完好,插头是否干净。
3. 心电电极:检查电极的粘贴面是否干净,粘贴胶是否粘附牢固。
4. 酒精棉球和纱布:用于清洁患者的皮肤。
三、患者准备1. 将患者的裸露胸部清洗干净,去除膏药、油脂等物质。
2. 选择合适的导联用于监测。
3. 给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告知可能的不适感。
四、电极安放1. 清洁患者胸部皮肤:用酒精棉球擦拭监测区域,再用纱布擦干。
2. 确定心电导联的位置:a. V1导联:位于右肋缘第四肋间,与V2导联成为“V联”。
b. V2导联:位于左肋缘第四肋间。
c. V3导联:位于左胸肌肌肉体积最大处,与V2导联成为“V联”。
d. V4导联:位于左胸肌肌肉中部,与V3导联成为“V联”。
e. V5导联:位于左前腋中线偏前位置。
f. V6导联:位于左腋中线,与V5导联成为“V 联”。
3. 清洁心电电极:将心电电极揭开,清洁粘贴面,确保粘贴胶与电极完全接触。
4. 粘贴心电电极:将心电电极贴在相应位置,确保粘贴牢固。
五、监护操作1. 打开心电监护仪电源,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插好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与心电仪上对应的插孔相连接,确保插头插紧。
3. 确认导联质量:通过心电监护仪显示屏上的波形,检查是否有漂移、干扰等情况。
4. 开始监测:按下心电监护仪上的“开始”按钮,开始记录心电波形。
5. 监测期间应避免移动患者,避免导联线过度拉扯。
6. 监测结束后,按下心电监护仪上的“停止”按钮,保存心电数据。
六、注意事项1. 在监测期间,有任何异常情况或异常波形,应及时报告医生。
2. 心电导联线、心电电极和仪器等均需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整洁。
3. 心电监测应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设置监测时间,监测频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医院重症医学科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目的】
1.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指导临床抗心律失常疗。
2. 通过仪器的报警装置,将危重患者的心率及时、准确地向医务人员进行报告,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3. 观察起搏器功能。
【评估】
1.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皮肤情况、心理状态等。
2. 周围环境、光照条件,是否有电磁干扰。
【准备】
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性能良好的心电监护仪一台
【流程】
1.推物品车至病房,再次核对。
2.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松解衣扣,注意保暖。
3.用75%酒精清洁皮肤。
4.连接导联线:如为三导,电极片放置位子:白色(RA)→右锁骨中线下0.5cm,黑色(LA)→左锁骨中线下0.5cm,红色(LL)→左侧肋弓处。
如为五导,电极片放置位置为:白色(RA)→右锁骨中线下黑色(LA)→左锁骨中线下0.5cm,红色(LL)→左侧肋弓处绿色(RL)→右侧肋弓处棕色(V)→心前区V1-6任何位置。
5.连接血压袖带:
使被测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伸肘并稍外展,将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到两指为宜,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cm。
6.连接经皮血氧饱和度探头于患者指(趾)端,使感应区对准指(趾)甲。
7.打开电源开关。
8.选择合适导联调节心电图波形振幅至标准,根据病人心率、血压调节报警上、下限,登记生命体征单或特护单。
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心电监护仪操作规程一、操作准备1. 确认心电监护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 准备好心电监护仪所需的相关设备,如导电胶垫、心电导联线等。
3. 确认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心电监护,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二、接线准备1. 将心电监护仪插座插入电源插座,并确认电源指示灯亮起。
2. 将心电导联线插入心电监护仪的导联插孔,并确保连接牢固。
3. 将导电胶垫附着在患者的胸部,确保导电良好。
三、导联连接1. 根据具体的监护需求,选择合适的导联连接方式。
2. 将心电导联线的各个导联头连接至对应的导电胶垫上,注意连接的正确性和牢固性。
3. 检查导联线与导电胶垫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无松动和脱落。
四、心电监护仪操作1. 打开心电监护仪的电源开关,并查看屏幕是否显示正常。
2.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电监护模式。
3. 按照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说明书,进行相应的设置,如心率报警阈值、导联选择等。
4. 启动心电监护功能,观察心电图的波形是否正常,并调整增益和滤波器等参数以保证显示的准确性。
5. 在监护过程中,及时纠正导联或设备的故障,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五、监护结束1. 监护结束后,关闭心电监护仪的电源开关。
2. 拔下心电导联线,并清洁导电胶垫,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3. 对心电监护仪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清洁仪器表面、更换电池等。
4. 将心电监护仪和相关设备归位并妥善保管。
六、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心电监护仪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并持有相关证书。
2.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参数或关闭报警功能。
3. 操作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功能自检。
4. 操作过程中需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监护仪的工作状态。
5. 在监护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报警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记录和报告。
6. 患者的个人隐私应得到保护,避免将心电图波形展示给非相关人员。
以上是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确保监护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心电监护仪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确保监护仪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监护仪的电源已接通,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监护仪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屏幕显示、按键操作、打印功能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监护仪的电极贴片是否完好,电缆是否连接牢固。
2. 安装电极贴片。
将电极贴片按照正确的位置安装在患者身上。
一般来说,需要安装4个电极贴片,分别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部位。
贴片的位置应该符合心电图的导联标准,确保监测到准确的心电信号。
3. 连接电缆。
将电极贴片与监护仪的电缆连接起来。
在连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电缆的插头是否与监护仪的插孔匹配,连接是否牢固。
同时,还需要确保电缆的线路没有损坏,避免出现信号干扰或断开连接的情况。
4. 开始监护。
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心电监护了。
打开监护仪的电源,确保屏幕显示正常。
在监护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监护仪的显示情况,确保心电信号的稳定和准确。
同时,还需要留意监护仪是否发出异常报警,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 结束监护。
当监护结束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停止监护仪的记录功能,然后将电极贴片从患者身上取下。
在取下电极贴片时要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关闭监护仪的电源,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总结。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需要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监护仪的正常运行。
正确的操作流程不仅可以提高监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减少操作失误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因此,医护人员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务必要熟悉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监护。
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操作规程仪器简介:EGC 系列智能化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可依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543-2008《心电图机》、JJG1041-2008《数字心电图机》、JJG1043-2008《脑电图机》、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JJG954-2000《数字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仪》、JJG1042-2008《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JJF1149-2006《心脏除颤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校准规范(监护部分)》进行检定、校准。
此外,还可提供超低频信号及模拟心电信号灵活地运用于生理电等方面的测试。
EGC 系列智能化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检定仪也完全符合JJG749-2007《心、脑电图机检定仪》、JJG1016-2006《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可按照这两部规程方便地实现量值溯源。
1、目的:为了规范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的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适用于心电图机。
3、技术参数:▲使用环境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小于80%;供电电源:220(1±10%)V,50(1±5%)Hz▲技术指标●平衡衰减器:衰减比:1/1000;衰减比最大允许误差:±0.3%。
●方波信号:幅度范围(峰峰值):8.00μ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见附注)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80.0μ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μV~80.0μV ±1%;8.00μV ~50.0μV±10%周期范围:2ms~50s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正弦信号:幅度范围(峰峰值):8.00μ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见附注)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频率在20mHz~200Hz 内)80.0μ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μV~80.0μV±1%;8.00μV~50.0μV±10%频率范围:20mHz~1000Hz ,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失真度:500Hz 以下,<1%;500Hz 以上,<2%;●三角波:周期范围:2ms~50s,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标准心率信号:心率范围:(10.0~500)次/分钟;心率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ms)幅度范围:(峰峰值):4.00μV~15.0V 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40.0μV~15.0V±1%;25.0μV~40.0μV±5%;4.00μV~25.0μV±10%●极化电压:直流:±300 mV,电压最大允许误差:±5%●微分信号:频率:1Hz,频率最大允许误差:±0.1% 10Hz 2mV●交流信号:用于动态心电图机的检定。
附注:心电图机检定使用信号幅度均在0.5mV 以上,其中最大允许误差要求最高者为1%;在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内,除极化电压用 100μV±1%方波信号外, 其余由于使用了外附衰减器,方波幅度使用范围在 10mV 以上,正弦波幅度使用范围 100mV 以上, 最大允许误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为 1%。
故将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在80μV—30V(峰峰值)内,定为±0.5%已足够。
4、显示界面介绍图 1 图 2图3键盘介绍第一参数显示区:输出第 三 参 数 显 示 标准信号周期(或频率)区:绝对偏差 可改变参 数光标框 第二参数显示区: 第四参数显示 输出标准信号幅度 区:相对偏差 选择项目标志框操作检定仪提示区 副菜单:其中白色字体为 后 续 检定项 目;黄色字体 为首次输出信号波形显示区 操作被检仪器提示区 加 入极化电压显示加入(除 端) 皮肤阻抗显示 加入 端皮 接到 的键盘的使用★如何进入主(功能选择)菜单:①打开检定仪电源开关,可直接进入主菜单;②无论检定仪工作在什么状态,均可用键可调出主菜单。
★主菜单的使用(见图1):①用键可依:模拟心电图→数字心电图→心电监护→动态心电图→模拟脑电图→数字脑电图→信号源→模拟心电图的次序循环移动“项目选择光标”选择检定仪的各项功能;②用键可使“选择光标”直接回到第一功能(模拟心电图)。
★如何进入副(项目选择)菜单:在主菜单中选定检定仪某项功能后,按(或)键可进入所选功能的副菜单。
★副菜单的使用(见图 2):①菜单中白色字体代表后续检定项目,黄字体代表首次检定增加的项目;②用键可依次循环移动“项目选择光标”。
以图 2 的模拟心电图检定为例,用键可依:内定标电压→电压测量→…→基线漂移→输入阻抗→内定标电压次序选择检定项目;③用键可使“选择光标”直接回到第一项目。
以图 2 的模拟心电图检定为例:如果仅进行后续检定,可在“共模抑制比”项目检定完,按键使检定项目回到第一项“内定标电压”,跳过了首次检定增加的项目。
进入检定状态后的界面:①在副菜单中选定检定项目后,按键即可进入所选的检定项目,各检定项目所需的信号及附加元件已按所执行的规程自动置位,一般不需调整(如有特殊需求,也可灵活改变);②检定的操作中,可按屏幕(见图 3)“操作检定仪提示区”及“被检仪器提示区”显示的提示执行检定。
★可变参数光标选择键的使用:以图 3 的“模拟心电图”检定的“内定标电压”为例:用键可使光标在:绝对误差→周期→幅度→绝对误差循环移动,选择要改变的参数。
★显示光标左环移键的使用:以图 3光标在第三参数显示区为例,从初始状态→按键→→按键→按键→回到初始状态。
★的使用:从初始状态→按键→→按键→→按键→★如何快速改变量值:假设初始值,为快速使量值增加到2.00s,按键3次→按 5次→按 5 次→。
被检仪器与检定仪的连接图4心电图机的连接图使用前的准备及有关事项说明进入检定项目后,规程要求的连接以及信号已自动置位,没有特殊需求一般不用调整。
如有特殊测试需求,也可手动灵活改变。
检定仪输出幅度很小,特别是有些检定项目(如共模抑制比,输入阻抗、噪声)。
信号的等效内阻很高,易受工频干扰,因此检定工作应在无明显电磁干扰的环境中进行。
检定项目中应有良好的地线,并将检定仪及被检仪器的接地线在同一点与地线连接。
由于心、脑电图机及心电监护仪导联线屏蔽层仅能屏蔽电场干扰。
对交流磁场无屏蔽作用。
因此检定时应将心电图机或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的分线盒及分线盒到个导联插头段的电缆全部放在检定仪的屏蔽盒内,并尽可能使电缆线远离被检仪器及检定仪的交流电源部分,以减少交流磁场干扰。
在对心、脑电图机及心电监护仪、心电图记录部分检定中应注意:在“耐极化电压”的检定中,加入、去掉极化电压时,信号幅度变化300mV,若不将被检仪器记录器关断,很容易损坏记录笔。
心电监护仪的检定检定依据 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实施,各项检定中检定仪有关的操作分述如下:●电压测量:按照 JJG-760 5.3.3.1 实施检定。
检定过程中,用键可改变检定点,同时在检定仪“操作被检仪器提示区”提示应设置的心电监护仪灵敏度。
●极化电压:按照 JJG760 5.3.3.2 实施检定。
用可加入+300mV、-300mV及去掉极化电压。
注:注意理解在检定仪“操作被检仪器提示区”提示的:“改变极化电压后,应待基线稳定后测量”的含义。
心电监护仪一般没有切断输入信号的开关,由于加入极化电压时幅度变化很大,监护仪放大电路对这一阶跃的相应的时间很长(长于时间常数),如在没有进入稳态急于测量,很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
●噪声电平:按照 JJG760 5.3.3.3 实施检定。
该项目检定仪不输出信号,故显示“无输出信号”。
皮肤阻抗已按规程自动接入。
●扫描速度:按照 JJG760 5.3.3.4 实施检定。
●输入回路电流:按照 JJG760 5.3.3.5 实施检定。
●按键进行下步检定,10kΩ 电阻符号闪动,监护仪出现输入电流产生方波;用键,可改变导联。
●幅频特性:按照 JJG760 5.3.3.6 实施检定。
检定中用键,可改变导联。
●共模抑制比:按照 JJG760 5.3.3.7 实施检定。
具体操作同心电图机共的该项检定。
●心率显示值:按照 JJG760 5.3.4.1 实施检定。
检定中按键可使标准信号极性反向。
●报警发生时间:按照 JJG760 5.3.4.2 实施检定。
●检定中按键可改变心率,依次为:从 90 次/分跳转到 150 次/分、回到 90 次/分、从 90 次/分跳转到30 次/分…。
●报警预置值:按照 JJG760 5.3.4.3 实施检定。
●检定中按键可改变心率,依次为:从 90 次/分跳转到 27 次/分、回到 90 次/分、从 90 次/分跳转到200 次/分…。
●电压测量:按照 JJG760 5.3.5.1 实施检定。
检定过程中,可用键可改变检定点,同时在检定仪“操作被检仪器提示区”提示应设置的心电监护仪灵敏度。
●记录速度:按照 JJG760 5.3.5.2 实施检定。
●时间常数:按照 JJG760 5.3.5.3 实施检定。
●滞后:按照 JJG760 5.3.5.4 实施检定。
●幅频特性:按照 JJG760 5.3.5.5 实施检定。
●位移非线性:按照 JJG760 5.3.5.6 实施检定。
●基线漂移:按照 JJG760 5.3.5.7 实施检定。
显示屏显示“无信号输出”,从皮肤阻抗显示可看到各导联及 N 端已自动加入皮肤阻抗。
●共模抑制比:按照 JJG760 5.3.5.8 实施检定。
具体操作同心电图机的该项检定。
信号源可以说本检定仪所有的检定项目均可在信号源实现。
所有程序化检定项目中的限制在此全部取消,信号源可灵活运用于测试。
各种信号源分别说明如下:正弦波:可提供 20mHz~1kHz、8μ V~30V 峰峰值的正弦波。
可用相应键随意手动加入皮肤阻抗和极化电压,可转换导联。
方波:可提供 50s~2ms、8μ V~30V 峰峰值的方波。
可用相应键随意手动加入皮肤阻抗和极化电压,可转换导联。
三角波:可提供 50s~2ms、8μV~30V 峰峰值的三角波。
可用相应键随意手动加入皮肤阻抗和极化电压,可转换导联。
模拟心电波形:可提供 1s、8μV~30V 的模拟心电信号。
可用相应键随意手动加入皮肤阻抗和极化电压,可转换导联。
ECG 仿真信号:可提供 1.333s、8μV~30V 的 ECG 仿真信号。
可用相应键随意手动加入皮肤阻抗和极化电压,可转换导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