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章自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题自测(1)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立法典B.《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杂法》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C.《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D.《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经》的有关情况。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立法典。
它是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的相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网法》 .《捕法》 .《杂法》 .《具法》,其中,《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法经》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
《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的一种肯定。
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上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答疑编号6483,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法经》与商鞅变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2.战国时期的《法经》是由下面哪位政治家制定的?()A.李悝B.吴起C.商鞅D.管仲【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春秋时期的立法活动。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答疑编号6484,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法经》与商鞅变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3.明代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在京王公大臣审理重囚的制度()。
《中国法制史》第01章在线测试
A B
C D
、我国古代第一部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
A B
C D
、下列是秦朝立法思想的是()
A B
C D
、《法经》之中统一规定各篇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类似于现代刑法总则篇的是()
A B
C D
、不属于奴隶制五刑的是()
A B
C D
2、奴隶制五刑是()
A、墨
B、劓
C、刖
D、宫
E、辟
3、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制定了哪些行政法律制度?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行政监督制
D、.选举制度
4、春秋时期法家的法律思想主要有
A、轻罪重刑
B、事断于法
C、刑无等级
D、公布于众
5、宗法制的表现有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父家长制为中心
C、配合分封制
D、嫡长子继承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天命天罚思想产生于周代
正确错误2、明德慎罚思想产生于周代
正确错误3、法家主张人性恶
正确错误4、我国古代主张一夫一妻多妾制
正确错误
正确错误。
中国法制史第一章习题第五章秦朝法律制度一、选择题1、秦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
A 大理寺B 廷行事C 廷尉 D宗正府2、在我国,首次以年龄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朝。
A秦 B汉C南北朝 D隋3、云梦秦简发现于()。
A1974年B1975年C1976年D1977年4、在秦国,改法为律的人是( )。
A韩非 B邓析C赵鞅 D商鞅5、廷行事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指的是()。
A文书程式 B法廷成例C条文解释 D皇帝命令6、秦朝以()作为刑事责任年龄的界限。
A14岁 B15岁C16岁 D身高7、"法令由一统"是()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A西周 B秦C汉 D唐8、秦朝的()是一种刑名,即白天修筑长城。
A 罚作 B鬼薪C 城旦 D复作9、秦朝的(),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A妄言罪 B非所宜言罪C投书罪 D以古非今罪10、秦朝的廷尉是最高()。
A司法行政机关 B司法监督机关C司法审判机关 D行政长官11、秦朝的( )是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
A定杀 B醢C枭首 D具五刑12、秦朝的( )是一种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名。
A具五刑 B族诛C定杀 D坑13、秦朝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祭祀用的刑罚叫做( )。
A 城旦 B司寇C复作 D鬼薪14、秦在战国时已设有( )为最高司法审判机关。
A大理寺 B廷尉C刑部 D审刑院15、秦律中的"司寇"是()岁刑。
A五 B四C三 D二16、诬告反坐的原则最早见于()。
A秦律 B汉律C唐律 D隋律17、以下属于秦朝的作刑(徒刑)的是()。
A城旦 B鬼薪C司寇 D罚作18、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A法令由一统 B一断于法C 事皆决于法 D以刑杀为威19、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
A法网严密 B全国实行统一的法令C严刑重罚 D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20、秦朝适用女犯的作刑有()。
A城旦 B鬼薪C 白粲 D作如司寇21、秦朝的刑名包括以下的()。
<中国法制史>第一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原始社会经历了____和_____两个阶段。
2.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____”产生。
3. 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_____。
4.《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_____,经启___。
”5.法的起源经历了从_____到_____、再到_____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6.《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_____。
”7.《说文解字》:“灋,刑也,______,从水,豸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8.《正韵》:“律吕万法之所出,故法令谓之______。
”9.《夏书》曰:“昏、____、贼,杀。
”10.在“刑侯与雍子争田案”中,雍子犯了“昏”罪,即“_____”。
答案:1、原始群氏族公社 2、禅让(制) 3、启4、九州九道5、习惯习惯法成文法6、禹刑7、平之如水 8、律 9、墨 10、己恶而掠美(二)单项选择题1.将“法”改为“律”,是在()。
A夏朝B西周C战国时期的秦D汉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条。
A五百B一千C二千D三千3.“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习惯B战争动员令C祭祀D礼仪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A昏B墨C贼D杀5.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 )”。
A昏B墨C贼D杀6.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7.《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A囹圄B夏台C均台D圜土8.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己恶而掠美为( )”。
A昏B墨C贼D杀9.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贪以败官为( )”。
A昏B墨C贼D杀10.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A夏台B均台C囹圄D圜土答案:1、C 2、D 3、B 4、D 5、C 6、 A7、D 8、A 9、 B 10、 A(三)多项选择题1.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
智慧树知到《中国法制史》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的特征是:刑罚主义、礼教主义、权力主义、与宗教相分离。
A:对B:错答案: 对2、中国古代社会当中民事和刑事是分开的。
A:对B:错答案: 错第一章1、夏有乱政,而作A:汤刑B:禹刑C:吕刑D:竹刑答案: 禹刑2、夏朝主掌审判的官吏称A:刑部尚书B:大理C:大理寺卿D:司寇3、商有乱政,而作A:汤刑B:禹刑C:吕刑D:竹刑答案: 汤刑4、夏商两朝司法中特别突出的一个特点是A:神判天罚制度B:秋冬行刑制度C:慎刑原则D:刑讯制度答案: 神判天罚制度5、商朝监狱的名称是A:圜土B:牢C:狱D:夏台答案: 圜土6、司法制度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是商朝法律相比夏朝法律而言的主要特点之一A:对B:错7、夏朝的主要罪名有A:强盗罪B:贪污罪C:杀人罪D:不孝罪答案: 强盗罪,贪污罪,杀人罪,不孝罪8、商朝的主要罪名包括有A:矫诬天命罪B:颠越不恭罪C:弃灰于公道罪D:不孝罪答案: 矫诬天命罪,颠越不恭罪,弃灰于公道罪,不孝罪9、夏朝的部门法有A:环保法B:刑法C:行政诉讼法D:军事法答案: 刑法,军事法10、商朝规定的“五刑”中包括有A:墨刑B:劓刑D:宫刑答案: 墨刑,劓刑,刖刑,宫刑第二章1、西周的财产继承采用A:长子继承制B:诸子均分制C:子女平分制D:嫡长继承制答案: 嫡长继承制2、西周以来规定妻子即使犯有“七出”,丈夫也不能休妻的情况有A:前贫贱后富贵B:恶疾未愈C:有所取无所归D:与更三年丧答案: 前贫贱后富贵,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3、下列情况中属于西周以来丈夫可以单方面休弃妻子的理由有A:不事舅姑B:口舌C:妒忌D:窃盗答案: 不事舅姑,口舌,妒忌,窃盗4、下列属于西周破坏家庭伦理犯罪的罪名有A:疑众罪B:不孝罪C:内乱罪D:群饮罪答案: 不孝罪,内乱罪5、西周婚姻的原则相对夏、商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以下对西周“一夫一妻”制表述正确的有A:法律限定名义上的正妻只能有一人B:法律限定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个配偶C:实际的配偶数量并不加以限制D: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答案: 法律限定名义上的正妻只能有一人,实际的配偶数量并不加以限制,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多妾制6、以下属于西周继承制度标的(实质)的有A:爵封继承B:财产继承C:嫡长继承D:宗祧继承答案: 爵封继承,财产继承,宗祧继承7、下列法律属于西周时期制定的是A:禹刑B:吕刑C:九刑D:汤刑答案: 吕刑,汤刑8、西周时期凡买卖奴隶、牛马等贵重的活物所使用的契约称为A:质剂B:傅别C:质D:剂答案: 质9、西周“五礼”中的“吉礼”是指A:祭祀之礼B:喜庆之礼C:吉祥之礼D:冠婚之礼答案: 祭祀之礼10、西周法律中的“非眚”是指A:惯犯B:故意犯罪C:偶犯D:过失犯罪答案: 故意犯罪第三章1、公元前536年,率先以“刑鼎”形式公布成文法的是A:秦国B:郑国C:楚国D:赵国答案:B2、晋国以刑鼎形式公布成文法的时间是A:公元前513B:公元前514C:公元前515D:公元前516答案:A3、公元前501年,自己制作了一部“竹刑”的郑国大夫是A:子产B:赵鞅C:邓析D:荀寅答案:C4、我国第一部内容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法典的是A:吕刑B:秦律C:汉律D:法经答案:D5、“改法为律”,制定了秦律的是A:商鞅B:李悝C:吕侯D:萧何答案:A6、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主要部门法是A:行政法B:社会法C:经济法D:军事法答案:ACD7、在春秋时期曾拥有司法权的官吏是A:司寇B:司败C:县公D:郡守答案:ABCD8、《法经》的篇目中包括A:《盗法》B:《贼法》C:《囚法》D:《捕法》答案:ABCD9、商鞅变法时,把连坐分为A:家庭连坐B:邻里连坐C:职务连坐D:军队连坐答案:ABCD10、商鞅变法中,颁行过的法令有A:《公式令》B:《分户令》C:《军爵令》D:《营缮令》答案:BC第四章1、秦律规定:“盗封啬夫可(何)论?廷行事以伪写印。
法律硕士中国法制史自检自测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朝的法律制度。
“威武五行”指(),“怠弃三正”指()。
2、夏朝法律规定,“己恶而掠美为()”,“杀人不忌为()”。
3、“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和“先王有服,恪守天命”充分反映了商朝统治者是以()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的。
4、“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中的“遗训”()。
5、西周奴隶制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是()和()。
6、所谓嫡长继承制是指“立嫡(),立子以贵不以长”。
7、“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指导思想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的特权,打破奴隶制“()”的壁垒。
8、“以刑杀为威”是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9、汉朝的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厩》三篇,制订了《九章律》。
10、“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包括有()。
11、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是()。
12、中国法制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个时期。
13、国家产生之前,约束人们行为的主要是()。
14、每个历史时期对法律都有不同的称谓,如夏、商、西周时期称“刑”,春秋战国时期称“()”,秦朝之后称作“()”。
法制史第一章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法制史第一章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正确答案:A2、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是哪个罪名?A.谋反B.谋大逆C.恶逆D.大不敬正确答案:B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A.1908年B.1909年C.1910年D.1911年正确答案:D4、唐律中的“化外人”,指的是()。
A.外国人B.文盲来源:www.examda.c omC.不知道法律的人D.少数民族正确答案:A5、旧中国起草的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A.《大明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正确答案:C6、清代创立的比充军更重的发充边疆地区为驻防官兵充当奴隶的刑罚是()。
A.迁徙B.充军C.发遣D.戮尸正确答案:C7、《大明律》仿效《元典章》的编纂体例,最大的变革是下列哪项?A.首置名例律B.附加敕令格式C.以事统类D.篇目改为7篇正确答案:D8、奸党罪名最早出现下列哪个律令中?A.秦律B.唐律C.宋律转载自考试大- [/doc/2fa9f5010740be1e650e9aa9.html ] D.明律正确答案:D9、将传统的篇目首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
A.《唐律疏议》B.《宋刑统》C.《元典章》正确答案:D10、每年霜降后10日进行的对刑部判决的案件或京师附近的轨监侯、绞监侯重审的程序叫做什么?()A.秋审B.朝审C.热审D.冬审正确答案:B11、在法律上确认法官回避制度的是()。
A.明B.唐C.宋D.清正确答案:B12、元代专门审理宗室及蒙古人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是哪一个?A.大理寺B.刑部C.宣政院D.大宗正府正确答案:D13、抽象的精神原则是中国古代的礼的含义之一,可归纳为“亲亲”和“尊尊”。
以下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上凌下,以亲压疏B.“亲亲长为首”C.“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D.“尊尊上为首”正确答案:C14、我国首次公布成文法是春秋时期郑国的()。
形考任务十四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一、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2.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反对威吓报复,原则。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贯彻保障人权实行感化教育3.陕甘宁边区创设的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称作。
马锡五审判方式4.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刑法原则的重大发展是明确是明确规定了:、、。
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5.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四指示》颁布于的5月4日。
1946年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 A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抗日时期惩治盗匪条例》C.《五四指示》D.《危害军队及妨害军事工作治罪暂行条例》2.工农民主政权时期适用时间最长的土地法是(C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3.《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A )A.1947年B.1937年C.1946年D.1948年4.解放战争时期创设的刑种是(A)A.管制B.拘役C.褫夺公权D.罚金5.在政权组织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B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纲领》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工农民主政权的刑罚种类有(ABCD )A.死刑B.监禁C.没收财产D.褫夺公权2.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规定的主要罪名有(BCD )A.反革命罪B.汉奸罪C.破坏坚壁财物罪D.盗匪罪3.抗日民主政权刑罚中的从刑包括(CD )A.训诚B.没收财产C.褫夺公权D.罚金4.抗日民主政权调节制度的原则是(ACD)A.自愿B.或调解或诉讼C.合法D.不是诉讼必经程序5.土地革命初期(1927-1931年),根据地制定的土地法规有(BCD )A.土地法草案B.井冈山土地法C.兴国土地法D.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四.简答题(共25分)1、工农民主政权初期、中期、后期土地立法的内容特点。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题自测(1)含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立法典 B.《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杂法》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C.《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D.《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经》的有关情况。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立法典。
它是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的相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法经》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
《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的一种肯定。
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上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答疑编号6483,点击提问】 【该题针对“《法经》与商鞅变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2.战国时期的《法经》是由下面哪位政治家制定的?()A.李悝B.吴起C.商鞅D.管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春秋时期的立法活动。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答疑编号6484,点击提问】 【该题针对“《法经》与商鞅变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3.明代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在京王公大臣审理重囚的制度()。
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法制史》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法制史》章节测试【完整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夏朝解释罪与刑的基本依据是选项:A:“行刑,重其轻者”B:“亲亲”、“尊尊”C:奉“天”罚罪的法制观D:“明德慎罚”答案: 【奉“天”罚罪的法制观】2、单选题: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选项:A:“敬天保民”B:“刑名从商”C:“听命于神”D:“明德慎罚”答案: 【“听命于神”】3、单选题:西周时,定罪量刑要考虑犯罪的主观要件,将偶犯称为选项:A:非终B:唯终C:眚D:非眚答案: 【非终】4、单选题:春秋末期,郑国公布成文法,这是中国历史上选项:A:第二次公布成文法B:第四次公布成文法C:第一次公布成文法D:第三次公布成文法答案: 【第一次公布成文法】5、单选题:史书上说夏朝已经有了五种刑罚,共( )条。
选项:A:三千条B:一千条C:五百条D:二千条答案: 【三千条】第二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1、睡虎地云梦秦简包括( )等部分。
选项:A:秦律十八种B:秦律杂抄C:法律答问D:封诊式E:为吏之道答案: 【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2、单选题:2、秦朝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是选项:A:智力B:公众判断C:身高D:年龄答案: 【身高】3、单选题:3、汉中期为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而制定选项:A:傍章B:越宫律C:“左官之律”D:朝律答案: 【“左官之律”】4、单选题:4、中国古代的录囚制度始于选项:A:西汉B:西周C:西晋D:秦朝答案: 【西汉】5、单选题:5、下列选项中对于南北朝时期律学发展的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中原律学,衰于北而盛于南”B:“中原律学,南北同盛”C:“中原律学,南北同衰”D:“中原律学,衰于南而盛于北”答案: 【“中原律学,衰于南而盛于北”】。
中央电大《中国法制史》自测题(第1-7章)汇编(含答案)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将“法”改为“律”,是在()。
CA夏朝B西周C战国时期的秦D汉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条。
DA五百B一千C二千D三千3、“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BA习惯B战争动员令C祭祀D礼仪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DA昏B墨C贼D杀5、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 )”。
CA昏B墨C贼D杀6、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7、《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DA囹圄B夏台C钧台D圜土8、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CA圜土B钧台C夏台D囹圄二、多项选择题1、夏朝的监狱叫做()。
ABCA圜土B夏台C钧台D囹圄2、“昏、墨、贼,杀”是夏朝的法律制度,其中的罪名是()。
BCDA 杀B昏C墨D贼三、问答题1、禹刑禹刑是夏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的总称。
2、甘誓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炮烙之刑出现于。
DA、夏朝B、西周C、春秋D、商朝2、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
CA、商王B、贵族C、卜者D、掌戮3、商朝在实行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后,又逐渐实行了。
AA、嫡长继承制B、兄终弟及C、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D、诸子均分4、商朝刑法的总称是。
DA、九刑B、禹刑C、宫刑D、汤刑5、把犯罪者晒成肉干的刑罚称作。
AA、脯B、醢C、墨D、劓二、多项选择题1、商朝的罪名主要有。
BCDA、昏B、不吉不迪C、暂遇奸宄D、不从誓言2、商朝的监狱称作。
ABCA、圜土B、牖里C、囹圄D、廷尉3、商朝的肉刑有。
BDA、醢B、墨刑C、劓殄D、劓刑4、商朝死刑处决方法除斩、戮以外,还有。
ABCDA、炮烙B、醢C、脯D、劓殄三、问答题1、商朝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
大专《中国法制史》自测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B.商C.周D.秦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B.傅别C.合同D.券书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保护私有财产B.保护公有财产C.保护工商业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A.《垦草令》B.《为田开阡陌令》C.《分户令》D.连坐法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令、比、式B.律、令、科、比C.律、令、式、课、程D.律、令、格、式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 D.尚书台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1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大律》1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大律》D.《北魏律》1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B.《泰始律》C.《武德律》D.《大业律》1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B.《刑名》C.《法例》D.《具律》16.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A.《淳熙条法事类》残本B.《淳礻右条法事类》残本C.《庆元条法事类》残本D.《淳化条法事类》残本17.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经世大典》D.《元典章》18.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A.“谋叛”罪名B.“奸党”罪名C.“盗贼窝主”罪名D.“谋反”罪名19.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A.《武德令》B.《开皇令》C.《大明令》D.《大清令》20.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A.谋反B.谋叛C.谋大逆 D.内乱21.在清朝,地位进一步上升种类繁多、实用性强,成为主要法律形式的是( )A.律B.例C.会典 D.诰22.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A.笞、杖、死刑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D.枷、杖、死刑2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 )A.1908年B.1909年C.1910年 D.1911年2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A.法国式民法B.德国式民法C.英国式民法D.美国式民法25.南京临时政府在总统之下设法制局,负责起草重要法令,其主持人是( )A.宋教仁B.孙润宇 D.雷奋 D.马君武2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A.《暂行新刑律》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暂行现行刑律》2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A.民法B.刑法C.诉讼法 D.行政法2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 )A.1927年B.1929年C.1930年 D.1931年29.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县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B.参议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参议会30.《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法庭C.农民法庭D.农民代表大会31.为讨伐有扈氏而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A.黄帝B.启C.汤D.周武王32.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A.夏B.商C.西周D.春秋33.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A.兄弟相宗制B.嫡庶继承制C.嫡长子继承制D.父死子继制3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A.《大府之宪》B.《宪令》C.《法经》D.竹刑35.依秦律,发布反对或推翻秦朝统治的言论则构成( )A.以古非今罪B.妄言罪C.非所宜言罪D.怨望诽谤政治罪36.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的是( )A.《开皇律》B.《贞观律》C.《武德律》D.《永徽律》37.北宋末年查检无主田收归国有的法律,称为( )A.屯田制B.限田制C.均田法D.公田法38.现存关于遗嘱继承的最早的法规是唐代制定,宋代沿用的( )A.《户令·应分条》B.《户绝法》C.《丧葬令》D.《户绝条贯》39.在元朝建立前后的立法活动中,被《新元史·刑法志》称为元朝"一代法制之始"的是( )A.《大札撒》B.《条画五章》C.《至元新格》D.《大元通制》40.元代死刑定制为( )A.绞、斩二等B.斩、陵迟二等C.绞、斩、陵迟三等D.绞、斩、枭首、陵迟四等41.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元典章》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经世大典》42.《大明律》最后完成于( )A.洪武元年B.洪武七年C.洪武二十二年D.洪武三十年43.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A.《吏律》B.《刑律》C.《礼律》D.《名例律》44.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死于( )A.科场案B.哭庙案C.明史案D.字贯案45.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B.《太平刑律》C.《资政新篇》D.《太平条规》46.将死罪按是否秋后处决分为斩立决、斩监候、绞立决、绞监候始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47.以下哪项不是《大清新刑律》中规定的刑种( )A.罚金B.遣刑C.拘役D.无期徒刑48.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A.地方议会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C.地方行政管理机构D.中央咨询机构49.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代之以袁世凯的个人独裁制度的是(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训政时期约法》50.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实行( )A.三级三审终审制B.三级二审终审制C.四级三审终审制D.四级四审终审制5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A、军法B、礼C、刑法D、士师52、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A、“刑名从商”B、“听命于神”C、“敬天保民D、“明德慎罚”53、春秋末期,郑国公布成文法。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奴隶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我国奴隶社会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2、宗法制度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家长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以()为纽带、以()统治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制度。
3、据商代资料,商代中期以后,主要是实行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并出现了()继承制。
二、判断题1、夏礼和殷礼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神为核心。
()2、中国法起源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与妥协。
()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礼起源于原始氏族的祭祀活动。
()三、简答题:1、试述西周的宗法制度。
2、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第二章中国奴隶社会的立法一、填空题1、春秋时期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有郑国()、晋国()和邓析的竹刑。
2、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郑子产所铸的()。
3、第一次礼法之争的焦点是为国以礼还是()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1、铸刑书2、铸刑鼎3、竹刑三、简答题试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第三章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分论一、判断1、所谓“三不去”包括有所取无所归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2、三不去制度的立法精神,是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
()3、奴隶制五刑包括自由刑。
()4、西周的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
()二、名词解释1、以德配天2、明德慎罚3、出礼入刑4、五刑5、六礼6、同姓不婚7、五过之疵8、五声听狱讼三、简答题1、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2、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4、简述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奴隶制时代重要法制人物点评简答题1、简述周公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2、论孔子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中国封建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礼与法的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儒家所提倡的()法律规范与法家所倡导的()法律规范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2、西汉时代的“引经决狱”打开了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东汉时代的以经注律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新途径,魏晋时代的()完成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第一章夏、商的法律制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 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是()。
A. 蚩尤B. 皋陶C. 共工D. 黄帝2. 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 夏B. 商C. 周D. 秦3. 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A. 肉刑B. 夏政C. 禹刑D. 五刑4. 夏朝中央最高司法官叫()。
A. 蒙士B. 大理C. 大司寇D. 小司寇5. 夏启夺取政权后将所征服的地域划分为()。
A. 九牧B. 九州C. 九鼎D. 九洲6. 最早出现的军法出现在()。
A.《礼记.王制》B.《左传》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7.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A. 王位世袭制B. 皇帝世袭制C. 爵位世袭制D. 总通世袭制8. 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 夏B. 商C. 西周D. 秦朝9.“禹刑”最先见于()。
A.《史记》B.《左传》C.《尚书》D.《竹书记年》10. 夏朝的“五刑”有墨、劓、膑、宫和()。
A.罚金B.杀C.鞭刑D.徒刑11. 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圜土B.夏台C.畿内D.社12.夏朝法的主要形式是假借天意发布的()。
A.王命B.天命C.禹刑D.礼仪13.《五刑》又称为()。
A. 汤刑B. 甫刑C. 赎刑D. 正刑14.关于《五刑》的起源,最早见于()。
A.《尚书.大传》B. 《尚书.尧典》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15.“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 习惯B. 战争动员令C. 祭祀D. 礼仪16.炮烙之刑出现于()。
A. 夏朝B. 西周C. 春秋D. 商朝17.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
A. 商王B. 贵族C. 卜者D. 掌戮18.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19.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中国法制史》第8-14章自测题(一)填空题1、《开皇律》确定了封建制五刑,即、、、、、。
2、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的法典是。
3、唐初立法指导思想是,,。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5、在中国历史上,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叫作“”或“”。
6、宋朝把日积月累的单行敕令,加以分类整理,删去重复矛盾之处,然后再颁布,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就是所谓的“”。
7、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8、作为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天下政策的法律是。
9、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10、清廷改革中央官制,御前会议确定按照“____________”的原则进行。
11、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是____________。
12、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是____________。
13、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有两部、。
14、太平天国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规定了经济上的制度。
15、太平天国制定了体现男女平等的婚姻法律,宣布:“凡天下婚姻”。
1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政体是_________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政体是____________。
17、《中华民国约法》又称____________。
18、南京国民政府《特种刑事案件诉讼条例》规定,经司法警察官署移送的“危害民国”案件,法院可径行判决,且不得____________。
19、我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20、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是;;反对威吓报复,原则。
21、陕甘宁边区创设的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称作。
(二)单项选择题1、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
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D .、《贞观律》2、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格、式,编成。
A .、《大唐六典》B .、《大中刑律统类》C .、《武德律》D .、《贞观律》3、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律。
A .、《卫禁》B .、《职制》C .、《户婚》D .、《斗讼》4、法典体例在宋朝发生了变化,采用()作为法律形式。
A .法律答问B .春秋经义C .刑统D .会典5、宋朝将判案的成例叫做()。
A .成B .廷行事C .断例D .比6、宋朝尚书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对某事所作的指示或决定,对以后同类事件具有约束力,与敕、令并行,这种法律形式叫做()。
A .断例B .指挥C .申明D .看祥7、《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
A .、篇目改为七篇B .、名例律列于律首C .、律后附敕D .、律疏结合8、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是()。
A .、宋刑统B .、北齐律C .、大明律D .、唐律疏议9、集封建行政法典之大成的法典是()。
A .、大清律例B .、大清会典C .、刑部现行则例D .、学政全书10、模仿资产阶级国家制定的我国第一个单行法院组织法规是()。
A .、《民事诉讼律草案》B .、《大理院审判编制法》C .、《刑事诉讼律草案》D .、《法院编制法》11、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始于()。
A .、清朝初期B .、鸦片战争后清朝C .、中华民国D .、天平天国12、鸦片战争后清朝专门负责来司法行政的机关是()。
A .、大理狱B .、大理院C .、大理寺D .、法部13、《天朝田亩制度》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废除了()。
A .、专制主义B .、尊卑等级C .、私有制D .、酷刑14、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制定的刑事法典是()。
A .、《十款天条》B .、《行营规矩》C .、《资政新篇》D .、《太平刑律》15、“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规定在()中。
A .、《天朝田亩制度》B .、《资政新篇》C .、《十款天条》D .、《太平刑律》16、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四章()条。
A .、21B .、20C .、22D .、2417、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间是1912年()。
A .、2月10日B .、3月10日C .、2月15日D .、3月15日18、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章。
A .、五B .、六C .、七D .、八19、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 .、《抗战时期惩治盗匪条例》C .、《五四指示》D .、《危害军队及妨害军事工作治罪暂行条例》20、工农民主政权时期适用时间最长的土地法是()。
A .、井冈山土地法B .、兴国土地法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D .、中国土地法大纲21、《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A、1947年B、1937年C、1946年D、1948年(三)多项选择题1、唐朝从积极方面规定行为准则的法律形式有。
A .、律B .、令C .、格D .、式2、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包括。
A .、大理寺B .、刑部C .、都察院D .、御史台3、唐律规定承审官如与当事人有关系者,须回避。
A .、借贷B .、亲属C .、师生D .、仇隙4、宋朝的法律形式除了赦、令、格、式外,还有()。
A .看详B .断例C .指挥D .申明5、宋朝立法的主要特点是()。
A .制定会典B .以格代律C .编敕D .以敕代律6、宋朝为了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先后实行了()。
A .“重法地”法B .“盗贼重法”C .枉法赃D .折杖法7、明朝制定了许多经济方面的法律,如在明律中详列()。
A .、钞法B .、钱法C .、盐法D .、茶法8、清朝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有()。
A .、《苗律》B .、《蒙古律》C .、《回疆则例》D .、《西宁番子治罪条例》9、清朝将明朝的会审制度发展为()三种。
A .、九卿会审B .、秋审C .、朝审D .、热审10、《大清新刑律》所规定的主刑有()。
A .、死刑B .、无期徒刑C .、有期徒刑D .、拘役11、《大清民律草案》的亲属和继承两篇由()共同起草。
A .、谘议局B .资政院C .、修订法律馆D .、礼学馆12、《大清新刑律》中的从刑包括()。
A .、褫夺公权B .、没收C .、罚金D .、剥夺政治权利13、太平天国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A、朴素的平等平均思想B、基督教教义C、封建主义思想D、资本主义思想14、太平天国刑事立法包括()。
A、《太平刑律》B、《十款天条》C、《太平条规》D、天王及各王的诏令15、太平天国的死刑执行方式包括()。
A、点天灯B、五马分尸C、剥皮D、桩沙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条规定,由下列()机构行使统治权。
A .、参议院B .、临时大总统C .、国务员D .、法院17、北京政府恢复了封建法制,重新使用()。
A .、笞刑B .、杖刑C .、凌迟D .、遣刑18、北京政府的审判机构大体分为()。
A .、平政院B .、兼理司法法院C .、特别法院D .、普通法院19、工农民主政权的刑罚种类有()。
A .、死刑B .、监禁C .、没收财产D .、褫夺公权20、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规定的主要罪名有()。
A .、反革命罪B .、汉奸罪C .、破坏坚壁财物罪D .、盗匪罪21、抗日民主政权刑罚中的从刑包括()。
A .、训诫B .、没收财产C .、褫夺公权D .、罚金(四)判断正误题1.开皇元年隋文帝为改革旧律,便制定和公布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
2、《开皇律》多采北齐,兼采北周之制,其篇目数和篇目名均与《北齐律》同。
3、《开皇律》把“毁损”删除,将“捕断”分为“捕亡”与“断狱”二篇,置于律典最后,使实体法与程序法有所区别。
4、《宋刑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5、所谓“刑律统类”或“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将其它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化。
6、《宋刑统》的律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除“折杖法”外,很少增损。
7、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之君,他注意总结历史的教训,以元朝灭亡为鉴,十分重视明初的立法工作。
在重典治乱世思想的指导下,朱元璋亲自制定了一系列严刑峻法,实行“重典治国”。
8、朱元璋颁行《大诰》以后,将《大诰》强行于民间,扩大其宣传力度和影响,要求家家户户都要有《大诰》,私塾学校要以《大诰》为课本,村社乡民集会要宣讲《大诰》,科举考试要考《大诰》。
《大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和《御制大诰武臣》。
9、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更定《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三十卷,460条。
隋唐以来沿袭已久的封建法律篇目,至此一变。
10、西方资产阶级近代法律和法学传入中国,首先打破了自古以来官府垄断律学的状况。
11、清朝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修律机构,即“修订法律馆”。
12、近代宪法概念,是随着列强的炮舰政策一起,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传入中国的。
13、《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一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性文件。
14、《资政新篇》规定了平等平均的土地制度,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
15、太平天国在形式上采用中央集权的君主政体。
16、《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17、《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中华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临时宪法性文件。
18、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元旦宣告成立。
19、《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
2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
21、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