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表演教学大纲纲要大纲.docx

服装表演教学大纲纲要大纲.docx

服装表演教学大纲纲要大纲.docx
服装表演教学大纲纲要大纲.docx

大纲

《服装表演》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服装表演

实践学时40 学时

课程学分 4 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服装表演》课程是服装表演专业大一上学期的核心课程,同

时是模特行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专业基础课程。属专业课群中

的课程之一。是服装表演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讲授模特在 T 台、舞台以及大众面前的表演展示技能,学生可以掌握不同风格的步伐、造型、表情、转体及

组合表演技能,理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构思能力,运用合理的表演

技巧进行诠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不同主题的演出活动以及不同风

格的服装展示,着重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意识,能够参加校内、外

服装表演实践活动。为今后的表演实习以及服装表演的组织和编导

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

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和服装表演新

观念、高技能是形成职业模特素养的前提,可更好服务地区服装产

业的发展。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整体调控、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的能力,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模特行业的职业素质,

为从事模特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践教学内容

(一)实践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本课程大纲的教学内容依据专业岗位要求和学生实际为原则

(二)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及实践要求、标准

实践项目一(基本站姿)

实践目的 :

1、掌握模特原地站立姿态技巧,达到熟练展示的能力,具有

舞台表演综合素质。

2、掌握模特造型 -- 原地造型,在原地站姿的基础上,演变8

种基本原地造型姿态,掌握 8 种模特基本原地造型技巧, 4 种简化式原

地造型技巧,达到熟练展示的能力。

实践任务 ( 完整独立作品 ):

独立完成模特站姿的多种形态拍摄作品(照片形式),并配套完成拍摄作品的动作说明( 明确字数要求 ) 。

实践地点 :

体育馆 2 楼表演形体教室

实践内容 :

1、学习模特原地站立姿态基本要求与姿态技巧。

2、学习模特造型 -- 原地造型,在原地站姿的基础上,演变8 种造型姿态,掌握8 种模特原地造型技巧,达到熟练展示的能力。

( 1) 12 点站姿(左右脚变换)、 1 点、 11 点、 10 点、 2 点、3 点、 9 点站姿

( 2)在 8 种基本造型的基础上,演变 4 种简易造型

欢迎下载1

3、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造型动作的摄影拍摄。

实践要求:

1、实训中仔细观察本实训创建的目录、文件,回答实训小结和

思考中的问题。

实践项目二( T 台步伐)

实践目的 :

1、掌握模特T 台步伐技巧

2、在原地台步的基础上,加强训练,掌握上下台阶台步技巧

实践任务 ( 完整独立作品 ):

独立完成模特行走的形态拍摄作品(录像形式)。

实践地点 :

体育馆 2 楼表演形体教室

实践内容 :

1、学习模特台步基本要求,掌握模特T 台步伐技巧,达到熟练

展示的能力。

2、学习模特特殊台步-- 上下台阶,在原地台步的基础上,加强

训练,掌握上下台阶台步技巧,达到熟练展示的能力,具有舞台表

演综合素质。

3、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T 台步伐动作的拍摄。

实践要求:

欢迎下载2

1、实训中仔细观察本实训创建的目录、文件,回答实训小结和

思考中的问题。

实践项目三( T 台展示技巧)

实践目的 :

1、掌握转身造型技巧

2、掌握手部造型与身体各部位的配合技巧

实践任务 ( 完整独立作品):

独立完成模特行走的形态拍摄作品(录像形式)。

实践地点 :

体育馆 2 楼表演形体教室

实践内容 :

1、学习模特转身造型的基本要求,掌握转身造型技巧,90 度转身,上步90 度转身 ,180 度转身,行动360 度转身,退步转身,

侧体转身。

2、学习模特手部位造型展示的基本要求,掌握手部造型与身体

各部位的配合技巧,达到熟练展示的能力。

(1)手部与头部的配合

(2)手部与肩膀的配合

(3)手部位与身体其他位置的配合

(4)叉腰的三种方式

欢迎下载3

3、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T 台展示技巧动作的拍摄。

实践要求:

1、实训中仔细观察本实训创建的目录、文件,回答实训小结和

思考中的问题。

实践项目四(商品展示)

实践目的 :

1、掌握商品展示法则

2、掌握通过肢体语言诠释不同商品的展示技巧

实践任务 ( 完整独立作品):

独立完成模特展示商品的拍摄作品(录像形式)。

实践地点 :

体育馆 2 楼表演形体教室

实践内容 :

1、学习模特物品展示的基本要求,掌握不同物品技巧,达到熟

练展示的能力,具有舞台表演综合素质。

(1)手机展示

(2)首饰展示

(3)包展示

(4)运动器械展示

2、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商品展示技巧动作的拍摄。

欢迎下载4

实践要求:

1、实训中仔细观察本实训创建的目录、文件,回答实训小结和

思考中的问题。

实践项目五(服装展示技巧)

实践目的 :

1、掌握服装展示法则

2、掌握通过肢体语言诠释不同款式服装的展示技巧

实践任务 ( 完整独立作品):

独立完成模特不同类型服装展示的拍摄作品(录像形式)。

实践地点 :

体育馆 2 楼表演形体教室

实践内容 :

1、学习模特服装展示的基本要求,掌握把握不同类型服装的特

点,根据服装的结构特征进行展示技巧的练习,达到熟练展示的能

力,具有舞台表演综合素质。

(1)休闲装展示

(2)礼服展示

2、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类型服装展示技巧动作的拍摄。

实践要求:

欢迎下载5

1、实训中仔细观察本实训创建的目录、文件,回答实训小结和

思考中的问题。

实践项目六(模拟表演现场)

实践目的 :

1、检测本学期服装表演技能掌握情况

2、训练学生编排能力以及团队小组合作的能力

实践任务 ( 完整独立作品):

独立完成模拟表演现场展示的拍摄作品(录像形式)。

实践地点 :

体育馆 2 楼表演形体教室

实践内容 :

1、挑选音乐

2、编排表演队形

3、设计表演动作,单人、多人

4、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模拟表演现场展示的拍摄,讲解互评。

实践要求:

1、实训中仔细观察本实训创建的目录、文件,回答实训小结和

思考中的问题。

三实践学时分配表

欢迎下载6

《服装表演》课程学时分配表

章序实践内容分配

实训地点学分学时

1实践一:基本站姿12形体教室

2实践二: T 台步伐8形体教室

3实践三: T 台展示技巧8形体教室

4实践四:商品展示4形体教室

5实践五:服装展示技巧8形体教室

6实践六:模拟表演现场4形体教室

合计40

欢迎下载7

[服装企业管理]服装材料教学大纲

(服装企业管理)服装材 料教学大纲

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 §l一1缝纫工具 一、针具 二、顶针 三、剪刀 四、尺 五、画粉 六、锥子 七、镊子

§l一2熨烫工具 一、熨斗 二、垫尾 三、水布 四、烫板 五、铁凳 六、馒头 教学建议 1.各种型号的机针、各种线的用途应详细讲述。 2.也可按照服装制作工艺讲述缝纫工具。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 §2—1手缝工艺 一、拱针 二、搡针 三、打线钉 四、缲针 五、纳针 六、倒钩针

七、三角针 八、杨树花针 九、拉线袢 十、锁缝 §2—2熨烫工艺 一、基本烫法 二、熨烫的作用 三、熨烫的类型 教学建议 应详细讲解常用的手针针法及熨烫的基本手法。 第三章缝纫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机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教学内容 §3一l缝纫技巧 一、平缝 二、包缝 三、来去缝 四、分开缝 五、搭缝 六、压缉缝 七、坐倒缝

八、滚包缝 §3—2服装各部件缝纫工艺 一、带袋盖双开线挖袋 二、做手中袋 三、裤单开线带袋盖缝制工艺 教学建议 1.向学生详细介绍服装的各种缝子。 2.让学生务必掌握服装零部件的制作要领。 第四章女装裁剪与制作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女装的缝制方法及制作技术,掌握女装的技术质量标准。教学内容 §4—1女西裙的裁剪与制作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二、成品规格 三、制作工艺流程 四、制作步骤 §4—2女衬衫的裁剪与制作 一、外形概述与外形图 二、成品规格 三、制作工艺流程 四、制作步骤

《女装设计》教学大纲

《女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开设学期:四(本科) 总学时: 48 其中讲授学时:20 实践学时:28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效果图技法服饰色彩 讲授语言:汉语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二、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本课程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必修课。 目的:《女装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结合品牌女装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任务:正确、完整地表达设计构思和服装设计效果。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女装设计》胡迅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服装设计》李迎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设计教程》杨威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女装设计》王勇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系列女装设计》周丽娅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四、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女装设计概述(4学时讲授) 第一节、女装设计的特征 第二节、女装设计的发展 第三节、女装分类设计 第二章女装细节设计(4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 第一节、零部件的设计 第二节、线条的运用 第三章:女装综合设计(8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 第一节、女装材质与工艺设计 第二节、女装常用服装设计 第三节、女装综合设计实例

第四章:女装品牌分析(4学时讲授4学时实践)第一节、女装流行研究 第二节、高级女装品牌设计分析 第三节、女装成衣品牌设计分析 五、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1、女装细节设计 2、女装综合设计 难点:1、女装综合设计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形式:随堂考试(平时30% 考试70%) 七、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王卫静 编制时间:2017年3月20日 教研室审议: 系审核:

《女装结构与工艺》教学大纲

《女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女装结构与工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开设学期:四(2015本科) 总学时:96 其中讲授学时:40 实践学时:56 计划学分:6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服装色彩、服装史、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制图基础、服装基础工艺讲授语言:汉语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相结合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女装结构与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讲授女装结构设计与工艺制作等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女装结构设计和工艺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独立地进行女装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的设计,并且掌握一定的制作技术,为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服装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女装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余国兴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女装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余国兴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工艺学—成衣工艺分册》张文斌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 《成衣工艺学》吴铭张小良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服装工艺基础》朱小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课时内容与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裤装结构设计 (讲授6学时,实操12学时) 理论:1、裤装结构设计 2、裤装变化设计 练习:西裤、牛仔裤结构设计 第二章西裤缝制工艺 (讲授6学时,实操12学时) 理论:1、西裤缝制工艺及流程制作 2、西裤工业制板 练习:西裤缝制工艺 第三章女上装结构设计 (讲授16学时,实操16学时)

理论:1、女装纸样设计的基本原理 2、衬衫、背心纸样设计与应用 3、连衣裙纸样设计与应用 4、外套结构设计 练习:女上装结构设计 第四章女上衣缝制工艺 (讲授12学时,实操22学时) 理论:1、女上衣缝制工艺及流程制作 2、女上衣工业制板 练习:女上衣缝制工艺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形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相结合 2、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察学习态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方面),期末考查占70%。 六、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 编制时间: 教研室审议: 系审核:

服装表演策划教学大纲

《服装表演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英文名称: 3、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4、课程学时:理论课时16,实践课时44 5、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专业 6、先修课程:服装表演基础、镜前表演 7、开课单位:服装商贸分院 二、课程任务和目的 服装表演编导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创造,是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编”和“导”的双重技能,培养他们对整体方案的构思能力,及组织、排练、指挥各部门围绕演出所产生的综合舞台效果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服装编导的职能、组织机构的职能以及服装表演策划方案撰写的要素和方法,能够独立制定策划方案,并使表演主题确定与音乐、服装风格的和谐一致,表演序列结构的合理安排。

(二)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服装表演的分类和活动形式 第一节服装表演的种类 第二节服装表演的活动形式及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服装表演组织机构设置 第三部分服装表演组织方案撰写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格式与撰写方法 第三节组织方案书的图表应用 第四部分服装表演预算控制 第一节预算编制 第二节常规费用预算 第三节费用的调整控制 第五部分媒体宣传 第一节媒体的重要性 第二节媒体的选择 第三节寻找事件切入点 第六部分舞美设计

第一节如何选择舞美团队 第二节设备的选择和预订 第三节结构设计---控制成本的关键 第四节制作人员素质 第七部分特殊表演形式设计 第一节服装设计大赛的组织 第二节模特选拔大赛的组织 四、实践教学(实验)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表演诸因素的确定(实践 4学时) 实训内容: 表演服装选择和表演主题确定;表演序列结构的设计与表演音乐的选择。 基本要求: 确定表演的服装与主题;了解序列结构基本规律及组接方式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开场、高潮、和尾声。 实训步骤: 主题确定---构想----设计图稿---策划撰写 实验二表演设计、排练与合成(实践 6课时)

180014《服装材料学》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72

180014 《服装材料学》教学大纲学分:4 学时:72 The Clothing Material 一、课程的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服装材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灵活运用服装用各种材料。 并掌握纤维和材料的鉴别与选用。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研究服装用纤维、纱线、织物、裘皮、皮革、辅料等各种材料的结构形态及其各种性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服装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纤维、纱线、织物自身的性能。 2、掌握纤维、纱线、织物对服装形态、结构、服用性能和穿着效果等的影响。 3、学习各种服装材料的选用。 四、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五、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纤维原料的分类与结构特征、基本性能及对服用性能的影响、服用性能分析及纤维的鉴别,织物的结构特征及对服用性能的影响,各种织物的名称、风格特征及在服装中的适用性,衣料的认识与鉴别及选用。 难点:织物的组织结构、服装舒适性、服装材料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理论教授:(50学时)实践或实验:(22学时)第一部分:理论内容及要求 绪论(2学时)第一章:服装用纤维材料(8学时)第一节:纤维分类及其形态结构特征 一、纤维的分类 二、纤维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节:常用纤维的性能特征 一、天然纤维 二、化学纤维 第三节:纤维服用性能分析 一、外观性能 二、舒适性能 三、耐用性能 四、保养性能 第四节:纤维鉴别 一、手感目测法

二、燃烧法 三、显微镜观察法 四、药品着色法 五、溶解法 六、熔点法 七、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 第二章:服装用纱线(4学时)第一节:纱线的分类及其特征 一、纱线分类 二、针织绒线 第二节:复杂纱线 一、花式纱线 二、变形纱 第三节:新型纺纱方法纺制的纱线 一、气流纱 二、涡流纱 三、包缠纱 四、其他新型纺纱纺制的纱线 第四节:纱线品质对织物外观和性能的影响 一、纱线的外观 二、舒适性 三、耐用性能 四、保管性能 第三章:服装用织物(10学时)第一节:织物概述 一、织物的分类 二、织物的量度 三、织物的分析鉴别 第二节:织物的组织结构 一、梭织物的组织结构 二、针织物的组织结构 三、非织造布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织物的服用和加工性能 一、织物的强度和耐用性能 二、织物的形态稳定性能 三、织物的物理化学性能 四、织物的风格与质量评定 第四节:各类织物特征及其适用性 一、棉织物 二、麻织物 三、丝织物 四、毛织物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中专)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 适用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 学时:3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的设计要素; 2、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设计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一)服装造型设计(32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造型设计概述;服装造型设计构思;服装造型的形式美;服装的外轮廓造型;服装内部造型布局;服装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造型、服装形式美、服装廓形的基本概念以及服装造型设计的形

态空间、内容形式、相关因素和服装造型设计的设计构思; 2)培养学生的形式美、外轮廓造型、内部造型布局、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和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服装色彩设计(18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色彩概述;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服装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教学目的与要求、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 2)培养学生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色形式美法则、配色的方法和配色美规律、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服装材料构成(14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用材料概述;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服装用裘皮皮革;服装用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用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服装材料的演变与发展、服装材料与服装的关系、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 2)培养学生使用服装用裘皮皮革、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的设计能力以及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服装工艺是服装制作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本专业必需的工艺基础 知识和日常服装的裁剪与工艺技术,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为成为高素质的劳 动者及中初级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要求 1、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手缝工艺和车缝工艺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2、掌握西裤、女裙、衬衫、茄克衫、上衣及西服的缝制流程、质量要求、成品质量标准、整烫工艺要求。 3、初步掌握服装制作工艺中的推、归、拔工艺。 4、能灵活运用工艺手段,采用创新工艺的方法。 三、学时分配表 机

2 2 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服装工艺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 各种手缝针法在服装上的运用;服装缝制工艺的常用工具;各种手缝针法的基本训练;缝纫机各种车缝缉线的基础训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掌握常用手缝工艺的技巧与技法,并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熟练程度。 2、掌握车缝缉线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提高车缝的质量和速度。 二、女裙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直裙的缝制工艺;斜裙的缝制工艺;裙子款式变化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一般裙子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一般裙子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一般裙子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一般裙子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与操作要领。 三、西裤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女西裤的缝制工艺;男西裤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男、女西裤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男、女西裤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男、女西裤的成品质量标准。 4、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裁自做,提高对西裤结构的理解。 四、衬衫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普通女衬衫的缝制工艺;女衬衫款式变化的缝制工艺;男衬衫的缝制工艺。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衬衫的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衬衫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衬衫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女衬衫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五、两用衫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茄克衫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茄克衫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茄克衫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茄克衫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茄克衫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六、西服的缝制工艺 课程内容 简做女西服的缝制工艺;男西服的缝制工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男、女西服的缝制工艺流程及其质量要求。 2、掌握西服的熨烫工艺要求。 3、掌握西服的成品质量标准。 4、了解西服款式变化的工艺要求及操作要领。 5、了解西服的推、归、拔工艺及其常见病例的修正。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1]

《舞蹈编导》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100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名称:舞蹈编导 英文名称:The Class of Choreography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舞蹈编导的技术、技巧,引导学生广泛地吸收各种门类的创作方法和优长,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创作思路,发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作的开发和创作思维的开发是本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为培养学生们即兴的创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本课程将舞蹈编导的基本理论知识、编导技法及创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配合,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细致、分步骤地完成训练。本课程的宗旨是为舞蹈事业培养出高级的舞蹈编导人才。 一、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为培养我国舞蹈事业发展及东北地区各个阶层所需要的高级编创人才以及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新型高级人才,舞蹈编导(本科)专业教学在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将编导艺术的基础理论同基本的技巧、技法训练及创作实践三部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毕业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要求。 舞蹈编导(本科)的教学任务是把想象力的训练和编创能力的提高放在核心地位,将编舞技法、结构训练同排练操作结合起来,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创作出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基本功训练课、舞蹈素材课、舞蹈欣赏课等课程相衔接。 (三)开课学期:第一至七学期 (四)周学时/总学时=周学时×16周(含艺术实践)×开课学期: 8/10学时/928总学时 (五)学分: (六)教学形式:集体授课 (七)检课方式:课堂回课 (八)考试安排: 考试方式:每学期期末观摩会 考试标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和达到的程度进行测评 二、本文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1、即兴舞 (1)节奏训练 (2)造型训练 (3)即兴表演训练 (4)身体各部位动机训练 (5)双人即兴 (6)三人接触即兴 2、捕捉形象 (1)捕捉人物形象 (2)捕捉动物形象

服装教学大纲

目录 《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1)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4) 《服装结构》教学大纲 (7)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10) 《服装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2) 《服装结构CAD》教学大纲 (14) 《服饰图案》教学大纲 (16) 《女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19) 《男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24) 《童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29) 《服装陈列项目》教学大纲 (33) 《服装营销项目》教学大纲 (39) 《美术欣赏》教学大纲 (44) 《服饰色彩》教学大纲 (46) 《服装史》教学大纲 (49) 《摄影》教学大纲 (53) 《服装整理》教学大纲 (56) 《民族服饰文化》教学大纲 (59) 《服饰手工艺》教学大纲 (61) 《服装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63) 《服装材料概论》教学大纲 (66) 《服装外贸跟单理单》教学大纲 (70) 《服装生产管理》教学大纲 (72) 《服装品牌策划》教学大纲 (77)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80)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82) 《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84) 《岗位实习》教学大纲 (86)

《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服装效果图》 课程代码:20303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0学时,3学分(理论14学时,1学分;实践26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服装效果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学科,是服装类课程中的专业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熟练的掌握服装与人体之间的表现方式及服装效果图的各种表现技巧,以便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 二、课程内容 《服装效果图》以服装为对象,研究服装设计的表达方法和表现技法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从人体研究入手,由浅入深,运用各种技法对服装的款式、质感、发型、配件等加以表现,使画面达到完整性与艺术性兼备。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着装效果图及平面效果图的表现。 课程难点:人体结构的准确表现、着装的合理性及时装画的表现技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概述 1、服装效果图的概念 2、服装效果图的种类 3、服装效果图的特征 4、服装效果图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人体绘画 一、人体比例与动态 1、人体大形各部分比例 2、人体动态,人体动态正面、3/4侧面、正侧面及背面的画面安排 3、男人体、女人体、儿童体的比较 二、人体局部的刻画 1、头部与脸部五官的画法 2、脸部五官的位置 3、手的画法 4、脚与鞋的画法。 第三章服装的表现 一、着装效果图 1、服装的局部表现(领、袖克夫、口袋、褶裥、门襟、省) 2、人体着装练习(紧身、宽松和合体的服装) 服饰与人体关系,服装线条的特性与表现,以款式定动态。 二、平面效果图 1、平面效果图的分类。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方向) 176学时) 课程名称:《品牌服装设计》 参考教材:《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服装商品企划学》李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年出版 《现代展示艺术设计》李喻军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出版开课部门:服装系 学时:总176 (理论12 学时,实训154 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 职业标准:服装设计师助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设置 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陈列师等。 本课程的实施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版型、设计和制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 开发项目, 以品牌服装为主线,以品牌服装设计为核心内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奠定了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综合实训以及毕业 设计能够顺 利完成。 《品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服装行业高级实用人才为目标,要有一定的岗位 针对性和 实用性,学生通过对品牌服装设计基础的学习,可以将掌握的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充分运用 到市场设计实践中去,也可以熟悉和掌握品牌企业的运做方式以及业内动态,有利于促进 学生专业技 能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投入企业的岗位角色,担当起产品设计的重任。 三、教学内容 课业一:目标品牌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对已有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与市场分析。确定新产品的设计方向。 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详细完 整的调研计划、合理分配调研任务、确定采取什么调研方法、及如何按计划实施调研,并 对获得的调 研信息的进一步分析比较。培养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调研中出现的意外情 况的应对能力。培养团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记录的存档、资料收 集整理分析, 并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调研报告书的任务。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在规定时间内,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市场调研。教师在调研过程中主要起 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选出组长,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团队合作任务的分配按企业设计师助理的工 作内容进行划分。 评价要求——明确过程确认制度, 每完成一个环节需要下一个工作环节对其进行确认。调研报告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制作工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服装制作工具、手缝与熨烫工艺、缝纫基础、女装裁剪与制作、男装裁剪与制作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悉服装制作过程中常用工具及其特点。 (2)掌握服装制作技术中基本手针工艺、机缉技术及熨烫工艺中的“推、归、拔、烫”等技巧。 (3)熟练掌握男女服装典型品种的裁剪与制作程序及工艺要求。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 (2)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服装制作工具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制作服装所用的各类工具,掌握有关工具的使用方法、特点及其功能。教学内容 §1—1 缝纫工具 一、针具 二、顶针剪刀 三、剪刀 四、尺 五、画粉 六、锥子 七、镊子 §1—2 熨烫工具 一、熨斗 二、垫呢 三、水布 四、汤凳 五、铁凳 六、馒头 第二章手缝与熨烫工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手缝工艺从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教学内容 §2—1 手缝工艺 一、拱针 二、寨针 三、打线钉 四、缲针 五、纳针 六、倒钩针 七、三角针 八、杨树花针 九、拉线袢 十、锁缝 §2—2 熨烫工艺 一、基本烫法 二、熨烫的作用 三、熨烫的类型 第三章缝纫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技工技术,并能熟练地使用缝纫机。 教学内容 §3—1 缝纫技巧 一、平缝 二、包缝 三、来去缝 四、分开缝 五、搭缝

形体与礼仪1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与礼仪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形体礼仪》是小学教育本科班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基础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肌群施加合理的负荷,训练学生力量、柔韧、速度、灵敏、耐久等能力及情感认知和节奏感,挖掘身体潜能,激发学生对审美的自觉体认,塑造优美姿态;调整肢体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自如地传情达意,规范礼仪动作,培养优雅的气质和风度;拓展学生思维向度,开发学生情感认知,体验形体张力,构建生动活泼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观。 三、课程目标 小学教育师资班是为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培养的高素质小学师资人才,重视与就业接轨的人才培养趋势。本课程立足于这个基本点,结合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形体的基本技能技巧,理解规范的动作与要领,了解表达和传授形体礼仪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和准确表现作品的能力,改善形体,优美仪态,结合其他形式和途径给予延伸和补充,最大限度的普及相关形体礼仪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出众表现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具备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准确展示正确的形体姿态和审美构成,充分发挥形体礼仪训练的快乐教学,其本色表现为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个性的独立解放,重人际关系的宽松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环境下愉悦心境,并通过学习、观摩、表演、小组比赛等不同形式来增进技能,增强动作思维训练,从而不知不觉地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和仪态稳定性,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形体礼仪的智能活动过程中,增强为人师表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形体训练体验美感,培养学生动作记忆力及深刻敏锐的感悟力,提高体能素质和文化修养;了解身体的奥妙,激发自身的自豪感,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校园舞蹈的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协作友爱的团队精神,坚定开拓创新和努力进取的敬业态度,树立为献身小学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人生理想。

《服装材料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服装材料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服装材料学 课程名称(英文):TEXTILE MATERIAL 课程性质:配套实验课程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服装材料学实验教程 学时学分:总学时 72 、总学分 4 、实验学时 8 、实验学分 1 开出时间:二年级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工程方向、针织方向、营销与贸易方向) 先修课程:服装材料基础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服装材料学》是国内外纺织院校服装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且必须的专业基础课程。服装材料是服装的三要素之一。服装材料的分析与鉴别、服装材料的功能性应用、服装材料的处理等均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与设备。服装材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服装用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结构;它们的物理性质及其工艺意义、指标、测试方法;试验仪器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内在联系;以及纤维、纱线、织物、服装四者性质间的相互联系。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配套的实验课。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规范地掌握服装材料的定性、定量测试的基本技术,熟悉现代服装材料仪器的基本使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采用保留少量经典性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外,主要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中,而在实验内容方面更注重于复杂实际样品分析。实验课程内容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实验为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常用服装性能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近代纺织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对服装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对部分参数进行校正,熟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最佳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普高学生) 学时:8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普高)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款式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款式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款式的设计要素; 2、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1、指导书 《服装款式设计》周朝晖邓美珍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资料 《服装设计学》刘元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装款式设计大系》王鸣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服装款式构成/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编者: 李永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五、学时分配表 只供学习与交流

六、单元教学组织设计 1、,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注重与实物或图片结合。 2、为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项目,利用5~10分钟的课堂时间测试和评分,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3、在实训较多的课程的理论讲授时,采用互动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教师在讲授理论后,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信息收集(网络、时尚期刊、市场),并能将其在课堂实训作业中结合利用。 5、为了提高实训的教学效率,课前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标,制定由浅入深的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内容进行检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项目。 6、教学手段概述 ①理论讲授; ②实例讲解; ③一对一的习作辅导; 七、考核方式和标准 1、考查方式 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查方式分为过程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只供学习与交流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服装工艺》 课程代码:20301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40学时(理论:16学时,2学分;实践:24学时,4学分) 先修课程:《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制图》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女时装工艺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服装工艺的原理、方法,掌握服装人体工学、人体测量等实际运用,以及制作技巧。使学生了解服装制作工艺的内在规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的能力,对服装工艺与造型、材质、相互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女时装的量体、裁剪、缝制工艺理论及其缝制方法,及女时装的缝制操作中的变化工艺的应用。 课程难点:女时装操作中部件及组合的制作方法及推归拔工艺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二)课程内容 女时装的缝制工艺 1、女时装的工艺简述 (1)女时装的外形 (2)女时装的部件分析及练习 (3)女时装的缝制工艺流程 (4)女时装的质量要求。 2、女时装的工艺流程与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女时装的缝制工艺,掌握各步骤的缝制工艺技巧,配裁里料的要点。掌握女时装的推、归、拔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践教学的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服装缝制理论知识及熟练掌握基础型服装的制作工艺,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般服装的能力。 1.本课程考试 2.本课程的评分标准以服装工艺的评分标准为准,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

服装表演专业需要学习什么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服装设计基础、艺术概论、服装结构设计基础(平面)、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立体)、服装工艺基础时装表演组织、时装表演编排、镜前造型、时装摄影、时装表演基础、形体训练、形象设计、化妆、发型、服装款式设计、服装配件设计、服装史、公共关系和服装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艺实习、生产实习、市场调研、服装表演参观、设计室项目设计、服装表演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具备服装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的时装模特、模特师资、服装表演编导、模特经纪管理人才以及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服装营销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服装设计和表演的能力和素质,以及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郑州市简梦新动力艺术培训学校(以下简称“简梦新动力”)拥有文化路旗舰校区、大学路校区、紫荆山校区、建设路校区四家直营校区,各校区均为教育部门审批的合法办学单位。简梦新动力是河南省为数不多专业从事艺术高考传媒类专业培训的大型教育机构。 简梦新动力开设有播音主持、编导制作、影视表演、服装表演、声乐等传媒类艺术高考专业,各个专业均设有独立的教研组、专业的教师团队与完善的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除常规教学外,简梦新动力也不断创新开展专业能力比拼、基地实践训练、专业汇报、全真模拟考试等辅助教学活动和艺术类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等公益性质教育教学活动。简梦新动力凭借以学生为本的优质办学理念,秉持测试潜质入

学、精品小班授课、师生零距离接触三大特色,创造了优良口碑并在学生、家长的口口相传中迅速传播。 随着艺考改革陆续推进,更多高校使用艺术类专业省统考进行录取。2018年简梦新动力学员取得河南省播音统考第一名优异成绩,2019年简梦新动力学员取得河南省编导统考第一名优异成绩!播音、编导、表演、声乐统考A段率远超全省平均水平!中传、北电、中戏、南艺、浙传等传媒名校专业通过率年年攀升!985/211等综合类院校录取人数逐年递增! 简梦新动力,万千艺考生的成功选择!致力成为全国性高端传媒类艺考优选品牌!

最新服装缝制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服装缝制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80030 180055 180070 课程总学时:180 周学时数:3;3;4 学分:2.2;2.5;3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必修 开课系(部):服装系 执笔人:石梅 审核人:王秀芝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服装裁剪与缝制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会从西裤、衬衣、西服等基础服装的缝制工艺出发,通过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各种服装的工艺流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成衣的裁剪与缝制工艺。 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手缝、机缝、零部件的制作以及熨烫等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裙子、西裤、衬衣、西服等基础服装的工艺流程及缝制方法,能够根据各种不同的规格尺寸准确的绘制出样板,并能根据样板进行快速的排料、裁剪、缝制、整烫、检验等工艺。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基础缝制工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服装工艺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零部件的裁剪与缝制工艺。 [重点与难点]重点:机缝工艺练习。 难点:服装零部件的制作工艺。 [教学时数] 18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CAI课件教学,便于学生直观的理解理论,开阔专业知识视野。 [主要内容] 第一节手缝工艺 一、手缝工具

二、手缝工具的使用及保管 三、手缝针法 第二节机缝工艺 一、常用机缝工具 二、常用缝纫设备 三、机缝工艺 第三节服装部件制作工艺 一、袖头制作方法 二、口袋制作方法 三、领子的制作方法 四、裙子后开衩制作方法 第四节熨烫工艺 一、常用熨烫工具、用品 二、熨烫原则 三、熨烫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的控制 四、熨烫方法 [参考书目] [1]张家腾、王学主编,《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孙兆全主编,《成衣纸样与服装缝制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服装的熨烫原则有哪些? 按要求缝制单开线口袋一个。 按要求缝制单开线口袋一个。 第二章裙子的纸样设计与缝制工艺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裙子的基础知识,并熟练掌握裙子的裁剪与缝制工艺。[重点与难点]重点:裙子的裁剪与缝制工艺。 难点:裙子绱拉链及做装腰头的缝制工艺。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CAI课件教学,便于学生直观的理解理论,开阔专业知识视野。 [主要内容]

服装表演教学大纲设计

实用文档 《服装表演》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服装表演》课程是服装表演专业大一上学期的核心课程,同时是模特行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专业基础课程。属专业课群中的课程之一。是服装表演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讲授模特在T台、舞台以及大众面前的表演展示技能,学生可以掌握不同风格的步伐、造型、表情、转体及组合表演技能,理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构思能力,运用合理的表演技巧进行诠释,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不同主题的演出活动以及不同风格的服装展示,着重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意识,能够参加校、外服装表演实践活动。为今后的表演实习以及服装表演的组织和编导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 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和服装表演新观念、高技能是形成职业模特素养的前提,可更好服务地区服装产业的发展。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整体调控、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模特行业的职业素质,为从事模特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践教学容 (一)实践教学容选取原则

本课程大纲的教学容依据专业岗位要求和学生实际为原则 (二)实践项目教学容及实践要求、标准 实践项目一(基本站姿) 实践目的: 1、掌握模特原地站立姿态技巧,达到熟练展示的能力,具有舞台表演综合素质。 2、掌握模特造型--原地造型,在原地站姿的基础上,演变8种基本原地造型姿态,掌握8种模特基本原地造型技巧,4种简化式原地造型技巧,达到熟练展示的能力。 实践任务(完整独立作品): 独立完成模特站姿的多种形态拍摄作品(照片形式), 并配套完成拍摄作品的动作说明(明确字数要求)。 实践地点: 体育馆2楼表演形体教室 实践容: 1、学习模特原地站立姿态基本要求与姿态技巧。 2、学习模特造型--原地造型,在原地站姿的基础上,演变8种造型姿态,掌握8种模特原地造型技巧,达到熟练展示的能力。 (1)12点站姿(左右脚变换)、1点、11点、10点、2点、3点、9点站姿 (2)在8种基本造型的基础上,演变4种简易造型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使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 二、专业及招生对象 1、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2、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服装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面向现代服装生产企业,从服装生产和服装保养及服装干洗工作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服装生产企业、服装设计与服装营销业,能够从事服装生产、销售、维修等工作的各类职业人员。 五、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启发、提高学生造型、色彩能力和服装审美意识、思维方法,以及设计能力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有:服装款式图及服装画的绘制方法、色彩及图案在服装上的应用、服装设计的概念、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程序、服装款式设计方法及典型服装的设计。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法,掌握透视的基础知识和透视原则。掌握写生的原则和步骤,学会简单物体的写生。 (2)、初步掌握人体比例、结构及人体动态变化的规律,掌握服装款式图及服装画的绘画技法。 (3)、了解色彩、图案的基本知识,掌握服装色彩搭配的原理与方法,掌握服装色彩、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基本运用。

服装设计(造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造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开课要求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服装设计(造型) 课程类型:专业发展课(必修) 学时总数:5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开课对象:服装设计本科专业方向学生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设计(款式)、服装结构1、表现技法(服装) 后续课程:服装设计(专题) 选用教材:无指定教材,按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是掌握服装设计中服装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廓形设计,结构设计,服装局部造型设计的方法和服装造型的表现形式等。通过有针对性的服装色彩设计、形式美设计、风格设计等内容,加强学生整体全面的造型意识;通过对服装制作初步的简单的实践,使学生对服装造型的空间概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1、基本理论知识(12学时) ⑴服装造型构成要素 ⑵服装配色设计 ⑶服装的形式美法则运用 ⑷服装风格设计 2、理论知识细化(16课时) ⑴服装廓形设计 ⑵服装结构设计 ⑶服装局部造型设计 3、课后资料收集 要求学生根据每次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4、课堂实践(18学时) ⑴点线面设计(至少3张) ⑵服装配色设计,服装设计形式美法则运用及风格设计(至项至少3张) ⑶廓形设计(至少2张) ⑷结构设计(效果图至少5张+用白坯布尝试制作成衣至少1件) ⑸立体布纹制作(至少2种纹样) ⑹针织手法学习 5、主题系列设计要求(1学时) ⑴学生以个人形式进行系列设计。 ⑵根据主题寻找创作灵感,并用文字说明。 ⑶根据灵感收集创意元素,拟定系列服装的色彩、造型、面料。 ⑷画出系列服装的彩色效果图以及正反面款式图(每个系列4-6款服装),相关配饰。 ⑸挑选一件杂志上的服装,进行立体裁剪的简单尝试,将尝试结果拍照(实物单品正面、侧面、背面,细节)。 6、设计交流(5学时) 对每次的课堂及课后训练进行评讲、修改、总结;学生在完成主题系列设计时,对灵感来源、面料、色彩等设计内容进行交流,通过对效果图草稿的审核完善设计内容,完成系列设计后,同学和老师间就设计内容进行相互沟通,使学生广泛汲取各种意见和建议,便于课后总结。 四、参考书目 服装设计造型. 柒丽蓉.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7-12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教程?服装造型设计教程. 林燕宁邓玉萍.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07 时装设计元素:款式与造型. 西蒙·卓沃斯-斯宾塞瑟瑞达·瑟蒙邹游董雪丹.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08 服装造型学(理论篇日本文化女子大学服装讲座) . 三吉满智子.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04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1、考勤成绩、平时成绩、期考成绩比例换算按照教务系统换算比例执行。 2、考勤成绩按照学生出勤情况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