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名山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5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华五岳课件设计:陈露指导教师:朱晶所属系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学班级:0917241班教学时间: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题名称】《五岳名山》【授课对象】初中二年级【授课学时】 1课时(课时45分钟)【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中的学生,他们地理知识懂得一些但不全面,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都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游玩也非常喜欢。
所以这节课我们通过讲解五岳的风景,地理,旅游入题。
2.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不仅接触了唐诗宋词的学习,还接受了一些地理知识,知识只是处于记忆和初步赏析的阶段,所以这节课我们要系统的讲解中国的五大名山。
【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领域目标(1)了解中国的五岳名山是指哪五岳。
(2)掌握五岳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特点。
(3)上网搜索更多的关于五岳的知识,如风景旅游等。
2.情感领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对五岳名山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学习本课的同时,了解中国的名山大川,对祖国的大好江河更生爱慕自豪之情。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五岳的详细地理位置及特点【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演示法作为辅助,中间加以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学材料及教学媒体】地理课本、教案和投影。
【教学内容分析】五岳的由来五岳的文学气息五岳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和特点【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明代徐霞客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请同学们欣赏古人以下描写五岳的优美诗句:【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嵩山】吴融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楼百尺独登看。
高凌鸟外青冥窄,翠落人间白昼寒。
不觉衡阳遮雁过,如何钟阜斗龙盘。
始知万岁声长在,只待东巡动玉鸾。
【望岳】杜甫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五岳简介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为了让我的学生们能够了解我国五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教学,让学生们对五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讲授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图片、视频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五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五岳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五岳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对比五岳的特点,让学生们能够分辨出五岳的特色和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题。
是五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们理解,是我面临的一个挑战。
是五岳的特色和魅力如何展现出来,让学生们产生兴趣。
为了准备好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五岳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实地考察的资料。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五岳的理解。
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五岳的美丽景色,引发了他们的兴趣。
然后,我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们介绍了五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接着,我组织学生们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五岳的魅力。
我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辨出五岳的特色。
在这节课中,我遇到了一些难题。
是五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们理解,是我面临的一个挑战。
是五岳的特色和魅力如何展现出来,让学生们产生兴趣。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我认为,我在教学中,对于五岳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讲解还不够深入,学生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资料和时间来理解。
同时,我对五岳的特色和魅力的展现还不到位,学生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实际体验来感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这些方面,让我的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五岳。
我还会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们进行五岳的实地考察,或者让他们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五岳的特色和魅力,以此来加深他们对五岳的理解和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讲授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图片、视频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五岳。
初中历史教学实验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五岳山的含义及其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
2. 掌握五岳山的名称、位置、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地理及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五岳山的概念及其含义。
2. 五岳山的名称、位置和特点。
3. 五岳山在古代中国文学、宗教以及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五岳山的概念及其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呈现(15分钟)1. 介绍五岳山的含义,即中国古代所认定的五座山峰代表了五个方位。
2. 分别介绍五岳山的名称、位置和特点,包括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
3. 探讨五岳山在古代中国文学、宗教以及历史事件中的具体影响和作用。
三、实验环节(20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五岳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2. 让学生用摄影或绘画的方式记录五岳山的特色和美景。
3. 让学生模拟古代文人登五岳山的情景,体验古代文人对五岳山的抒发和赞美。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小组讨论五岳山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总结五岳山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五岳山的认识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以五岳山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PPT,展示对五岳山的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实验课的教学,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五岳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增强了对古代中国地理及文化的认识。
在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地考察和体验环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五岳简介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所继承,被视为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岳恒山〔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中岳嵩山〔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岳泰山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
“山以岳遵,岳为东最〞。
自汉代我国确立“五岳〞以来,泰山就居于“五岳独尊〞的地位。
我国历代的封建帝王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封禅典礼,文人墨客在这里流连欣赏,吟咏赞叹。
到泰山,既可以饱览历史文化的精品,又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异峰突起在华北平原大地上的泰山,山势突兀挺拔,气势磅礴,颇有“擎天捧日〞之势,通常被人们看做是崇高、伟大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泰山位于山东省的中部。
泰山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它的主要山峰都在泰安境内,外围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历城、长清、肥城和济南等地,起伏绵延达2021公里,总面积为426平方公里。
人们通常把泰安境内的泰山主峰及其邻近的山地称为“泰山〞,而把泰山及其外围的低山丘陵总称为“泰山山区〞,它是鲁中山地的重要组成局部。
按地质构造分类来看,泰山属于“断块山〞,它是在中生代,由地壳断裂上升作用形成的。
从红门宫以南的一天门起,泰山拔地而起,在水平方向仅5000米的距离,垂直升高竟达1300多米;其间形成了三个明显的阶梯,一个在一天门,一个在中天门,另一个在南天门。
泰山是我国古老的变质岩系出露的标准地区之一。
它的古老岩系包括泰山群的混合变质沉积岩层,以及各种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类,基入岩体和岩脉等,它们统称为“泰山杂岩〞。
泰山杂岩是太古代的古老岩石,根据同位素测定,泰山群的年龄在25亿年以上,杂岩中的岩体的年龄也在22亿年至17亿年之间。
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
名为“玉皇顶〞,又称“天柱峰〞,其相对高度为1391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大陆口的第一高山。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二年级语文:五岳简介(教学方案)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二年级语文:五岳简介(教学方案)东岳泰山——五岳独尊西汉文学家东方朔认为: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群山之最。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
在全国大山中更是望尘莫及。
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呢?这得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
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
“中有岱岳”即说明泰山居中,为天下的中心。
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几千年以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夏初禹分九州,其中冀豫青兖徐五州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
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庄重的象征>:“其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从此便把伟人或在某方面有声望的人比喻为“泰山北斗”。
六朝任方>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死后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盘古尸体的头向着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
这显然是根据> > 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
五岳之巅—泰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泰山资源,领悟源远流长的泰山历史,及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
过程与方法: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享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文明出游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丰富的泰山资源,领悟源远流长的泰山历史,及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山东宣传片《好客山东》视频引入,通过讲解引出泰山,板书:五岳之巅---泰山二、讲授新课:1、介绍泰山:泰山是融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一体的世界名山,享有“五岳独尊”的美名。
总面积24200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2、分享展示:老师讲展示的要求;把搜集的景观、诗句或者小故事或者文化的资料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每组选一位代表交流,依次分享;教师总结分享展示的情况。
3、小组活动:(1)、泰山小导游:出示教师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出示的是什么景观?配上你搜集的或者知道的关于这个景观的诗句或者小故事,并集体讨论这个景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每组选一位代表展示。
教师总结分享展示的情况。
(2)、文明小使者:出示幻灯片,一位叫张童钦的游客今年10月3日来泰山旅游,为了记录自己曾经来过泰山,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泰山的石头上,小组合作交流,这位游客的做法合适吗?如果我们出游,应该从哪些方面文明出游呢?三、总结:这几天咱们肥城的一位叫王紫格的女孩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她在第三个环节“家乡美”中演唱了一首《泰山十八盘》,并最终获得了周冠军;出示视频。
结束语:作为泰安人,我们不仅要保护泰山,爱护泰山,还要宣传泰山,宣传她的景色,宣传她的精神,课下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张宣传泰山的手抄报,并通过多种途径把它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泰山,爱上泰山,来攀登泰山!。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五岳简介【教学目标】1. 知道中国五岳的位置、高度、简要介绍等基本信息;2. 通过学习五岳的地理信息,了解中国的山川地貌,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3. 能够简单描述五岳的风景、人文背景等;4. 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对五岳有初步的了解,包括位置、高度、人文背景等;2. 促进学生对中国地理的认识,了解中国山川地貌,强化地理意识;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难点】1. 让学生通过地理图片和简述识别出五岳的位置、高度以及属于何山脉;2. 引导学生根据了解到的五岳信息,对其进行表述和总结。
【教学方法】1. 彩色地图阅读法2. 历史资料与名人事迹结合法3. 社会实物展示与故事解读法4. 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法【学前准备】1. 准备PPT展示中国地图和五岳的相关信息2. 粘贴五岳的图片和介绍到课堂的墙上,供学生观看3. 视听设备准备:电脑、电子白板、扬声器等【教学过程设计】Step 1 用彩色地图阅读法讲解五岳的位置(30分钟)(PPT上展示中国地图)T: 五岳分别在哪里呢?学生可以在PPT的中国地图上找到五岳的位置,并告诉老师。
(学生回答之后,再讲解五岳在中国的位置)五岳是中国的五座著名高山,分布在中国地理的五大山区。
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市,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北岳恒山位于河北省崇礼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Step 2 用历史资料与名人事迹结合法讲解五岳的人文背景(30分钟)(PPT上展示五岳图片和一些名人事迹)T: 五岳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吗?学生可以在PPT上看到一些五岳的名人事迹。
老师可以概括一下:东岳泰山: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有自己对泰山的称呼。
如在汉代,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唐代被称为“东岳”。
南岳衡山:衡山是岳阳楼的作者——马致远的故乡,也是道教的发源地,文化和风景非常独特。
五岳之首——泰山五岳之首,泰山(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地质特点和自然景观;2.能够描述泰山的壮丽景色和人文历史;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中国地理百科》、《中国传统山川》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泰山的景观,引起学生对泰山的兴趣;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泰山是哪五岳之首?泰山在哪个省份?b.泰山有何特点?泰山有哪些景点?c.泰山有哪些人文历史?有没有什么传说故事?3.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问题进行回答和展示;4.教师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地质特点和自然景观;5.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使用教材或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泰山的更多信息;6.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以PPT形式展示所学内容,包括泰山的地理位置、地质特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传说故事等;7.讨论和总结: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展示,并进行讨论和总结;8.撰写作业:要求学生以“我的泰山之行”为题,写一篇1200字以上的文章,描述自己对泰山的认识和感受。
课堂延伸:1.探究泰山的未来发展:让学生讨论泰山旅游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保护泰山的生态环境;2.观看泰山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进一步了解泰山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反思: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学生对泰山的兴趣,并分组讨论和展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互联网资源的使用,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到泰山的知识。
作业的布置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课堂延伸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华五岳》教学设计《中华五岳》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以“模拟导游讲解”的活动形式作为学生学习的平台,将中华五岳的知识学习融入到各个小组活动中,深化知识学习,强化知识向应用的迁移。
二、教材处理内容选自由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写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旅游文化》的项目四任务一:风景地貌的“骨骼”——山岳景观的部分内容。
中华五岳是中国以山岳自然景观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
唐宋以前,五岳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观并存。
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会势力彼此展开争夺。
到明清时期,南岳、北岳和中岳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东岳和西岳则以道教势力为主,成为中国道教的中心。
教材用较少的篇幅介绍了中华五岳的泰山,其他几座山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出现,知识的概括性较强。
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过于简单和笼统,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较全面的了解五岳的知识,了解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座山岳景观,故对教材作此处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中华五岳的内涵和讲解的要点,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2、初步了解导游讲解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1、小组学习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组长的协调、组织能力。
2、培养知识拓展和自学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归纳、学会应用。
3、培养运用“旅游文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旅游文化基础知识,针对不同的游客提供不同的导游讲解。
情感目标:1、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课前活动、课堂学习、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均强调小组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2、培养专业意识—课堂始终以“导游”角色贯穿,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处理问题。
四、学情分析1、本课授课对象为职高旅游专业的学生,没有导游讲解的经验,缺乏带团实务的相关知识,所以本课设计“模拟导游讲解”的尝试活动来简单介绍中华五岳的相关知识,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导游角色,明确学习旅游文化知识的目的。
小学三年级社会教案了解中国的名山大川小学三年级社会教案了解中国的名山大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的名山大川,包括五岳、长江、黄河等,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能够描述名山大川的特点并做简单评价。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的名山大川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中国的名山大川,形成初步的地理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名山大川的保护意识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放映多张中国名山大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他们对中国的名山大川有哪些了解。
2. 探究(20分钟)通过展示地理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到中国的五岳、长江、黄河等名山大川的位置,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3. 播放视频(15分钟)观看有关中国的名山大川的纪录片,了解它们的自然风景、人文背景和保护现状。
学生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合作学习(25分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名山大川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了解该名山大川的更多信息,并整理成小组报告。
5. 展示与评价(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对自己研究的名山大川进行展示,并评价其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评价和判断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概括,提醒学生名山大川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了解中国的名山大川,并可以亲自参观一些名山大川。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的名山大川,对其地理位置、特点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互动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五岳简介一、教学背景五岳是中国固有的地理概念,包括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早在古代就有了“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
五岳作为中国的名胜和文化遗产,是小学语文必须了解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五岳的位置和地理特点;2.通过描述五岳的景色和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4.了解中国古代祭天和宗教文化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通过语文课教学,在文本的描述中展开五岳的故事,以情境为媒介,引导学生认知五岳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特点。
同时运用认知、学习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总体语言能力(听、说、读、写)。
2. 教学内容详细分析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部分:2.1 五岳的介绍在课上通过演讲或简报等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五岳山的一般情况,包括它们各自的位置,规模和地形特点等,并简单介绍有哪些历史文化故事与之相关联。
2.2 五岳的文化特色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五岳的文化特色,可以通过名人事迹,文学作品,传说故事等多种形式展现。
例如,通过《岳阳楼记》,讲述范仲淹游览岳阳楼,写下“登高望远、少得之至”的名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艺术,感受文化气息。
再如,通过《五岳寻仙记》,讲述张果老在五岳山中仙缘,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仙文化。
2.3 展示五岳景色除了通过文字形式展现五岳的特色外,教师还应尽量给学生其他形式的呈现,比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地图标注等方式,让学生更生动地感受到五岳的景色和奇妙之处,从而加深认识、增强记忆。
2.4 练习语言表述在五岳故事被展现完整后,教师可以针对具体事件场景导入,组织学生进行概括和描述,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描述能力的想象力。
3. 教学过程3.1 情景导入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合作还原五岳的景色与名胜,自由表达开通带着五岳的想象旅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中华五岳华山华山位于西安东12021的华阴县城东南, 因峰峦叠翠, 状假设花朵而得名, 又名太华山。
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
华山五峰并立如掌, 有“华岳仙掌〞之誉。
海拔22021, 整个山体陡峭险峻, 百尺峡、猢狲愁、苍龙岭、擦耳崖,可谓险景典型, 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自古攀登华山仅南北一条约15公里的山道,“自古华山一条路〞, 绝非夸大之辞。
恒山素有“寨北第一名山〞美称的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千米处,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常山,相传4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
恒山分为东、西南峰,最顶峰东峰天峰岭,海拔2190米,其中西峰名为翠屏山,两峰对峙,以金龙峡分开,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为古杨家将征战之处。
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称著。
天峰、翠屏两山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
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另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区。
在悬崖峭壁上面,还留有很多名人题咏,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等景观更令人神往。
衡山衡山山势雄伟,绵延数百公里,号称有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座最有名。
传说“三皇〞之一祝融,曾到此栖息奏乐,死后葬与此。
由于衡山位于衡阳盆地的西北边缘,湘水湿气在风力吹动下,顺着山势逐渐抬高,形成了峰丛间的云雾,即“衡山烟云〞。
祝融峰是衡山最顶峰,海拔1360米。
南岳四绝是:“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
泰山东岳,初名岱山,亦名岱宗,为我国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
它拔地通天,巍然屹立于山东东部,总面积426平方千米,最顶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1987年5月被联合国定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世人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泰山景区分丽、幽、妙、奥、旷五区,其中丽区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于泰山南麓中路与西路之间的环山路线;幽区绿荫环绕,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于岱庙沿中路至南天门之间;过南天门经天街至绝顶一段,虽地势平坦,然别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称为妙区;泰山之阴为后石坞,此处林木苍郁,花草茂盛,素有奥区之誉;旷区位于群众桥过黑龙潭沿西溪桥至中天门,这里坦途绿荫,溪深谷幽。
幼儿园五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五岳的位置和特点;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五岳的名字和地理特征;3.帮助幼儿发展学习探究的习惯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五岳的位置和特点;2.学会描述五岳的名称和地理特征。
教学准备:1.图片:五岳山脉山峰的图片;2.PPT课件:以五岳为主题,形象图展示五岳的地理特征;3.其他资料:五岳的地理解说、儿歌、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播放五岳山脉的图片,询问学生山脉是什么,山脉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照片中你最感兴趣或喜欢的地方,分享你的感受和体会。
2.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山脉地区,并用诗歌或儿歌引起他们的兴趣。
第二步:提取1.老师用PPT课件展示五岳山脉的位置和特点,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每座山的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
同学们边听边看,将听到的知识体会成为自己的碎片。
2.教师了解学生基本掌握的知识,并整合学生精神素质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表达和观察能力。
第三步:操作1.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对五岳山脉进行模拟,模型的选择应该相对简单,如鸟嘴、小台阶、塑料泥土等,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
2.通过制作模型,帮助幼儿理解五岳的位置和特点,并用语言描述五岳的名称和特征。
第四步:巩固1.老师出示五岳的地理解说、儿歌、故事等资料,帮助幼儿更好地记住五岳的名称和特点。
2.帮助幼儿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并打造出自己的幸福声音。
第五步:总结1.请幼儿分享此次学习的收获和感受,鼓励他们进行广泛的思考和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进步。
2.询问孩子对五岳有没有新的理解,让他们彻底掌握和巩固所学内容,思考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方法和方式。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幼儿的学习方法,为他们的学习过程增加更多可行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五岳山脉的位置和特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同时,我还发现幼儿们对于学习五岳山脉有强烈的兴趣,学习的热情高涨,而且很快进入了状态。
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又可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