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防雷装置检测单位监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9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11年9月1日实施以来,对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规范雷电灾害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2013年因下放防雷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部分修订。
但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防雷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以下简称国发39号),取消了我局实施的防雷工程专业资质认定许可事项,将气象部门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范围重新进行了调整。
二是国家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审批事项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
2015年,《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8号,以下简称国发58号)取消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审批事项中的中介服务事项“建设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防雷产品测试”,“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转为受理后技术服务事项。
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1号,以下简称国发11号)将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审批中的“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中介服务事项转为受理后的技术服务事项。
三是国家职业资格改革取消了“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68号,以下简称国发68号),取消我局设置的“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改由省级以上气象学会实施。
2017年,为落实国发39号文有关内容,国务院修订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对涉及防雷管理的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并于2017年10月7日以国务院令687号正式公布。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修订后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同时解决《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对《办法》的有关内容进行修订。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规范雷电灾害管理,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雷电灾害防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雷电灾害防御(以下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等。
第三条防雷减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防雷减灾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防雷减灾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以及业主单位等应当履行在防雷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主体责任。
第五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建设防雷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推动防雷行政审批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建立全国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用信息、资质等级情况公示制度。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加强防雷标准化工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第七条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应当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并在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接受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监测与预警第八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则,规划全国雷电监测网,避免重复建设。
《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4.08.28•【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广东人大立法意见征集2014年8月28日)为促进地方立法的民主化、公开化,充分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现将《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在本网站登出。
敬请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并将修改意见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规处(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64号,邮编:510080),电子邮箱:*************,传真:************。
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寒冷、大风、龙卷风、灰霾、高温、干旱、雷电、道路结冰、冰雹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工作原则】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统筹规划、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工作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气象灾害防御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
江西鸿星防雷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编制日期:2018年6月目录1、范围 (3)2、术语和定义 (3)3.管理要求 (6)3.1组织 (6)3.2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 (7)3.4标标书和合同 (9)3.5检測的分包 (10)3.6采采购 (10)3.7服务客户 (11)3.8投诉 (11)3.9不符合要求的检測工作的控制 (11)3. 10改进 (12)3.11纠正措施 (12)3.12预防措施 (13)3.13记录的控制 (13)3.14内部部审核 (14)4技术要求 (15)4.1人员 (15)4.2设备和环境条件 (17)4.3检俭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18)4.4设备 (19)4.5测测量溯源性 (21)4.6检测对象 (22)4.7检測结果质量的保证 (22)4.8检测报告 (23)5.企业员工责任制 (26)6.质量控制措施 (29)第一节检测安全操作措施 (29)第二节检测流程 (29)7.质量管理制度 (31)二、合同管理制度 (33)三、异议申诉处理制度 (35)四、事故应急预案分析处理制度 (35)五、保密制度 (36)六、人员培训制度 (37)七、资料交接制度 (37)八、现场检测监督、检查制度 (37)九、检测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38)十、检测人员考核、奖惩制度 (38)十一、检测结果报告制度 (39)8.档案管理制度 (40)一、普通档案的管理 (40)二、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41)9.检测作业指导书 (45)(一)、仪器设备购买使用操作制度和实施 (49)(二)、激光测距仪 (52)(三)超声波测厚仪 (53)(四)、经纬仪 (54)(六)、可燃气体测试仪 (56)(七)、接地电阻测试仪 (56)(八)土壤电阻率测试仪 (57)(九)等电位测试 (58)(十)环路电阻测试仪 (58)(十一)防雷元件测试仪操作规 (59)(十二)绝缘电阻测试仪操作规程 (61)(十三)、表面阻抗测试仪 (62)(十四)、静电电位测试仪 (63)(十五)数字万用表 (64)(十六)标准电阻 (6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安全防目录第一章总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概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标准的属性、级别及其在安防标准体系中的地位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范》主要内容的确定及章节设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与相关标准的比较和协调关系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范》的主要特点及实施后的效益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规范》贯彻实施中今后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内容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重要物资储存库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民用机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铁路车站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江西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考核办法》政策解读(2018)一、《办法》出台的背景与目的1.制定并实施《办法》是我省开展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工作的迫切需要。
2016 年 6 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提出了规范防雷检测行为,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的新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对防雷检测机构开展检测质量考核,是气象部门转变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防雷检测机构提高检测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检测质量考核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工作,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还未制定全国统一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主要依据是中国气象局颁布实施的气象行业标准《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QX /T317—2016)。
因此需要制定《办法》对考核组织、方式和要求,考核程序、依据和评定,考核结果应用和管理等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以期实现对管理相对人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监管。
2.制定并实施《办法》是加强我省防雷检测服务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6年10月防雷检测服务市场全面开放以来,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企业获得防雷检测资质后,挂靠、设立跨省区分支机构的情况较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检测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给我省防雷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因此,制定并实施《办法》,规范开展防雷检测质量考核工作,是我省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切实履行防雷检测服务市场监管职能,提高防雷检测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3.制定并实施《办法》是全国各省加强防雷检测服务市场监管的普遍做法。
目前全国已有部分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当地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考核办法》。
因此,为了规范我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考核管理,提升检测质量,保障防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31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江西实际,制定《办法》势在必行。
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流程情况的报告(征求意见稿)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0.31•【字号】•【施行日期】2017.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流程情况的报告(征求意见稿)近年来,我市部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因交付使用存在质量问题引发的投诉、纠纷时有发生,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也暴露出当前我市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存在程序运行不顺畅、规范标准不明确,以及职能管理错位、责任真空等问题,对于我市强化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和质量满意度形成瓶颈阻力,亟待进一步加强规范。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关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一)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定义: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建设单位在收到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根据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法律制度和竣工验收技术规范标准,以及建设合同(勘察设计合同、建筑承包合同、建设监理合同等)的约定,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对建筑工程进行查验接收的行为。
其中,组织者是建设单位,主要参与者是建设合同的各方主体。
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组织、参与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委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竣工验收过程实行监督。
(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建部第5号令)等。
(三)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
深圳市防雷中心关于公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核费原则的通知
正文:
---------------------------------------------------------------------------------------------------------------------------------------------------- 深圳市防雷中心关于公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核费原则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物价文件《关于核定防雷设施检测等服务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的复函》(粤价函〔2004〕409号)的规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又称雷击风险评估)项目按照投资总额的1.5‰的最高限价标准进行议价收费,最低收费应不低于服务成本;同时规定各检测机构可在上述标准范围内,视难易程度及类别,制定具体收费标准。
深圳市防雷中心依照成本核算原则进一步细化雷击风险评估核费原则如下:
1、新建建(构)筑物项目,雷击风险评估收费按建筑面积1.0元/平方米核算。
2、无法按面积核算的设施及场所,按照新建工程防雷检测费用的70%核算。
3、上述项目最终核算额超过项目按照投资总额的1.5‰的,按项目按照投资总额的1.5‰收费。
4、按最低成本收费原则,雷击风险评估项目最低收费标准3000元/宗。
本核费原则自通知之日起执行,以前文件凡与本通知规定不符的,一律以本通知为准。
服务电话:*************
投诉电话:*************
深圳市防雷中心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结束——。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从规范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组织锂离子行业大型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共同起草编制了《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安全规范》。
(二)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锂离子电池因为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诸多特点,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
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6 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分别为5.9GWh、17GWh、30.5GWh,同比增长293%、188%、79%,最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51万辆和77.7万辆,按照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10万辆,2025年525万辆,2030年则超过1500万辆。
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然而由于现有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和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导致发生了一系列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
如2016年1月16日深圳宝安电池厂突然起火;同年3月22日,深圳美拜电子有限公司仓库发生意外起火;最严重的锂电池安全事故发生在5月31日位于启东市的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锂电生产车间发生空间爆炸,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锂电池产业相关起火事故有40多起,分布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运输、应用、回收等各个环节,其中发生在生产环节多达10起事故。
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分析,多数火灾事故主要发生在锂离子电池大量集中存放的区域,如电池化成、老化、电池仓库等区域,特别是在夜间等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事故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其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单个锂电池内部短路问题造成电池温度升高,形成热失控,从而引燃周围的电池,高温进一步导致电解液及电极物质分解,气体体积急剧膨胀,最终导致起火或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