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XXX科研成果及获奖清单论著类1《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出版2《中国公民劳动权利保护》,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3《老年人权利法律保护》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编著类4《新编保险法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教材类5《经济法学》(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6《劳动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7《经济法教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8《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6月版参考书11《法学基础(案例分析)》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论文Ⅰ二类权威12《公民劳动权探析》发表于《法学》1997年第8期;核心13《论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法学杂志》2005年第7期。
14《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利益平衡与权利保护》,《中国劳动》2005年第8期。
15《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法律规制》,《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
16《运用雇主分立理论确立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中国劳动》2006年第3期。
17《劳动合同在协商一致的条件下才能变更》,《中国劳动》2006年第3期。
18《法律不应允许企业就高管人员劳动合同期限履行约定违约金》,《中国劳动》2007年第2期。
19《我国劳动标准实施的现状与对策探析》,《当代法学》2007年第4期。
普通20《论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21《论我国的劳动经济补偿制度》,《东吴法学》2003年刊。
22《我国劳动基准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探析》,《东吴法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论文Ⅱ23《论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效力》发表于《海峡两岸法律研讨论文集》(台湾版)24《论国际人权公约对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影响》,《宪法基本权利新论》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论竟业禁止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关系》《苏州大学学报特刊》1999年26《劳动力派遣法律规制研究——兼议我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相关规定》,《劳动力派遣的发展与法律规制》(论文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4月版获奖情况1获教学利苏奖2获教学建行奖3《公民劳动权探析》发表于《法学》1997年第8期,获中国劳动法学会“《劳动法》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
博士研究生提交的科研成果材料清单
一、科研论文发表达到学位申请要求博士生,提交材料如下:
1.《**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登记表》1份(导师签字);
2.科研论文封面、目录、全文的复印件1套;(补充说明:如果是独著、主编或副主编形式的学术专著,请提交:封面和版权页的复印件;如果SCIE/SCI 论文处于Online状态,请打印全文)
二、科研论文发表达到未学位申请要求,但申请先毕业、不讨论学位的博士生,提交材料如下:
申请书1份,申请书主要包括已发表科研成果情况、申请先毕业原因、拟申请学位时间等,申请书请导师与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盖院系公章。
评研究项目用——科研成果证明模板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科研成果证明模板,供评估研究项目时使用。
科研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因此,科研成果的证明对于评估一个项目的价值至关重要。
2. 科研成果清单
在本部分,列举出科研项目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每个项目可能有不同的科研成果,以下是一个样例清单:
- 出版的学术论文
- 获得的专利
- 发表的会议论文
- 受邀的演讲和报告
- 开发的软件或工具
- 受到的奖励和荣誉
请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相关科研成果的详细信息。
3. 科研成果详细信息
在本部分,说明每个科研成果的详细信息。
以下是一个样例的科研成果详细信息说明:
学术论文
- 论文标题:《XXX》
- 发表期刊/会议:XXX
- 接收日期:XX年XX月
- 概要:简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专利
- 专利名称:XXX
- 专利号:XXX
- 授权日期:XX年XX月
- 摘要:简要介绍专利的创新点和实施方法。
请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其他科研成果的详细信息。
4.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科研项目成果证明的模板,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充和修改。
科研成果的证明对于评估一个项
目的价值至关重要,希望该模板能够帮助评价人员更全面地了解项目的科研成果。
科研院/社科处(公章)2017年4月
说明:由于国家留学基金委对科研成果清单无固定格式,以上表格根据有关文字说明设计,供申请人参考。
.科研成果统计时间为参加工作以来,重点考察近五年成果,须由所在院校相关部门统一认定并加盖公章。
1.科研项目:申请人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清单,一般应注明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止时间、经费额度、个人排名等。
2.学术论文及著作:为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学术著作,一般应注明论文/著作名称、刊物/出版社名称、作者排名/身份(自著、合著、编著等)、期号/年度、刊物类别(SCI、SSCI、CSSCI等)。
3.获奖情况:主要与申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教学获奖。
一般应注明获奖级别(国家级、省部级)、奖励部门、等级、获奖年月、个人排名等。
()科研成果清单一、论文共发表学术期刊论文篇(SCI收录篇、EI收录篇);其中第1作者篇(SCI收录篇, EI收录篇,核心期刊篇),其他排名作者的篇(SCI收录篇, EI收录篇,核心期刊篇)。
1.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Chunpeng W ANG, Fuxiang CHU, et al. Polyurethane-acrylate hybrid latexes from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effect of endgroups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2009,20(3): 319-326 (SCI IF=2.0) (EI)2)王春鹏,储富祥等. 不同端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细乳液的表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2.其他排名作者论文:1)Shouhai Li, Chunpeng Wang, Xiaowei Zhuang, Y ong Hu, Fuxiang Chu. Renewable Resource-Based Composites of Acorn Powder and Polylactide Bio-Plastic: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Evaluation[J].Journal of Polymer and Environment,2011,19(1):301-311. (EI)2)庞久寅,王春鹏,等. 细乳液聚合制备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二、获奖情况1)2)三、专利情况已授权发明专利项,已公开发明专利项。
1.授权专利1)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细乳液聚合法;ZL:200410041599.X;授权日期:2007.5.30.(排名第一)2.公开专利1)橡子粉基热塑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1696283A,申请号:200910035268.8. (排名第一)备注:以(姓名+科研成果清单)命名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公路科研成果应用清单一、引言公路科研成果是公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将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路科研成果的应用,特制作此清单,介绍部分公路领域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智能交通系统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应用车载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道路交通信息的高效采集、处理和发布。
该系统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应用,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地面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对交通灯信号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该系统已在多个交通繁忙的路口得到了实际应用,成功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
三、道路材料与结构1. 新型路面材料新型路面材料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多个地区的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可以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在桥梁和隧道等重要部位的建设中,其具有更高的抗压、抗弯和耐久性能,可以有效提高路桥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智能路基与养护技术1. 智能路基监测系统智能路基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路基变形和沉降情况,为路基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该系统已在部分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公路中得到了应用,有效降低了路基养护成本。
2. 智能养护机器人智能养护机器人采用机器视觉与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对路面进行自动清洁、修补和养护,减少了人力成本和交通干扰,提高了养护效率。
五、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1. 公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公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通过对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指导公路规划和设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交通节能减排技术智能交通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交通管理、车辆尾气监测和排放控制等方面,为实现公路交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教育科研创新成果考核负面清单
1.抄袭和剽窃
提交他人作品作为自己的原创成果
未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观点
2.数据造假
擅自篡改、伪造或删除数据
故意掩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错误
3.无效实验方法
使用不科学或不严谨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重复已有的实验,没有创新性
4.缺乏科学论证
结论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
比较结果不具备严谨的统计分析
5.未经同行评审的发表
发表研究成果的期刊或会议未经同行专家的评审
发表成果与同行评审结果不符合
6.伦理问题
违反伦理准则或道德原则进行研究
未经得到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7.学术诚信问题
研究报告中故意隐瞒或虚构研究成果
未遵守学术规范,如未按要求标注引用来源等
8.研究目的不明确
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或研究问题
研究内容与所提出的目标或问题不相关
9.结果不可靠
实验结果缺乏重复性或稳定性
结果无法被其他研究者复现
10.少量或无创新性
缺乏对已有研究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研究成果与现有知识没有显著差异
以上是教育科研创新成果考核中的负面清单,研究者应该避免这些问题,注重科学诚信和创新性的要求。
研究过程中应持独立、客观、严谨的态度,确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价值。
公路科研成果应用清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公路交通领域也迎来了许多创新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公路交通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便利。
本文将就公路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技术带来的益处。
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目前公路交通领域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
它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交通流量、车辆速度、道路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该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决策效率,还可以为驾驶员和行人提供更加准确的交通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出行路线,避开拥堵的路段。
二、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先进的交通控制算法和实时的交通数据,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控制。
通过该系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能够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的时间,以实现道路交通的顺畅和高效。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车辆在红绿灯处的等待时间,还能够降低交通拥堵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是通过在重点路段安装高清晰度摄像头和智能识别算法,实现了对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违法行为,如闯红灯、超速,以及意外事件,如车辆的抛锚、路面的积水等,及时向交通管理部门和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
通过这项科研成果的应用,交通安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
四、新型材料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近年来,新型材料的发展为公路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高性能混凝土、回收材料、聚合物改性沥青等新型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还能够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公路建设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公路的长期使用和维护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智能车辆与智能路网的融合应用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和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车辆和智能路网的融合应用已经成为了公路交通领域的一个热点。
科研院/社科处(公章)2017年4月
说明:由于国家留学基金委对科研成果清单无固定格式,以上表格根据有关文字说明设计,供申请人参考。
.科研成果统计时间为参加工作以来,重点考察近五年成果,须由所在院校相关部门统一认定并加盖公章。
1.科研项目:申请人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清单,一般应注明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止时间、经费额度、个人排名等。
2.学术论文及著作:为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学术著作,一般应注明论文/著作名称、刊物/出版社名称、作者排名/身份(自著、合著、编著等)、期号/年度、刊物类别(SCI、SSCI、CSSCI等)。
3.获奖情况:主要与申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教学获奖。
一般应注明获奖级别(国家级、省部级)、奖励部门、等级、获奖年月、个人排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