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药物分类及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235.00 KB
- 文档页数:51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抗心律失常药1.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1)分类和常用药品(2)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作用特点(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4)典型不良反应、禁忌和特殊人群用药2.代表药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的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维拉帕米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1.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1)分类和常用药品(2)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作用特点(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4)典型不良反应、禁忌和特殊人群用药2.代表药品(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卡托普利、福辛普利、频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阿利吉仑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2)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3)β授体拮抗剂普蔡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4)其他抗高血压药利血平、甲基多巴、硝普钠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调节血脂药1.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1)分类和常用药品(2)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作用特点(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4)典型不良反应、禁忌和特殊人群用药2.代表药品(1)主要降胆固醇的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罗布考、依折麦布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2)主要降三酰甘油的药物非诺贝特、阿昔莫司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抗心绞痛药1.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1)分类和常用药品(2)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作用特点(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4)典型不良反应、禁忌和特殊人群用药2.代表药品硝酸酯类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抗心力衰竭药1.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1)分类和常用药品(2)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作用特点(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4)典型不良反应、禁忌和特殊人群用药2.代表药品(1)强心苷类药地高辛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2)沙库巴曲缬沙坦、米力农、伊伐布雷定的适应证与临床应用。
4.1.1心力衰竭及其药物治疗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
心力衰竭起始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或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后者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通过心肌重构而不断发展和加重,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由于心脏受损的病因、部位、程度和功能等不尽相同,故可将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右心及全心心力衰竭;收缩功能障碍(收缩性)、舒张功能障碍(舒张性)或混合型心力衰竭;低动力型和高动力型心力衰竭;前向性和后向性心力衰竭;以及有症状和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等多种类型,其中以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最为常见。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慢性心力衰竭明显不同。
4.1.1.1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可根据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从高发危险人群进展成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包括联合使用三大类药物,即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β受体拮抗药。
不能耐受ACEI者可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作为替代药。
为进一步改善症状或控制心率等,地高辛是第4个联用的药物。
醛固酮受体拮抗药可用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还缺乏研究,主要措施是减轻症状和纠正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基础疾病,包括积极控制高血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或转复窦性心律。
ACEI、ARB或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有助于逆转左室肥厚或改善舒张功能,利尿药可缓解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但地高辛有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或损害心肌的松弛性,不推荐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
除非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用β受体拮抗药心室率仍不能满意控制的患者,需用地高辛。
目录CONTENT第一节抗心律失常药难点心律失常根据发生位置分为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根据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型、缓慢型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1.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加速性交界区自主心律、房颤及房扑2.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速、心室颤动等。
(一)Ⅱ类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
(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的药物考点1.I类钠通道阻滞药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如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等。
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如苯妥英钠、美西律、利多卡因I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如普罗帕酮、氟卡尼。
2.作用于钾通道的药物钾通道阻滞剂:如胺碘酮、索他洛尔(兼β受体阻断)钾通道开放药:如尼可地尔3.Ⅳ类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和地尔硫。
【1-3题共用选项】A.利多卡因B.索他洛尔C.美托洛尔D.硝酸甘油E.维拉帕米1.属于钠通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药是2.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药是『正确答案』E3.属于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抗心律失常药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钠通道阻滞剂;B:延长动作电位时程;C:β受体阻断剂;D:硝酸酯类;E:钙通道阻滞剂。
考点一、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一)β受体阻断剂阻滞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交感神经效应→减慢窦性节律,减慢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延长房室结的功能性不应期,因此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离子通道的药物1.作用于钠通道的药物-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类别及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代表药物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延长复极过程,延长有效不应期更为显著,抑制异位兴奋点的自律性和传导速度使Q-T间期延长,减低心脏兴奋性。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缩短复极时间和提高心室颤动阈值的作用,可使传导减慢,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降低,Q-T间期缩短。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Ⅰ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显著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性的作用最为显著普罗帕酮、氟卡尼2.作用于钾通道的药物-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钾通道阻滞剂代表药物:胺碘酮、索他洛尔抑制多种钾通道,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对动作电位幅度和去极化影响小,延长Q-T 间期。
心血管疾病中成药的用药解析一、冠心病、心绞痛1.麝香保心丸芳香温通,益气活血。
用于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塞。
此丸乃古方苏合香丸的变方,适于湿浊阻滞的胸痛,即胸痹之痰浊痹阻型。
此丸偏宣窍,与速效救心丸比之偏温散。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以下特点:(1)起效迅速,舌下含化最快30s起效,迅速缓解胸闷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2)保护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心脏血流供应,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3)促进心肌缺血部位的血管再生,从根本上改善心肌缺血;(4)有较高的xx及耐受性。
2.速效救心丸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本品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速效救心丸是纯中药制剂,不像硝酸脂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长期服用可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速效救心丸经过20年临床发现,随着服用时间延长,其心功能、血流变等不断得到改善,治疗效果也不断增加。
大量临床报道,服用消心痛第4周开始疗效下降,产生耐药性,而每日含服速效救心丸3次,每次6粒,第一周心电图即有明显改善,至第6周以后效果更明显,不产生耐药性。
此外,速效救心丸中的冰片易伤阳耗气,会使心脏功能减弱,因此无论哪类病人,都要注意避免此药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3.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以下特点:⑴用于预防:长期服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优于小剂量阿司匹林。
⑵用于治疗: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
⑶用于急救:滴丸剂型起效、吸收快,三分钟便可迅速缓解心绞痛。
毒理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是无毒性的,约1%的会发生一过性的头胀、头晕或脸潮红及极少数人发生胃肠不适。
并不需要服用任何其它药物来治疗,而在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以上三种药物均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急救治疗,药性偏温的程度依次为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而复方丹参滴丸药性要平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