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中西医护理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40.86 KB
- 文档页数:1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一.疾病名称中医名称:项痹西医名称:颈椎病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1)颈肩痛(2)颈部活动受限(3)手指麻木(4)头晕、恶心(5)瘫痪三.护理评估(1)发病史,诱发因素(2)疼痛部位,程度(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5)辩证分型: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四.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五.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六.临症(证)施护(1)保守治疗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①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并做好体位示教。
②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③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针灸疗法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②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选择合理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③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④剧烈运动或未进食者应休息后在治疗。
3)牵引疗法①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讲解牵引的原理使患者有一定了解。
②牵引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牵引的力度。
③牵引后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4)拔火罐①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原理,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②根据治疗部位和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不同,选择合适的火罐。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法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间盘脱出、增生性颈椎炎与颈神经根综合征的统称,是一类随退行性病例发展成基础病症的疾患。
在中医上,颈椎病主要有以下症候:肝肾不足、血瘀气滞、气血亏损、风寒痹阻等。
中医讲求辩证施护,那么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以下颈椎病的中医病理,以及具体的症候类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椎病的中医症候类型及发病机制站在中医学的角度来看,颈椎病的症候类型主要包括肝肾不足、血瘀气滞、气血亏损、风寒痹阻、痰湿阻络。
其中肝肾不足,会引起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脉弦,舌红少苔。
血瘀气滞会伴有上肢与颈肩部刺痛,脉滑,舌暗。
气血亏损会引发心悸气短、身体乏力、面色苍白、四肢麻木,脉细弱。
风寒痹阻会造成颈部僵硬、恶寒畏风,而且上肢与颈肩部窜痛麻木,疼痛剧烈,活动不利索。
脉紧,舌淡红,舌苔较薄。
痰湿阻络会导致四肢麻木、纳呆、头重,脉滑。
舌呈暗红色。
颈椎病常见群体(1)不恰当的姿势。
不良姿势的陋习为颈椎病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比如哪些经常卧在车上睡觉、坐在车上看书、长期坐位睡觉等群体,在他们进入睡眠后,肌肉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差,容易损伤颈部。
(2)上班族。
长期坐办公室与低头看书的群体,极易患上颈椎病,导致局部过度活动,而损伤到肌肉韧带。
(3)颈部外伤。
只是单纯的头部外伤并非是直接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因素,然而缺失引起或伴发颈椎病的关键因素。
部分患者由于存在颈椎骨质增生的情况,颈椎间盘膨出,软组织发生了病变,从而使颈椎管处在狭窄状态。
外伤因素的诱导,还会发生局部瘫痪的情形。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法(1)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又称作针刺放血治疗法,通过针具刺破患者特定的穴位,释放一定量的血液。
这样有助于气血运行通畅,没有阻碍。
取肩井和大椎为主穴,也可以搭配痛点放血的方法,同样能够收获良好的疗效。
这种放血疗法适用于痰淤互结型、风寒湿痹阻型等颈椎病患者。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的病症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颈椎病的中医疗法与护理颈椎病又被称作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群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随着现代人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使得颈椎病有着向中年与青年群体进行扩张的趋势。
只有及时针对颈椎病采取适当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人们才能有效的远离颈椎病的影响。
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又被称为颈椎综合症,是由包括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等多种疾病在内的复杂多样的病因导致患者的颈椎出现退行性病变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长期劳动引发的损伤以及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等情况引发的临床综合征。
当人们患上颈椎病之后,就很容易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各种眩晕、头疼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视觉障碍以及行动障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严重。
只有及时针对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护理,才能避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在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当中,颈椎病属于“项痹”等疾病的范畴,其病位在患者的筋骨之间,但其病症大多并不是由于筋骨引起的,而是由于肝肾内亏引起的。
在传统中医理论当中,筋骨需要有气血的濡养才能保持强健,而肝肾亏虚就会导致筋骨逐渐虚弱,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颈部的僵硬疼痛等症状。
除此之外,长期劳动也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中医当中所说的“久站伤骨,久走伤筋”也能够有效的解释颈椎病这种疾病的出现。
中医怎样治疗颈椎病?1.按摩治疗在颈椎病的按摩治疗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法来对患者的颈椎部位产生影响,治疗效果也是与按摩手法相关。
在按摩时,需要患者坐于低处,而医师站在患者背后,通过滚、揉、点压、拿捏、弹拨等方式对患者颈部肌肉进行按摩,促进患者的颈部肌肉的充分放松。
此过程需要进行20分钟。
随后,医师需要托住患者的下颌与后枕部,在嘱咐患者放松肌肉的同时缓慢用力提拉患者的头部,随后使患者的头部向一侧旋转,并尽量超过正常旋转限度5~10°左右。
若患者在此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的出现,则再使患者头部向另一方向旋转。
按摩治疗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师。
肩颈痛中医护理方案概述本文档提供了一份肩颈痛的中医护理方案,旨在帮助缓解肩颈疼痛问题。
本方案采用简单易行的中医疗法,不涉及法律复杂性问题。
症状分析肩颈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肌肉疲劳、姿势不良、劳损和炎症等。
中医认为,肩颈痛多与气血不畅有关。
护理方案以下是针对肩颈痛的中医护理方案:1. 中药熏蒸:使用一些具有舒肝理气、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等),配合艾灸或者中药熏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可以有效缓解肩颈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推拿按摩时,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3. 中药熏洗: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材煮水或熬制成药水,用于洗浴时使用。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温热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4.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肩颈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根据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改善疼痛情况。
5. 艾灸疗法:通过燃烧艾条或者艾绒,将热力传输到相应的穴位上,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艾灸疗法可作为中医护理方案的辅助疗法。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护理方案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请确保照顾者具备相关的中医知识和技能,否则请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 针灸和艾灸疗法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 只有在确诊为非严重健康问题的情况下,才可以尝试中医护理方案。
如症状加重或持续,请及时就医。
- 本方案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严重疾病患者,请寻求专业医师的建议。
请谨慎使用本方案,并在实施前咨询合适的中医师。
颈椎病的中西医护理方案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的转变,颈椎病成为当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颈椎病的发生率非常高,并且发病患者平均年龄越来越低,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神经根以及脊髓受到了椎间和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压迫所导致的。
患有颈椎病的病人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自理能力降低,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自理能力完全丧失,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存质量。
所以我们对颈椎病的护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那么有哪些结合中西医护理措施呢?一、基础护理在患者进行洗漱、换衣服、吃饭等各项日常活动的时候给予协助,把经常要使用的东西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要保持病房的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因受到风寒而使病情加重。
由于颈部肌肉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而紧张,使颈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使颈椎的负担加重,所以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睡的床尽量使用硬板床,用正确的姿势卧躺,枕头高度要适合。
二、心理护理颈椎病的治愈过程非常漫长,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复杂的病症,有许多原因能导致该病的发生,病情反复不定,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具体的表现主要为焦躁、烦闷、抑郁等等,所以心理护理在颈椎病的护理过程中十分重要。
对入院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做好入院宣教工作,将该疾病的基本知识和诱发该病症的原因向患者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使患者能对颈椎病的各项临床特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减少患者的负面心理,使他们的信心得到增加,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颈椎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来。
医生要和护士以及患者在思想上达到统一,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治疗上能够达成共识。
护士在制定康复锻炼计划的时候尽量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进来,使患者的安全感得到增加,积极配合治疗。
护士要对家属配合的重要性引起重视,让家属给予患者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多鼓励患者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给患者听一些风趣的故事或者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来缓解患者悲伤、紧张等情绪,使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治疗中来。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措施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和肩背疼痛等。
传统中医学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气血不畅引起的,因此,中医护理在缓解颈椎病症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护理措施来帮助缓解颈椎病症状。
中医护理方法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护理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气血不畅导致的,因此,调理气血对于缓解症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调理方法:1.补气药物:常用的补气药物包括黄芪、党参等,这些药物能够提高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2.活血祛瘀药物:常用的活血祛瘀药物包括川芎、丹参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3.温经药物:常用的温经药物包括肉桂、姜黄等,这些药物能够温暖经络,舒缓颈部的不适感;4.祛风湿药物:常用的祛风湿药物包括秦艽、狗脊等,这些药物能够祛除风湿,缓解病情。
穴位按摩中医的穴位按摩也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按摩方法:1.太阳穴按摩: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区域,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缓解头痛和眼睛疲劳;2.风池穴按摩:以指尖或拇指压按颈部的风池穴,每次持续3-5分钟,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3.大椎穴按摩:用拇指从颈椎发际开始向下按摩至第七颈椎。
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和肩背疼痛。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中医饮食调理的建议:1.增加营养:平时应注重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2.祛湿食物:可多食用白菜、山药等祛湿食物,避免食用油腻和寒凉食物;3.补气养血食物:可多食用糯米、黑豆等补气养血食物,以调理气血。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护理方法,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颈部和周围区域的穴位和经络,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推拿手法:1.拉扯法:用双手托住患者的头部,用力向上拉扯头部,然后向左右两侧拉扯,每次持续5-10秒钟,可缓解颈部僵硬和疼痛;2.摩擦法:用手掌搓热后,以适当的力度在颈部和肩部来回摩擦,每次持续3-5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3.揉搓法:用双手揉搓患者的颈部和肩部,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舒缓肌肉的疼痛和紧张。
颈椎病中医护理关键词:颈椎病的中医护理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椎间关节退变,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椎、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头、颈、肩、上肢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但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具有发生年龄化、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
中药认为颈椎病是因颈项部长期劳累,感受外邪,动作受度,使项部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所致。
中医治疗原则是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疏风散寒。
1临床资料、我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颈椎病患者42例,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3周6年。
临床症状多见颈部疼痛、僵硬,转动不灵活,一侧或双侧肢体麻木疼痛,患肢肌力减弱,体征有颈部棘突压痛(+),颈肌紧张,颈部活动受限,压颈或颈神经根紧张试验(+),患肢痛觉及腱反射减弱。
X线、CT或MRI可明确诊断。
经过采用针灸、牵引治疗和中医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治疗时间为4~30天,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工作和生活恢复正常)36例;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偶有头晕或颈背部酸痛,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4例;无效(症状明显改善)2例,总有效率95.24%。
【辩证分型】: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痛麻木,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症: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裹。
舌暗红,苔厚腻,脉滑。
4、肝肾不足症:眩晕头痛,耳鸣耳聋,睡眠多梦,面红目赤。
舌红少津,脉眩。
5气血亏虚症: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倦怠乏力。
舌淡少苔,脉细弱。
【辩证施护】1、风寒痹阻型:此患者恶寒喜暖得热则舒,应住在温暖、向阳避风干燥的房间,每遇阴雨潮湿气候要提高室温以驱散潮气,注意保暖,不宜在寒冷或阴雨潮湿天气倒室外活动,以防加重病情。
夏季勿固定吹风扇及使用空调,局部保暖,痰湿阻络型: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尽量避免大喜大悲的过度精神刺激。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护理指导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与上班族来说,经常被颈椎病困扰,长时间伏案工作,很容易使颈椎发生劳损。
对上班族来说,颈椎疾病几乎已经成为标配。
经常会有颈部僵硬、酸困与疼痛,并伴有活动功能受限,在颈部转动时会有声响,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失眠头痛、头晕、上肢麻木等。
那么,患了颈椎病之后该如何进行康复护理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通过中医的方法,对颈椎病进行康复护理。
一、颈椎病概述(一)颈椎病概念颈椎病又叫做颈椎综合征,颈椎病就是颈椎椎间盘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与继发性骨性病变,累及周围的椎动脉、神经根、脊髓等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的症状,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非常高。
通常颈椎的好发部位在颈椎的4~5或5~6节,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颈肩部疼痛或手指麻木等。
(二)颈椎病的发病原因(1)中医观点中医认为颈椎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伤、劳损、风寒、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使气血循环受阻而造成的,在中医中属于痹症的一种。
(2)西医观点第一,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退行性病变主要包括椎间盘边缘的病变、椎间盘病变与颈椎其他部位的病变。
第二,慢性劳损,慢性劳损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工作姿势、睡眠姿势不良造成的。
第三,头颈部外伤,头颈部外伤包括暴力造成的颈椎间盘突出,由于间接暴力使颈椎与周围的结构发生损伤,或者垂直压缩暴力、颈椎脱位前纵韧带撕裂等。
第四,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畸形包括棘突畸形、先天性椎体病变、颈肋与第7颈横突肥大等。
(三)中医辩证分型中医可以将颈椎病分为实证与虚证,实症在常见症状之外,还会有刺痛、头重如裹、恶寒畏风、疼痛僵硬等,虚症的患者还会有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声低、腰膝酸软、手脚发热等。
二、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护理指导方案(一)穴位保健(1)体穴疗法选取后溪穴,后溪穴位于手的内侧,第五掌指关节后,掌横纹赤白肉际凹陷处。
对于畏寒怕冷的患者可以加用风池穴,风池穴在枕骨下方,和风府相平,位于斜方肌上端与胸缩乳突肌的凹陷处。
文/唐丽娟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颈椎病的中医治疗和护理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生活、行为习惯不良,颈椎病的发生率在不断提升。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颈椎病,文章对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是指因颈椎结构的异常变化和功能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肩部和上肢疼痛、麻木、乏力,头晕、头痛等。
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位,由7个椎骨组成,所以一旦颈椎出现了病变,肢体功能和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和护理针刺。
针刺通过毫针刺激穴位,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促进健康的目的。
医护人员根据颈椎病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来进行针灸治疗,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中药外敷。
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将中药煎煮成膏药,直接贴敷于患处,通过渗透、软化、祛寒湿等作用,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从而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
推拿按摩。
临床上可以选择相应的经络和穴位,通过推、拿、按、揉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循环,改善身体状况。
拔罐疗法。
拔罐是一种运用特定的罐具,在皮肤上产生负压效应,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起到疏导痹阻、祛风湿、活血止痛作用的治疗方法。
颈椎病患者可以通过拔罐,有效地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颈椎病症状。
艾灸疗法。
艾灸运用艾绒、艾条熏灸局部,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颈椎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对颈部不适部位或特定穴位进行熏灸,从而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等作用,达到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和应用,以免发生意外。
颈椎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合理饮食。
患者日常饮食要合理搭配食物,均衡摄取各种营养素。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尽量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颈椎病的中西医护理方案
发表时间:2019-06-17T10:40:16.76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作者:陈宗巧[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的转变,颈椎病成为当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宁南 615400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的转变,颈椎病成为当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颈椎病的发生率非常高,并且发病患者平均年龄越来越低,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神经根以及脊髓受到了椎间和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压迫所导致的。
患有颈椎病的病人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自理能力降低,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自理能力完全丧失,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存质量。
所以我们对颈椎病的护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那么有哪些结合中西医护理措施呢?
一、基础护理
在患者进行洗漱、换衣服、吃饭等各项日常活动的时候给予协助,把经常要使用的东西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要保持病房的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因受到风寒而使病情加重。
由于颈部肌肉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而紧张,使颈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使颈椎的负担加重,所以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睡的床尽量使用硬板床,用正确的姿势卧躺,枕头高度要适合。
二、心理护理
颈椎病的治愈过程非常漫长,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复杂的病症,有许多原因能导致该病的发生,病情反复不定,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具体的表现主要为焦躁、烦闷、抑郁等等,所以心理护理在颈椎病的护理过程中十分重要。
对入院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做好入院宣教工作,将该疾病的基本知识和诱发该病症的原因向患者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使患者能对颈椎病的各项临床特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减少患者的负面心理,使他们的信心得到增加,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颈椎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来。
医生要和护士以及患者在思想上达到统一,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治疗上能够达成共识。
护士在制定康复锻炼计划的时候尽量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进来,使患者的安全感得到增加,积极配合治疗。
护士要对家属配合的重要性引起重视,让家属给予患者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多鼓励患者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给患者听一些风趣的故事或者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来缓解患者悲伤、紧张等情绪,使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治疗中来。
三、饮食护理
颈椎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应该要以清淡为主,所食用的食物要易消化,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果患者的肝肾不是很好,可以让患者食用枸杞、桂圆等滋阴补肾;如果患者的眼睛经常流泪,就应该注意患者所吃的食用里面要含有钙、硒、锌,蛋黄、动物的肝脏等;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压,就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还可以对患者进行食疗,针对痉痛型可以制作当归汤,采用鲳鱼一条,加入六克的当归,十五克的伸筋草一起煮,吃鱼肉喝鱼汤;治疗痹痛型可以制作葛根汤,采用十五克的葛根,用水煎熬,选取汤汁过滤渣,加入二十克的赤小豆、30克的粳米,熬成粥服用;治疗眩晕型制作苏子粥,选用六克的苏子,十克的伏龙肝,选取汤汁过滤渣,和五十克粳米一起煮成粥服用。
四、健康教育
要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知识宣教,引导患者养成正确的作息时间,多进行日常的运动。
首先告诉患者诱发该病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临床表现,所采用的的护理方案等。
其次,该病症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很难治愈,随时可能因为患者的用力不当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坐的时候还是睡觉的时候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使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
另外,患者在睡觉的时候要采用适当的睡姿,和舒适的枕头,睡觉的时候要保持持颈、胸、腰椎所呈现的曲度自然舒适。
所枕的枕头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要适中,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除此之外,要加强功能训练,患者要使自己的颈部得到定期的训练,使颈部肌肉的疲劳感得到缓解,尤其是针对长期伏案的工作人员更应该要坚持每天进行功能训练,以此来使颈部的肌肉力量到加强,使颈椎更加稳定,从而降低颈椎病的发生。
最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的配合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结论:颈椎病是慢性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很多患者在病情仅仅得到缓解还没有治愈的时候就出院了。
所以护士要协助医生帮助患者制定更加详细的康复治疗计划,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情况来对患者进行出院健康宣教。
可以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患者的后续治疗进行督促,对患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要耐心倾听,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解决,并且叮嘱患者按时来院进行复诊,使颈椎病的综合治疗效果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