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作业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32
感受生命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辨析网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知识目标:明确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某某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归纳。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新课讲授教学环节一:与网友聊人生──“人为什么活着?”资料一: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教师提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教学环节二:活动:除了手,你可以用你身体其他部分写字。
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资料二:断臂王子X伟的故事: 1998年2月12日,X伟10岁,因为一次意外,双臂被10万伏的高压击断,击碎了他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
但X伟没有放弃,更没有绝望,在马家堡康复中心待了两年,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来适应生活自理。
后被推荐到了市残疾人游泳队学习游泳,仅仅在学习两年后的2002年,X伟就获得了参加在某某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资格,这一次X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此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
感受生命的意义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
1.播放视频:《梦骑士》。
2.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1)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为了自己而活;②为了亲人而活着;③活着就是为了活着;④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⑤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⑥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⑦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
(2)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2.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伟人事例:(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教师小结:(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目标导学二:发现我的生命1.我的生命线(教材P113)(1)回忆历程:可让学生准备好A4纸,把纸横过来,中间画一条河,说明这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第一框题感受生命的意义。
本框题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并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对生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但同时也可能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刻的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更多地关注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对于生命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探索较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反思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2.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反思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反思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如新闻报道、故事、视频等。
2.准备问题清单,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分组安排,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
4.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或歌曲,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案例,如一个勇敢面对困境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等。
感受生命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辨析网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2。
能力目标: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
知识目标:明确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归纳。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新课讲授教学环节一:与网友聊人生──“人为什么活着?”资料一: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教师提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教学环节二:活动:除了手,你可以用你身体其他部分写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资料二:断臂王子刘伟的故事:1998年2月12日,刘伟10岁,因为一次意外,双臂被10万伏的高压击断,击碎了他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但刘伟没有放弃,更没有绝望,在北京马家堡康复中心待了两年,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来适应生活自理。
后被推荐到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学习游泳,仅仅在学习两年后的2002年,刘伟就获得了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资格,这一次刘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此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的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主要讲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对自我、对生命产生深入的思考。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积极态度。
但同时,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能存在模糊的认识,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理解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生命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践行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独特。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生命价值。
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教学PPT,呈现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情境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生命的独特性和美好。
引导学生说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生命价值的内涵。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学会尊重和珍爱生命。
本单元的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同时,要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开始对自我和周围世界产生好奇,对生命的意义有自己的理解,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困惑。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和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2.难点: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如何学会尊重和珍爱生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命体验,互相学习和成长。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案例、图片等。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思考自己的生命体验,准备好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让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生命经历,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