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欧阳修传翻译及阅读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11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欧阳修传》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1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①。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②机阱:陷阱。
③宽简:宽松简易。
④便:安逸、安适。
6、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读书辄成诵()(2)及冠()(3)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4)或问“为政宽简,何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9、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10、选文第三段展现了欧阳修的从政思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用,,描绘了美丽乡村的景象。
(3分)11、古代文人志士总是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常和欧阳修一样用诗文表达出来。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这样两句诗流露自己想从政报国的愿望。
《欧阳修传》阅读答案《欧阳修传》阅读答案“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6分)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①。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①嶷(y ])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②机阱:陷阱。
③宽简:宽松简易。
④便:安逸、安适。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分)因取旧案反覆观之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读书辄成诵()(2)晚更号六一居士()(3)虽机阱②在前()(4)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10.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1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4分)【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参考答案:8.因∕取旧案∕反覆观之9.(1)就(2)改变,更换(3)即使(4)有人10.(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簏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地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
《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从尹洙游游:游学B.范仲淹以言事贬贬:批评C.帝延问执政延:邀请D.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第:只管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①修贻书责之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引言: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巨匠。
在古代的文化繁荣时期,欧阳修被誉为文学之祖,为人所熟知。
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早在他的时代就已经被技斧所认可,是绝对的文学殿堂级别。
一、欧阳修的生平经历与成就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西塘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致仕左都赞善大夫、枢密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不仅精通文学、史学、经学、武艺、政治,一生中还投身于为国家治理、立政权的伟大事业中。
欧阳修在文学方面极其有才华,曾经被载入《文苑英华》、《唐宋八大家文集》等名著中。
他的代表作品有《蝶恋花》、《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二、欧阳修的卓越成就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欧阳修除了自己的文学成就,其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他十分注重文化教育与民生事业,创办学校、修塑桥梁、浚通河渠,使百姓得以进一步繁荣发展。
欧阳修的文学作品也已经为后世文学家所传颂,他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被称为“欧阳体”。
在后来的清代以及民国时期,许多文人学者都曾经研究他的文学思想、理论,并把他的文学作品视为自己的宝贵财富。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一)欧阳修的年少时代欧阳修小时候学习很用功,他学习文化传统,对于国家社会的繁荣安危、政治稳定极为关注。
在他 7 岁时,开始接触《春秋》的书籍,认为《春秋》是反映历史真实的史官书。
他坚信:“守中而不偏”,“宁折不弯”的精神,最终在文学领域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二)欧阳修的学术生涯欧阳修在审题而能制之的基础上,常常以时事为题材写作,丰富了我国文学史的面貌。
他作为一个学者,非常尊重经典,也热爱创新。
在《新唐书·音乐志》中,他的《乐章十二》已经被后世传颂,成为了古代音乐的基础。
(三)欧阳修的政治生涯在宋朝时期的政治生涯中,欧阳修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他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
他主张教育普及,结合民众生产实际,发展“制作文物”等方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
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
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
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
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奉使河东。
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由是州得存。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令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为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减)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帝曰/勿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B. 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C. 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D. 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戴上帽子,表示已成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10~14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毙然有声。
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报甲科,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顾侍臣曰:奉使河东。
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由是州得存。
又言:“忻、代、将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
”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
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邪党忌修,因其孤拐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谙、知踪州。
居二年,徙扬州、颜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以母忧去。
服除,召判流内径,时在外十二年矣。
帝见其发白,闷劳甚至。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得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知嘉枯二年贡举。
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點。
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修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其言简而明,信而遇,引物连类,折之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宋史·欧阳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从尹洙游/为占文/议论当世/事送/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斯/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选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人朝为馆阁校勘/D.始从尹洙游/为占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服除”,指守丧期满。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欧阳修传》)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即死了父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泓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 4 分)(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2) 文章止于润身()(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4) 其平居教他子弟()1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 2 分)①宽简而不扰②修闻而服之终身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B.①中的“而”是介词,②中的“而”是连词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D。
①中的“而”是连词,②中的“而”是介词1 / 5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 5 分)(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下文共有 3 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
( 2 分)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
宋史欧阳修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欧阳修是北宋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在宋史中,欧阳修传是一篇非常重要的篇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
这篇文章采用了传统的文言文风格,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作者生平欧阳修自幼聪颖,父母亡故后,被姑妈抚养成人。
他早年学习《诗经》、《论语》等经典,后在进士及第后,进入政界任职,出任宰相等重要职位。
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他致力于研究文学语言的规范和文学形式的变革,对于宋代的文学和史学影响深远。
二、作者文学成就欧阳修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他主张“词以义为先”,强调词语的意义和表达,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洗练。
他改革了唐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提出了“新六义”、“后骈文”、“太和体”等文学形式,对于宋代的文学具有重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清明上河图》等。
三、作者史学成就欧阳修在史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他主张史学应该以实录为基础,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
他编辑了《新唐书》、《新五代史》等重要历史文献,对于中国的历史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史学思想与方法对于后世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四、作者思想与影响欧阳修的思想受到儒家和佛家的影响,他主张“中庸”、“知行合一”,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和实践。
他反对形式主义和虚伪现象,提倡真诚和自由。
他的文学和史学成就在宋代和后世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欧阳修的思想和作品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五、结语欧阳修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卓越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思想和作品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化的最高水平和成就。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学习欧阳修传有很多收获和启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欧阳修既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古代官吏。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泓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2)文章止于润身()(3)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4)其平居教他子弟()18.对下列两句中“而”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宽简而不扰②修闻而服之终身A.①②中的“而”都是介词B.①中的“而”是介词,②中的“而”是连词C.①②中的“而”都是连词D。
①中的“而”是连词,②中的`“而”是介词19.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1)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下文共有3个分句,请依次把它们写出来。
(2分)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概括并简析欧阳修为官从政之道。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欧阳修传》)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即死了父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宋史欧阳修传》附答案及译文【湖北省随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时下列各题。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
这里指遵从。
1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2分)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母尝.谓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B.死狱.也小大之狱.(《曹刿论战》)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D.其.平居教他子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16.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
(5分)【答案】13.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14.C15.①给犯人找活下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②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16.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
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
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
示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从欧阳修听从母亲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
【参考译文】欧阳修还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经常对他说:“你爸爸做官,经常晚上在蜡烛下写文书,有时候停下来不住地叹息。
我问他什么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
修笑而辞日:“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日:“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日:“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
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土,最早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后,指以高超的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答案与翻译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随州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12分)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
这里指遵从。
1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2分)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母尝谓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B.死狱也小大之狱(《曹刿论战》)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D.其平居教他子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译文:(2)修闻而服之终身。
译文:16.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
(3分)答:答案:13.(2分)汝父为吏 /常夜烛治官书 /屡废而叹(一处1分)14.(3分))C15.(1)给犯人找活下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2分)(2)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2分)16. (3分)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
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
示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从欧阳修听从母亲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
(启示2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
言之有理即可。
)颜真卿《劝学》阅练习及答案(2017年随州市中考题)张惠言《霍丘知县阳湖左君》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旧唐书·薛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宋书·沈演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陈书·张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元好问《张主簿草堂赋大雨》阅读练习及答案李颀《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附…战国策《楚襄王为太子之时》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明史·杨信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宋史·苏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刘克庄《落梅》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中…朱成玉《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阅读练习及答案(20…《公输》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题)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天水市…。
《宋史欧阳修传》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调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徒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仲淹使陕西,辟学书记。
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臣在谏取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正士在朝,辟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辟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
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将,谓必显于世。
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C.始从尹沫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迁,降低官职,犹“下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