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见有毒气体
- 格式:ppt
- 大小:394.50 KB
- 文档页数:27
编号:AQ-JS-02212(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Harm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poisonous and harmful gases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
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
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
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
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气体是一种不可见但十分重要的物质,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然而,有些气体是有毒害的,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能够对人体健康或环境生态造成损害的气体,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导致头痛、恶心、肺部疾病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1.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但当浓度高于0.5%时,会引起呼吸急促、头痛、嗜睡、恶心和胸痛等症状。
当浓度高于8%时,可以导致昏迷和死亡。
二氧化碳的危害可以通过提高室内通风来预防,定期排除室内二氧化碳以维持安全浓度,同时也可以使用新风系统,增加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2.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很强的气体。
当它进入人体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的正常运输,导致失重、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和呕吐。
当浓度高于35ppm时,长时间暴露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首先要确保燃气设备、热水器和暖气系统等设施的安全性,同时定期清理烟囱和通风管道,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通畅。
3. 甲醛甲醛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气体,常见于家具和建筑材料中。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甲醛会导致眼睛和鼻子的刺激,头痛、呕吐、胸闷、皮肤过敏和呼吸道疾病。
预防甲醛污染的方法包括购买绿色环保家具和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清洁器等。
4.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由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对人体身体健康危害非常大。
长期暴露于氮氧化物会导致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要预防氮氧化物污染,首先要避免使用不良质量的燃烧器具和燃料,同时也要减少使用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出行。
5. 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当浓度达到20ppm时,就会发出刺激性气味,长期暴露会造成头疼、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和肺部疾病等。
预防硫化氢中毒的方法包括加强燃气设备的安全性,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使用过期的燃料。
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哪几种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近年来,有调查证实,许多家庭因装修造成了室内污染。
家庭中主要有三个污染源。
一个是室内装修材料。
如刨花板、纤维板、复合地板、胶合板、油漆涂料等。
,含有甲醛、苯、二甲苯、苯乙烯等10多种挥发性有害物质。
第二是建筑材料。
如花岗岩、大理石和一些釉面砖,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如镭、钍、钾、氡等。
长期吸收氡衰变辐射可导致肺癌和鼻咽癌。
三是室内用品。
有害物质如人们常用的杀虫剂、涂改液、化妆品等,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等物质。
夏日开空调虽然凉快,但容易让人惹上“空调病”,虽说导致“空调病”的原因很多,但空调散热片和过滤网中有可能残留着大量的细菌和霉菌,也是对家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要应对空调污染,首先应该对存放一冬的空调进行消毒,而空调散热片是整个消毒的重点,最好选用具备“国家卫生部消毒产品证号”的“专业散热片消毒”产品,并请专业人士来消毒。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加速家具和墙壁中甲醛、氨气等有害气体的释放。
当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超过一定标准时,可能会引起胸闷、过敏等多种症状。
据业内人士介绍,对抗甲醛污染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室内通风、养鱼、种植绿植、放置活性炭等。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装修时最好选择无污染、环保的建材。
化学中常见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甲醛、化学毒气、光气、双光气、氰化氢、芥子气、路易斯毒气、维克斯毒气(VX)、沙林(甲氟磷异丙酯)、毕兹毒气(BZ)、塔崩(tabun)、梭曼(soman)等。
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①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②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
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
“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
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
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
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
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
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
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常见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有毒有害气体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同形式存在,它们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抽烟,室内装修,汽车尾气,火力发电厂的废气等,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危害,在生活中预防这些气体对健康的危害。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是它却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
一氧化碳通过血液进入人体,占领了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使得氧气进入全身细胞的能力降低,导致缺氧。
在室内烤火、室内燃气灶、燃气水热、室内的烟囱,以及室内的汽车等都可能导致一氧化碳的存在。
可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以防止误食,预防安全问题。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每个人都熟知的气体,但是它也可以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氧化碳是人体呼出的废气,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密闭的空间或拥挤的人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会升高至危险的水平。
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头晕,恶心,虚弱,心跳加速等症状。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具有刺鼻的臭味,并且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硫化氢在沼气、化学制品企业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中都可能存在,吸入充满硫化氢的空气会影响人的呼吸和代谢系统,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一种由火力发电厂、汽车和工业废气产生的有毒气体,经常会在大城市的空气中出现。
这些气体可以导致重度呼吸道疾病并加重已有的疾病。
研究表明,这些气体还可以对环境造成破坏,使植物和动物死亡或生长受到阻碍。
臭氧(O3)臭氧是一种强有力的氧化剂,可以影响到呼吸系统和肺部的功能。
臭氧主要是由汽车废气和工业废气排放而来。
长期暴露于臭氧中会导致咳嗽,喉咙痛和眼睛灼痛等症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总之,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预防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存在,并通过合适的安全设备和保护,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环保,清洁能源和更加环保的交通方式来减少环境上的影响。
常见有毒有害⽓体的TWA,MAC,STEL,IDLH和ppm常见有毒有害⽓体(CO,H2S,NH3,CL2,HCN,HCL,SO2等)TWA,MAC,STEL,IDLH和ppm我国车间空⽓⼯业毒物卫⽣标准和《GB50493-2009⽯油、化⼯可燃⽓体和有毒有害⽓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中对常见的⼀些有毒有害⽓体如⼀氧化碳CO,硫化氢H2S,⼆氧化硫SO2,⼀氧化氮NO,⼆氧化氮NO2,氯⽓CL2,⼆氧化氯CLO2,氢⽓H2,氰化氢HCN,氯化氢HCL,氨⽓NH3,臭氧O3,磷化氢PH3,环氧⼄烷C2H4O等的量做了详细规定。
在介绍具体数值前,先解释和说明下涉及到⼀些常规名词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PC-STEL:短时间暴露或者接触允许浓度,⼀般为15分钟PC-TWA:长时间暴露或者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般是8⼩时IDLH:⽴即威胁⽣命健康的浓度,也叫直接致害浓度MAC:⼯作地点、在⼀个⼯作⽇内任何时间均不允许超过的浓度具体数值,每个国家都有⼀些⾃⼰的规定,我国的规定如下:物质名称PC-TWA(mg/m3)/ppm PC-STEL(mg/m3)/ppmMAC(mg/m3)/ppm IDLH(mg/m3)/ppm⼀氧化碳2820/1830/261700/1486氯⼄烯6210/425/10硫化氢3410/7430/310氯⽓351/0.7氰化氢271/156/51丙烯腈531/0.52/11100/508⼆氧化氮465/310/596/51苯786/210/39800/3078氨1720/2930/43360/519环氧⼄烷442/15/3*这些单位要与ppm换算,需要⽤到分⼦量,分⼦量乘以24.5,再除以分⼦量即为ppm浓度;*有毒⽓体的测量范围宜为0-300%MAC或0-300%PC-STEL;举例,硫化氢MAC为10mg/m3,即7ppm,那H2S测量范围就是21ppm。
常见有毒气体测量标准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50ppm允许的暴露浓度,可暴露8小时(OSHA)。
200ppm2至3小时内可能会导致轻微的前额头痛。
400ppm1至2小时后前额头痛并呕吐,2.2至3.5小时后眩晕。
800ppm45分钟内头痛、头晕、呕吐。
2小时内昏迷,可能死亡。
1600ppm20分钟内头痛、头晕、呕吐。
1小时内昏迷并死亡。
3200ppm5至10分钟内头痛、头晕。
30分钟无知觉,有死亡危险。
6400ppm1至2分钟内头痛、头晕。
10至15分钟无知觉,有死亡危险。
12800ppm马上无知觉。
1至3分钟内有死亡危险。
2.硫化氢(H2S)硫化氢0.13ppm最小的可感觉到的臭气味浓度。
4.60ppm易察觉的有适度的臭味的浓度。
10ppm开始刺激眼球,可允许的暴露浓度,可暴露8小时(OSHA、ACGIH)。
27ppm强烈的不愉快的臭味,不能忍受。
100ppm咳嗽、刺激眼球,2分钟后可能失去嗅觉。
200~300ppm暴露1小时后,明显的结膜炎(眼睛发炎)呼吸道受刺激。
500~700ppm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中止或暂停),以至于死亡。
1,000~2,000ppm马上失去知觉,几分钟内呼吸停止并死亡,即使个别的马上搬到新鲜空气中,也可能死亡。
3.氯气(Cl2)氯气0.5ppm允许的暴露浓度(OSHA、ACGIH)。
3ppm刺激黏膜、眼睛和呼吸道3.5ppm产生一种易觉察的臭味。
15ppm马上刺激喉部。
30ppm30分钟内最大的暴露浓度100~150ppm肺部疼痛、压感,暴露稍长一会将引起死亡。
4.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25ppm允许的暴露浓度(OSHA)0~50ppm较低的水溶性,因此超过TWA浓度,对粘膜也有轻微刺激60~150ppm揧更强烈,咳嗽、烧伤喉部,如果快速移到清新空气中,症状会消除200~700ppm即使短时间暴露也会死亡5.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0.2~1ppm可察觉的有刺激的酸味。
六种常见有毒气体
六种常见有毒气体分别是:
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氯气(Cl2)、氨气(NH3)、苯(C6H6)。
1、一氧化碳:一种碳氧化合物,通常状况下为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上,一氧化碳的熔点为-205℃,沸点为-191.5℃,难溶于水,不易液化和固化。
炭类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2、二氧化硫:最常见、最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3、硫化氢:一种无机化合物,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
水溶液为氢硫酸,酸性较弱,比碳酸弱,但比硼酸强。
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
4、氯气:一种气体单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强氧化剂。
5、氨气:一种无机化合物,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密度0.7710g/L。
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
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6、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最简单的芳烃,化学式是C6H6,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有毒气体基本定义有毒气体,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体产生危害,能够致人中毒的气体。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化学毒气、光气、双光气、氰化氢、芥子气、路易斯毒气、维克斯毒气(VX)、沙林(甲氟磷异丙酯)、毕兹毒气(BZ) 、塔崩(tabun)、梭曼(soman)等。
相关分类1.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2.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一氧化碳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
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不易溶于水。
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现场急救: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肌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
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
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应急处臵: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工业发展迅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被广泛使用,一旦发生泄漏等事故,很容易危及员工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种类、危害和常见的防范措施。
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种类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爆炸或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气体。
常见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包括以下几种:•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在高浓度下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
另外,氨气容易燃烧,接触到火源会发生爆炸。
•硫化氢:硫化氢具有刺激性臭味,并且在一定浓度下易燃易爆。
人体吸入大量硫化氢后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氯气:氯气具有强烈刺激性味道,同时还有毒性。
接触到氯气会引起皮肤灼伤和呼吸系统疾病。
•氧气:虽然氧气是必需气体,但在一定浓度下也会导致易燃易爆。
因此,氧气应储存和使用时遵守相关的规程。
•甲烷: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种易燃气体。
在储存和使用时要注意防止泄露和爆炸发生。
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危害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泄漏或爆炸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人体吸入过量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或长时间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严重者会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
同时,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还会造成爆炸和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防范措施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使用,我们也需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减轻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常见的防范措施:1.储存区域要做好防火防爆措施,区域内仅放置有关气体,严禁其他物质存放。
2.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管道应密封完好,定期检查管道和阀门。
3.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操作员工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在气体使用完后,要及时将气体储罐关闭;发生泄漏时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5.如果在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时发现异常,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如紧急撤离、关门关窗等,防止危险进一步扩大。
常见的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气体是一种常见的物质状态,它具有易扩散、易燃易爆等特性。
其中,一些气体还具有有毒性,对人体和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气体的性质和危险性,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氢气氢气很容易燃烧,只需要少量的能量就能点燃。
此外,氢气还具有爆炸性,即当氢气浓度达到4%~74%时,遇到火源或高热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处理氢气时应注意避免火焰、火花和高热源,并保持室内通风畅通。
氧气虽然氧气是支持燃烧的必需气体,但是过量的氧气也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此外,高浓度的氧气还具有毒性,可能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组织损伤。
因此,在使用氧气时要避免过量使用,并保持通风。
氮气氮气是惰性气体,不易燃烧和爆炸。
但是,当氮气密闭在狭小的空间内时,会导致室内氧气浓度降低,从而引起窒息。
因此,在使用氮气时应注意通风和使用安全设备,以防止氮气聚集。
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刺鼻的气味。
在高浓度下,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流泪和胸痛等症状,过度暴露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在使用氯气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暴露于高浓度下。
氨气氨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在高浓度下,会导致眼睛、鼻子、喉咙等部位受到刺激,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
另外,氨气还具有易燃性,遇到火源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在处理氨气时应注意保持通风和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是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
在高浓度下,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过度暴露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在使用燃料时必须注意保持通风,避免产生一氧化碳。
结论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出现,了解这些气体的性质和危险性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安全。
在使用这些气体时,需要注意通风、佩戴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有毒有害气体标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有毒气体二、1、一氧化碳:这种气体主要产生在矿井发生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过程中。
它无色、无味、无臭,比一般空气轻,多存在于巷道中上部,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
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时,短时间内会使人丧失知觉,很快死亡。
三、人中毒昏死后,脸、嘴唇粉红色,大腿、腋下有皮下小红点。
四、《规程》第101条规定:井下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24ppm)。
五、2、二氧化氮:这种气体主要来源于井下放炮工作。
纯的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井下的二氧化氮已经被风流冲淡了,所以一般为灰白色,它有强烈的刺激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呼吸道及肺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能引起肺水肿、肺心病等。
当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时,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死亡。
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气体中毒往往有拖后性,常在升井4—6小时后发作,必须引起重视。
六、《规程》规定:井下二氧化氮不得超过%。
七、3、二氧化硫:它主要由含有硫磺的煤炭氧化和煤炭自燃产生,以及在含硫煤层中进行爆破时产生。
这种气体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时,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严重的短时间内能造成人的死亡。
八、《规程》规定:井下的二氧化硫不得超过%。
九、4、硫化氢:硫化氢气体经常存在于煤层中,在落煤过程中自然放出,井下有些物质腐烂和含有硫的矿物遇到水时也可以分解出硫化氢。
这种气体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
当空气中浓度达到%时,短时间内会使人死亡。
十、《规程》规定:硫化氢不得超过%;另外,个别煤矿井下有氨气,《规程》规定井下氨气不得超过%。
常见十大有毒气体分析及预防对策有毒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杀人于无形之中,甚至短期时间内就可能令人死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都会受到有毒气体的威胁,到底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有没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存在,本文将为您分析最常见的十大有毒气体,它们分布广泛,对人危害大,务必要重视对有毒气体的预防工作。
一、氢氰酸(剧毒类)来源环境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三废”,也有含氰的杀虫剂或药剂污染的;汽车尾气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氰化氢,某些塑料制品的燃烧也会产生氰化氢,氰化钠、氰化钾用于金属电镀、矿石浮选、染料,制药、金属着色、铂金精炼等工业。
危害急性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明显的苦杏仁味,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重度中毒主要表现呈深昏迷状态,呼吸浅快,阵发性抽搐,甚至强直性痉挛。
预防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普及防毒和急救知识,加强个人防护,发生氰化氢中毒事故应到现场及时抢救,佩戴防毒面具。
含氰废气、废水应经处理后方能排放,国内常用氯碱法净化。
针对氢氰酸这类有毒气,可采用驰诚电气这款QB2000N模块气体检测变送器来检测气体,这款工业气体检测变送器为自然扩散方式检测气体浓度,采用进口传感器,具有极好的灵敏度和出色的重复性;适宜工厂应用的LCD液晶或LED数码显示器实时显示泄漏气体的浓度值,超过预设报警点立即启动声光报警信号或驱动排风系统;国际标准4-20mA信号可直接接入工厂DCS系统,RS485数字信号与工厂上位机连接;仪器采用嵌入式微控制技术,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可靠性高,整机性能可靠。
二、氯气(剧毒类)氯气来源氯气分布行业广泛:可见于工艺美术品制造业;无机盐制造业;医药工业:合成药卤化、氧化、加成、扩开环、硫化;轻有色金属冶炼业:铝合金熔铸、镁电解、镁氯化、四氯化钛冶炼;稀有色金属冶炼业:铋制取、氧化锗制取;其他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金属钙制取、镍化合物制取、碘制取、溴制取氯化硫制取、亚硫酰氯制取、硫酰氯制取、漂粉精制备、液氯冷冻、液氯灌装;有机化工原料制造业:氯丁二烯合成、甲烷氯化、甲醇加氢氯化、一氧化碳氯化、等其他有机原料合成。
有毒害气体安全知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如汽车、工厂、化学品、煤气使用等活动也增加了环境污染和有毒害物质的释放。
这些有毒害物质的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毒害气体的种类有毒害气体是指那些能对生命体造成危害和威胁的气体。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以下几种:1.一氧化碳:它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极易与人体的血红蛋白反应,并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导致人体氧合作用受阻,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2.二氧化硫:它是一种有害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能刺激人眼、鼻、喉等粘膜,长期吸入后可引起肺炎、肺气肿、支气管炎等疾病。
3.二氧化氮: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黄色刺激性气体,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狭窄。
4.氨气:它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对眼、鼻、喉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一定量后可引起直接化学肺炎,甚至死亡。
5.甲醛:它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有毒气体,是木材、纸浆、布艺、化妆品等的原料之一。
长期吸入甲醛可引起眼、鼻、咽喉、皮肤等部位的刺激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等。
如何保护自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接触了有毒害气体,该怎么保护自己呢?1.做好通风换气:在室内或办公场所时,应做好通风换气的措施,减少对室内有毒害气体的污染。
2.戴防护口罩:戴上防护口罩,可以有效地减少接触有毒害气体的风险。
体验一下一款3M的口罩就非常有效。
3.穿着适当的服装:在处理有毒害物质的过程中,应穿适当的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到有毒害气体。
4.减少接触:尽可能减少接触有毒害气体的时间。
如果常年在有毒环境工作,应定期做健康检查,以便发现病症及时治疗。
急救方法如果不慎被有毒害气体中毒,应该采取什么急救方法?1.迅速撤离现场:如果发现周围有毒气体过浓,应立刻撤离现场,尽可能到开阔地带或新鲜空气处。
2.保护自己:在撤离的过程中,应该戴上口罩面具或毒气面罩,以保护自己不受毒气污染。
3.立即就医:如果呼吸急促、头晕、恶心、出现视力模糊或意识丧失等症状时,应立即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