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案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133.95 KB
- 文档页数:13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立交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立交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基本概念、功能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培养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和认知。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立交桥的定义和功能,了解立交桥在我国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立交桥的基本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立交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立交桥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立交桥,激发幼儿对立交桥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立交桥的定义、功能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2)讲解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模型,加深对立交桥的认识。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立交桥模型,讲解立交桥的组成部分。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找出立交桥的进出口、匝道等结构。
4. 动手操作(10分钟)(1)分发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动手绘制立交桥。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立交桥作品。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相互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2)引导幼儿说出立交桥的特点和功能,巩固所学知识。
(2)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定义和功能2. 立交桥的结构特点3. 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立交桥。
答案:幼儿作品。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立交桥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了立交桥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立交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现代交通》,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立交桥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基本概念、功能以及在我国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立交桥的定义,理解立交桥在交通中的作用,认识到立交桥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立交桥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立交桥的结构和功能。
重点:掌握立交桥的基本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立交桥的图片和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立交桥的图片,讲解立交桥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立交桥的了解和观察。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立交桥模型,讲解立交桥的基本组成部分,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立交桥。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定义2. 立交桥的结构与功能3. 立交桥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立交桥。
答案:略。
2. 课后拓展:与家长一起参观当地的立交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立交桥的图片、模型和实践操作,让幼儿对立交桥有了基本的认识。
课后反思如下: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2.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3. 课后拓展延伸,让幼儿走进生活,观察身边的立交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立交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交通设施”,详细内容为“立交桥”一节。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结构、功能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基本概念,知道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让幼儿理解立交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附近的立交桥,让幼儿初步了解立交桥的外观和作用。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立交桥的特点和功能。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结构、功能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结合教材,讲解立交桥的相关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立交桥。
(2)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立交桥的特点和功能。
4.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讨论立交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2)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结构2. 立交桥的功能3. 立交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立交桥。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立交桥的基本结构,同时体现出立交桥的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实地参观立交桥,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立交桥的结构和功能。
某立交桥结算审计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市区某立交桥工程,该工程招标时为初步设计图纸招标,经公开招标,确定了中标单位,施工合同参照?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订立,合同工期为2005年4月10-2006年12月31日,合同条款作了如下约定:1、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形式,结算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
2、施工期间主要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幅度在5%以内〔含5%〕时,其差价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当上涨或下降幅度超出5%时,其超出局部的差价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
3、变更合同价款按以下方法进行:(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03计价表组价,按中标下浮率让利,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4、承包人可按以下程序以书面形式向发包人索赔:(1)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2)发了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向工程师发出延长工期补偿经济损失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3)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交送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4)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交送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28天内未予答复或对承包人作进一步要求,视为该项索赔已经认可。
施工过程中,业主提出为迎接06年底的经贸洽谈会,尽快与相邻已完工的高架道路相接并通车,要求东西线立交局部于06年11月底保证通车,总工期不变。
承包方重新调整了进度方案并按变更后的方案施工,保证了东西线立交局部于2006年11月底通车。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遭遇了拆迁不及时,甲供的商品混凝土不能及时供应等非承包人原因,除东西线立交在11月底通车外,其余工程最终竣工时间延期至2006年4月30日,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上报了延期申请并获得批准。
承包方上报了竣工结算,甲方委托中介单位进行了内审,承包方对内审结果存在争议,提请国家审计决定。
幼儿园大班教案《立交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交通工具的发展》,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立交桥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基本知识,认识立交桥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立交桥的基本概念,知道立交桥的结构和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认识。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关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交桥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掌握立交桥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立交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立交桥的壮观。
(2)引导幼儿观察立交桥上的车辆行驶情况,讨论立交桥的作用。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立交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和作用。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立交桥的设计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立交桥模型,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立交桥的构造和功能。
4.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立交桥。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概念、结构、作用。
2. 立交桥设计原理。
3. 幼儿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立交桥。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了立交桥的基本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交通状况,探讨如何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出更合理的立交桥方案。
大班科学立交桥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立交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立交桥的设计原理和类型;探讨立交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交桥的设计原理和类型。
教学重点:认识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立交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立交桥的外观特点。
2. 讲解立交桥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展示立交桥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立交桥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探讨立交桥的设计原理和类型: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立交桥设计原理和类型的了解。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简单的立交桥设计实例,引导幼儿理解立交桥的设计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在纸上画出设计图。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结构特点2. 立交桥的功能3. 立交桥的类型4. 立交桥设计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座立交桥,画出设计图,并标注名称、结构特点、功能等。
2. 答案示例:设计名称:立交桥结构特点:采用双层交叉设计,上层为直行车道,下层为转弯车道。
功能: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立交桥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立交桥设计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实际立交桥,让幼儿亲身感受立交桥的壮观景象,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城市交通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
菱形立交桥工程案例就说咱们城市里那座新建的菱形立交桥吧。
这地方以前啊,那交通乱得就像一锅粥,车挤车,人挤人,每次路过都头疼得不行。
这个菱形立交桥的计划一出来,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施工队进场的时候,那场面就像一群超级英雄要开始拯救世界了。
首先呢,这个桥的设计就特别巧妙。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立体拼图,各个部分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
桥的主体结构采用了坚固又耐用的材料,毕竟要承受那么多车的重量呢,要是材料不结实,那可就成了“豆腐渣工程”,这可不行。
您看那匝道,就像章鱼的触手一样,从不同方向伸出来,又自然地连接到各个主干道上。
车辆从这边上去,从那边下来,井然有序。
而且在建造匝道的时候,工程师们可是精确到了每一个弯道的弧度,这样司机们开起车来就特别顺畅,不会有那种突然急转弯的惊险。
还有啊,这桥上的标识做得那叫一个清晰。
大牌子就像一个个指路的小天使,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能让司机一眼就看清该往哪儿走。
不像有些地方,标识模糊得就像在和你玩猜谜游戏。
在施工过程中呢,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事儿。
比如说地下有好多错综复杂的管道啊,就像地下的“血管”一样,一不小心挖断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不过咱们的施工团队可不含糊,小心翼翼地排查,该改道的改道,该保护的保护,就像在给这些“血管”做一场精密的手术。
等到这个菱形立交桥建成通车的那天,那简直是整个城市的大喜事。
车流量就像水流一样,顺畅地在桥上桥下流动。
以前堵得水泄不通的路口,现在变得畅通无阻。
而且这个立交桥还成了城市的一道新风景呢,晚上灯光一亮起来,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巨龙盘踞在那里。
这个菱形立交桥工程啊,真的是一个工程界的杰作,让咱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让城市的交通布局更加合理有序。
某立交桥结算审计案例分析苏州市中诚工程建设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王勇坚案例背景:市区某立交桥工程,该工程招标时为初步设计图纸招标,经公开招标,确定了中标单位,施工合同参照《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订立,合同工期为2005年4月10-2006年12月31日,合同条款作了如下约定:1、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形式,结算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
2、施工期间主要材料价格上涨或下降幅度在5%以内(含5%)时,其差价由承包人承担或受益,当上涨或下降幅度超出5%时,其超出部分的差价由发包人承担或受益。
3、变更合同价款按下列方法进行:(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03计价表组价,按中标下浮率让利,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4、承包人可按下列程序以书面形式向发包人索赔:(1)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2)发了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向工程师发出延长工期补偿经济损失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3)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交送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28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4)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交送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28天内未予答复或对承包人作进一步要求,视为该项索赔已经认可。
施工过程中,业主提出为迎接06年底的经贸洽谈会,尽快与相邻已完工的高架道路相接并通车,要求东西线立交部分于06年11月底保证通车,总工期不变。
承包方重新调整了进度计划并按变更后的计划施工,保证了东西线立交部分于2006年11月底通车。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遭遇了拆迁不及时,甲供的商品混凝土不能及时供应等非承包人原因,除东西线立交在11月底通车外,其余工程最终竣工时间延期至2006年4月30日,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上报了延期申请并获得批准。
承包方上报了竣工结算,甲方委托中介单位进行了内审,承包方对内审结果存在争议,提请国家审计决定。
构筑游戏观察记录:搭建立交桥一、案例背景在港珠澳大桥开通那段时间,桥成了孩子们热议的话题,我班围绕幼儿的这个兴趣点,开展了寻桥、赏桥、建桥、展桥等主题系列活动。
二、案例描述琪琪是个性格外向、活泼可爱的男孩,今天的区域活动琪琪选择了建构区,区域里是结合近期主题家园搜集的各种桥的图片,琪琪盯着立交桥的照片仔细看了好一会儿,又看了看建造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有各种积木、易拉罐桶、方便面盒等,他拿过几样材料分别尝试着摆了一会儿问我:“老师,我可以搭建几层的立交桥呢?”我没有直接回答他,反问:“你见过什么样的立交桥呢?”琪琪说:“妈妈开车带我走过的立交桥有好几层还有一个大拐弯,我想建三层立交桥,第一层在地面上,第二层要盖在第一层上面,堵车的时候可以选择在上面走,第三层要建一个大拐弯!”说干就干,立交桥工程开始了。
琪琪先用塑料积木拼插,没一会儿就铺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马路,看来这就是他所说的第一层。
构建过程不难,只是将塑料积木连接、拼插,而且在道路中间交汇的地方还细心的放上了红绿灯。
琪琪拿起插塑在路两旁摆了摆,然后又拼插了起来,看来是做马路上的围栏。
但是反复在路边上围了几次都站不住,可能是围栏太长了不好固定。
于是琪琪就去旁边的美术区拿了一卷双面胶,这事被正在美工区用纸盒制做小汽车的的佳佳发现了,并大声说:不许拿我们这儿的双面胶,那是我们的!这一声立刻引起了正在创作其他孩子围攻:快放下,一会我们要用双面胶粘汽车的轮子呢!琪琪没有放下双面胶,但是他告诉美工区的孩子如果借给他双面胶,一会儿她们的小车做好了可以到他搭建的立交桥上玩开车游戏。
小姑娘们一听同意了,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双面胶一固定,围栏牢固了,立交桥第一层建好了。
建第二层时,琪琪用木质平板长条积木铺设路面,搭建两层之间的坡度时,琪琪拿起材料中的木质圆柱积木按照高矮比了比,然后按照矮、中、高的顺序隔一段距离依次摆放好当做桥墩。
斜坡铺设的时候挺费劲儿,从矮桥墩到中桥墩需要一个斜面,从中桥墩到高桥墩需要一个斜面,可能坡度太大,坡面中间直接连接不稳固,反复几次老是滑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立交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交通世界》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为《立交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结构特点,认识立交桥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立交桥的结构特点,理解立交桥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让幼儿理解立交桥的原理,培养空间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立交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作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立交桥的结构与特点(10分钟)通过讲解、展示立交桥模型,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结构特点。
引导幼儿观察立交桥的形状、层数、交叉方式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请小朋友们思考,为什么立交桥能让车辆快速通过,避免拥堵?”通过讲解、讨论,让幼儿理解立交桥的设计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立交桥的结构特点。
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分享,给予鼓励和表扬。
5. 动手操作(10分钟)发给每个小组一张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合作完成一座立交桥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形状:多层、交叉功能:提高交通效率,缓解拥堵2. 立交桥的设计原理利用空间,实现多层次、多方向通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立交桥的画,并标注出它的结构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了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及在生活中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立交桥》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交通工具大观园》第二节《立交桥》。
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立交桥的结构特点、作用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立交桥的结构特点,知道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立交桥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立交桥的特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立交桥模型,引导幼儿讨论立交桥的特点和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立交桥的图片,讲解立交桥的结构、作用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立交桥。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交桥模型。
6. 情景模拟(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模拟交通场景,让幼儿理解立交桥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结构特点2. 立交桥的作用3. 立交桥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立交桥。
答案:幼儿作品(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可能不同)。
2. 作业题目: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立交桥模型。
答案:幼儿作品(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可能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立交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立交桥,增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立交桥,让他们亲身感受立交桥的宏伟。
邀请交通工程师来园为幼儿讲解立交桥的构造和设计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细节:《交通工具大观园》第二节《立交桥》的内容选择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
大班科学立交桥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立交桥》,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立交桥的结构特点,了解立交桥在生活中的作用,探讨立交桥的设计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立交桥的结构特点,掌握立交桥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立交桥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认识立交桥的结构特点,了解立交桥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立交桥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交桥,引发学生对立交桥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立交桥的结构特点、功能及设计原理,让学生对立交桥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立交桥的优点和不足。
b. 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立交桥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 各组展示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5. 随堂练习:学生绘制一幅立交桥的简笔画,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立交桥的结构特点2. 立交桥的功能与作用3. 立交桥的设计原理4.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座具有创新性的立交桥,要求结构合理、功能齐全。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对立交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设计思路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立交桥,了解我国立交桥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交通设计一座立交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操作环节中的学生讨论和设计制作3. 作业设计中的创新性要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