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 格式:docx
- 大小:31.36 MB
- 文档页数:15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其中一点或其中一路段的交通流量。
交通量的分析旨在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了解路段或交通网络上的交通流量情况,包括每日、每小时或每分钟的交通量大小、交通高峰期和低谷期、不同车辆类型的流量分布等。
常用的数据采集手段包括路段流量计、车牌识别系统、磁敏感线圈等。
交通量的预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模型建立和预测。
常用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
预测结果可用于评估交通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道路建设和交通信号优化提供参考、指导交通运输企业的调度管理等。
在交通量分析和预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和处理: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方式,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消除异常值和噪声干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交通量分析指标:除了常用的交通量大小指标外,还可以采用交通流密度、平均速度、延误时间等指标来描述交通环境和交通状况。
3.模型选择和建立: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模型进行交通量预测,常用的模型包括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4.模型验证和改进:通过对模型的验证和评估,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进行模型的改进和调整,提高预测精度和效果。
5.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由于交通量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考虑不确定性范围和可行性等问题。
交通量的分析和预测在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准确地分析和预测交通量,可以指导合理的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为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交通运输企业的调度和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最后,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一个复杂而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除了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和城市交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等技术手段。
因此,对于交通量分析和预测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和综合应用。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Chapter 3 Traffic Volume Analysis and n3.1 Traffic Survey and Analysis3.1.1 Overview of XXX3.1.1.1 Survey Conten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n planning。
this XXX average traffic flow。
The XXX former surveys included traffic volume surveys and operating speed surveys。
and the specific survey items XXX related to car travel status and play a role inXXX traffic flow on the road。
The XXX' travel。
motor vehicle OD。
and logistics.3.1.1.2 XXXXXX and the most basic means of XXX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n。
and flow n of n volume and flow of passengers and goods in the project's impact area。
so that subsequent traffic volume ns can be based on objective and reliable data。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ject's planning。
n scale。
n standards。
etc.1) Deployment of Traffic Survey PointsXXX has a direct impact on survey data。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3.1.1项目影响区的确定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
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交通现状分析1、交通现状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公交车比例仅为%。
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
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2.4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
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交通量预测方法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
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
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
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道路桥梁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交通是城市的动脉,而道路桥梁则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道路桥梁交通流量的准确分析和有效预测,对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通拥堵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而了解交通流量的变化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道路桥梁交通流量的分析,首先要考虑的是时间因素。
一天当中,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通常会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
工作日和周末的交通流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工作日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大,特别是上下班时间。
此外,节假日的出行高峰也会对交通流量产生显著影响。
空间因素也是分析交通流量时不可忽视的。
不同区域的道路桥梁,其交通流量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比如,城市中心区域的道路桥梁往往承载着更大的交通压力,而郊区或者新开发区域的交通流量相对较小。
道路桥梁的连接功能也会影响流量,连接重要商业中心、学校、医院等地点的道路桥梁,通常会有较高的交通流量。
除了时间和空间因素,交通流量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天气状况就是其中之一。
在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雪时,人们的出行意愿可能会降低,同时道路行驶条件变差,交通流量可能会减少,但交通拥堵的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另外,大型活动的举办,如体育赛事、演唱会等,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人员聚集,导致周边道路桥梁的交通流量急剧增加。
在对交通流量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依靠各种数据采集手段。
常见的有感应线圈、视频监控、GPS 定位等。
感应线圈可以埋设在道路中,当车辆通过时能够检测到并记录下来。
视频监控则通过摄像头拍摄道路画面,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获取交通流量信息。
GPS 定位则可以通过收集大量车辆的行驶轨迹数据来分析交通流量。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
统计分析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通过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量,来了解交通流量的总体特征。
时间序列分析则可以揭示交通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流量情况。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调查综述交通调查得目得就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得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
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得交通调查主要就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就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得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得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得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3、2 相关运输方式得调查与分析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762、250。
路线推荐方案全长20、762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得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得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
公路沿线历年得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日3、3 预测思路与方法3、3、1 交通量预测得总体思路公路远景交通量得预测,就是为正确制定公路修建计划提供分析基础,为项目得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对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调查得资料分析,计划建设得荔波县瑶山至捞村改扩建公路工程就是荔波县境内得重要公路项目。
本项目得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公路沿线工业与乡镇得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为精准脱贫提供交通保障。
预测远景交通量一般由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与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组成。
趋势交通量就是指现有公路交通量按照它固有得发展规律、自然增长得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就是指公路得开通,使它所覆盖得影响区内经济与交通体系得深刻变化,诱使经济、产业迅猛增长,则会新产生交通量。
转移交通量就是指公路建成后,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它运输方式(铁路、水运与航空)转移过来得交通量。
对本项目而言,由于没有与本项目有竞争关系得其它运输方式存在,因此本项目不考虑转移交通量。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3.1.1.1调查内容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
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
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ijk=q ijk·αi·βi·γi式中: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αi――i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βi――i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γi――i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建设项目规划中的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建设项目规划中,交通流量分析与预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准确分析和预测,可以为项目的交通设计、道路规划和交通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本文将从交通流量分析的意义、方法以及预测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交通流量分析的意义交通流量分析是指对交通流量进行系统观察、测量和分析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道路的使用情况、交通拥堵状况以及交通流量的分布特征,从而为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交通流量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规划: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了解道路的瓶颈位置和交通拥堵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例如,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可以通过交通流量分析确定需要扩建的道路和交叉口,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 交通设计:交通流量分析可以为交通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和容量,从而保证道路的安全和通行效率。
例如,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可以根据交通流量的分析结果确定车道数量和出入口的位置,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需求。
3. 交通管理:交通流量分析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交通拥堵的原因和位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交通信号灯的优化调整、交通导向标志的设置等,以改善交通状况。
二、交通流量分析的方法交通流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交通观测法、交通模型法和交通仿真法。
下面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 交通观测法:交通观测法是指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的方式来获取交通流量数据。
常用的观测方法包括人工观察法、视频观测法和自动化观测法。
其中,人工观察法和视频观测法需要人员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相对比较繁琐。
而自动化观测法则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是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交通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交通流量的变化规律,并为未来交通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将从交通量分析的必要性、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及交通量预测的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交通量分析是为了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状况、交通流量的变化规律和交通问题的发生原因,对于制定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和交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交通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交通流量的高峰期、拥堵路段、交通事故多发地点等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交通疏导措施和交通信号优化方案。
此外,交通量分析还可以发现交通问题的根源,比如交通规划不合理、道路设施不完善等,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参考。
其次,常用的交通量分析方法有多种。
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观察和人工计数法,通过人工站点观测和手动计数来获得交通量数据。
然而,这种方法在数据的收集工作量和精确度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现代交通量分析方法主要使用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监测设备,如交通流量监测器、摄像头和车辆感应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交通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可以采用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技术,对交通量数据进行分析,如平均交通速度、车流密度和交通流量等指标。
最后,交通量预测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相关变量来预测未来交通流量的趋势和变化。
交通量预测的目的是为了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以便有效地制定适应未来交通需求的交通规划和管理措施。
常用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和模型模拟等。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未来交通量的趋势和季节性变化。
机器学习方法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训练模型预测未来交通量,并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实时调整。
模型模拟方法是建立交通量模型,模拟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流动以及交通流量的变化,根据模型输出进行预测和分析。
总之,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是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简述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是利用历史交通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通过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预测未来交通流量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两类。
宏观预测主要关注城市或地区整体的交通流量变化趋势,通常以交通量为单位进行预测。
微观预测主要研究交通流的细节特征,对交通流的时空分布进行预测。
下面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
宏观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和模型预测等。
时间序列分析是指根据历史交通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如周期性、趋势性和季节性,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交通量预测。
常见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有平稳序列分析、ARIMA模型和季节性指数模型等。
回归分析是指通过建立交通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预测交通量的大小。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
模型预测是指根据交通量的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常见的模型预测方法有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微观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流速-密度关系模型、流量预测模型和车辆行驶模型等。
流速-密度关系模型是研究交通流量与流速和车辆密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流速与车辆密度的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交通流量的预测。
常见的流速-密度关系模型有Lighthill-Whitham-Richards (LWR)模型和Greenberg模型等。
流量预测模型是预测一些交通路段上特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量,基于历史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随机过程等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常见的流量预测模型有Markov链模型和随机游动模型等。
车辆行驶模型是模拟和预测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轨迹和交通流量分布情况,常见的车辆行驶模型有细胞自动机模型和基于微观仿真的模型等。
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在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公路交通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反映,其发生和发展与沿线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交通量的分析与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规模以及经济评价的基础。
本次调查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区域内的车辆车型和货类的多样性,为了本报告的编制更加精确与合理,结合项目所在运输通道交通流的特点,在车型上更加详细,按照车辆的客货以及大中小型对调查车辆进行了分类。
表3-1 交通量观测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由于本项目部分路段与现有XX国道平行,并与XX国道、XX西路相连,因此本项目交通量将主要来源于现有道路交通量的增长,及XX国道的分流,为了准确把握现有相关道路的交通状况,合理预测本项目交通量,本此调查收集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统计数据。
相关道路历年年平均交通量统计数据见表3-2。
表3-2 相关道路现状交通量单位pcu/d从相关道路现状来看,XX西路、XX国道及XX公路的交通量均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4.7%,7.0%。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XX国道面临的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为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合理分流现有道路的交通量是十分必要的。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依据绍兴市现状路网可知,本项目起点位于XX路,顺接XX路,终点位于XX西路,总体走向与XX国道、XX公路(XX国道)平行,本项目建设必然会对相关道路产生一定的分流作用,分流交通量也将是本项目交通量的主要来源。
同时本项目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开发的进程,而区域的开发也必然会产生部分交通量,即诱增交通量。
本项目属于区域道路,对铁路、水路运输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次预测中不考虑其它运输方式的转移交通量。
根据本项目未来交通量组成分析,本次预测将分别对本项目的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具体的预测思路及方法如下:针对本项目趋势交通量,本次预测将以区域路网及相关道路的现状交通调查为依据,然后依据XX市国内生产总值与相关道路交通量之间的弹性关系,采用弹性系数法对相关道路的趋势交通量进行预测,并通过交通分配获得本项目不同路段的趋势交通量。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在OD 调查、交通量观测调查与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与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与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进行远景年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结果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规模与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 交通调查综述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特性与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改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公路客货运量与周转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等方面内容,并采用OD调查与交通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OD调查借鉴《神木-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神盘路改建工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本路段东接神盘路,主要承担店塔-盘塘方向的煤炭外运交通,且神盘路改建工可与本项目同期进行,具有可借鉴性)。
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与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1)交通运输发展的调查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本项目影响区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如表3-1、表3-2:榆林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1神木县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2注:数据来源于神木统计局统计年鉴资料。
从表3-1中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区公路运输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公路运输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这与其经济高速发展是相适应的。
据调查统计,榆林市客货运量与周转量在全省中所占比例较高,2008年榆林公路客运量占全省的6.95%;客运周转量占全省的10.23%;公路货运量占全省的8.34%;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的29.48%。
在综合运输方式中,公路客、货运量所占比例较高,可见公路运输在榆林市综合运输方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表3-2可以看出,神木县公路运输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各项指标变化相对稳定,各别点起伏较大,这与近几年区域内路网改造,交通政策变化、城镇大力度的改造有关。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
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3.2.1预测思路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
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
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是交通规划与管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指导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交通量分析的方法、交通量预测的模型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读者对该主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交通量分析方法计数法是指通过设置测量点对交通流进行实时的计数,可以测量瞬时交通流量、现象交通流量以及延误等指标。
常见的计数法有车辆计数法、行人计数法和视频计数法等。
问卷法是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了解出行者的出行特征、交通选择以及满意度等信息。
问卷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出行者行为信息,但是问卷调查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受到回收率的制约。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交通现象、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得出结论。
观察法可以应用于交通流速观测、交通事故观测、停车观测等方面。
2.交通量预测模型交通量预测模型通常可以分为时间序列模型、传统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
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来预测未来交通量的走势。
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有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ARIMA模型等。
传统回归模型通过收集相关的影响交通量的因素,如道路、人口和经济数据等,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交通量。
机器学习模型是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学习历史数据的模式,并将学习到的模式应用于未来交通量的预测。
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有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等。
3.应用案例a.交通规划:通过分析交通量,可以确定需要建设或改造的交通设施,如道路、桥梁和交叉口等。
预测未来交通量可以帮助规划者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b.交通控制:交通量的分析可以确定交通瓶颈和拥堵点,并采取相应的交通控制措施,如信号灯调节和交通限制等,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效率。
c.交通安全:通过交通量的分析,可以确定交通事故的高发地段,并加强对这些地段的交通安全管理和监控,以降低事故风险。
d.公共交通优化:通过交通量的分析,可以确定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需求,以优化公共交通系统的设计和运营。
简述交通量预测方法与步骤一、交通调查与分析1.调查综述道路交通量与项目影响区的交通出行分布是交通量预测的基础资料。
为了对公路建设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发展情况进行预测,需要调查了解项目影响区交通发展状况,相关路网交通现状,各类车辆的起讫点分布,交通组成等基础数据资料。
交通调查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公路的道路状况和交通状况调查,另一方面是车辆出行分布调查,据此分析项目影响区的车辆出行分布状况。
相关公路道路与交通状况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历史流量发展分析,交通组成分析,用于分析项目影响区交通发展规律;车辆出行分布调查主要调查车辆出行的起讫点,即OD调查,用于分析项目影响区及相关路网车辆的空间、时间分布特征,掌握交通现状。
2、交通量OD调查及分析OD调查和交通量观测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项目影响区内各方向公路运输通道的交通流量、流向、车型构成等交通特性,为拟建项目所在通道的运输需求特点分析和交通量预测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OD调查点位置布设原则为:⑴在能够把握交通流量分布特性和不影响调查目的及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OD调查点个数,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⑵OD点应尽量远离城区(一般为10公里左右);⑶为了和历年的交通量调查资料相互检验、补充,在不影响调查目的的前提下,调查地点尽量与历年交通量观测点一致或靠近。
以OD调查和交通量观测数据为基础,按照调查所采用的抽样率,根据主要相关公路历年交通量计算得到的月不均匀系数和周日不均匀系数将每个调查点的OD交通量进行扩大、修正,形成单点年平均日OD交通量(AADT),并得到单点OD表。
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各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下表所示。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各调查点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公式如下:21ββγα⨯⨯⨯⨯=ijk ijk V Q 式中:ijk Q —第k 个调查点i 区到j 区的年平均日交通量;ijk V —第k 个调查点i 区到j 区的调查交通量;α—调查样本的扩大系数,抽样率的倒数;γ—日昼比;1β—交通量月不均匀系数;2β—交通量周日不均匀系数.3、基年OD 表的合成根据基年公路网状况,采用“串并联”法进行删除重复车辆计算,并以相关公路交通量观测资料为补充,形成初步基年OD 表。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道路交通量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交通需求的反映,其发生和发展与沿线的经济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是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确定道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规模以及进行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对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特别是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和建设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工作。
3.1 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3.1.1调查综述交通调查是测定道路交通流状态,收集分析交通资料,从中掌握交通流的规律,为远景交通量预测和确定经济评价参数采集基础数据。
1.影响区域范围本项目拟建XX路、XX路、XX路、XX路4条道路均位于XX市XX新区XX片区,是新区道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区域路网的规划情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域的范围为XX市XX片区,间接影响区域为东区、仁和片区及周边区域。
2.调查点的布设本次调查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如下因素:⑴选定的调查点,应能够全面掌握项目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之间及影响区内部的交通流量。
⑵与本项目平行或竞争的线路,应是主要考虑的设点路线。
⑶与本项目线路交叉的主要线路,应考虑设点。
⑷在不影响交通调查目的情况下,避免设置作用重复的点。
根据以上布点原则,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区的路网现状及物流、客流出行特征,本项目调查点如下:调查点分布表3.调查的方法本项目交通调查以文案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为了了解并获得本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的机动车流量、流向、交通构成及交通特性,我公司员工于2016年3月14日~15日7:00至19:00对XX路、XX路、XX大道进行了12小时交通量调查。
3.1.2调查资料分析1.区域车型划分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并结合地区区域车辆实际情况,将机动车划分为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小客车、大客车、铰接车六种车型。
车型分类表2.调查资料整理本次调查共选取3个调查点的数据作为本项目交通量分析的依据。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调查综述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的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
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的交通调查主要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的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的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3.2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762.250。
路线推荐方案全长20.762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的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
公路沿线历年的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日车型年份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中小型客车大型客车拖挂车其它车混合车折算值2006 32 16 7 86 3 31 193 2007 42 21 8 114 4 40 251 2008 48 24 11 130 5 46 290 2009 59 31 13 164 5 58 361 2010 74 38 15 200 6 70 444 2011 94 48 20 255 8 90 566 2012 101 51 21 274 8 96 605 2013 105 54 23 288 9 102 639 2014 121 61 24 328 11 114 725 2015 133 68 28 364 12 128 805 注:表中数据除混合车折算值为按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值外,其余均为自然车辆数。
3.3 预测思路与方法3.3.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公路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是为正确制定公路修建计划提供分析基础,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第3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 预可工作回顾在预可报告中,通过对本项目所处区位及承担的功能,对于路网交通量采用以机动车起讫点调查为基础的“四阶段推算法”得到的趋势型交通量并辅以诱增交通量。
其中在预测各影响区发生、集中交通量时采用了增长率法,交通量分布预测采用“弗莱特法”,交通量分配采用多路径-容量限制分配法,从而得到趋势型交通量。
对于诱增交通量,结合影响区的位置、经济特点和项目建成后路网的变化,参考其他项目的研究成果,采用生长曲线模型进行计算。
同时随着庐江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规划区建设,本项目沿线土地逐步得到开发,沿线将形成新的城区和产业带,产生大量城市内部交通出行。
城市交通量采用以人口规模、城市用地开发强度为基础的“四阶段”法进行预测。
将路网交通量和城市交通量相累加,预测本项目路段交通量如下表所示。
表3-1 本项目项目建议书阶段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辆/日,小客车3.1.2 调查综述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项目影响区相关路网车辆出行起终点状况、车型组成,荷载种类、交通方向和交通量等交通基础资料,为预测远景交通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和道路设计采集参数。
1、调查内容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车辆OD 调查:包括车辆起终点调查、货类调查、车辆实载率调查等。
用于分析项目影响区及相关路网内车辆空间、时间的分布特征、车辆运输特征,掌握交通现状,建立基年汽车出行OD 表。
交通流量调查:用于对车辆OD 调查的补充,掌握相关道路的现状交通流量。
2、调查范围结合本项目功能和路网中的定位,以及本项目交通量组成分析,在研究区域内选取布设了7个OD 调查点。
调查点具体分布见图3-1、表3-1。
图3-1 OD 调查点分布图 表3-2 交通调查点一览表OD 点名称 所在道路名称调查内容无为十里墩 S319 24hOD ,24h 巢湖高林 S316 12hOD ,24h 庐江罗埠 S103 12hOD ,24h 庐江长岗 S319 12hOD ,24h 铜陵长江大桥 G3 24hOD ,24h 庐江收费站 G3 12hOD ,24h 泥河收费站G312hOD ,24h 此外,为了分析本项目影响区交通发展水平及规律,对本项目相关公路——S319、S103和S316等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和分析。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3.1.1.1调查内容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
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
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ijk=q ijk·αi·βi·γi式中: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αi――i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βi――i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γi――i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从掌握地区内交通流动模式和常年的变化为目的,以项目区域随意路段为对象定期地进行的交通流量观测调查。
调查方法大致可分为3种。
①区间观测:在广泛范围内,观测某一瞬间的交通流状态的方法。
②地点观测:在时间上连续地观测某一调查地点的方法。
③行驶试验:通过行驶的试验车进行观测。
本项目采用②方法,在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路段,进行每天12小时观测统计过往来回车辆数据。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次交通量调查确定了3个观测点,观测点设在辰溪1处,辰溪和泸溪交界的马子桥1处,军屯1处。
观测点见图3-1所示。
图3-1 调查路段观测点示意图路线终点路线起点3.1.1.3调查范围对项目直接影响区域内与本项目有关的省道G354、S251进行日平均交通流量调查。
3.1.2调查资料分析3.1.2.1辰溪县调查资料分析辰溪县从2003年到2012年公路客、货运量和客、货运周转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具体统计数据见表3-1。
表3-1 辰溪县公路运输统计表根据交通运输统计数据,分别绘制辰溪县客、货运量发展趋势图,客、货运周转量发展趋势图见图3-2、图3-3。
图3-2 辰溪县公路客、货运量发展趋势图图3-3 辰溪县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发展趋势图从辰溪县公路客、货运量发展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辰溪县客运量基本呈现平稳增长趋势,2007年后增长幅度较大,10年内平均增长率达到29.90%;辰溪县货运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0年内平均增长率为21.41%。
从辰溪县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发展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辰溪县公路客运周转量基本呈平稳增长趋势, 10年内平均增长率达到14.96%。
辰溪县货运周转量发展态势呈波动趋势发展, 10年内平均增长率达到13.74%。
在预测时分别采取时间回归、相关回归、指数平滑和增长率法建立合适的模型。
根据这些模型进行未来特征年的客货运量和客货运周转量预测,具体结果见表3-2表3-2 辰溪县公路客货运量和客货运周转量发展预测3.1.3.1影响区域民用车辆保有量调查、分析与预测1) 辰溪县民用车辆保有量调查、分析与预测通过对辰溪县历年汽车保有量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汽车保有量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呈现正相关的。
随着影响区各区域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汽车保有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
辰溪县2003年至2012年民用车辆的情况,见表3-5所示:表3-5 辰溪县全社会民用汽车保有量统计表注:统计数据来源于对应年度《辰溪县统计年鉴》。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绘制辰溪县历年民用汽车保有量数量柱状图如图3-6所示。
图3-6 辰溪县历年民用汽车保有量数量柱状图根据以上资料统计分析,采用适当的模型,预测辰溪县民用汽车特征年的保有量具体结果见表3-6。
表3-6 辰溪县民用汽车保有量发展预测结果表3.2其他相关运输方式调查和分析3.2.1 调查概述1、G354和S251概述G354怀化段起于麻阳县,经吕家坪、谭湾、辰溪县、火马冲、江口、止于溆浦的低庄,怀化境内全长168公里。
G354为沥青路面,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10m,路面宽度8.5m; S251起于怀化市区的G209,经泸阳、花桥、小龙门、石碧、辰溪县城、田湾、船溪,止于沅陵县的筲淇弯与G319相交。
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m,路面宽度9.5m。
2、泸溪浦市至辰溪公路概况泸溪浦市至辰溪公路起于辰溪县与湘西泸溪县的浦市镇交界处,途径军屯、胡家脑-跨沅水、陆家湾、塔湾—跨沅水、麻田、小田坪、黄泥田、马路坪、茅棚冲,石牌、锦滨乡—跨辰水,终点在华中水泥厂与S251相接,全长18.07486Km。
路线走廊带总体呈北南走向。
原老路为等外级公路,砂石路面,路基宽 4.5~6.0m,路况较差。
泸溪浦市至辰溪公路是联通泸溪县、辰溪县一条快捷通道。
3.2.2 其它相关运输方式调查和分析3.2.2.1 区域路网特征分析进行项目影响区域路网特征分析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拟建项目远景交通流量构成,特别是转移交通流量的预测。
项目影响区域现状路网见图3-7和3-8。
怀化市现状综合运输网络图本项目图3-7辰溪县现状综合运输网络图图3-8由项目影响区域综合运输网络图可以看出:(1)铁路的影响项目影响区域内虽然有湘黔铁路、焦柳铁路穿过,但均与本拟建项目方向不一致,所以与本拟建项目不会产生影响。
(2)水运的影响直接影响区域内虽然有与本拟建项目平行的大的水路(沅水和辰水),但鉴于本拟建项目为新建,同时目前水运运输的相对萎缩,运量很小,所以本拟建项目远景交通量预测不考虑水运的影响。
(3)高速公路的影响在项目影响区域内有二条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和沪昆高速公路。
从路网构成特点可以看出,这二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都不会给本拟建项目远景交通带来大的影响,因此,本报告不考虑这三条高速公路的交通分流问题。
3.3预测思路和方法泸溪浦市至辰溪公路起于辰溪县与湘西泸溪县浦市镇交界处,途径军屯、胡家脑-跨沅水、陆家湾、塔湾—跨沅水、麻田、小田坪、黄泥田、马路坪、茅棚冲,石牌、锦滨乡—跨辰水,终点在华中水泥厂与S251相接,全长18.075Km。
根据现状交通流量调查数据及网络特征,预测基年交通量采用起点马子桥观测点、原老路和G354的交叉口的两路口观测点(也是原老路终点)、终点华中水泥厂观测点综合观测数据。
(1)项目远景交通量构成本拟建项目是连通辰溪县、泸溪的一条快捷通道,也是浦市连接外面的主要通道,所以远景交通流量由趋势型交通量、诱增型交通量二种构成。
1) 趋势型交通量趋势交通量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自然增长的交通量,是不考虑区域的运输方式和路网结构变化情况下的基本需求交通量。
2)诱增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是指由于本项目的建设,改善了区域的投资环境和运输条件,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潜在交通需求的释放,导致产生更大的交通需求。
(2)交通量预测思路该项目是连通辰溪县、泸溪浦市的一条快捷通道,是解决辰溪县和泸溪县交通压力的重要公路。
所以趋势型交通量会保持较快速度发展。
本报告中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趋势型交通量。
由于本项目路段目前路面窄、路况差、平纵指标低,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交通量由于交通条件和运输成本的限制而没有发生。
所以拟建项目的实施将会大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降低运输成本,诱增交通量比例较大。
本报告中采用经济诱增模型进行诱增交通量的预测计算。
3.4交通量预测3.4.1预测特征年确定本项目计划2014年5月开工,2016年12月底竣工通车。
基于2012年5月份的交通流量观测数据,本报告交通量预测基年定为2013年,预测特征年份定为2017年、2021年、2026年、2031年、2036年。
3.4.2交通生成3.4.2.1 公路交通量调查拟建项目交通量资料的收集、整理。
对现有泸溪浦市至辰溪公路上的两路口观测点、华中水泥厂观测点、马子桥观测点历年交通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作深入透彻的分析,能够了解拟建项目在区域中的交通作用,把握交通量的发展趋势,从而为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提供依据。
两路口观测点、马子桥观测点和华中水泥厂观测点历年分车型的断面流量观测值见表3-7~表3-9,并根据折算系数进行了标准车型的折算,本报告按照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以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见表3-10。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ijk=q ijk·αi·βi·γi式中: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观测交通量;αi――i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βi――i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γi――i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表3-7 观测点S336马子桥观测点断面流量观测值(单位:辆/日)备注:数据来源:①表中数据为24小时流量值;② 2013年流量为2013.5.17实际观测值;③ 2004年~2013年流量为怀化市对应年度《观测点小时交通量记录表》。
④表中汽车合计数据不包括其他栏中的车型。
①表中数据为24小时流量值;② 2013年流量为2013.5.17实际观测值;③ 2004年~2013年流量为怀化市对应年度《观测点小时交通量记录表》。
④表中汽车合计数据不包括其他栏中的车型①表中数据为24小时流量值;② 2013年流量为2013.5.17实际观测值;③ 2004年~2013年流量为怀化市对应年度《观测点小时交通量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