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意义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意义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意义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俄罗斯在清王朝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和平谈判而签订的边界条约。
正面评价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
现在,中方一般给予《尼布楚条约》正面评论,认为该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历史上有显著贡献。
而俄方一般则不这样认为,他们通常认为这个条约不利于俄国,对俄国而言是不平等条约,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才是真正的平等条约。
负面评价但也有人认为,在尼布楚会议上,清朝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至北冰洋为界的第一方案,继而让步提出第二方案,即以外兴安岭的北支(诺斯山)直至亚洲大陆最东北的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为界。
但最后因为谈判的清朝代表的能力问题以及要平叛准噶尔的叛乱等原因希望与俄国保持和平而再次让步放弃了第二方案和这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连以贝加尔湖为界的第三方案也放弃了。
最后以额尔古纳河至外兴安岭至乌第河为界,西伯利亚那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蒙古族的近亲民族从此成为了俄国的土地和子民。
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该条约实际上不利于中国。
《尼布楚条约》应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签订《尼布楚条约》模拟复原场景理由及议论:⒈外兴安岭附近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东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自唐朝以来,辽朝、金朝、元朝、明朝都对该地区实施了有效统治,明朝还在该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进行管辖。
而俄罗斯最初只是一个莫斯科公国,其主要领土在欧洲,外兴安岭附近离俄罗斯本土相距一万公里还远,清初的时候,俄罗斯一些匪徒才流窜到外兴安岭附近殖民。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_尼布楚条约原文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希望大家喜欢!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
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罗斯。
尼布楚条约历史背景雅克萨之战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沙俄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
这个地区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
当俄国的势力接近清朝的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
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
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于乌扎拉村”。
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
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
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
在边疆人民奋起抵抗下,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
并曾多次敦促沙俄进行谈判,可是俄方却置之不理。
1685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分水陆两路围攻雅克萨。
5月25日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侵略军被迫投降,答应撤退,但当清军一离开,又偷偷开进雅克萨城重建据点。
第二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侵略军头子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
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十一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
谈判过程会议一开始,俄方代表就提出两国以黑龙江至海为界,左岸属俄国,右岸属中国,企图在谈判桌上取得它用武力未能得到的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
1689年中俄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在历史上签订了很多条约,在1689年跟俄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1689年中俄签订了什么条约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1689年8月22日,清、俄两国在尼布楚开始会谈。
清朝使团重要成员有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等,俄罗斯使团由御前大臣戈洛文、伊拉托木斯克总督符拉索夫率领。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
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罗斯。
尼布楚条约签订背景参见:雅克萨之战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四世时开始,俄罗斯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636年(明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清崇德元年)俄罗斯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
这个地区成为了俄罗斯人的殖民地。
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
当俄罗斯的势力接近清朝的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
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於乌扎拉村”。
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
1657年(顺治十四年),俄罗斯帝国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
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朋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三千人,5月25日攻入雅克萨。
之后清军撤军而俄军卷土重来。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清军两千再攻雅克萨并围城。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俄军首领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
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11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将贝加尔湖永远从中国割让出去
本文导读:
《尼布楚条约》签订38年后的大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康熙皇帝之子雍正皇帝与沙俄又签署了一份条约。
在传统的历史课本中,这个条约也被称作是平等条约,但是小编坚持认为这是错误的,该条约应当是一份彻头彻尾的不平等条约。
这份条约就是《恰克图条约》。
如果说《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朝正受到准噶尔蒙古的威胁,还情有可原的话;在签订《恰克图条约》时,准噶尔早已衰落,大清朝海晏河清,正处于康乾盛世的巅峰期,没有现实威胁。
而反观当时的沙皇俄国,穷兵黩武,虽然对北方劲敌瑞典取得胜利,但又深深陷于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当中,根本无暇东顾。
签署《恰克图条约》的背景是,《尼布楚条约》仅仅规定了中俄东北方向的边界,而对于双方中段边界没有划定。
因此,沙俄频频蚕食贝加尔湖周边土地,驱赶蒙古族牧民,甚至截杀商旅。
雍正皇帝即位后,对该种现象大为不满,遂要求沙俄停止非法侵害行为,并多次交涉希望尽快划定双方边界。
而沙俄对于清朝政府的建议置若罔闻,并变本加厉,加快了对贝加尔湖南岸地区的侵夺。
得知情况后,雍正皇帝大怒,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断然暂停了中俄贸易。
由于沙俄在对华贸易中赚取了大量的利益,且其国内矛盾重重,因此迫于形势需要,便派使臣与清朝进行谈判。
可悲的是,清朝在大占优势的前提下,为了尽早划定边界,避免外交纷扰,在没有受到任何军事威胁的前提下,不但承认了沙俄已经蚕食的土地,而且还一次性将贝加尔湖以南和西南、唐努乌梁海以北的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国,导致中国永远地失去了贝加尔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皇帝如何平定北疆签订尼布楚条约?
导语: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到清康熙年间,北方的沙俄对我国北方,西北和东北方的骚扰不断。
16 世纪前,沙俄本来是个欧洲国家;1581 年,沙俄开始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到清康熙年间,北方的沙俄对我国北方,西北和东北方的骚扰不断。
16 世纪前,沙俄本来是个欧洲国家;1581 年,沙俄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踏入亚洲领土;1632 年,沙俄建立雅库次克,开始与中国接壤;1643年,沙俄趁明清交替之际中原动荡之机开始进入我国领土境内,蚕食我国境内早已经归属于大清王朝管辖的黑龙江流域土地,中俄领土纷争开始产生。
当然,沙俄的这次入侵可耻地失败了,英勇的达斡尔族人民赶走了侵略者。
1650 年,沙俄再度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当地军民在进行了两年多的顽强抵抗后失败;沙俄势力变本加厉,于1654 年出兵侵入我国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占领了尼布楚;此后双方在这一地区展开了多次的厮杀,互有胜负;康熙皇帝即位以后,沙俄侵略者继续扩大战果,在整个黑龙江流域建立了一系列殖民据点。
康熙皇帝亲政以后,为彻底解决东北边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康熙皇帝开始于1669 年谴使赴尼布楚谈判;1670年双方又在北京进行了第二次谈判。
但是,随后开始的“三藩之乱”终止了这一进程:沙俄侵略军又进入精奇里江和额尔古纳河地区。
三藩之乱结束后,清朝政府正式设立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为首任将军,属下兵员两千,及时制止了沙俄的进一步侵略活动,也为后来收复雅克萨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台湾郑氏政权易主,郑经去世,儿子郑
生活常识分享。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的战略失误1689年9月7日(清康熙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共六款,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即今斯塔诺夫山脉)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和流入黑龙江的河川,全属中国;以北一带土地及河流,全属俄国,乌第河流域划为待议地区,留待以后再议。
(参见附图)从小学以至于中学、大学,历史教科书上都认为,这个条约是经过平等谈判,并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基础上取得的,因此是个平等条约。
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并认为该条约最多也就是让出了原属于中国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地方给俄国。
实际上仅仅是这一点领土的问题吗?收复领土联盟认为,此条约对于我国是失大于得,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割让领土的边界条约!它开创了有清以来丧土失地的先河,是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地缘态势和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危害!是中国重大的战略失误!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和中国近代史的起始点!一、该条约使俄国合法地获得了侵略基地和广大领土,并为中国的东北和蒙古进一步被渗透和侵略埋下了祸根。
俄国一小撮流匪不远万里前来侵略中国东北边境,中国清朝的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竟然长时间内无法将其全歼或驱逐,在雅克萨之战大获全胜后又屈辱地签订和约,以土地换和平,把原属中国的土地让予敌国!它使俄国侵略者获得了合法的侵略基地,并获取了巨大的通商权利,使其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为后来中国清朝衰弱后的割地赔款埋下了深深的祸根!二、中国丧土失地,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原属于中国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地方,也不仅仅是贝加尔湖地区,而是整个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及太平洋沿岸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和无尽的宝藏!《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的领土,并为后来雍正帝效仿签订《恰克图条约》完全出让贝加尔湖地区开了个恶劣的先例!明朝在其整个历史上无法完全消灭元朝,事实上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留下了一个北元,这个条约连同后来的《恰克图条约》,把原属于北元的我国北方领土让给了沙俄!自西汉时期,贝加尔湖就是史籍中的北海,是苏武牧羊的地方。
尼布楚谈判康熙二十八年(公元一六八九年)八月,在中俄交界处的尼布楚城(在今苏联的涅尔琴斯克),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
从明朝以来,沙皇俄国就开始向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流域扩张,一些野蛮而又凶恶的匪徒经常侵入中国边境抢劫当地人民的貂皮和粮食,还杀人放火,奸淫妇女,甚至把人抓来烤着吃。
当地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赫哲人费雅喀人恨透了这些吃人的恶魔,都叫他们罗刹(古代传说中一种吃人血肉的恶鬼)。
清朝初年,沙皇俄国加剧扩张,先后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了雅克萨(在今苏联境内黑龙江北岸,与我国漠河相对)和尼布楚两个据点,想把它做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东北是清朝的发祥地,向来受到清政府的重视。
沙皇俄国这样肆无忌惮地吞并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清朝政府当然不肯答应,中国军队多次奉命前进驱赶侵略者。
可是,每次中国军队得胜回师之后,沙俄匪徒很快就又卷土重来。
三藩叛乱平定之后,内地比较平静了,康熙皇帝决心要彻底解决东北边境的沙俄侵扰问题。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他亲自到了吉林,在松花江上乘船勘测地形,了解情况,并决定增加兵力,镇守黑龙江地方。
同时,他又写信给俄国沙皇,表示愿意和平解决两国争端。
沙皇迟迟不答复,康熙皇帝忍无可忍,派兵攻克了雅克萨城。
俄国政府见势不妙,只好答应进行边界谈判。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一六八九年)八月,双方代表集中到黑龙江流域的尼布楚城,开始了有历史意义的边界谈判。
八月二十二日一大早,中国钦差大臣索额图身穿礼服,骑着骏马,撑着华盖,带着四十名随员和二百六十名卫兵,向谈判地点徐徐而来。
俄国的首席代表戈洛文,由奏着战斗进行曲的军乐队引导,带着同样数目的随员和卫兵,按约定好的时间与中国代表同时到达。
谈判地点是在距双方驻地各五里的地方,这里搭起了两座紧连在一起的大帐篷。
在远处,双方还各自安排了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负责警戒。
双方代表进入帐篷以后,同时就座。
中国代表这边只有一张普通的桌子,一条宽板凳,板凳上铺着一个坐垫,布置得很简单。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有著名的《尼布楚条约》和《瑷珲条约》。
这两个条约都直接导致了我国领土的丧失和沙俄在我国边境地区的扩张。
首先,《尼布楚条约》于1858年6月26日签订。
该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俄帝国之间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根据该条约的内容,中国清朝割让了大片领土给沙俄帝国,其中包括黑龙江以北、外东北、外科尔沁等地区。
中国清朝还同意在这些割让的领土上设立俄属领事馆。
此外,沙俄获得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放弃通商航海权、扩张和探险的特权。
这一条约直接导致了中国东北地区领土的大量丧失,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瑷珲条约》于1858年10月8日签订。
这也是中国清朝与沙俄帝国之间的一项不平平等条约。
该条约是前述《尼布楚条约》的补充。
根据该条约,沙俄向中国清朝索取了更多的领土,主要是包括瑷珲地区(现在的黑龙江省双城市)和东北一部分辽宁地区。
中国清朝同意将这些领土割让给沙俄,并同意在这些割让的领土上建立俄属领事馆。
此外,中国还同意了沙俄将北京、天津、广州等地设立领事馆的请求。
这个条约进一步加剧了中国领土的丧失,沙俄在我国边境地区的扩张势力进一步加强。
这两个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来说是沉重打击。
这不仅削弱了中国在这些地区的主权地位,而且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这两个条约标志着沙俄在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的逐渐扩张,也为后来日俄战争提供了条件。
总的来说,《尼布楚条约》和《瑷珲条约》是沙俄掠夺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导致了中国领土的丧失和沙俄在边境地区的扩张。
这些条约不仅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暴露了中国的落后和脆弱。
这些条约的签订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是中俄关系中的敏感问题。
《尼布楚条约》的作用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尼布楚条约》的作用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尼布楚条约》的作用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俄罗斯在清王朝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和平谈判而签订的边界条约。
正面评价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
现在,中方一般给予《尼布楚条约》正面评论,认为该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历史上有显著贡献。
而俄方一般则不这样认为,他们通常认为这个条约不利于俄国,对俄国而言是不平等条约,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才是真正的平等条约。
负面评价但也有人认为,在尼布楚会议上,清朝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至北冰洋为界的第一方案,继而让步提出第二方案,即以外兴安岭的北支(诺斯山)直至亚洲大陆最东北的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为界。
但最后因为谈判的清朝代表的能力问题以及要平叛准噶尔的叛乱等原因希望与俄国保持和平而再次让步放弃了第二方案和这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连以贝加尔湖为界的第三方案也放弃了。
最后以额尔古纳河至外兴安岭至乌第河为界,西伯利亚那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蒙古族的近亲民族从此成为了俄国的土地和子民。
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该条约实际上不利于中国。
《尼布楚条约》应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签订《尼布楚条约》模拟复原场景理由及议论:⒈外兴安岭附近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东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自唐朝以来,辽朝、金朝、元朝、明朝都对该地区实施了有效统治,明朝还在该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进行管辖。
而俄罗斯最初只是一个莫斯科公国,其主要领土在欧洲,外兴安岭附近离俄罗斯本土相距一万公里还远,清初的时候,俄罗斯一些匪徒才流窜到外兴安岭附近殖民。
而此时满清正处于某些砖家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俄罗斯此时彼得大帝才刚刚实行改革,一个处于盛世的国家,在家门口打一个远道而来的侵略者,却要死伤数千士兵才攻下只有几百沙俄匪徒占据的雅克萨城。
尼布楚条约目录[隐藏]过程条约原文主要内容各种文本评价文本差异评论过程条约原文主要内容各种文本评价文本差异评论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王朝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签定的第一份条约。
由“中国”指代政府从这时开始。
[编辑本段]过程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沙俄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 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
这个地区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
当俄国的势力接近清代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
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
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于乌扎拉村”。
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
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
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
在边疆人民奋起抵抗下,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
并曾多次敦促沙俄进行谈判,可是俄方却置之不理。
1685年,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分水陆两路围攻雅克萨。
5月25日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侵略军被迫投降,答应撤退,但当清军一离开,又偷偷开进雅克萨城重建据点。
第二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侵略军头子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
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十一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
[编辑本段]条约原文大清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内大臣一等公都统舅舅佟国纲,都统朗谈,都统班达尔善,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萨布素,护军统领玛喇,理藩院侍郎温达﹔俄罗斯国统治大俄、小俄、白俄暨东、西、北各方疆土世袭独裁天佑君主约翰·阿列克歇耶维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维赤钦差勃良斯克总督御前大臣费岳多·鄂斯塔斐耶维赤·乌拉索夫,总主教谢门·克尔尼次克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两国使臣会于尼布楚城附近,为约束两国猎者越境纵猎、互杀、劫夺,滋生事端,并明定中俄两国边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见,特协议条款如下:签订《尼布楚条约》模拟复原场景①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
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那么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你知道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欢迎大家阅读。
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1689年8月22日,清、俄两国在尼布楚开始会谈。
清朝使团重要成员有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等,俄罗斯使团由御前大臣戈洛文、伊拉托木斯克总督符拉索夫率领。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1689年签订的一个条约,正式名称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清政府完全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放弃了第一、第二、第三方案,最终不得不接受了预想之外的方案,对沙俄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割让了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历史上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褒贬不一,下面就介绍一下。
尼不楚条约评价一:首先说一下对尼布楚条约的正面评价,正面评价是说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通过积极的协商签订的一个条约,这个条约是一个平等的条约,是双方都做出了让步的
条件下的一个条约,条约签订之后沙俄撤出了侵入到中国境内的军队,清政府则割让了大片的土地给沙俄,双方都做出了让步。
这是一个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条约。
尼布楚条约的评价二:历史上对清政府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历来就争论不休,有很多人认为清政府为了让沙俄承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割让了原本属于中国的大片土地,使得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全部的划归了沙俄,使得美丽富饶的西伯利亚平原从此成为了沙俄的土地,这本来就意味着清政府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这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其实完全有能力将沙俄从自己的领土上赶走,但是却为了对准噶尔用兵,造成中国永远失去了美丽富饶的西伯利亚,原本预定的第一、第二、第三划定边境的方案都没有能够实现,这是清政府无能的表现。
尼布楚条约的评价三:尼布楚条约造就了此后一百七十多年的中俄和平共处,这对为清王朝后来平定西北、西南地区的叛乱提供成功的保障,促进了“康乾盛世”局面的形成。
尼布楚条约的性质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的真正名字叫做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这个条约是1686年清政府攻打雅克萨的军事行动获得胜利之后签订的一个条约,在这个条约中中方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将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让给了沙俄,但是无论是从沙俄还是从中国来说,对尼布楚条约性质都有很多争议。
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
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阻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
现在,中方一般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对于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而俄方一般认为这个条约对俄国不利,属于不平等条约。
说到尼布楚条约性质也存在着负面的评价,说这个条约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不利于中国,因为中国让出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因此这个条约是一个对中国非常不利的条约,从此开启了清政府割让土地的先河。
其实以当时清的国力,本应能够将沙俄侵略者逐出国门,但是最终却牺牲了一部分领土(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尼布楚条约性质应该是属于一个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约,虽然中国战胜了,但是从双方在尼布楚条约的规定来说,尼布楚条约是一个让俄国获得了实惠的条约。
尼布楚条约性质是什么?虽然历史上对于这个条约的争议历来就没有断过,但是认为这个条约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平等条约的声音还是占据主流地位的。
尼布楚条约是哪个皇帝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