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力的存在(2)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22
3.2力的存在知识点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通常用字母F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N)3.对力的理解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必定也要反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如下图左)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如下图右,1到2改变速度大小,1到3改变速度方向)知识点三、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越长(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应先进行调零,使指针正对零刻度线,并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2)测力时注意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被测力的作用线一致,指针不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3)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板4)拉力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知识点四、弹力1.弹性: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性形变消失,弹力也就随之消失4.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5.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物体是否直接接触,若不接触一定没有弹力2)接触处是否相互挤压或拉伸,只有接触且相互挤压或拉伸才能产生弹力3)我们可以假设将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
若能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知识点五、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他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示意图: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3.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起点(图2)或终点(图1)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图3),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例题1](2023春•金华期末)如图是一款家用开瓶器,逆时针转动可以打开瓶盖,顺时针转动可以拧紧瓶盖。
《第2节力的存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个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
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经历或者是所展示的图片,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确认力的存在”的各种亲身感受充分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科学,亲近科学。
2、“力能使物体发生微小形变”和“气球实验”体验探究,小组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1、能够知道什么是力。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并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学会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4、知道力的三要素,并知道用表示力的图形表示力。
三、教学难点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并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力的三要素,并知道用表示力的图形表示力。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木板、铁块、木块、弹簧、重物、皮筋、绳子、气球、弹簧测力计(圆柱形、弹簧形)、有关课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老师拿起手中的书本引出新课:这本书为什么从讲台上升到半空中呢?是的,是我的手把它拿起来的。
我的手对书提供了力,所以这本书就被拿起来了,那什么是力?新课讲解:一、力是什么师:下面我们来做个试验感受力请学生上台演示,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其他学生观察现象现象:矿泉水瓶变扁了问:这是在什么的作用下发生的,矿泉水瓶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结论:在力的作用下矿泉水瓶发生了形变拿出自己的橡皮绳,用手向两边拉,请一个学生上来拉弹簧现象:变长了举例:你可以举几个生活中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例子吗结论: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力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的,也可不接触二、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力,但我们能看到力吗?我们应怎样来判断是否有力存在呢?(要求自己举身边的有关力的例子)播放:大风天气中,树木在晃动和沙尘飞扬等现象。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运动和力3.2-2力的存在——力的测量及三要素目录一、弹力及力的测量1.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力的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2.力的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力时不能超过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
(2)调零:使用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当调零。
(3)测量时尽量减少指针与面板的摩擦,秤钩、弹簧要与力的方向一致,即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施力。
(4)读数: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
3.弹性与弹力(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2)塑性:物体在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3)弹力: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叫作弹力。
如被拉长或压短的弹簧、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会产生弹力。
(4)弹力产生的必要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量(被拉后改变的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6)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教材剖析】[思考与讨论]教材P101能否将足球从合适的位置射入门内,跟他踢球时所用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三、力的示意图1.力的示意图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力更形象、更具体、更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科学上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