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294.0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最新5篇)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本节课对大数的认识进行了复习,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多位数的读写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会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采用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及改写。
在复习中我根据复习课的本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在新课程理念的。
指导下,灵活的整理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积极地完成了复习内容。
本节课的思路清晰,我的感觉还不错。
具体是这样的: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本整理,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并用自己的方式写下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课堂上直接引导学生说说本单元都学了哪些内容,学生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然后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图,这样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就一目了然。
在理清数位顺序表这个知识点之后,进行了课堂练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巩固,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对大数的读法,写法及大数的改写,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回顾,归纳总结。
当指名学生出题让大家练习时,学生的兴致很高,都愿意展示自己,课堂气氛由原来的沉闷,变得活跃起来。
总的来说,在复习中我能较灵活的组织教学,采用边讲边练、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尽量做到形式多样,避免枯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比如,每一个教学环节联系得不够紧密,感觉很不紧凑,课堂上自己的调控能力比较差,针对学生的回答不会随机应变,这节课的板书多、乱、杂,排列很不整齐。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学习,多看一些有关数学教学方面的书籍,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特别是随堂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二这一章的教学已经过去一周了,但从孩子的学习反馈、我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来看,我对这一章的内容还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读、写法),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以及教学活动“1亿有多大?”。
四年级上册手抄报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
一、什么是大数?
大数是指比一般数字大得多的数字。
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字,例如100、1000、10000等。
这
些数字都是大数。
二、大数的表达法
1. 数字表达法:大数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例如100、1000、10000等。
数字越大,数位就越多。
2. 中文数字表达法:大数也可以用中文数字来表示,例如一百、一千、一万等。
中文数字的表示法比较直观,更容易理解。
三、大数的特点
1. 数位多:大数的数位远远多于普通数字。
越往后,数位越多,例如1000、10000、100000等。
2. 数字重复:在大数中,数字的重复现象比较常见,例如550、666、9999等。
3. 数位规律:大数的数位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100是10的
2次方,1000是10的3次方。
四、大数的比较与排序
当我们遇到多个大数时,需要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根据数位的多少进行比较。
数位越多的数,一般来说越大。
五、大数的应用
大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千米,宇宙的半径约为460兆千米,这些数字都是大数。
在学习科学、经济等领域中,也会遇到很多大数。
因此,掌握大数的认识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对大数的认识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
结
《大数的认识》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涉及大数的认识
和读写大数的技巧。
以下是该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1. 大数的认识:
- 大数是指整数中比较大的数。
- 大数可以用数字和单位(十、百、千、万、亿)来表示。
2. 十进制与数位:
- 十进制是一种数的表示方法,它由0-9这10个数字组成。
- 数字按照位的大小排列,每一位代表一个权值,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3. 大数的读法:
- 读大数时,先读每一位的数字,再读对应的单位。
4. 大数的写法:
- 大数从左到右,每四位分成一组,每组之间用顿号“,”隔开。
- 每组内按照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个位的顺序分别写出数字和单位。
5. 大数的比较:
- 大数比较时,先比较最高位的数字大小,如果相同再比较次高位,依次类推。
- 当两个大数的对应位数都相同,但有一个大数已经没有更高位了,则较短的大数更小。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上是《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掌握大数的概念、认识大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比较大数的技巧。
文章标题:深入解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在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第一单元便是大数的认识。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从浅入深地剖析大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
一、大数的概念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大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大数呢?大数是指比较大的数,通常超过100以内的数。
在本单元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比如万、亿等单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通过多个示例,我们逐渐掌握了大数的表达方式和阅读技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大数的运算除了认识大数的表达方式,四年级上册还对大数的加减法进行了深入讲解。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大数的加减运算规则,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逐渐提高了对大数运算的技能,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数的应用在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和运算之后,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金钱、时间、人口等方面,我们都能看到大数的身影。
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我们逐渐领会到大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了我们对大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大数的学习,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数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普遍影响,也意识到了掌握大数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我对大数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大数认识对我们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结回顾通过本篇文章的深度探讨,我们对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有了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我们首先了解了大数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然后深入学习了大数的加减运算,最后探讨了大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个人观点的共享,我们对大数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为以后的学习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我们可以使用序号标注来清晰地呈现所学知识点,并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大数的概念和运用。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基础知识及训练题姓名:班级一、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个(一)、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数位和计数单位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2.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开始,越往左数位越高,每四个数位组成一个数级(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自然数(1、2、3、4、5、6……)时表示物体个数的数,自然数都是整数;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最小的自然数是()。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体会自然数与物体个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3.默写数位顺序表基础练习1.一个数由4个百万、7个十万和5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分析:百万位上是4,十万位上是7,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
2.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2)、八千万和四十。
3.30900500是由()个()、()个()和()个()组成的。
4.变式题。
300000000+500000+4000+9=()5、30560320068中的5在()位上,表示()。
6、和亿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和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7、在5和8之间添()个0,这个数是五百万零八,它的最高位是()8、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截至2000年7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已达1295330000人,这个数读(),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
9、万级的计数单位有()、()、()()。
10、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11、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所得的近似数是100万,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一、大数的认识1. 大数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很大的数,例如用来表示人口、货币、距离等。
这些数被称为大数。
2. 大数的组成:大数由数字0-9组成,其中最高位的数字不能为0。
二、大数的读法和写法1. 大数的读法:读大数时,通常按照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顺序来读数,中间可以使用“零”进行分隔。
例如:7894读作“七千八百九十四”,5050读作“五千零五十”。
2. 大数的写法:大数采用阿拉伯数字的形式进行书写。
例如:7894用7894表示,5050用5050表示。
三、大数的比较1. 大数的大小比较原则: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时,先比较最高位的数字,如果相同,则比较次高位的数字,以此类推,直到找到不相同的数字为止。
例如:在比较7894和5050的大小时,先比较千位数,由于7大于5,所以7894大于5050。
2. 大数的比较运算:除了比较大小外,大数还可以进行相等、不等、大于和小于的比较运算。
四、大数的加法和减法1. 大数的加法:大数的加法和小数的加法类似,按照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的顺序从右往左进行计算。
如果相加的两个位数之和大于等于10,则需要进位。
例如:7894 + 5050的计算过程为:4 + 0 = 4(个位数)9 + 5 = 14,需要进位1(十位数)8 + 5 + 1 = 14,需要进位1(百位数)7 + 0 + 1 = 8(千位数)所以,7894 + 5050 = 12944。
2. 大数的减法:大数的减法也类似于小数的减法,按照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的顺序从右往左进行计算。
如果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则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例如:7894 - 5050的计算过程为:4 - 0 = 4(个位数)9 - 5 = 4(十位数)8 - 5 = 3(百位数)因为7小于5,所以需要向前一位借位10 - 5 - 1 = 4(千位数)所以,7894 - 5050 = 2844。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过程与方法:
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环保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课时安排:11课时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及改写
第4课时“四舍五入法”改写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第5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第6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第7课时亿以上数的写法和改写
第8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第9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第10课时单元复习
第11课时1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