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语文备课 (5)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作者: 李培新
作者机构: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215107
出版物刊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页码: 48-4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小学阅读教学 唤醒 本意 语文功能 字词训练 诗歌朗诵 生命意识 学生
摘要: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重视字词训练,重视诗歌朗诵,重视强化语文功能,不给学生任何自由创新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和束缚.语文的本质在于唤醒.对语文中尤其重要的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努力寻找有效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进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寻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境界.。
教学内容:4、早单元一第1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能联系课文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准备:1.相关的投影片,影音文件;2.生字词小黑板;3.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鲁迅的资料主备老师教学策略个性修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2、板书课题:13早,生齐读课题。
3、质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指导分段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班级交流。
四、指导朗读1、提出难读之处。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
3、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字型以及间架结构。
2、提出难写的字。
3、师指导书写。
4、生临写。
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教学反思:执教者: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4、早单元一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能联系课文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准备:课文片断投影、教学挂图主备老师教学策略个性修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检查:1、听写课后练习3的词语: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3、齐读第一段二、精读课文:精读第二段:(1)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学校教育科学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谢祎宋洁孙颖陈艳学校名称东山实验小学申报日期2009年4月吴中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制一、课题主持人基本信息二、课题研究方案注:1.表内需填语句,要简洁明了,抓住要领;2.如有特别内容需要表述,可设附页。
Class: Name:( )1. Good morning! !A.Morning !B.Hello !C.Hi !( )2. Nice to see you again ! .A.How are you ?B.Nice to see you , too .C.How do you do ? ( )3.Good night,mom !A.Night !B.Good night !C.Good evening .( )4.How do you do ?A.How are you ?B.Fine,thanks .C.How do you do ?( )5.How many story books do you have ?A.I have 10.B.I can see 10.C.Thirty yuan.( )6.Do you have new teachers?A.Yes,we do .B.Yes,we don’t.C.Yes,we have .( )7.Who’s your art teacher ?A.Mr Zhu.B.Miss Zhu.C.He’s tall.( )8.What’s he like?A.He’s tall and strong .B.Yes,he is.C.Mr Zhu.( )9.Is your English teacher young?A.No,she isn’t.B.Yes,she is .C.No,she is.( )10. ? Her name is Chen Jie.A.What’s your name ?B.What’s she name ?C.What’s her name ?( )11. ? I like Chinese,math and English.A.What classes do you like?B.What do you like?C.What are you like ? ( )12. ? We have English and P.E.A.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B.What do you have ?C.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 )13. ? It’s Monday.A.What is it today ?B.What day is it today ?C.What day is today ? ( )14. ? I watch TV and do my homework.A.What do you do ?B.What do you do in Mondays?C.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 )15.May I have a look ?A.Sure.Here you are .B.Look !C.Here you are .( )16.Our math teacher is Canada.A.fromB.inC.at( )17.I three new teachers.A.hasB.amC.have( )18.What’s Chinese teacher like ?A.youB.yourC.you’re( )19.My P.E.teacher is thin.A.tooB.soC.very( )20.There are days in a week.A.sixB.sevenC.eight( )21.There are month(月)in a year(年).A.tenB.elevenC.twelve( )22.I often watch TV Saturday .A.onB.inC.at( )23.I like P.E. I don’t lime music.A.butB.andC.so( )24.This is apple. It is red apple.A.a , aB.an,anC.an, a( )25.What do you like ?A.classesB.classC.class’s六年级英语测试题Class: Name:( )1. How are you ?A.Fine,thanks.B.Yes,it is.C.How are you ?( )2. Nice to meet you !A.Fine,thank you.B.OK.C.Nice to meet you ,too !( )3.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A.I go to Canada by plane.B.I go to school by bike.C.What about you ?( )4. How do you go to the USA ?A.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us.B.I go to England by ship.C.I go by plane. ( )5. ? My home is near the post office.A. Where is your home ?B.OK.C.See you then!( )6. See you at 2 o’clock.A.See you then !B.The fifth floor.C.It’s easy.( )7. ? You can go by the No.15 bus.A.It’s not far.B. How can I get to Zhongshan Park ?C.Sure.( )8. Where is the hospital?A.Next to the cinema.B.Thank you .C.You’re welcome.( )9. Excuse me ,is there a cinema near here ?A.Yes,there is .B.No,it’s not far.C.It’s near the post office.( )10.? ? It’s near the post office.A.Yes,there is .B.No,it’s not far.C. Where is the library?( )11. ?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A. Where is the cinema ,please ?B.Is it far ?C.Go straight.( )12. How can I get to the hospital ?A.It’s next to the hospital.B.You can go by the No.201 bus.C.Thank you. ( )13.Thank you .A.Thank you .B.OK.C.You’re welcome.( )14. 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A.Go straight.Then turn left.B.Thank you .C.It’s east of the cinema . ( )15.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A.Go straight.Then turn left.B.Thank you .C.It’s east of the cinema . ( )16.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A.I’m going to the cinema .B.I go to school on foot.C.Yes,it is.( )17. Is it far ?A.No,it is .B.Yes , it is .C.Yes,it isn’t. ( )18. do you go to school ?A.WhatB.WhereC.How( )19. I go to school bike.A.onB. byC.get( )20. Can I go foot ?A.byB.atC.on( )21.How can I to the post office ?A.nearB. getC.for( )22. me.A. ExcuseB. HowC.next( )23. birthday to you !A. AfterB.HappyC.First( )24. The hospital is the left.A. atB.inC.on( )25. is the bookstore ?A.WhereB.HowC.When四年级英语测试题Class: Name:( )1.Good afternoon !A.Hello!B.Hi !C.Afternoon !( )2.Nice to see you again !A.How are you ?B.Hello !C.Nice to see you , too.( )3.Good night,moom !A.Good evening !B.Good night !C.Night !( )4.How are you ?A.Fine,thank you .B.I am 10.C.Nine .( )5.How do you do ?A.Fine ,Thank you .B.How are you ?C.How do you do ?( )6.How old are you ?A.How are you ?B.I am 11.C.I have 11.( )7. ? I have 23.A.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B.How many books can you see?C.How many book do you have ?( )8. ? I can see 6.A.How many lights do you have ?B.How many lights can you see ?C.How many light can you see ?( )9.May I have a look ?A.Sure.Here you are .B.Look!C.Sure.Here are you .( )10. ? 50 yuan.A.How much is this schoolbag ?B.How many is this schoolbag ?C.How much are this schoolbag ?( )11.Where’s my seat ?A.It’s near the door.B.It’s on the door.C.It’s under the door. ( )12.Let’s clean the desks and chairs.A.All right !B.Hello !C.It’s nice .( )13.What’s this ?A.There is a board .B.It’s a bee.C.It’s bee.( )14. ? My name is Mike.A.Here are you ?B.What’s your name ?C.How do you do ? ( )15.Who’s the inventor of paper ?A.Chinese people.B.Oh! Great !C.Hello!( )16.I a student. Y ou a teacher.A.am ,amB.are, areC.am, are( )17.This a boy.His name Zhang Peng.A.is, isB.am , isC.is , are( )18.Let clean the fish bowl.A.IB. meC.my( )19.This is apple.It is red apple .A.an ,anB.a, aC.an, a( )20.We a new classroom.A.areB.haveC.has( )21.There a bee in our classroom.A. isB.areC.am( )22. have a new schoolbag. schoolbag is heavy.A.I , myB.I ,MyC.My , I( )23.Put your English book your head.A.atB.inC.on( )24.There many books in the desk.A.amB.isC.are( )25.How many do you have ? A.pencil B.pencils C.pencils. 三年级英语测试题Class: Name:( )1.当向别人打招呼时,应该说:A.Hello.B.Good morning .( )2.How are you ? 的正确答语是:B.I’m fine,thank you .( )3.当想知道别人的名字时,应该说:A.What’s your name ?B.See you.( )4.字母K的小写是:A.kB.( )5.Nice to meet you 的意思是:A.见到你很高兴。
雨点教材分析《雨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
这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
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滚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
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由雨点的动态变化了解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特点是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初步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谁来读读。
瞧他来了,我们来打声招呼。
这些雨点从天而降,他们会落到哪儿呢?(设计意图:在快乐的气氛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初步感知,正确读文1.轻轻打开语文书,借助汉语拼音,大声读读课文。
2.这是一首诗歌,我们来看看它有几句话呢?还记得标句子的方法吗?谁来介绍介绍你的好办法?你会了吗?自己试着标一标。
谁标好了,展示一下。
我们来看,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这就是第一句。
瞧,又找到了小句号,这是第二句。
要读好这四句话,我们首先得过词语关。
(1)出示:落进池塘睡觉谁先来读读这组词语?真棒,你读准了显红的字,他们都是翘舌音。
东山教案(5篇材料)第一篇:东山教案《东山》教案一、《诗经》介绍1.《诗经》概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时间约在春秋后期。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现存305篇。
最早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
2.《诗经》的分类根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分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凤、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计105篇;颂:分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计40篇。
3.《诗经》与音乐的关系《诗经》是一部乐歌总集。
“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墨子·公孟》)“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朱熹《诗集传》)《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15《国风》就是15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
”(朱熹《诗集传》)《雅》是“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
《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
“颂者,宗庙之乐歌。
”(朱熹《诗集传》)《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颂之声较风、雅为缓。
”(王国维)4.《诗经》的编订(1)采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食货志》)“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2)献诗说: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雨点
教材分析
《雨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
这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
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滚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
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由雨点的动态变化了解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特点是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初步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谁来读读。
瞧他来了,我们来打声招呼。
这些雨点从天而降,他们会落到哪儿呢?
(设计意图:在快乐的气氛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
三、初步感知,正确读文
1.轻轻打开语文书,借助汉语拼音,大声读读课文。
2.这是一首诗歌,我们来看看它有几句话呢?
还记得标句子的方法吗?谁来介绍介绍你的好办法?
你会了吗?自己试着标一标。
谁标好了,展示一下。
我们来看,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这就是第一句。
瞧,又找到了小句号,这是第二句。
要读好这四句话,我们首先得过词语关。
(1)出示:落进池塘睡觉
谁先来读读这组词语?
真棒,你读准了显红的字,他们都是翘舌音。
谁再来试试。
瞧,词语便长了,出示:池塘里,你还会吗?指导读好轻声。
翘舌音的词读准了,这里还有个带前鼻音的词,你也能读准吗?
把拼音去掉,你还会吗?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组词。
把词语送到句子里,你还会吗?谁来读好这句话。
读句子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
你会学者老师的样子来读好这句话吗?
(2)第一句话读好了,那第二句呢?不急,我们也先来读好词语。
出示:小溪散步。
这组词谁来?去掉拼音谁再来?
词语又变长了:小溪里,谁再来读
放到句子中读。
⑶看第三句中的词语,出示:江河奔跑。
放到句子中读。
(4)看这最后一组词,出示:海洋跳跃。
放到句子中读.
(5)把句子连起来,谁来?句子和句子间要停顿一下。
齐读。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给予孩子充分的自学时间,从读课文到标句子,一步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在检查时从句中抽出词语练读,再把词语回归句子练读,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
四、情景体验,感受语言
(一)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和雨点一起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
(二)逐个感受。
1.落进池塘的雨点。
⑴出示池塘画面:瞧,这是哪儿呀?小雨点儿,你觉得这池塘怎么样呀?
多安静呀,你们在池塘里干什么呀?
⑵呀,睡得真香啊。
你怎么一落进池塘里就睡着啦?
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读词:睡觉。
多柔呀,多甜呀。
⑶读句子。
你能把小雨点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设计意图:通过听听,演演,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池塘的平静,以及雨点睡觉时的甜蜜舒适,在此基础上读好句子。
)
2. 落进小溪的雨点。
⑴有一些小雨点落到了这儿。
出示图片,瞧,这是哪儿呀?
⑵小雨点们,你们在小溪里干什么呀?
散步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呀?
教师叙述:这样轻轻松松地走,就是散步。
(3)听,小溪水流淌起来了,小雨点开始散步了。
(4)多悠闲呀,把这种感觉送到句子里去,读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情境再现,感受雨点在小溪里散步时的轻松悠闲,在此基础上读好句子。
)
3. 落进江河的雨点。
⑴瞧,这些雨点有落到哪里啦?
⑵哇,这是一条大江。
雨点在江河里——,我们一起加入进去。
(3)小雨点,我刚才看你跑得可欢啦,来读好这个词:奔跑。
(4)多高兴呀,读读句子。
(设计意图:结合视屏中江河的画面,以及雨点的奔跑,感受江河的奔腾不息,以及雨点奔跑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读好句子。
)
4. 落进大海的雨点。
⑴最后,我们来到了大海。
看。
⑵自己再读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3)是啊,海洋里波浪汹涌,一浪比一浪高,小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像小朋友在跳跃。
来读好它:跳跃。
(4)把这种感觉送到句子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大海的画面,感受大海的波涛汹涌,体会雨点跳跃时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读好句子。
)(三)结合板书指导背诵。
1.今天我们和雨点一起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游,雨点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
2.欣赏动画。
(设计意图:在板书和肢体语言的引领下,引导学生回忆课文,达到背诵积累之效。
)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
2.指导书写:跑跃
(1)看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足字旁的字都跟脚有关。
他们都是左窄右宽。
(2)写好这两个字,我们还要学学笔顺表。
交流。
(3)示范指导。
练写,巡视。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借助辅助线,引导学生观察字的布局结构,指导学生把字书写端正。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继续学习本课生字,巩固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背诵课文。
2. 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
二、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三点水足字旁草字头木字旁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进行偏旁归类,积累汉字,能读好课文。
)
三、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1. 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
3.在肯定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课文是把雨点当成人来写的。
要求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雨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说的是什么。
4.演示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中的情况。
5.黑板出示:“雨点落进()里,在()里()。
”水的声势越来越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朗读才能体现这种变化?6.指导练读。
(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并能抓住关键词,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四、诵读课文,拓展想象
1. 你是怎样记住课文内容的?
2.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3.指导背诵全文。
4.引导用“雨点落进()”开头,说说雨点落在某个地方的情景。
(设计意图: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方法,能背诵课文。
从课文出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并能模仿课文进行说话练习。
)
五、书写生字,布置作业
1.抽读生字。
2.指导书写剩余生字
自学笔顺表。
引导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示范指导。
练写,巡视。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借助辅助线,引导学生观察字的布局结构,指导学生把字书写端正。
)
3.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雨点落进()”说话。
4.检查。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
板书设计
雨点
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睡觉散步奔跑跳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