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 霓裳之舞》(一等奖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9.12 MB
- 文档页数:21
《霓裳之舞——服装中多变的色彩》详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回顾色彩基础知识,学习服装设计中色彩搭配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将所学色彩知识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艺术的眼光去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服装设计色彩搭配的知识与方法。
教学难点: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服装色彩搭配的整体效果。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各种彩色废旧材料、卡纸和皱纹纸等。
课前交流: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你了解到有关服装的哪些知识?学生。
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服装方面的知识,今天将继续来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上课!(师生问好)一、导入:播放《荷兰花海》宣传短片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咱们大丰的美景(播放视频),这段视频给你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学生。
荷兰花海,风光秀美,色彩斑斓,如何将这些美丽的色彩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服装中多变的色彩》,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来选拔服装色彩搭配达人。
(导入课题)板书二、新授:(一)、色彩基础知识回顾1、说到色彩,我们在小学以及初一的课程中就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色彩知识,(出示三原色图片)这三种颜色有一个名字,还记得叫什么吗?对了,叫三原色。
用他们任意两种可以调配一种新的颜色,黄加蓝得到?(绿),蓝加红呢?(紫),红加黄呢?(橙)。
他们被称为三间色,共同组成一个简单的色相环。
(出示色相环展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将这些色彩穿在身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2、哪位同学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种颜色?学生。
我们来看看红色,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红色衣服的感觉?学生:活泼热情、喜庆、温暖、有活力。
接下来我们选择那种颜色?学生。
橙色,你想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哦,橙色鲜艳、温暖、很阳光。
品完了橙色的味道,接下来大家想看哪个颜色?(图片) 学生,,,黄色,在生活装中,黄色明度高、所以鲜亮醒目。
下一种颜色,,,(图片) 最接近大自然的是绿色系,绿色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生活中绿色象征着希望,生机勃勃,是最舒适的田园色彩。
图案之美——探寻蓝印花布的图案美设计意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传承创新“设计”的内容。
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教学内容稍上做调整,将蓝印花布的图案作为重点研究。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蓝印花布纹样的图案寓意及基本构成方法,并用创新的绘画手段简洁又实用地突出主题。
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性;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图案的内容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蓝印花布装饰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创造的方法,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与博大,认识图案艺术中的形式美是表达审美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学重难点:重点: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难点:如何有效的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教学准备:子孙桶、蓝印花布、可吸磁白板、磁性图案、笔、纸、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看,我今天带来一样东西,猜猜是什么子孙桶。
里面放着枣子,期盼“早得贵子”;花生寓意长生不老;桂圆、莲子等干果代表多子多福;再放进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
包着子孙桶的什么布——蓝印花布。
老师讲诉自己的故事。
老师就来自“蓝印花布之乡”南通。
这块包袱布,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
经历了我奶奶、爸爸,还有我,祖孙三代的结婚仪式。
看看它的图案有何特点寓意是什么有仙鹤、蝙蝠、蝴蝶、梅花、竹子等。
表达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霓裳之舞教材:苏少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7课霓裳之舞教材简解: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服装被称为人的“第二皮肤”,是最贴近我们身体的“人造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本课从我国少数民族的服装导入,接着介绍服装的功能和构成,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形成对待“时尚”的正确观念,逐渐提高服饰审美水平,并通过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学会运用服饰来表达自己的审美和个性。
本课通过服装的演变,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不是简单的做衣服,而是运用服装这种艺术语言来表现人的整个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在理解多元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服饰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在体验设计服装的教学环节,改变一般绘制平面效果图的要求,力求从立体角度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直接,同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服饰设计的文化内涵,初步掌握服装设计的方法,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技能。
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服装的功能、分类和制作方法,认知服装的文化意义。
2.技能目标: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尝试设计服装,体验一次服装设计的创意过程。
3.情感目标:感受服装的流行带来的时尚变化,继承和发扬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服装的构成及设计。
教学难点:服装流行元素的变化。
设计理念: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验一次服装设计的创意过程。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尝试设计服装。
设计思路:穿着体验:先请学生穿着不同民族的服装亲自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类欣赏:欣赏不同功能的服装和不同职业的服装,理解服装的作用,并运用软件以游戏的形式,虚拟模拟不同的情景穿不同的衣服。
讲解操作:讲解服装构成和设计的要素,并现场示范制作并让学生先用面纸为宜家小人穿衣服,面纸易塑性、方便操作,适合做简短的练习,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了解服装结构。
霓裳之舞教学设计(1)[课题(学科和年级)学科:美术年级:九年级(2)[教材简解]①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以学生熟悉的各种服装的欣赏和设计为教学内容,尝试将欣赏与设计有机结合。
②从服装设计的实践来看,服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色彩是服装给人的第一印象。
让学生感受服装的色彩、造型、材质等元素所传递的审美情趣,同时感受不同种类的服装所承载的众多文化内涵。
(3)[目标预设]①认知目标:了解服装的功能、分类、艺术风格和制作方法,认知服装的文化意义。
②技能目标: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尝试设计服装,建立立体的空间意识,体验一次真实服装设计的创意过程。
③情感目标:感受服装的流行带来的变化,继承和发扬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锻炼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
(4)[重点、难点]重:感受服饰之美,初步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尝试简单的服装造型与色彩设计。
难:服装的基本要素以及服装效果图的平面设计。
(5)[设计理念]①赏析各类风格的经典服装作品,认知服装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含义。
②服装的设计是一项综合的应用性设计,设计蕴含着服装外形的审美性,要求结正视服装的意义,清晰文化脉络,了解历史传承。
③释义服装也称为“衣裳”,上为“衣”下为“裳”,其功能有物质功能与非物质功能两种。
设定人物然后根据背景完成具体的平面设计,在造型与色彩方面得到锻炼。
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完成服装制作,激发兴趣,建立立体空间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开发潜能,强化动手能力。
(6)[设计思路]【1】学习思路①以杨丽萍的舞蹈服装为例,首先欣赏舞台服装,导入课堂,启发兴趣。
②欣赏各类服装,认知到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分组讨论,归类艺术风格。
③通过归类服装风格,理清时代脉络,提取时代元素,追溯年代印记,知悉文化的传承性。
④一个国家的服装史不仅仅是服装的历史,从服装的演变中能够探究这个国家的发展脉络、这个国家的文化传承,从而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2】设计思路①通过认知服装的艺术风格,开拓眼界,破除原本的局限性。
《霓裳之舞》详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与感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观察与体验,让学生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形制与特点,蕴含的礼仪与文化;3.通过设计与应用,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服装特有元素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形制与特点,学习设计中国风服装;2. 难点:对汉民族传统服饰所承载的礼仪文化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汉民族传统服饰小样范作、设计图稿;2. 学具:纸材、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同学们,刚才视频中的人穿的什么衣服啊?生:古时候的衣服。
师:那老师身上穿的又是什么衣服呀?生:唐代服装、也是古时候的衣服……师:老师告诉你们啊,中国有56个名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名族服装,汉民族也有,老师和视频中的人穿的就都是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装。
(PPT)有一个美丽的词现在常常被人用来形容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同学们读一读。
生:霓裳。
师:只要你百度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应该读“霓裳”,读第二声是指古代遮蔽下体的衣裙,读第一声就是指同学们平时穿的衣裳。
今天我们课堂上将要研究的是传统的民族服饰,我们的课题应该怎么读?大声读出来。
生:霓裳之舞。
二、了解服装活动: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
师:汉民族传统服装也从黄帝起,历夏、商、周,一直到明朝,延续了五千年之久,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流行款。
(PPT)三、体验服装活动一:试穿曲裾深衣师: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款流行于秦汉时期的深衣。
深衣的特点是衣裳相连,雕塑中的这件是深衣款中的曲裾深衣。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件,我们请一位最帅的男生做一做我们的模特。
活动二:分析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及内涵,寻找构成曲裾深衣的元素。
师:衣服穿在身上第一感觉是什么?深衣:让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交领:衣领相交于衣中线,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方方正正,对应了天地的地。
师:有地就有天,哪里会代表天?宽袖:圆袂,宽大随和,包容四海,与交领相呼应,形成天圆地方,天人合一。
天外来客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想象创作绘画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古往今来,每个人对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物,他们是什么样,是天性善良还是充满暴力,都充满了好奇。
在大量的影视作品中,他们被塑造成各种奇形怪状。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运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分析他们可能的长相,并将他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既体现了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的相互融合,又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对一切未知都充满好奇的年龄。
飞碟、UFO、外星人……这些名词能够激起他们无限的想象。
他们幻想着与外星人来一场刺激的邂逅,到美丽的潘多拉星球去探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把心中独特的想法说出来,进而用画笔表现出来,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浅显的宇宙知识,通过欣赏影视和绘画作品中的天外来客,掌握想象、组合、夸张等造型方法。
技能目标:运用彩笔大胆并富有个性地表现神秘的天外来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和科学的想象能力,并敢于将心中所想付诸笔端。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欣赏、游戏、讨论与想象创作来表现天外来客。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天外来客形象。
5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拼图、作业展板、示范作画纸笔、学生作业用纸、学生奖品等。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炫彩棒/油画棒/水彩笔)、记号笔。
6教学过程6.1 第一学时6.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互动:老师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有个神秘礼物要送给大家,猜猜是什么?学生猜测。
【设计意图】因为是比赛的陌生班级第一次见面,因此设计了猜测礼物这样一个小环节来活跃气氛,并用礼物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活动2【导入】一、听声音,猜形象1、播放奇怪的声音。
教师提问:请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学生交流猜测:机器人、外星人……师继续提问:你觉得他说的什么内容呢?还可以模仿他的口吻说一说。
第7课霓裳之舞一、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纸材、纸板小人或木偶小人、画笔。
学具:画笔、纸材、线材等。
二、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讨论: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学们虽然每天都穿着服装,但对服装设计又了解多少呢?欣赏一段服装设计大师的经典作品表演。
揭示课题:霓裳之舞(二)新授课程1.赏析探究(1)服装有哪些功能?服装是人类特有的造物方式,它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服装的物质功能,人们穿着服装遮体、避寒、挡风和防晒;另一个是服装的非物质功能,不同的人穿着不同的服装,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年龄、性别、民族、阶层、文化、宗教和审美情趣。
(2)服装的演变起源——过去——如今——未来学生根据资料对我国历代服装进行探究。
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民族服装的特点并展示图片。
2.探究分析(1)一件服装是怎样构成的?(2)服装如何进行分类?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合理?民族、职业、面料、工艺制作、年龄、性别、尺码、配饰等。
职业装、休闲装、运动装、礼服、表演服、学生装。
如:购买者首先关注的是符合自己的年龄、职业、身份……3.欣赏感悟(欣赏大师的作品)思考:服装大师风格独特的设计作品与我们传统观念的服装之间有何差异?学生通过对服装风格、样式、材质、颜色、功能的系统分析了解了差异性,也了解了服装设计的材料要素及色彩要素。
4.讨论体验(1)“人靠衣装,马靠鞍”,服装不仅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还可以美化人的外在形象,提升人的内在气质。
那么应该怎样设计服装呢?设计服装时,要想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款式新颖、材料适当、色彩搭配和谐。
(2)你怎样看待自己的校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校服是展现一个学校和个体学生精神风貌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群体认同的文化方式。
服装是最能够形成时尚风潮的产品,能够代表一个社会、时代、经济和文化的特征,直接而有效地表达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3)中国服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霓裳之舞》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幼儿资料、教案大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笔记、说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children’s materials, lesson plan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霓裳之舞》教学设计《霓裳之舞》教学详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含义和特点及其蕴含的礼仪与文化。
第5课敦煌•千年教材分析本课从“综合·探究”的视角展现敦煌艺术,旨在吸引学生关注敦煌,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世界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而丝绸之路中国区段内的敦煌艺术由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画三部分组成。
教材从壁画切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敦煌艺术,促进学生形成珍惜优秀文化遗产的理念,并自觉加入传承的行列。
一、教学路径看:“敦,大也;煌,盛也。
”盛大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敦煌壁画艺术如此灿烂,从历史原因、地理原因、地质原因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
飞天: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人物称为“天”,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
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天才之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学:敦煌石窟是世界上最多的艺术石窟群,它不仅是艺术,也是历史。
敦煌石窟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三处共有石窟552个,彩塑2000多身,壁画50000多平方米。
其中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录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壁画中的藻井已成为一种装饰,而壁画中的装饰图案也对整个洞窟的格式和整体布局起着重要的联系作用。
实践:敦煌是一部百科全书,是研究历史、宗教、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教材,也是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头。
查阅资料,了解艺术家在其创作中所受敦煌艺术影响的作品,如舞蹈《千手观音》等。
创新:小组分工合作,尝试完成一组九色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