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一单元三年解放战争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30
2019-2020年冀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3课战略大决战习题精选第五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红在一次做练习中把下列选项连在了一起,其中错误的是( )A、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B、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中共七大──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D、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反映了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C、取得了三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应该是( )A、遵义会议B、西安事变C、中共七大D、重庆谈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刘伯承和邓小平被誉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1947年6 月底,他们指挥的哪次军事行动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千里跃进大别山B、转战陕北C、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D、发动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符合材料中“基本任务”的军事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B、发动辽沈战役C、解放北平D、解放南京【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冀教版知识点练习第1题【单选题】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超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
”这一历史事件( )A、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45年8月,柳亚子赋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此诗称颂的是( )A、谭嗣同B、孙中山C、毛泽东D、张学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右图漫画的题目为《窃贼和他的老板》。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抢占、独占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发动反共内战。
你认为支持他的“老板”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
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B、佟麟阁C、李宗仁D、傅作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驱除驱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45年8月,山城重庆一片沸腾,一些民主人士称毛泽东等敢冒风险来重庆,是“弥天大勇”,“一身心系天下之安危”,这指的是什么事件( )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重庆谈判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渡江战役B、百团大战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三大战役开始【答案】:【解析】: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
教学资料范本【2020】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转入战略进攻冀教版复习特训六十三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2020年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转入战略进攻冀教版复习特训六十三第1题【单选题】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此,中共于4月发动了( )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签订②中华民国建立③抗日战争胜利④南京解放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有( )A、锦州B、武汉C、北平D、沈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 )A、革命根据地的壮大B、人民政权不断巩固C、国共合作,抗击日本D、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右下图为淮海战役中的“支援前线的民工小分队”,据此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A、解放军的英勇作战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人民的积极支持D、解放军武器先进【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今年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
为了怀念邓小平同志,某校举办了“邓小平事迹图片展”活动。
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这里“伟大的胜利”是指( )A、辽沈战役的胜利B、淮海战役的胜利C、平津战役的胜利D、渡江战役的胜利【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八下历史一到三单元年代尺中国近代历史大事年表(1840—1949.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60-1895洋务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1937—1945,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6.6—1949.4国共三年内战) 1840-1842 鸦片战争1842 《南京条约》1911.10.10武昌起义1856- 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95 《马关条约》1905 中国同盟会成立1894- 1895 甲午中日战争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8.6 -9月, 戊戌变法1901 《辛丑条约》1921.7月, 中共一大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党成立1915新文化运动开1935 .1月, 召开遵义会议1927.4.12蒋介石发动政变,同月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6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12中华民国成立1927.8.1南昌起义。
9月,秋收起义。
10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 ,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1919. 5.4五四爱国运动1924年, 国民党一大广州召开,国民党成立1927.7.15汪精卫发动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1936.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1934. 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1 .9.18 九一八事变1936.12.12 西安事变1937.12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人以上,政府迁往重庆1945.4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37.7.7 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1945.8重庆谈判,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949.4月,渡江战役。
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1946.6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8.9-1949.1,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
八年级历史解放战争知识点解放战争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性战争。
在八年级历史学习中,解放战争是必须要掌握和理解的,下面是一些与解放战争相关的知识点。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中国解放战争是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开始的,当时国内局势十分复杂,国共两党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冲突。
蒋介石在国共内战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中国经济崩溃,社会动荡,这为解放战争爆发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二、解放战争的起始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国共两党先后签署了《苏州停战协定》和《南京停战协定》,中国内战暂时停火,但很快休战状态被打破,双方于1946年6月开始重新开战,此时解放战争正式开始。
三、战争的主要战场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场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
华北战场包括山西、河北、天津、北京等地,东北战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而西南战场则包括云南、贵州、西藏等地。
四、战争的主要内容解放战争的主要内容是人民军队和国民党军队之间的战斗。
整个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6年至1948年的战略决战阶段;第二阶段是1948年至1949年的战役决战阶段;第三阶段是1949年的攻坚克敌阶段。
五、战争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解放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经过数年的残酷战争,解放军胜利地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统一了全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六、战争的意义中国解放战争是一场充满着革命性和历史意义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胜利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走向了新的发展道路。
总之,掌握解放战争相关的知识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回忆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答:〔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6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3〕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
〔4〕采纳公元纪年,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5〕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什么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答:〔1〕它能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
〔2〕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为着理想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能起到居安思危的作用。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的历史意义。
答: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荣耀使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打算。
5、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北京。
〔2〕会议主要内容: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②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会议召开的意义: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6、开国大典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天安门广场。
7、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答:〔1〕国内:①从根本上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是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②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迅速完成和稳固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完成和稳固了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
③它是中国由衰落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
部编人教版八下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真题训练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表是新中国成立时期极具代表性文件的简介。
它最有可能是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2018河南)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A .代行立法机构的职权B .暂行中央政府的职责C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4.中新网2018年8月14日电,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立法会大会13日一般性通过修改《国旗、国徽及国歌的使用及保护》法案。
这里的“国歌”指的是A.《黄河大合唱》B.《我的祖国》C.《义勇军进行曲》D.《英雄赞歌》5.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7.新中国成立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各项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8.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单元思维导图】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阶段特征】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考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温馨提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非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考点解读】西藏和平解放【易混警示】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并没有实现全国完全的统一,因为台湾还没有统一。
【考点解读】抗美援朝【易混警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一次战争,取得了胜利。
【考点解读】土地改革【易混警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实现了公有制。
【比一比】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解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1)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取得了胜利。
(2)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知识检测】1、《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
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C.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2、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方法指导】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中国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八下第一单元三年解放战争(1946-1949)第一课大战前夜的较量一、重庆谈判1、背景:①抗日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和平、民主是世界潮流,是人心所向。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通过______途径,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中国。
③以_______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企图用________的方式来夺取政权,使中国社会回到国民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统治。
④美国实行_________政策,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2、国共双方谈判的目的(原因)①蒋介石_________的方针早已确定,他谈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共产党接受和谈邀请,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谈判揭露国民党________________的阴谋。
3、时间:______年__月__日—__月__日4、共产党方面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双方争论的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果:①成果: 1945.10.10国共双方正式签署_________,又称_______。
(其主要内容八下P4)②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
7、意义(作用):为共产党赢得了_____,获得了_____________,揭露了国民党__________________阴谋。
归纳:国共历史上的两次谈判①西安谈判 1936.12 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与张学良、杨虎城等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②重庆谈判 1945.8.28—10.10 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与蒋介石、张治中等结果签订《双十协定》,后不久蒋介石就发动了内战。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开始标志:_____年__月,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向_________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内战性质:美帝国主义出____出____,蒋介石出____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第2—4课解放战争(1946—1949)一、全面内战的爆发:_____年__月,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向_________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二、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战场在解放区内):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一)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面对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按照毛泽东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___________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歼敌71万。
(二)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1、1947年蒋介石被迫收缩战线,对解放区实行所谓“双矛攻势”的重点进攻,矛头之一首先指向_________________解放区,另一个矛头指向___________解放区。
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①原因:敌强我弱,撤离延安。
②意义(作用):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3、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3月,____________野战军在_________等的指挥下,采取_______战术,经过5个月连续作战,歼敌2万多人,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4、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_______解放军,在________、_________的指挥下,经过____________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____师,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经过:1947年6月,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_____________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_________。
2、目标(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意义(作用):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转折点,还是国民党二十年统治由_______到_______的转折点。
四、战略大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一)战略决战时期我党发动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注:1、按照发动的先后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2、按照从北到南的地理顺序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3、按照歼敌数量从少到多的顺序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4、三大战役都发生在长江以北(二)战役名称、时间、指挥、参战部队、作战方针、重要战役、歼敌人数、结果意义1、辽沈战役(1948.9—1948.11)指挥人员:林彪、罗荣桓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战术:关门打狗重要战役:_________结果、意义:歼敌47万。
解放了____________;第一次在_______上改变了_________形势。
2、淮海战役(1948.11初—1949.1)1、进攻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战略方针:大____________大______________3、结果:1950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宣告结束。
★思考: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1、2、3、4、中国现代史(1949年—)第一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 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第二阶段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年八大—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准备(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召开目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
2、参加人员:参加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
3、内容:①通过《____________》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具有________的作用。
②新中国的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③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______④采用纪年;⑤以《____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⑥以________为国旗;⑦在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_________、________、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决定接受《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总理兼外交部长,_______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二、开国大典1、时间:1949年__月__日下午__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2、过程:毛泽东宣读《_________________》,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3、意义:结束了______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_______解放和_______独立。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的_____________。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六课新中国建立初,政府为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一、追歼国民党残敌,解放全国领土。
1951年__________和平解放。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统一全中国,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力争___________________。
但西藏地方当局中的反动势力拒绝谈判,企图凭借_________________天险和高原特殊险恶的自然条件,阻止解放军西进。
2、过程: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发起_______战役,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咽喉要道,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条件。
1951年4月,以______________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举行谈判,5月,双方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藏和平解放。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背景: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______迅速进行干涉,入侵朝鲜;同时命令_________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接着,越过“_________”,直逼中朝边境,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中共中央迅速作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决策。
3.时间、指挥者:________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司令员的率领下,跨过__________,开赴朝鲜战场。
42英雄人物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___________________》上签字。
6.意义:维护了_________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____,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兵种的组建1.人民海军的组建: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1950年4月,___________正式成立。
随着海军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相继建立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它们共同构成人民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
2.人民空军的组建:为建设强大的国防,保卫祖国,1949年11月,_________正式成立。
志愿军飞行员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击落敌机_____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
四、农村的革命—土地改革1.开始: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废除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2.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______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3.意义:土地改革是我国农村的一场革命,它摧毁了在我国延续___________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通过土地改革,___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了身,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我国_______开辟了道路;巩固了新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