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之宾阳炮龙节
- 格式:doc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4
宾阳炮龙节的传说和来历作文
《宾阳炮龙节的传说和来历》
嘿,你们知道宾阳炮龙节不?那可老有意思啦!
听说啊,以前宾阳有条恶龙,那家伙可凶啦,老是出来捣乱,搞得人们的生活都不安宁。
这时候呢,出现了一位勇士,他决定要干掉这条恶龙,还大家一个太平日子。
嘿嘿,这勇士可厉害了,经过一番激烈战斗,终于把恶龙给打败啦!后来啊,人们为了庆祝,就开始有了炮龙节。
说到这炮龙节啊,我可是亲自体验过一次呢!那场景,简直了!记得那次我怀着好奇心来到宾阳,刚到那儿就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氛围。
街道上到处都是人,大家都特别兴奋。
随着夜幕降临,一条条炮龙出现啦!那龙做得可真精致,龙身闪闪发光的。
然后,鞭炮声就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了,就跟打仗似的。
我当时站在旁边,看着那鞭炮在龙身上炸开,火花四溅,那感觉,老刺激了!我都感觉自己的心在跟着鞭炮声一块儿跳动呢。
我还试着去靠近龙,感受那热烈的气氛,哎呀呀,那鞭炮炸得我耳朵都嗡嗡响呢,但就是觉得特好玩儿。
周围的人们也都满脸笑容,尽情享受着这个欢乐的时刻。
这就是宾阳炮龙节啦,它有着有趣的传说,还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热闹场景。
我呀,以后有机会肯定还会再去体验体验,感受那份独特的欢乐和激情呢!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想去感受感受啦?。
传承宾阳炮龙节作文宾阳炮龙节,那可是一场震撼人心、热闹非凡的狂欢!对于从小在宾阳长大的我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深深嵌入心底的情怀。
炮龙节通常在正月十一举行,每到这个时候,整个宾阳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中。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喜悦。
记得有一年炮龙节,我早早地就被外面的喧闹声给吵醒了。
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胡乱套上衣服就往街上跑。
刚出门,就被那浓浓的节日氛围给包裹住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人,大家有说有笑,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大人们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炮龙节会有怎样的精彩。
我顺着人流往前走,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
有卖炮竹的,那一串串红通通的炮竹,看着就喜庆;有卖特色小吃的,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流口水;还有卖手工艺品的,精美的木雕、竹编,让人爱不释手。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卖糖人的小摊前。
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只见他熟练地舀起一勺糖浆,在石板上飞快地舞动着,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出现了。
我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买了一个,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吃。
继续往前走,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锣鼓声。
我知道,这是炮龙要来了!我赶紧加快脚步,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
终于,在一个广场上,我看到了炮龙。
那龙可真长啊,足有几十米,全身金光闪闪的,龙鳞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龙头更是威武,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胡须,嘴里还含着一颗龙珠。
舞龙的师傅们个个精神抖擞,穿着特制的服装,随着锣鼓声的节奏,卖力地舞动着巨龙。
炮龙所到之处,鞭炮声震耳欲聋。
人们纷纷点燃鞭炮,朝着炮龙扔去。
一时间,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我也兴奋地加入了放炮的队伍,拿着一挂鞭炮,点燃后就扔向了炮龙。
那瞬间的爆炸,那噼里啪啦的声响,让我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
可别以为这就是炮龙节的全部,还有更精彩的呢!到了晚上,舞龙的队伍会挨家挨户地去拜年。
每到一家,主人都会拿出准备好的红包和鞭炮,迎接炮龙的到来。
炮龙在院子里舞动一番,为主人带来好运和福气。
家乡的风俗宾阳炮龙节六年级作文作文一
《家乡的风俗宾阳炮龙节》
在我的家乡宾阳,有一个特别热闹、特别让人兴奋的节日,那就是炮龙节。
炮龙节一般在正月十一举行。
到了那天,大街小巷都挤满了人,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充满了期待。
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就来到了街上。
只见一条条巨龙已经准备就绪,它们张牙舞爪,威风凛凛。
龙身上插满了香火,在夜晚中闪烁着,就像天上的星星落了下来。
突然,一阵鞭炮声响起,炮龙开始舞动起来啦!舞龙的叔叔们可厉害了,他们举着巨龙,一会儿跳跃,一会儿盘旋,一会儿又俯冲。
我在人群中跟着炮龙跑,耳边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眼前是飞舞的巨龙,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我还看到一个小朋友因为太兴奋,不小心摔倒了,但是他马上爬起来,继续跟着炮龙跑,脸上还挂着大大的笑容。
炮龙节真的太好玩啦!我喜欢我的家乡,更喜欢家乡的炮龙节!
作文二
《家乡的风俗宾阳炮龙节》
我的家乡宾阳,有一个超级热闹的节日叫炮龙节。
每到炮龙节的时候,那场面,可真是人山人海。
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是为了看那精彩的炮龙表演。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炮龙。
炮龙长长的,身上的颜色特别鲜艳,龙头大大的,眼睛还会发光呢!
舞龙的叔叔们个个都很厉害,他们举着炮龙跑得飞快。
鞭炮在旁边不停地响着,声音震耳欲聋。
我们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大声地喊着:“加油!加油!”
我看到有个叔叔不小心被鞭炮炸到了手,但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还是继续舞着龙。
这就是我们宾阳的炮龙节,一个让人难忘的节日!。
广西宾阳县的炮龙节作文在广西这片充满风情的土地上,宾阳县的炮龙节那可真是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终身难忘的盛大狂欢!炮龙节一般在正月十一举行,每当这个时候,整个宾阳县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之中。
我有幸亲身感受过一次,那场景,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心潮澎湃。
为了能占到好位置,真切地感受炮龙节的魅力,我提前好几天就来到了宾阳,住在当地的一家小旅馆里。
那几天,整个县城就已经有了节日将至的氛围,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着炮龙节的种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兴奋。
终于,炮龙节这一天到了。
天还没黑,街上就已经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小商小贩们早早地就支起了摊位,各种特色小吃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吃,什么宾阳酸粉啦、白切狗肉啦,每一样都让人回味无穷。
随着夜幕的降临,炮龙节的重头戏——舞炮龙,即将开场。
我跟着人群来到了老街上,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
只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几条威风凛凛的炮龙在舞龙者的手中活灵活现地舞动起来。
那龙身足有几十米长,金光闪闪的,上面还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彩灯,别提有多漂亮了!舞龙者们身着特制的服装,头戴安全帽,个个精神抖擞,身手矫健。
他们随着锣鼓的节奏,时而高高跃起,时而盘旋翻滚,那精湛的技艺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
接下来就是放鞭炮了,这可是炮龙节最刺激的环节。
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火光四溅,烟雾弥漫。
那鞭炮就像是雨点一样,不停地落在炮龙和舞龙者的身上。
我刚开始还有些害怕,生怕被鞭炮炸到,但是看着周围的人们都那么兴奋,我也渐渐地被这种氛围感染了,不再害怕,反而跟着大家一起欢呼起来。
在鞭炮的轰鸣声中,炮龙所到之处,人们纷纷点燃鞭炮扔向炮龙。
据说,鞭炮炸得越多,新的一年就会越红火。
我看到有的商家搬出了一大箱一大箱的鞭炮,毫不吝啬地往炮龙身上扔,那场面简直太壮观了!而舞龙者们则是毫不畏惧,他们在鞭炮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手中的炮龙依然舞动得威风凛凛。
宾阳炮龙节作文500字标题:宾阳炮龙节:传承千年的民俗盛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五,都会举行盛大的炮龙节。
这是一个充满欢乐与祝福的节日,也是宾阳人民传承千年的民俗盛宴。
炮龙节不仅是宾阳人民的共同记忆,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炮龙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相传,炮龙节起源于宾阳一位英勇的将领,他在一次战斗中英勇杀敌,保卫了家乡和百姓的安全。
为了纪念这位将领,宾阳人民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炮龙节,以示敬意和感激。
炮龙节的主要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放炮等。
舞龙是炮龙节的重头戏,宾阳的炮龙有着独特的造型和技艺。
炮龙由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通体用竹篾、纸张、丝绸等材料制作而成。
舞龙队伍由数十人组成,他们身着盛装,手持炮仗,载歌载舞,沿街巷游行。
舞龙的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狮是炮龙节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狮子是祥瑞的象征,舞狮寓意着驱邪避害、带来吉祥。
宾阳的舞狮队伍同样由数十人组成,他们头戴狮头面具,身穿狮皮,手持狮尾,跳跃腾挪,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
舞狮队伍在游行过程中,还会与观众互动,为人们带来欢乐与祝福。
除了舞龙、舞狮之外,炮龙节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间活动,如唱山歌、赛龙舟、抢花炮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炮龙节的内容,也展示了宾阳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炮龙节不仅是宾阳人民的信仰与寄托,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如今,炮龙节已经成为南宁市乃至广西地区的一张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千年的民俗盛宴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瑰宝。
家乡的炮龙节我的家乡在广西宾阳,在我的家乡有很多传统节日,而最出名的就是正月十一的炮龙节。
宾阳炮龙节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传说在北宋侬智高起义时,当时官兵与起义军激战,但未分胜负。
于是官兵为麻痹起义军,在正月十一这天全城张灯结彩舞炮龙,让侬智高以为对方正在过节,便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官兵突袭打败了。
此后,宾阳当地便有了过炮龙节的传统。
每到这天的傍晚时分,隆重的炮龙开光仪式便开始了。
只见开光师父大喊一声:“开光!”两名男子便舞动着子珠和财珠,带领着龙头来到开光师傅跟前。
师傅用嘴咬开公鸡的鸡冠,用鸡血涂满龙眼,巨龙点睛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四面八方响起,响彻云霄,炮龙开始狂舞了。
舞龙者们头戴斗笠帽,身着黄裤,腰系红带,吆喝着赤膊上阵,任由鞭炮在身畔耳旁炸响,舞动着炮龙游走在街道中。
只见炮龙蜿蜒盘旋地上下飞舞:它时而摇头晃脑,向人们倾吐着过节的喜悦;时而奔跑跳跃、左右摇摆,带来新的一年的吉祥如意。
人们兴奋地把一串串鞭炮点燃,在手上狂甩,甩到龙的身上,鞭炮瞬间炸开,犹如千万条火蛇向炮龙奔去。
一串串的鞭炮,惊天动地响着;一串串烟花,在漆黑的夜空里迸发出漂亮的火花。
炮声震耳欲聋,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地上铺满鞭炮的纸屑和火药的尘砂,炮光映红满城,今晚是宾阳的不眠之夜,也是东方的狂欢之夜。
当炮龙在电光火石中游舞时,男女老少纷纷穿梭在龙身的左右,乐悠悠、喜滋滋的,全然不顾鞭炮在身旁炸响,只想伺机“钻龙肚”,盼着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
炮龙一直舞到凌晨才算结束,到“送龙归天”的时候了。
大家起火堆,奏响八音,把龙投进火中,让它随着熊熊的烈火升天,这时天也大亮了。
我爱家乡的炮龙节,因为它象征着我们宾阳人民祈求新的一年里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代表了我们宾阳人民的美好祝愿,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和我们一起欢度炮龙节。
中国民俗文化之宾阳炮龙节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炮龙节是我们宾阳最具地方特色的节日。
很多人不禁问道,宾阳到底是什么地方呢,这里先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宾阳县。
宾阳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县。
已有2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宾阳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的家乡,是广西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以“百年商埠”闻名于桂中南。
可谓是人杰地灵的一个地方。
那么什么是炮龙节呢?每年的大年初十一,是广西宾阳县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炮龙节".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
有外国人说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为了吃喝找借口,缺少文化和狂欢的气息.细细数来,好象也是如此,冲着这个,传说中的炮龙节应该值得去看看。
下面我作为一个导游,带大家去看看炮龙节的点点滴滴。
记得年的那一天很早,早早就来到了芦圩镇商贸城,由于我家就位于县城,真可谓占具天时地利人和。
不用很早的时候就忙着去订房间什么的。
尽管早上下了场雨,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宾阳人的热情!上午11点正式开始宾阳民间文艺游行(包括龙狮队、游彩架、高跷队、彩凤队、马娘队、少先队仪仗队、少年腰鼓队、老年秧歌队、军乐队等游行),现场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这种场合,这个时候,只有在宾阳这块热土上才会出现!正月11,属于我们宾阳人的节日!炮龙,我们宾阳的骄傲!宾阳炮龙节今天起即将进入高潮!让我们一起欢腾!!!
叹为观止游彩架。
根据记载,游彩架是1874年由广东人李若珠从佛山传入,目前已由最初的两层发展到3层,并配以文武场(乐队),人物造型更为优美了。
在一张长、宽各1米的小方桌上,用钢枝盘成一个支架,儿童或站或坐,手持长矛、花篮、大刀等服装和道具,而奥妙就隐藏其中。
一眼望去,只见第一层儿童仅用长矛、花篮、大刀,便能毫不费力地撑起两人,犹如“武林高手”,惊险刺激,造型奇特而自然,我看了半天才看出,原来人物都有钢铁支架巧妙地托住。
以前小时候去看,只是感觉好看新奇,并没有那么仔细的观察,现在看来民间奇人真的是无所不在。
下午五点钟的时侯,街上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几乎听不到鞭炮声,为了傍晚早点去看,所以早点填饱肚子为好。
我们一帮人就找了个狗肉店坐了下来,宾阳白切狗和宾阳酸粉就摆上桌来。
兴趣高涨的向畅谈着往年炮龙节的趣事,谈笑间,身边不知不觉出现了三三两两的来参加炮龙节的游客。
接着是大批各种口音的旅客涌进店里找桌子吃饭,人人脸上隐约带着紧张兴奋的表情。
街上警察也渐渐多了起来。
由于政府的介入及引导,整个县城有一百零一条炮龙,曰:“百龙舞宾州”,预计将超过二十万名游客不请自来.
吃完饭出来才发现,饭馆旁边就静静的停着一条彩龙,四周无人。
龙长约十五米,龙头威武的作向天长啸状,龙身由竹蔑编成的笼子用麻绳串联而成,上面再盖上划有鳞片的黄布,龙的眼睛用白砂纸蒙着。
不一会儿,两个老伯和一个年青人用三轮自行车推来了大锣大鼓大钹。
一阵猛敲,吸引了路上的行人,我们
也兴致勃勃的跟他们接过手来,狠狠的当街敲打起来,并且拍了照片。
每条街都有自己的炮龙,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当街摆放的炮龙,还有贴在墙上的大红榜,上面记着这条街炮龙的组织者,舞龙者等人名单,还有各家各户捐款的数目。
我的朋友就有住在靖安街,他是这条街上的历届组织者之一。
他家门前摆放着两条龙,我们向他索要了只有参与炮龙组织活动者才有的,写有炮龙狂欢节字样的胸牌,挂着胸牌逛街,自然就不一样,走到哪里都吸引来游客羡慕的眼光。
朋友指引我们准备好东西之后,就去炮龙节第一个看点,到炮龙开光老庙去看炮龙开光.。
开光大家都知道吧,就是类似于大师开光之类的,呵呵,其实我也不大懂,只知道这是一个必须的形式。
晚上六点多,炮龙开光的老庙那里已经是人声鼎沸,大批警察手执警棍,严阵以待。
七八个武警官兵也手提灭火器赶来汇合,庙里烟雾缭绕,人人挤着进去烧香敬神。
偶尔有人点燃一两串鞭炮,还有调皮小孩往地上摔砸炮。
阵阵呛人的烟雾提醒了没有经验的游客,赶快去买口罩。
人群中竟然混有小偷,有一人大叫:我被偷了两千块钱.。
汗呀,也不怨谁,谁叫你来看炮龙就看炮龙,没事带那么多钱在身干什么?
庙外有两条龙,两组年轻人举着等候在那里。
记者游客纷纷长枪短炮上阵,拍摄采访。
各色人等前呼后拥,抢着争上前去摸龙头(一直听说摸到龙头或者扯到龙须一年都会有好运哦)。
举龙头者赤裸上身,身材健美,青黑的文身极其抢眼。
威风凛凛的面对眼前涌动的人潮.还没看到开光,朋友们就催促,快回去,靖安街那边打来电话,那边的龙要拜土地爷了。
回到靖安街,只见那里早已聚集本街的男女老幼,一阵锣鼓声响起,两条龙由腰扎红布,头戴尖顶竹帽的男子们并排列在了土地老爷面前。
每条龙大概有七到八个大多光着上身的男子举动,另有一些男子燃起了手中用竹片扎成的火把,一个十分豪气的大哥解开包装的鞭炮,一串一串的往赤裸的身上挂。
我们看着有趣,也走上前去讨要鞭炮挂在身上拍照留念,他竟然嫌我们几个手脚笨拙,几下就把七八串两米长的鞭炮往我身上,头上,脖子上缠了个严严实实。
男女老少看着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天色已暗,仪式大概进行了半个小时,突然锣鼓声骤然变大,炮龙和火把高高举起,人们纷纷散开,两条龙并排向街口方向站立,手拿火把的人走向拿有鞭炮的人,帮着点燃了炮竹。
当炮龙向街口出发时,鞭炮声大作,一时间震耳欲聋,火把摇曳,炮光如闪电。
那情景真是极度疯狂,有小孩有大人,有男人有女人,拖着啪啪作响的鞭炮向炮龙冲去。
往龙头上抛挂。
到处是烟雾,火光。
整个世界好象已经停顿,除了炮声,什么都听不见。
除了火光,什么都看不清,连呼吸都十分困难。
这时才想起了赶快戴上口罩,用棉花塞住耳朵。
好不容易适应了下来,这才听见了锣鼓声,维护秩序的人员的呼喝声。
然而这还不是开始,炮龙走到街口,突然两边楼房的楼上楼下一起扔出大串大串的鞭炮,围观的人群中也有人纷纷点燃了手中的鞭炮抢着向龙头龙身挂去。
这时有一条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撤下还是到别的地方去了。
炮龙在十几间房屋门前来回的翻腾,两边楼上楼下每当龙头经过自己门口时,尽快把最多的鞭炮往龙头上炸,好象一切都已约定俗成。
没有人点大炮,只有成串的排炮。
只见舞龙的人在满地,满头,满身的闪光中穿行。
聪明的宾阳人竟然用手电筒做龙的眼,两道光柱随龙头的摆动变换莫测,平添了许多诡异的气氛。
舞龙者头戴滕帽,身系腰带,个个赤膞上阵轮流举舞,任由鞭炮爆灼。
有经验的中年人赤裸上身,举着火把围在旁边忙碌,指挥那些舞龙的小伙子怎样跑动,
大街上依然兴奋不已。
一些夜市摊点纷纷打扫街道摆出家当。
美酒佳肴又将伴随宾阳人和各地游客砌夜狂欢。
然而还有很多象靖安街一样的,偏一点的街道依然传来阵阵爆竹声。
这是一个疯狂的夜晚。
惊心动魄,痛快淋漓,经历过的人大概终身难忘。
不能失传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炮龙为宾阳民间传统的特有,它在一方面上表现了我们宾阳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一方面又体现出了我们宾阳人的勇猛和魄力。
这就是一年一度的令我引以为傲的广西宾阳炮龙节。
欢迎大家到宾阳来。
各地都有卧铺直达南宁市宾阳县,节日期间旅馆爆满,记得先预定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