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面与天气
- 格式:docx
- 大小:212.40 KB
- 文档页数:5
锋面系统与天气学案摘要:在气象学中,锋面系统是指不同气团之间形成的边界区域,常常伴随着天气变化。
本文将介绍锋面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天气学知识分析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一、介绍锋面系统是气象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的是不同气团交汇的边界区域。
气团是指在气象学中以某种特定的温度、湿度和气压为特征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空气体。
当不同气团相遇时,由于其不同的性质,会形成一个锋面系统。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气团性质和运动方式,锋面系统可以分为冷锋、暖锋、和锋。
1. 冷锋:冷锋是冷空气团在边界区域内向前推进的锋线。
冷空气团通常比周围的暖空气团较重,而且冷空气在相对静止的大气环境中下沉,导致较高的气压。
冷锋通常伴随着雷暴、降水和明显的温度下降。
2. 暖锋:暖锋是暖空气团在边界区域内向前推进的锋线。
暖空气团通常比周围的冷空气团较轻,而且暖空气在相对静止的大气环境中上升,导致较低的气压。
暖锋通常伴随着持续的降水和气温上升。
3. 不稳定锋:不稳定锋是两个不稳定气团相遇形成的锋线。
不稳定气团指的是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的气团。
不稳定锋常常会引发严重的天气现象,如暴风雨、龙卷风等。
三、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锋面系统对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影响:1. 降水:锋面系统在形成过程中常伴随着降水。
当冷锋与暖锋相遇时,由于气团的不稳定性,容易形成降水。
这种降水通常比较持续而且强度较大。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的空气。
根据气团的性质可分为气团和气团。
2. 锋面特征(1) 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团,下侧为团。
(2)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
(3) 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3. 锋面与天气(1) 冷锋与天气过境后气压,气温降低,天气过境时常出现天气,雨区:为主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温暖(2) 暖锋与天气过境后气温,气压,天气过境时可能形成降水或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前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3) 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降水。
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对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气冷气团强,暖气暖气团强,冷气势均力敌要区别团势力团弱团弱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雨区位置大部分在锋后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图示锋图简图雨区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温暖、气压低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高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连续性降水和雾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暖气团控制)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着气旋出现。
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1)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 锋面处冷暖气团交会,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2.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1) 锋面类型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③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第一章:锋面系统的概念与类型1.1 锋面系统的定义1.2 锋面系统的类型1.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第二章: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2.1 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2.2 锋面系统的移动规律2.3 锋面系统移动对天气的影响第三章:锋面系统的天气特征3.1 锋面系统的天气现象3.2 锋面系统带来的降水类型3.3 锋面系统对气温、湿度的影响第四章:锋面系统的预报与应用4.1 锋面系统的预报方法4.2 锋面系统预报的准确性4.3 锋面系统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第五章:锋面系统与气候变化5.1 锋面系统与季节变化5.2 锋面系统与年份气候变化5.3 锋面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第六章:锋面系统与气象灾害6.1 锋面系统与洪涝灾害6.2 锋面系统与台风灾害6.3 锋面系统与寒潮灾害第七章:锋面系统观测与资料分析7.1 锋面系统的观测方法7.2 锋面系统资料的收集与处理7.3 锋面系统资料在天气预测中的应用第八章:锋面系统的模拟与研究8.1 锋面系统的数值模拟8.2 锋面系统的实验室研究8.3 锋面系统的野外观测与实验第九章:锋面系统与环境保护9.1 锋面系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9.2 锋面系统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9.3 锋面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第十章:锋面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10.1 锋面系统研究的现有成果与不足10.2 锋面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0.3 锋面系统研究的意义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锋面系统的类型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解析:锋面系统的类型是教学的基础部分,需要重点关注,因为不同类型的锋面系统会带来不同的天气现象。
了解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对于预测天气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二: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解析: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和移动规律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到锋面系统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
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对于预测天气变化具有关键作用。
重点三:锋面系统的天气特征解析:锋面系统带来的天气现象和降水类型是教学的重点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到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3篇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下面是整理的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3篇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以供借鉴。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1我用百度来备课——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一部分,紧随前面讲的气候的知识。
之前的内容属于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而本节则从气候过渡到天气,介绍了两个天气系统中的一个: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难度中等,因此,要结合课本来讲解这部分内容。
但同时,本节课中的许多内容相对抽象,因此,通过百度的搜索技术来使学生形象地掌握其中的一些概念和过程,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2.掌握各种锋面系统所引起的天气现象1.通过锋面系统的学习,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3.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同时二、过程与方法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身边的地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现象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教学重点】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冷暖锋的对比【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学案、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百度视频搜索:天气预报冷锋。
搜索第一项,进入。
进入利用百度工具栏可以下载视频。
【新课导入】观看《天气预报》,思考如下问题:(1)图中蓝色的符号是什么?为什么冷空气紧随其后?(2)为什么冷锋会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3)什么是冷锋?除了冷锋还有什么锋?板书:锋面系统与天气讲解:概念引入: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属性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微专题7:锋面与天气
高三一部地理李传礼20151212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典型例题】(2015·全国卷Ⅱ,4、5,8分)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Ⅰ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些完成⑴~⑵题。
⑴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⑵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⑴C ⑵B
[考点规律揭秘]
冷锋与暖锋的判断技巧
1.根据锋的符号来判断
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符号,则表示冷锋,且有三角锯齿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符号,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
2.根据冷、暖气团运动方向来判断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根据锋面坡度来判断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根据雨区范围及位置来判断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5.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
【提示】确定锋面雨带的位置,关键是理解好“锋前”和“锋后”中的“前”和“后”的含义。
“前”“后”既相对于锋面移动的方向而言,也相对于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言。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
[3年高考真题]
(2015·江苏地理,9、10,4分)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2014·江苏5、6,4分)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5.(2014·山东文综·T9·4分)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造成此
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6.(2014·浙江文综,37(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
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7.(2013·江苏地理,25,3分)图是 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双选题)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
1.B 2.B。
【解析】
1、图中江苏距离冷锋锋前较远,受暖气团控制,不会遭受冻害;重庆位于冷锋锋面附近,冷锋过境带来降雨,加上地形崎岖,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图中青海地区受高压控制,不会普降暴雨;浙江沿海夏秋季节容易受台风影响,此时正处于高压控制下,不会受台风袭击。
第2题,冷锋过境会导致气温下降,冷锋锋面为低压槽,受冷锋锋面影响,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3.B
4.C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图中虚线范围主要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沙源丰富,靠近高压中心,正值春季,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易发生沙尘暴。
第4题,由图中锋面符号不难看出,此时M地位于冷锋锋前,将有冷锋过境,过境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可能出现降水。
5.C
【解析】由经纬度可知,乙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甲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冷气团与我国华北地区的暖气团相遇,容易形成冷锋,导致所经地区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6.【答案】安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解析】依据材料二表中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三个要素描述气候差异,而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受不同性质气团控制。
7.AC
【解析】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及图中锋面符合,甲地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为阴雨天气,故选A;乙地为暖锋锋后,暖气团一侧,为晴朗天气,故排除B;丙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选C;丁地等压线较稀疏,且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该地有风,气流水平运动,故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