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何些国学作品(至少三部)范文
- 格式:pdf
- 大小:245.19 KB
- 文档页数:22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经部选篇1.《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2.《礼记·中庸》选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二)史部选篇3.《史记·鹖冠子》选段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 4.《山海经·南山经》选段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三)子部选篇5.《孟子·公孙丑下》选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传统文化名篇选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和历史记忆。
它包含了文学、艺术、哲学、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些传统文化的名篇,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 《论语·学而》《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学而》一章被誉为中国道德教育的根本篇章。
它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这一篇章中有许多名句,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都给了我们很好的道德启示。
2.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人物为主线,以贾府的荣辱兴衰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众生相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并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众多典型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瑰丽壮丽的仕途世界。
3. 《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巨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作者司马迁以生动的笔触,详细叙述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伟大人物的事迹。
《史记》的文风简洁明快,语言优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不仅记载了历史,更是一部丰富的人文典籍,深刻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4. 《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者老子的思想总结和哲学言论。
《道德经》是《老子》中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它以道德为中心,阐述了“道”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道德境界。
其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等名句使人们对于人生、自然、宇宙有了更深的思考。
5.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之一,是中国军事学的重要经典。
孙子以军事战争为背景,系统阐述了兵法的基本原则和战争策略。
这部著作不仅在中国具有极高的地位,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是一部兵书,更是一本智慧的宝库,对于领导、管理和战略规划都有着深远的启示作用。
以上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一些传统文化的名篇,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指具有深远历史影响、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价值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包括古代诗、词、曲、文、经、史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以下是几篇有代表性的经典诵读作品的介绍:1.《三字经》《三字经》是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之一,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之作。
此书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编写,包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脍炙人口的句子,通过讲述历史故事、道德伦理等内容,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道理。
诵读《三字经》能够让孩子们快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道德规范。
2.《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
这部经典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涉及了许多关于人生、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想。
通过诵读《论语》,孩子们可以深入理解儒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3.《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百科全书”。
这部经典以简洁、优美的语言阐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包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下为公”等。
通过诵读《道德经》,孩子们可以认识到自然的规律和宇宙的奥秘,从而培养自己的哲学思维和审美能力。
4.《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这部经典包含了许多优美的诗歌,通过表达爱情、思乡、自然等主题,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诵读《诗经》,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5.《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
这部经典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涉及了战争的本质、战略和战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诵读《孙子兵法》,孩子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从而培养自己的军事素养和领导能力。
以上是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通过诵读这些经典,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国学的书目国学的书目篇1《周易》《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周易》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可以媲美西方国家《圣经》。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仍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语句。
《史记》《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其史实丰富,文采斐然,享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
《史记》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著作,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包含,比如它很早就提出的经济学观点领先了西方国家百余年,其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名句在今天仍有指导性作用。
同时,它也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所以,有的学者把《史记》视为“全史”是很有道理的。
国学的书目篇2《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尼采曾经说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中国国学文化书籍中国国学文化书籍(精选篇1)1.《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2.《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3.《四大名著·名家演播·阅读无障碍版》(适合年龄:9岁以上)央视推荐,岳麓书社出版历时五年,耗资千万打磨,内容权威,经典,在业界口碑超好; 原著版本无删减、无改编,加入专家导读、难字注音、注解,扫清阅读障碍; 结合AR科计,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实景人文;随书附赠国宝级艺术家录制音频故事,北师大博导录制视频课; 随书附赠人物关系图+四大名著考点分析习题册。
中国国学文化书籍(精选篇2)《诗经》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家,而《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始,中国第一部诗歌的集合,也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道德经》《对于国学经典书籍推荐《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中国国学文化书籍(精选篇3)《论语》《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范文第一篇:《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范文《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读《周易》,学会最高明的思考读《诗经》,熏染最纯粹的诗意读《老子》,悟天之大道,明人之至德读《论语》,好好做人,做个好人。
读《庄子》,超然物外,安顿身心读《孟子》,成阳刚之骨,养浩然正气读《史记》,观天识人,察古知今读《坛经》,修心合道,明心见性读《近思录》,明天理,正道统读《传习录》,看顾内心,知行合一读这十部经典,也绝非读了十本书这么简单,而是在郑重接过先贤的十大衣钵,并对自我人生、家国天下予以十种大安顿。
读书,是一种修行;读经典,是一种修炼;读顶级经典,是一种境界此生必读的十本国学经典名著!此十本国学名著,既是国学经典中的经典,又是广受现代人欢迎的畅销图书(豆瓣评分均在8.7分以上)。
这些书目集成了中国智慧的精华,每一本著作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个伟大的智者!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当从国学经典开始!1、司马迁《史记》《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
豆瓣评分 9.7/2283人评价在线阅读:2、《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豆瓣评分 9.4/10132人评价在线阅读:3、老子《道德经》《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
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
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
《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
传统文化名篇经典选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心灵根基,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更是人们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经典作品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本文将介绍几篇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
一、《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它是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为主要内容的散文集合,共有20篇。
《论语》囊括了伦理道德、政治治理、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思想,以简洁、精辟的语言表达了儒家的核心理念。
其中著名的章节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等。
二、《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红楼梦》通过贾府衰败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沉浮和人性的善恶。
小说以细腻的写作手法和描绘人物的深刻性格塑造,刻画出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婚姻制度、宗法制度等的思考。
三、《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经典之作,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该小说描述了孙悟空和他的三位徒弟在取经途中的历险和修行,表达了佛教对人性的思考和人生的探索。
《西游记》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活泼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也塑造了一批经典的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四、《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描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描绘了宫廷中的悲欢离合和人间沧桑,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和对自身遭遇的思考。
《长恨歌》以其深情而脍炙人口的内容,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五、《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地理文化著作,记录了古代各种神话传说、地理知识及民俗风情。
它对中国古代人们的想象力和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妲己、鲛人、大禹治水等,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些传统文化名篇经典选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国学诵读经典文章国学诵读经典文章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通过阅读经典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面列举了10篇符合标题要求的国学经典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一、《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原则。
二、《大学》《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对于人的修养和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撰写的一部史书,将中国历史从夏朝到五代十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四、《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述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的成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五、《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多达305篇的古代诗歌,其中既有关于爱情、友情、家庭的描写,也有对自然、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六、《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强调了追求道德和自然之道,提出了“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重要思想。
七、《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思想,强调了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八、《史记》《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了二十四史中前十四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九、《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原则。
十、《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撰写的一部史书,将中国历史从夏朝到五代十国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这些国学经典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和诵读这些经典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国学经典文化著作有哪些国学经典,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精髓。
后代人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可以领悟到许多亘古不变的真理。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国学经典的几部著作,希望大家喜欢。
一、《周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是中国古老、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道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希望可以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孔子说:“始作《易》,其有忧患乎者?”人生是离不开忧患的。
《周易》时代的先民,面临着极其险恶的生存环境,他们要有足够的智慧生存和发展。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忧患也并不少,科技的发达、经济的发展虽然增强了人对自然的控制,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却依然如故。
人们还面临着诸如气我国0-13岁的儿童2亿多,目前有4000万以上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
经过近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
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
许多儿童不到一年就把二万多字的《易经》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学习语文、历史等文科知识将会非常的轻松,不但如此,由于大脑得以开发,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逻辑思维也强,学习数理化、外语都非常轻松容易。
二、《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
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
国学经典名篇精选介绍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精华。
经典名篇凝结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篇国学经典名篇,深入探讨其内涵和对当代人的启示。
一、《论语》1.1 作者和背景《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录的一本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孔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经济政治发展。
1.2 内容和主题《论语》以孔子的言行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孔子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教育思想。
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倡导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论语》中的名篇如《学而篇》、《为政篇》、《诗经篇》等,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传递了思想的精髓。
1.3 当代意义《论语》中的言论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社会变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论语》中学会做人、做事、处世的智慧。
孔子主张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重视教育的力量,这些观点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论语》中的名篇也是一种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道德经》2.1 作者和背景《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所著,也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道家经典之一。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2 内容和主题《道德经》主要阐述了老子对道和德的理解和思考。
全书共分为81章,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如何追求道、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
《道德经》中的名篇如《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等,体现了老子对于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2.3 当代意义《道德经》中的观点和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人们追求的往往是功名利禄和物质财富。
国学中有哪些经典著作国学中有许多经典著作,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部代表性的国学经典,它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后人编纂而成。
它是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学说的对话录。
《论语》包含了孔子的言行和教诲,是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基础。
通过阅读《论语》,我们能够了解到孔子的思想、品德和教育理念,对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大学》《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也是《礼记》的一部分。
它是一部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集。
《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大学》,我们能够获得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深刻认识,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经典,由孟子及其弟子辑录而成。
它是一部思想性和哲学性都很高的作品,包含了孟子的理论和政治主张。
《孟子》讲述了孟子的思想,包括仁、义、礼、智等方面的观点,并且提倡人人平等的道德伦理观念。
通过阅读《孟子》,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儒家哲学和人伦道德的精髓,对于个人修身、家庭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四、《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之作,被誉为道家学派的经典之首。
它是一部关于道家思想的著作,由老子创作。
《道德经》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提倡无为而治、虚静无为的思想。
通过阅读《道德经》,我们可以领悟到老子提倡的“道可道,非常道”等哲学思想,对于获得对自然和人生的洞察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主持撰写。
它是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间的历史纪实,是一部纵贯中华五千年的综合性史书。
《资治通鉴》以客观中立的立场,详细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思考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经典名篇精选(20篇)20篇中,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儒家经典15篇,代表着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唐诗、宋词、元曲各1篇,以及济南历史文化名人辛弃疾、李清照的佳作各1篇。
1.《论语·学而篇》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论语·雍也篇》第三章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3.《论语·阳货篇》第九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选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大学·第一章》前两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7.《大学·第八章》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8.《中庸·第一章》最后两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征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有很多,包括四书五经、古文尚书、史记、诗经等。
这些著作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记录他的言行的一部书,它以言简意赅的问答形式,阐述了孔子的道德思想和人伦关系。
《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
《孟子》是孟子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性善论”和“天命论”
的观点,强调人的良知和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应当追求仁、义、礼、智等德性,并通过修养自己来改善社会。
《大学》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它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大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提出了“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原则。
《史记》是司马迁的一部巨著,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中国古代通史的一部经典之作。
《史记》为后世史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情感和思想,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这些经典著作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对后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有着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经典著作的学习和传承,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书目国学经典书目精华范例国学经典书目精华范例11、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大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3、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4、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学记《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5、小学生必读国学书目:千家诗《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
国学经典书目精华范例2《论语》乃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
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综合多种版本而成,凡二十篇,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30部国学经典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的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棉队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30部国学经典,欢迎阅读。
阅读的方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无论新旧文化怎样激烈地碰撞,无论东西方文明怎样相互融合、渗透,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我们都无法漠视和背叛,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志。
从春秋战国诸子并起,中国历史虽然朝代兴替,世事沧桑,但中华文化却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人类文明史的明证。
《论语》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的孔子是影响中国文化,政治,制度等最深远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被中国称为"致圣"。
《道德经》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道德经》博大精深,两钱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乃至普通百姓,纷纷从中汲取智慧。
《庄子》庄子是道家集大成者,在战国时代那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他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庄子》一书堪称中华民族深邃而充满内蕴的思想,资源与哲学宝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每一个人的灵魂。
《孟子》被誉为儒家"亚圣"的孟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百世之师,是因为其著作《孟子》中体现的深刻思想。
孟子的一腔"浩然之气",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钱年之后依然可以想见其雄风.《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的强本节用,强国富民的经济理论,非攻反战,防御自卫的军事思想。
别开生面,体系完整是逻辑学说。
《荀子》《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
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中体现请你写出两部国学
经典作品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中体现请你写出两部国学经典作品:《史记》、《礼记》
扩展知识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后经历了14年才撰写完成的,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并且《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历史著作中有着开创和标杆式的伟大地位。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这本国学经典著作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在儒家经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