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作业中的常见事故及其预防
- 格式:docx
- 大小:41.88 KB
- 文档页数:6
一、引言爆破作业是建筑工程、矿山开采等领域中常见的一项施工技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一套完善的爆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爆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的详细阐述。
二、爆破安全措施1. 人员培训与资质要求(1)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爆破作业操作证。
(2)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对爆破作业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2. 爆破设计(1)爆破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爆破效果和安全性。
(2)爆破设计应充分考虑飞石、震动、噪声、粉尘等影响,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爆破器材管理(1)爆破器材应存放在专用库房,由专人负责管理。
(2)爆破器材出入库应登记,确保账物相符。
4. 爆破作业现场管理(1)爆破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明确警戒范围和警戒标志。
(2)爆破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3)爆破作业现场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现场安全。
5. 爆破作业过程控制(1)爆破作业前,应对爆破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易燃、易爆物品。
(2)爆破作业前,应检查爆破器材、爆破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3)爆破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操作,确保爆破效果。
三、应急预案1. 事故预防(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2)严格执行爆破作业审批制度,确保爆破作业安全。
2. 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
(2)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3)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4)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5)调查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3.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2)对受损财产进行评估,进行赔偿。
(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生产。
四、总结爆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是确保爆破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
爆破坍塌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枪击和坍塌的原因放炮崩入是采、掘进工作面爆破作业常见事故之一。
它的危害不仅仅是影响生产,还可能造成入员伤亡。
放炮崩人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放炮安全距离不够,放炮时违章作业。
如距离3m左右远就放炮,喊卧倒就放炮,木垛后边一躲就放炮等,导致工作人员或枪手本人受伤、崩死。
(2)拍摄过程中未设置警告或警告人员责任心不强,使工作人员误入放炮区域被崩死或崩伤。
(3)放炮前不清点人数,个别人员违纪,在工作面附近睡觉或做其他工作,而未撤出放炮地点,响炮后被崩伤亡。
(4)不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操作,当放炮不响时,不将放炮母线从发爆器上摘下,扭接短路,就进入工作面检查线路。
雷管延迟起爆或母线短路连接后,发爆器电容仍放电等原因,因此造成意外响炮而崩伤人。
(5)处理瞎炮时,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镐刨、用压风吹、通过钻孔或手动拉出药物中的电雷管,而造成瞎炮眼意外爆炸伤人事放。
(6)边打眼边装药,导致爆破孔突然爆炸和坍塌。
2.防止爆破和坍塌的措施(1)必须严格遵守爆破操作《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放炮安全距离要满足要求,并设遮挡物,杜绝违章放炮现象的存在。
(2)认真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做到放炮前布置好警戒。
警戒人员必须做到责任心要强,认真负责。
责任心不强,导致坍塌事故的,要从严追究责任(3)放炮前清点好人数。
枪手最后必须离开工作面,确认工作面无入时才准放炮。
(4)当放炮时,发现炮未响,射手必须从雷管上拆除母线,并扭接短路,然后瞬发电雷管等5min,延期电雷管等15min后才可沿线路找出不响炮原因。
(5)处理瞎炮时,必须在班(组)长的指导下进行,严禁用镐刨、用压缩空气吹、钻挖,或用手拽出引线中电雷管,以防瞎炮眼意外爆炸伤人(6)采矿工作面爆破作业严禁平行钻孔和装药,必须按规定打好炮眼,清除煤、岩粉后才能装药放炮。
初级爆破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爆破作业中,安全距离的确定主要依据是什么?A. 爆破物的重量B. 爆破物的类型C. 爆破物的药量D. 爆破环境条件答案:D2. 爆破作业中,以下哪个不是爆破器材?A. 雷管B. 导爆索C. 炸药D. 铁锤答案:D3. 爆破作业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A. 检查爆破器材B. 确定爆破方案C. 准备爆破器材D. 进行爆破演练答案:A4. 在爆破作业中,以下哪个是正确的安全操作?A. 同时使用多种不同型号的雷管B. 爆破后立即进入爆破区域C. 爆破前未检查爆破器材D. 爆破时保持安全距离答案:D5. 爆破作业中,以下哪个不是爆破安全措施?A. 确保爆破区域无人员B. 爆破区域设置警戒线C. 爆破后立即清理现场D. 爆破前进行安全教育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爆破作业中,以下哪些属于爆破器材?A. 雷管B. 导爆索C. 炸药D. 起爆器答案:A, B, C, D7. 爆破作业中,以下哪些是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A. 爆破前进行安全教育B. 爆破时保持安全距离C. 爆破后立即进入爆破区域D. 爆破区域设置警戒线答案:A, B, D8. 爆破作业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爆破效果?A. 爆破药量B. 爆破器材的类型C. 爆破环境条件D. 爆破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爆破作业中,可以使用过期的雷管进行爆破。
(错误)10. 爆破作业中,必须在爆破前对爆破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爆破作业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
答: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爆破器材故障、爆破区域未清空、爆破操作不当等。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合格的爆破器材,爆破前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爆破区域无人员,进行爆破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案例分析题12. 某矿山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由于未设置警戒线,导致一名工人误入爆破区域受伤。
请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矿山常见事故防范措施一、冒顶片帮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矿山的顶板岩体冒落事故,依其冒顶片帮的范围和伤亡人数,一般可分为大冒顶、局部冒顶、松石冒落三种。
大冒顶通常发生在属沉岩矿种开采的矿山,冶金矿山较少发生。
局部冒顶和松石冒落,并统称冒顶事故。
这类冒顶事故多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在顶板比较破碎的工作面;在岩层层理、节理、断层比较发育易离层的工作面;在矿井、超深矿井、爆破通风后排除工作不当的工作面。
冒顶事故的发生,一般与矿山地质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按事故分类统计资料,属于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原因占45.6%,属于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占44.2%,属于冒险作业等因素引起的事故仅占10.2%。
(一)生产组织管理方面1.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是引发冒顶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2.顶板支护方法不合理采场工作面或大断面掘进,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是导致冒顶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当工作面附近的顶板岩石比较破碎,构造比较发育时,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极易燃易爆造成顶板突然冒顶或片帮,引发事故。
3.浮石处理不当巷道内松石冒落多半发生在距工作面10米以内,采场内松石冒落多半发生在采场顶板并不太高的情况下。
浮石处理不当,排除工技术不熟练,检查不周,疏忽大意甚至没有检查,是造成冒顶伤亡事故的原因之一。
浮石处理不当所引起的伤亡事故,大多是由于浮石处理前对工作面顶帮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及浮石处理时站立的位臵不当和排除工的技术不熟练等造成的。
4.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在矿井内工作时,由于没有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而使冒顶事故扩大化的事例常有发生。
5.人员管理跟不上一是井下使用的新工人多,对井下作业环境不了解,又缺少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新老交替衔接不上,不能及时有效地“敲帮问顶”而引发事故。
二是井下管理人员对顶板管理不重视,没有行之有效的顶板管理办法和监督约束机制,以致顶板管理松懈,无人员伤亡的小冒顶事故不断,有人员伤亡的冒顶事故也就不可避免了。
现场安全防护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一、爆破施工前应在通往爆区附近主要路口张贴公告,设立警示牌,警示标志。
二、爆破时,应在危险区的边界和通道上设立岗哨和标志,路口用警戒绳拦截过往行人及车辆,山上插警戒旗杆,警戒标志和警戒点在空旷地方不能拉得太开,工棚设在最小抵抗线的相反方向,爆破警戒线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或具体设计设置。
雷雨天、夜间、大雾天禁止进行爆破作业,盲炮必须及时处理,禁止掏出拉出起爆药包,严禁打残眼。
四、爆破前的警戒工作,定人、定点、专人负责。
根据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第4.13.1.1条规定炮响完后,露天爆破不少于15分钟才准爆破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进行安全检查。
爆破工作开始前,必须确定危险的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五、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清楚听到和看到。
应使全体职工和附近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和声响信号的意义,以及发生信号的方法和时间。
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以一短一长哨音为信号,反复吹,此信号发出的同时,清场人员从爆区开始清人和设备,将所有人员和设备清出警戒区意外,并向危险区边界派出警戒人员,相邻警戒点要能互相通视和通话,中间不能有盲区。
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以两短一长哨音为信号,反复吹,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准发出起爆信号,根据这个信号爆破员起爆。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
以一长哨音为信号,反复吹,未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前,岗哨应坚守岗位,除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的检查人员以外不准任何人进入危险区,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三段信号都用旗帜和口哨,使附近人员都能看到和听到。
六、爆区覆盖,对爆区上覆盖二层沙袋,一层竹笆或一层轮胎与一层橡胶片。
沙袋和竹笆错开铺设,中间不留缝隙,竹笆之间用铁丝连接。
覆盖区边沿超出爆破区边沿1m以上。
或者光布一层轮胎再布一层橡胶片,轮胎相互紧密接触,胶片互相搭接20cm。
爆破作业安全培训引言:爆破作业是一种危险程度较高的作业,需要严格的安全控制和操作规范。
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关乎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因此,进行爆破作业前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爆破作业的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爆破作业的基本知识、安全措施和紧急处置等。
一、爆破作业的基本知识1.1 爆破作业的定义:爆破作业是指使用炸药或其他爆炸物品进行爆破破坏、清除或变形的作业活动。
1.2 爆破作业的分类:爆破作业按照用途可分为拆除爆破、开挖爆破、矿山爆破等。
爆破作业按照作业环境可分为地下爆破和地面爆破。
1.3 爆破作业的准备工作:爆破作业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包括工程调查、设计计算、材料准备、布药、上药等。
二、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2.1 人员方面:爆破作业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爆破作业的操作规程,禁止违规操作。
2.2 设备方面:检查和维护爆破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爆破器材的存放和使用须符合安全规定,使用设备时需注意使用说明书。
2.3 环境方面: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应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2.4 爆破药品管理:爆破药品的存放、使用和清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禁止携带或使用过期药品。
2.5 布药和上药:爆破作业中的布药和上药环节是关键,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负责,确保药包正确且牢固地放置。
三、爆破作业的紧急处置3.1 爆破作业中常见的事故类型:爆破事故主要包括药包实际效果与设计不符、引爆装置故障、炮孔双重引爆、爆破范围超出设计等。
3.2 紧急处置步骤:爆破作业中发生事故时,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首先保证人员的安全,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危害。
其次,及时报告相关单位,协助处理事故。
3.3 事故调查与分析:发生爆破作业事故后,应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结论:爆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必须根据相关安全规程进行严格控制和操作。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瓦斯是地下煤矿开采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气体,其中主要成分是甲烷。
当瓦斯气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一旦遭遇着火点,就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爆炸具有危害性非常大的特点,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并加以防范。
本文将就瓦斯爆炸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展开阐述。
瓦斯爆炸的危害瓦斯爆炸是煤矿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受伤和失踪瓦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对人体危害较大。
事故现场高温、大火、浓烟等环境也很容易使受伤人员窒息或中毒。
此外,瓦斯爆炸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坍塌、地震等自然灾害,从而造成人员的失踪甚至死亡。
设备损毁瓦斯爆炸会对煤矿设备和设施造成严重的损毁。
无论是采煤机、运输设备还是通风系统,都很容易在爆炸中受损,从而导致设备失灵或报废。
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导致煤矿运营停顿,从而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如果事故发生后不能及时的处理,还会导致恢复生产所需时间的延长。
瓦斯爆炸的预防措施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针对瓦斯爆炸,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瓦斯的采出和处理瓦斯采出是防范瓦斯爆炸事故的最基本的措施,煤矿必须通过通风系统有效地将瓦斯有序地排出矿井,防止其在矿山中积聚。
同时,还需要建立并完善瓦斯检测监测系统,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瓦斯浓度的信息。
防止瓦斯的泄漏煤矿在采煤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爆破、钻孔、掘进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瓦斯泄漏。
煤矿要建立严格的工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作业过程的规范和有序。
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很重要的。
生产企业应该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自救及避险技能的掌握程度。
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员工的安全职责和工作规范。
制定应急预案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煤矿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人员和设备的应急处置和避险措施,同时各类相关设备设施也应该进行分级管理。
矿山爆破作业的安全风险与预防措施矿山开采过程中,爆破作业是常见的生产环节之一。
然而,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爆炸力和冲击波等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对矿山危险因素之四——爆破伤害及其安全风险的介绍:1.爆破伤害的种类:o爆炸冲击波:爆破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可能对人员造成冲击、抛掷、震荡等伤害,甚至可能导致窒息和烧伤。
o飞石打击:爆破时产生的飞石可能对周围的人员、设备和建筑物造成打击伤害。
o空气冲击波:爆破时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可能对周围的人员造成伤害,尤其是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内。
2.爆破伤害的安全风险:o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爆破作业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才能进行。
如果由未经培训的人员进行爆破作业,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事故。
o不合格的爆破器材:爆破器材的质量和性能对爆破作业的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使用不合格的爆破器材,可能会导致爆炸失控、飞石过多等问题。
o不合理的爆破方案:合理的爆破方案是保证爆破作业安全的关键。
如果爆破方案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爆破不完全、飞石过多等问题。
o不遵守安全规程:爆破作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
如果操作人员不遵守规程,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3.降低爆破伤害的安全措施:o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才能进行爆破作业。
o使用合格的爆破器材: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爆破器材,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o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
o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
4.预防措施:o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o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能够正确执行爆破作业。
o对爆破器材进行严格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正常。
o在爆破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罩、穿戴防护用具等。
爆破培训面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爆破工程中,以下哪个不是爆破作业的基本要求?A. 安全B. 高效C. 经济D. 随意答案:D2. 爆破作业中,安全距离的确定主要依据是什么?A. 爆破规模B. 爆破材料C. 爆破环境D. 爆破目的答案:C二、多选题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爆破效果?A. 爆破参数B. 地质条件C. 爆破设备D. 爆破方法答案:A, B, C, D4. 爆破安全措施中,以下哪些是必要的?A. 现场警戒B. 人员疏散C. 爆破设备检查D. 爆破材料储存答案:A, B, C三、判断题5. 爆破作业中,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答案:正确6. 爆破作业完成后,可以立即进入作业区域进行清理。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7. 简述爆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答案:爆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爆破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确定爆破参数;检查爆破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和安全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
8. 描述爆破作业中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常见的爆破安全事故类型包括:飞石伤人、爆炸冲击波伤害、爆破后未爆弹等。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确定安全距离和警戒范围;使用合格的爆破材料和设备;严格执行爆破操作规程;爆破后及时检查作业区域,排除未爆弹等隐患。
五、案例分析题9. 某矿山爆破作业中,由于爆破参数设置不当,导致爆破效果不理想,分析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爆破参数选择不合理,如炸药量不足或过多;地质条件未充分考虑,如岩石硬度与爆破参数不匹配;爆破设备或工具存在问题,如导爆管连接不牢等。
改进措施包括:重新评估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加强设备和工具的检查和维护;对作业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六、论述题10. 论述爆破作业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答案:爆破作业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爆破员考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爆破作业结束后,应怎样处理未爆炸的炸药?A. 搬走放置在一旁B. 搬到安全区域重新使用C. 立即进行清理处理D. 将其遗弃在工地答案:C2.爆破作业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炸药?A. 大面积岩石挖掘B. 拆除高楼大厦C. 河道清淤D. 管道拆除答案:B3.爆破作业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哪些基本的准备工作?A. 实施警戒措施、拆除易燃易爆物品B. 仅需清理施工区域C. 让人员就近避开,无需其他准备D. 直接进行爆炸作业答案:A4.在进行安全距离判定时,下列哪个因素不需要考虑?A. 炸药种类B. 爆破能量C. 地形地貌D. 施工人员数量答案:D5.在进行爆破作业前,应如何确认工地周边区域的安全情况?A. 进行现场勘察,做好安全标识B. 询问附近居民C. 直接进行爆破作业D. 无需确认,随时可进行作业答案:A二、判断题1. 爆破作业前,应确保爆破负责人持有相关合法证书,且作业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 爆破作业中,应选择合适的炸药种类和数量,确保能够达到爆破设计要求。
√3. 爆破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戒标识,并确保周边人员和车辆远离危险区域。
√4. 爆破作业结束后,应对工地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没有未爆炸的炸药残留。
√5. 爆破作业中,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作业过程中没有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爆破作业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爆破作业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炸药自燃、炸药威力过大导致伤害以及爆炸波侵袭范围过大等。
为预防此类事故,爆破作业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炸药和数量,确保爆破设计合理。
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设置明显的警戒标识,保持作业现场整洁和有序,以及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2. 爆破作业中如何确定安全距离?确定安全距离是爆破作业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
在确认爆破设计参数和周边环境情况后,应根据炸药种类、爆破能量、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根据安全距离计算公式确定爆破点到爆炸安全距离之间的最小距离。
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概述:爆破事故是指在进行工程爆破作业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发的不可预测的安全事故。
这些事故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伤害,并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处理爆破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案来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性。
一、预防措施:1. 严格遵守爆破作业安全规范:- 针对爆破作业,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包括爆破设计、施工程序、安全设施等,并交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批准。
- 对所有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2. 完善的爆破器材管理:- 对爆破器材进行定期维修、检验和测试,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 逐一登记和记录爆破器材的编号、型号、使用历史及维护情况,建立完善的档案。
3. 严格的现场管理:- 在爆破现场设置明确的警示标志,警示非相关人员不得靠近,避免安全隐患。
- 严格控制现场人员进出,确保只有受过专业培训和持有有效证件的人员才能参与爆破作业。
- 对现场进行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应急处理:1. 快速反应:- 在事故发生时,必须迅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立刻通知相关部门并向现场人员发出紧急撤离指令,确保人员安全。
2. 切断电源和提供紧急灭火措施:- 阻止火势蔓延的第一步是切断电源。
- 确保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并指定专人进行灭火,或使用自动灭火装置进行扑灭。
3. 隔离现场和清理:- 将爆破现场及周围区域进行隔离,避免进一步事故发生。
- 清理现场时,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进一步风险。
4. 事故调查和总结:- 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 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汇报并修改改进现有安全规范和制度。
结论:爆破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不可小觑,因此需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案来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性。
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完善器材管理、严格现场管理以及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是预防和处理爆破事故的重要措施。
爆破安全防范措施
爆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爆破安全防范措施:
1.专业人员操作:确保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人员进行爆破作业。
2.详细规划: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培训: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爆破员、警戒人员等。
4.现场警戒: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爆破区域。
5.炸药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储存、运输和使用炸药。
6.起爆控制:采用可靠的起爆设备和方法,确保起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7.飞石防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搭建防护网、设置屏障等,防止飞石造成伤害。
8.振动监测:对周边环境进行振动监测,避免对建筑物和设施造成损害。
9.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
意外情况。
10.定期检查:对爆破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这些措施可以大大提高爆破作业的安全性。
编号:SM-ZD-62660
爆破作业中的常见事故及
其预防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爆破作业中的常见事故及其预防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加工起爆材料事故
在加工起爆材料如雷管、起爆药包等时,加工人员不注意或未按技术规程规定进行加工而发生爆炸事故。
预防措施:
在加工起爆材料时,必须由熟练掌握雷管、导火索、起爆药包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的人员进行加工,并要求加工人员在加工起爆材料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准撞击和猛烈震动,即可避免加工爆炸事故。
二、装药爆炸事故
在向炮孔内装入敏感度高的炸药时,由于装药人员对其技术性能不清楚或没有充分掌握而造成爆炸事故。
预防措施:
装药前,爆破技术人员应向爆破员或其他协助装药的人员讲清炸药的技术性能及装药的具体要求,在装药时不使炸药与孔壁摩擦,如遇雷雨时,应将炸药妥善保管。
三、堵孔事故
在深孔爆破中,因装药时造成了堵孔,为了处理堵孔而采用金属管或棒猛烈撞击炸药而造成爆破事故。
预防措施:
(1)装药前应将孔口0.5m之内的浮石及杂物清理完毕。
(2)使用深孔装药漏斗或装药器装药。
(3)一旦发生堵孔,应使用木棒轻轻撞击炸药,使其落于孔底。
四、早爆事故
当采用电力起爆时,突然遇有雷雨、杂散电流或静电造成电雷管的早爆事故。
预防措施:
(1)在爆破工作进行前应事先了解天气预报的情况,当一旦遇有雷雨时应及时停止爆破工作,爆破工作人员及时撤出现场。
(2)对有杂散电流或静电的爆破区域,应事先测定杂散电流的强度,当杂散电流强度超过30mA,采用电力起爆,必须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①降低牵引电网路电阻,防止漏电。
②提高电爆网路的质量,爆破导线不准有裸露接头。
③撤除爆区的金属物体,如钢轨、风管、水管等。
④在爆区局部或全部停电,减少杂散电流。
⑤采用低电阻电雷管。
当杂散电流强度超过50mA时,禁止采用电力起爆。
五、盲炮处理不当事故
在爆破工作中因多方原因发生拒爆(盲炮),爆破作业人员未调查清楚发生拒爆的原因,就忙于处理,由于处理方法不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一)盲炮的预防措施
(1)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爆破材料;在爆破中,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雷管不准混用。
(2)连线后应认真检查整个线路有无连错或连漏,并进行爆破网路准爆电流的计算,起爆前用专用爆破电桥测量爆破网路的电阻,实测的总电阻值与计算值差应小于10%。
(3)检查爆破电源并对电源的起爆能力进行计算。
(4)对硝铵类炸药在装药时要尽量避免压得过紧,密度过
大。
(5)装药前要认真清除炮孔内的岩粉。
(二)盲炮的处理
我国矿山常用处理盲炮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重新连线起爆法
经检查确认盲炮中雷管未爆、线路完好时,应重新连线起爆。
起爆时,必须认真检查药包最小抵抗线是否改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重新起爆法适用于漏连、错连、断线等产生的盲炮。
2.诱爆法
使用防水炸药装填的炮孔,用竹制或有色金属制的掏勺,谨慎地将炮泥掏出,装起爆药包爆破。
如果是硐室爆破,需要从硐室内清除堵塞物,然后小心地取出起爆体,再处理炸药。
还可采用聚能穴药包诱爆盲炮,当聚能穴药包爆炸后,引爆盲炮里的雷管和炸药。
3.钻平行孔装药爆破法
这种方法是在距浅孔盲炮的0.3—0.5m处,钻一平行孔装药爆破。
露天深孑L盲炮,在距炮孔不小于2m处,钻平
行孔装药起爆。
4.水冲洗法
如炮孔中装的是粉状硝铵类炸药,而堵塞物又松散时,可采用低压水冲洗,使炮泥和炸药得以稀释,再谨慎取出雷管。
也可采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水管冲洗,此法应远距离操作并设置警戒。
六、飞石打人事故
露天爆破工作中,尤其是二次破碎大块的爆破,由于没有足够的安全警戒距离而造成飞石打人事故。
预防措施:
(1)必须留有充分的安全距离。
(2)安全警戒必须到位。
(3)不准随意改变爆破作业时间,以免人员误人爆区。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