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资源的资料共101页
- 格式:ppt
- 大小:20.07 MB
- 文档页数:101
哺乳动物介绍及种类大全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纲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哺乳动物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
业界估计有5400种哺乳动物,分为约1200属,153科,29目。
哺乳动物分为2个亚纲:原哺乳亚纲(包含卵生的单孔目动物)、兽亚纲(包含有胎盘哺乳动物和卵胎生的有袋类动物)。
多数的哺乳动物(包括6最大目)属于有胎盘哺乳动物。
其中三个最大目分别是啮齿目、翼手目和鼩形目。
啮齿目包括鼠类、翼手目包括蝙蝠、鼩形目则包括鼩鼱、鼹鼠及沟齿鼠。
另三个最大目则是食肉目(狗、猫、鼬、熊、海豹等),鲸偶蹄类(有蹄动物、鲸鱼),灵长目(包括人类)。
哺乳动物根据生育方式分为三个主要下纲:单孔目动物、有袋类动物、有胎盘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按外型、头骨、牙齿、附肢和生育方式等来划分,习惯上分三个亚纲: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真兽亚纲,现存约28个目4000多种。
其中这28个目分别是: 1.单孔目 2.鼩负鼠目 3.智鲁负鼠目 4.袋鼬目 5.袋貂目 6.袋狸目7.有袋目8.袋鼹目9.袋鼠目10.贫齿目11.食虫目12.树鼩目13.皮翼目14.翼手目15.灵长目16.食肉目17.鲸目18.海牛目19.长鼻目20.奇蹄目21.蹄兔目22.管齿目23.偶蹄目24.鳞甲目25.啮齿目26.兔形目27.象鼩目28.鳍脚目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一书在2019年的资料,哺乳纲目前有约5676个(2019版的IUCN 红皮书为5488个)不同物种,分布在1229个属,153个科和29个目中,约占脊索动物门的10%,地球所有物种的0.4%。
啮齿目(老鼠、豪猪、海狸、水豚等)、翼手目(蝙蝠等)和鼩形目(鼩鼱等)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目。
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复杂,有区别于其他类群的大脑结构、恒温系统和循环系统,具有为后代哺乳、大多数属于胎生、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征。
哺乳动物-兽亚纲--后兽下纲哺乳动物纲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两个亚纲。
原兽亚纲包括现存的单孔目和众多的早期哺乳动物,其中单孔目为卵生,这个亚纲的史前成员可能也是卵生。
原兽亚纲也常被分成三个不同的亚纲,其中单孔目保留在原兽亚纲,一些最早期的哺乳动物被列为始兽亚纲,而多瘤齿兽类被单列为异兽亚纲。
兽亚纲是胎生的哺乳动物,包括现存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及一些早期的哺乳动物。
现存的兽亚纲可分为后兽下纲和真兽下纲,后兽下纲即有袋类,可能兽亚纲的其它早期成员也具有类似有袋类的特征;真兽下纲即有胎盘类,是自新生代以来至今的在大多数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动物。
哺乳动物的现存种类在脊椎动物中算是比较少的,平常也不如鸟类等容易见到,但是地位非常重要,占据着食物链的各个环节,从初级消费者直到食物链顶端,其体型和习性的差别之大没有其它现存动物可以相比,而有些哺乳动物仅一个种类就可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哺乳动物虽然在海洋和天空并未占据优势,但却是海洋和天空中不可忽视的成分。
哺乳动物的这种多方面的发展,除了中生代的爬行动物以外,还没有其它动物可以相提并论。
哺乳动物的史前种类比现存类型更具多样性。
后兽下纲即有袋类,以没有真正的胎盘,出生时幼兽发育不全,需要在育儿袋内抚育后代为特征。
这种繁殖习性可能不是后兽下纲特有,而在早期的兽亚纲成员中已经产生。
有袋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中期的北美洲,是一些类似现代的负鼠的小型食肉、食虫动物,在白垩纪晚期已经在北美洲非常繁盛,并进入其它大陆。
在新生代大部分地区的有袋类由于真兽类的竞争而灭绝,在南极洲的有袋类则由于冰盖的形成而灭绝,只有在大洋洲和南美洲保存了下来并且非常繁盛。
现存的有袋类可以分成美洲的负鼠()、新袋鼠(鼠),大洋洲的袋鼬(包括袋鼬、袋狼和袋鼹等)、袋狸和袋貂(包括袋鼠、袋貂和袋熊等)5大类,这5类一般作为总科置于有袋目一个单一的目,也有人将其分为5个不同的目。
这5类之上和之下的分类均有不同的看法。
哺乳动物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哺乳动物英文名称:mammals定义:中华尖齿兽、摩根齿兽类、柱齿兽、三尖齿兽类、单孔类、异兽类、后兽类和真兽类的冠群。
其骨学及牙齿特征为:脑颅扩大,鳞骨-齿骨结合,内耳仅由岩骨包裹及扩展的耳蜗和岬,隅骨、关节骨进入中耳成外鼓骨和锤骨,双生齿,臼齿列具有准确的咬合关系。
所属学科:古生物学(一级学科);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二级学科);哺乳动物(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哺乳类动物图片哺乳类动物(Mammal)哺乳类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身体有毛发,大部分都是胎生,并藉由乳腺哺育后代。
哺乳动物是动物发展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类群。
中文名:哺乳动物外文名:Mammal 别名:哺乳纲代表作品:纲: 哺乳纲Mammalia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下门:有颔下门Gnathostomata 总纲:四足总纲T etrapoda目录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皮肤(1)皮肤的结构完善1(2)皮肤的衍生物多样1骨骼(1)中轴骨骼1(2)附肢骨骼肌肉1消化(1)消化管1(2)消化腺1呼吸(1)鼻腔1(2) 喉1(3)气管1(4)肺和胸腔1循环(1)血液1(2)心脏1(3)血管1(4)淋巴排泄神经(1) 新脑皮(2)间脑(3)中脑(4)小脑(5)延脑(6)智商感官(1)嗅觉(2)视觉内分泌生殖(1)雄性生殖腺(2)雌性生殖腺分类哺乳动物的代表动物哺乳动物之最《哺乳动物》图书内容简介目录展开编辑本段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具备了许多独特特征,因而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最重要的特征是:智力和感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保持恒温;繁殖效率的提高;获得食物及处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强;体表有毛、胎生,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
哺乳动物刺猬•食虫目、猬科、猬属•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以及欧洲、俄罗斯和朝鲜等地。
栖息于森林、草原等环境中。
夜行性。
穴居。
以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瓜、果、豆类等植物为食。
•每年春季发情,寿命为7年•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树鼩•攀兽目、树鼩科、树鼩属•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部和我国的云南、四川西南部等地。
栖息于山地和平原的森林、灌丛中。
昼行性。
以昆虫为食,也吃果实和种子等。
•每年1—5月发情,寿命达5—7年树鼩在我国的野外数量不多,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懒猴•灵长目、懒猴科、懒猴属•分布于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广西等地。
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树栖。
昼伏夜出,性情孤僻。
以野果、嫩叶、昆虫、青蛙等为食。
•一年四季都可发情交配,2—3岁达性成熟,寿命为12—13岁•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Ⅰ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小懒猴•灵长目、懒猴科、懒猴属•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南部,以及越南、老挝等地。
栖息在热带密林中,白天隐藏在树丛中,夜晚出来活动,以果实、嫩叶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昆虫等。
•由于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不断开发,小懒猴分布区日益狭小,数量也急剧下降,濒临灭绝,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Ⅰ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豚尾猴•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分布于缅甸、新加坡和我国云南、西藏东南部等地。
栖息于亚热带森林中。
昼行性、树栖。
喜欢群居。
以热带果实和昆虫、小鸟和鸟卵等为食。
•3—5岁性成熟,寿命为26年•我国豚尾猴数量不多,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Ⅰ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猕猴•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以及尼泊尔、印度等地。
哺乳动物分类列表原兽亚纲:原始的卵生哺乳动物,包括现存的单孔目和很多早期哺乳动物。
1.单孔目: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卵生,仅分布于大洋洲。
兽亚纲:胎生哺乳动物,包括据大多数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和一些中生代的哺乳动物。
后兽下纲:即有袋类,仅有袋目一目,也有人将其分成不同的目。
2.有袋目:现分布于大洋洲和美洲,非常多样化,通常又分成美洲有袋类和澳洲有袋类,澳洲有袋类则又分成袋鼬类、袋狸类和双门齿类。
真兽下纲:即有胎盘类,新生代占统治地位的哺乳动物,我国只有这一下纲的哺乳动物。
3.食虫目:真兽类最原始的成员,与其它真兽类的共同祖先非常相似,现分布于大洋洲、南美南部和南极以外的大多数地区,种类繁多。
4.跳鼩目:产于非洲的小目,曾经被置于食虫目。
5.攀兽目: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小目,即树鼩,曾经被置于食虫目或灵长目。
6.皮翼目: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小目,仅包括两种鼯猴。
7.翼手目:即蝙蝠,飞行的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第二大目,遍及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
8.灵长目:包括猿猴、狐猴和人类等,除人类外,多分布于大洋洲以外的温暖地区。
通常按照进化程度可分成原始的原猴类、中等进步的猴类和进步的猿类和人类。
9.贫齿目:现仅分布于美洲的原始类群,包括犰狳、食蚁兽和树懒。
10.鳞甲目:即穿山甲,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11.兔型目:包括兔和鼠兔,分布于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被引进大洋洲。
12.啮齿目:哺乳动物的最大一目,遍及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即各种鼠类以及豪猪、河狸等,一般分成松鼠型亚目、鼠型亚目和豪猪型亚目三大类。
13.食肉目:包括陆生的裂脚类和海生的鳍脚类,二者常分成不同的目,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裂脚类又分成犬型类和猫型类,其中犬型类的鼬科和猫型类的猫科单独介绍。
14.鲸目:包括鲸和海豚,广泛分布于世界海洋,其中有些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15.海牛目:素食性的海洋哺乳动物,现分布于各大洲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以及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淡水水域。
动物世界大全第六章哺乳动物(五)图文解析每天为你展现动物知识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指用母乳哺育幼儿的动物,世界上哺乳动物共有4000多种,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美的类群,这也是一群高度多样化的动物,包括了从体型微小的鼩鼱,到体型庞大的非洲象,也有行动敏捷的长臂猿和懒散迟钝的树懒,除了遍布世界各大陆之外,在空中在海洋也可见其踪迹,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幼崽由母体乳房分泌的乳汁喂养,随着种类不同,它们都各有适应不同环境的外形相貌,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色等,许多哺乳动物具有高度的社会化行为,在其族群内还显现出了高低阶级与势力圈的划分。
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自然界中最厉害的猎食者,它们全是食肉动物,主要以脊椎动物为食,猎食进攻前,它们总会静静的接近猎物,然后发动突然袭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在黑暗中有很好的听力和视力,猫科动物有小型猫科动物和大型猫科动物之分,小型猫科动物,如豹猫,总是蹲伏着吃东西,休息时爪子总是缩在身子下面,只会呜呜的叫,大型猫科动物,如狮,虎,休息时爪子总是向前伸,会发出嚎叫声。
虎虎是独立,优雅而又神秘的动物,它们是最成功的肉食动物之一,它们用非常锋利的牙齿将肉撕成碎片,用尖利的爪子捕捉猎物和攀岩,虎主要在夜间觅食,尽管它们的身材高大,却能够悄无声息的接近猎物,然后进行偷袭,它们还会威胁到人,已经出现不少老虎伤人的情况,但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捕杀,虎的数量大幅度减少,目前,世界上仅存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和苏门答腊虎五种,共不到7000只。
1.东北虎东北虎,属哺乳纲,肉食目,猫科,又称西伯利亚虎,一般成龄虎身长1.5~~2.5米,体重一般200多千克,最大体重可达300千克,头圆,耳短,嘴方阔,四肢粗壮,毛色深浅不同,背毛为金黄色或棕黄色,腹毛为白色,周身布满黑色斑纹,额头上的花纹呈“王”字,东北虎聪明而强悍,极具攻击性,动作快速而优美,平时单独活动,单独狩猎,它们成对生活的时间很短,没有固定的交配期,2~3年生育一次,躲在冬季交配,怀孕100多天,每胎3~~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