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分析中国建设银行[1]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43
◇袁雅楠秦海敏孔焕敏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摘要:本文运用杜邦分析法分析了2008年~2011年建设银行财务数据来探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分析结果表明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在不断地上升,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竞争力仍然有待改善,这也是目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对增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实证分析一、引言中国的上市商业银行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应对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保证银行长期稳定发展已成为各银行刻不容缓急需研究的课题,提高上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本质上是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是银行经营的核心目标与重要任务。
目前,关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实证分析主要有两大类分析方法:一类是趋势分析法,即通过能够反映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各种指标,把各个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情况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总体发展趋势进行评价;一类是通过杜邦财务分析法,把上市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层层分解,找出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本文主要运用杜邦分析法,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基于杜邦分析法的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杜邦财务分析法(DuPont Analysis )是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法。
其基本思想是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将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层层分析、逐步深入,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析系统,全面、直观、系统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其目标在于具体追踪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从而满足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和机构通过财务分析进行绩效评价,了解企业主要效益指标发生变动原因的需要。
建行银行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建行的典型案例出发,对其经营策略和市场表现进行分析。
首先,建行在经营策略上注重稳健发展。
以“服务经济建设、支持国家战略、促进金融市场稳定”为使命,建行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金融服务。
例如,在金融危机时期,建行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如严格风险控制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成功应对了危机的冲击,稳定了金融市场。
其次,建行在市场表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作为国内首家登陆香港联交所的商业银行,建行在海外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此外,建行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的融资,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
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建行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建行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建行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建行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借助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
其次,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最后,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确保经营风险的可控性。
综上所述,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在经营策略和市场表现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建行还需持续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行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中国建设银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银行之一。
多年来,建行在银行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建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建行的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建行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首先,建行拥有巨大的资产规模和客户基础。
截至2020年底,建行总资产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均位居全国各大银行前列。
建行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涵盖个人客户、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
其次,建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建行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推出了手机银行、电子支付、智能柜员机等一系列便捷的金融服务,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此外,建行国际化发展也取得了突破。
建行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众多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与国际银行展开合作,开展跨境业务,成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其次,展望建行的未来趋势。
首先,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行需要继续加强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成为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建行需要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能力,推出更多科技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其次,建行应积极迎合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深度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行需要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此外,建行还可以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和服务。
综上所述,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建行在资产规模、客户基础和金融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未来,建行需要继续加强数字化转型,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行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建设银行价值分析报告一、公司背景建设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54年,总部位于北京市。
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建设银行在国内外银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
其主要业务包括个人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资金业务等。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建设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其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建设银行的总资产达到X亿元,其中包括现金、贷款、投资和其他金融资产等。
负债方面,建设银行的总负债为Y亿元,主要包括存款、借款、应付利息和其他金融负债等。
所有者权益为Z亿元,反映了股东的权益。
2. 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和利润分配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建设银行的营业收入为A亿元,其中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
营业成本为B亿元,主要包括人员成本、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净利润为C亿元,表明建设银行在该期间内实现盈利。
3. 财务指标分析通过对建设银行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其财务状况和运营能力。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流动比率等。
以资产负债率为例,建设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为D%,这意味着公司对外债务的依赖程度较高。
其他财务指标的具体数值可以在财务报告中找到。
三、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建设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
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股市风险等。
建设银行需要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
2. 信用风险建设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是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或未能履行其他信用义务而导致的风险。
建设银行需要通过信用评级和风险管理手段来减少信用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3. 法律风险作为一家金融机构,建设银行还需要面对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合规风险、法律纠纷和法规变化等。
建设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合规机制,并及时应对法律环境的变化。
四、竞争分析建设银行在银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中国建设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的一家商业银行,成立于1954年,总部位于北京市。
作为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建行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较高的市场份额。
然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建行面临着许多同行的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评估建行的竞争力,探讨其优劣势和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可以从建行的财务表现入手,包括资产规模、利润水平、资本充足率等指标。
截至2019年底,建行总资产达到了23.65万亿元,居于国内商业银行第三位。
该行净利润为2477.82亿元,同比增长4.15%,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同时,建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截至2019年底,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5.9%,总资本充足率为18.4%。
这些指标反映了建行在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的优势,为其在竞争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行在线上金融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建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拥有一系列产品,包括P2P理财、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
此外,建行还加入了金融科技企业联盟,与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展开合作,加速数字金融领域的发展。
通过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建行在线上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有助于扩大其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
然而,建行在服务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
与其他银行相比,建行在新业务的推出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方面相对较慢。
尽管建行在移动支付、财富管理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仍亟需提高。
此外,建行在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该行在部分分支机构存在着服务不周、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最后,建行在海外业务上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建行拥有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和国际业务平台,但是其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强劲。
建行需要在国际化战略的规划、开拓渠道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海外竞争力。
综上,建行作为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在金融市场中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中国建设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和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评价中国建设银行的竞争力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中国建设银行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市场份额、盈利能力、业务增长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其竞争力,为人们对中国建设银行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衡量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2017年到2021年,中国建设银行的市场份额如何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中国建设银行的市场份额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7年,中国建设银行的市场份额为15.6%,而到了2021年,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17.2%。
这表明中国建设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逐渐稳固,市场份额的增长也意味着其在金融行业中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二、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中国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在过去几年中如何呢?通过查阅相关财务报表,可以发现中国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以净利润为例,2017年为2583亿元,到了2021年已经增长至3307亿元。
虽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有所波动,但中国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也反映了其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
三、业务增长通过市场份额、盈利能力、业务增长等多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建设银行的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业务增长势头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建设银行仍然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多家银行的竞争压力,未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和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行业的格局也将发生改变,中国建设银行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数字化能力,以确保自身在未来金融市场中依然具有竞争力。
中国建设银行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稳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业务增长势头良好。
中国建设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大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5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境内外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作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中国建设银行在银行业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建设银行进行全面深入的市场分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专业的建议。
本报告将从中国建设银行的历史和背景、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业务范围和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对中国建设银行在市场中的表现和前景展望进行总结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进行分析。
在引言部分,将包括对中国建设银行的概述,文章结构的介绍,阐明撰写此报告的目的和对中国建设银行进行综合总结。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中国建设银行的历史和背景,以及分析其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同时还会对中国建设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战略进行详细阐述。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中国建设银行在市场中的表现和前景展望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提出对中国建设银行的建议和展望,并总结报告内容和重点观点。
通过这一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建设银行进行市场分析,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和信息。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
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的历史背景、市场地位和业务范围进行全面解析,旨在为投资者、业界人士以及相关机构提供关于中国建设银行的详尽信息和建议。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中国建设银行领导层提供有益的洞察,以便更好地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并提高竞争力。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建设银行在市场中的表现和前景展望,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建议。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中国建设银行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建设银行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中国建设银行业绩评价一、公司简介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
中国建设银行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中国内地设有分支机构14,121家(2012年),在香港,台湾,墨尔本等地设有分行,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建行亚洲、建行伦敦、建行俄罗斯、建行迪拜、建银国际等多家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于2013年6月末,市值为1,767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
二、企业业绩评价概述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三、企业业绩评价的具体指标有多种财务指标可以被用来衡量企业的业绩,包括净收益、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和基本经济增加值等。
四、建设银行的业绩指标中国建设银行2010~2012年的部分财务数据(单位:人民币百万元)2012 2011 2010 净利润193 602 169 439 135 031总资产13 972 828 12 281 834 10 810 317股东权益949 609 816 661 700 905 股本250 011 250 011 250 0111、净收益净收益是一个公司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费用的剩余部分。
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从2010年至2012年,中国建设银行的净收益呈逐年上涨趋势,说明建行近三年经营业绩良好,净收益保持稳定增长。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通货膨胀的影响。
2、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净收益除以普通股股数得到的。
每股收益=净收益/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中国建设银行近三年的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保持不变,因此每股收益指标反映的内容和净收益一样,该企业的经营业绩良好。
中国建设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一直以来在银行竞争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本文将从市场份额、资金实力、风险控制、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建设银行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实证分析。
市场份额是衡量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建设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拥有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其在零售业务和公司业务方面的市场份额均居于前列。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建设银行的个人存款业务市场份额为8.41%,在国内银行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在公司存款、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方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显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资金实力是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庞大的资金实力,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稳定在合规的水平,这为其开展各项业务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该行资产总额为24.72万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4.34%,超过监管要求水平。
资金实力的雄厚为中国建设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风险控制能力是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中国建设银行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严守风险底线,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该行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资产质量管理,坚决实施风险分类和减值计提,有效控制不良贷款风险。
根据2020年年报数据,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其在风险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创新能力也是评价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建设银行在创新产品和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该行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与科技企业合作,提升金融科技创新能力,改进用户体验。
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和电子支付等创新产品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使用。
这一切表明中国建设银行在创新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建设银行在市场份额、资金实力、风险控制、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建行调研分析报告建行调研分析报告一、引言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作为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市场趋势,建行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报告将对此次调研的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客户的需求和市场趋势,为建行提供正确的经营策略和服务改进方向。
调研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客户需求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客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多样化且趋于个性化。
其中,贷款和理财是客户最为关心的服务。
他们希望能够快速获得贷款,同时希望建行提供更多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的客户。
此外,客户对移动银行和线上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手机APP等渠道随时随地进行操作,便捷而高效地完成金融交易。
2. 竞争对手分析调研显示,建行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
这些竞争对手在服务创新、产品多样化和市场推广方面表现出色。
建行需要加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能力。
3. 市场趋势分析调研发现,目前金融科技(FinTech)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客户对金融科技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包括在线支付、人工智能风险评估和区块链技术等。
建行应密切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并加强技术研发,以便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分析,建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1. 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建行应根据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设计并推出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2. 加强移动银行和线上服务:建行应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移动银行和线上服务的用户体验和便捷性,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增强客户对建行数字化服务的信任。
3. 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建行应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研发,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CHINACOLIECTIECONOM'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压力测试实证分析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李登明徐淑娆摘要:尽管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但利率“双轨”合一仍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受市场风 险因子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当前商 业银行正面临利率风险管理的巨大挑战。
压力测试作为传统风险管理技术的有效补充,正逐渐被商业银行广泛应用。
文章 利用中国建设银行的相关资产负债数据,应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进行利率风险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压力测试—"引言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市场体 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指放宽利率管制,让利率随市场变化自由浮动,反映市场的 供求状况,从而对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实 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资 本环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 还不够透明,金融经济系统复杂,所以在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对于市场经济环 境变化敏感度更高,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 上将面更的。
是指金融 用于面对“可能”的冲击时的脆弱的技 ,是用来有效在率商业银行所可能 的风险的有效风险管理 %用要商业银行在 市场 发的风险 可能 ,以 度 风 险 银行的资本 的大 可 能 ,从而 理 ,是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要的 技 。
商业银行的资 不发生变动,由于放宽利率管制,利率发生不同幅度的变化,商业银行 资本状况的变化。
利率的变动还 金 融 行为的变化,进而对商业银行的资 ,资变化,对商业银行 风险。
综上,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资产价不对 ,可能 资失,所以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对 的资 ,配,而 利率变动 商业银行 的风险 。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利率浮动影响的资 为 &为,而 随利率的 动而改变,所以 为利率敏感 。
利率的不利变动 利率敏感 的变化,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为了进说明上述问题,本文用利率敏感 模型对中国建设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 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分析--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第3章建设银行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发展3.1建设银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历程汽车行业是建设银行的传统重要客户行业之一。
建设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开办于1998年,是自然人提供的用于购买汽车的贷款。
到1999年末,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33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2%,高于个行业平均水平,在建行诸多贷款行业中多年处于前15为的水平。
是建设银行信贷资产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133亿的汽车贷款全年为建行增加营业收入11.3亿元,构成了建行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是其中不良贷款余额未3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3%,由此也不难看出,当年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的不景气状况也在建行呈现出来。
2000-2005年,建行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算是整个发展历程中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典型的阶段,即初期平稳增长阶段,中期急速增长极端、和后期持续萎缩阶段,如图3.1中就可以看出。
图3.1数据出处:根据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服务专项研究》整理得出2000年12月到2002年3月,这期间,建行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处于一个平稳增长的阶段,总额有所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很小。
汽车销售市场出现“井喷”的行情出现在2002年6月到2003年12月之间,随之,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市场也变得“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大量暴露,不良贷款的比率增加,银行纷纷退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个人汽车消费信贷率开始大规模的持续下降。
建设银行的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也迎来了一个寒冷的冬天,2004年开始,建设银行的汽车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到了2005年12月,总额下降到了146.5亿元,仅仅只占建行同期个人信贷的3.24%。
我们将这时建行的个人消费信贷量放在同行业中比较可以看出(如表3.1)。
在2003年底,贷款总额达到峰值以后,全部金融机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都在急速下降,从1594亿元下降到1107亿元,三年内平均降幅达到-19.90%。
商业银行经营学作业姓名:[成婷]学号:[200907040225]专业:[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指导老师:[马丽芳]日期:[2012年1月]中国建设银行财务分析报告摘要:中国现有的银行多不胜数,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重要银行(工、农、中、建、交)、全国性银行(中信、浦发、深发、光大)、区域性银行(城商行、农信社)、外资银行。
本篇财务分析报告主要是对中国建行的一些基本业务以及今年来的盈亏等财务状况进行横、纵向的分析,针对其收益性、安全性、成长性和周转性等作出具体的陈述,最终得到一个具体的财务分析报告。
一、中国建设银行简介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当时行名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在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二。
简称建设银行或建行。
2011年9月9日,建行发行首张公益理念联名借记卡。
二、建行现有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家外汇管理机构批准,并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银行的经营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建行近年的财务状况1、建行财务指标纵向分析(由于2011年12月底的结果还没有公布,这里仅分析2007年至2010年)建设银行(601939) 财务指标报告日期2007-12-31 2008-12-31 2009-12-31 2010-12-31每股指标摊薄每股收益(元)0.2959 0.3964 0.4572 0.5401加权每股收益(元)0.3 0.4 0.46 0.56每股收益_调整后(元)0.3 0.4 0.46 0.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0.3 0.41 0.45 0.56股收益(元)每股净资产_调整前(元) 1.807 2.0008 2.3922 2.8035每股净资产_调整后(元) 1.81 1.99 2.39 2.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元) 1.2594 0.773 1.8126 1.0374每股资本公积金(元)0.4564 0.3862 0.3863 0.5405每股未分配利润(元)0.1376 0.255 0.5824 0.7838盈利能力总资产利润率(%) 1.0479 1.2262 1.1102 1.2491总资产净利润率(%) 1.1479 1.3091 1.2438 1.3217成本费用利润率(%)110.5899 122.2408 133.5538 145.7726股本报酬率(%)42.0893 54.519 63.4869 73.7508净资产报酬率(%)23.2921 27.2488 26.5397 26.3067资产报酬率(%) 1.4907 1.6863 1.5417 1.7056非主营比重 2.4609 0.2372 5.0604 3.1212主营利润比重-12.2371 -13.1893 -11.5134 -10.4844投资收益率(%)273.2919 -56.8182 -- --主营业务利润(元)-12337000000 -157******** -159******** -183********净资产收益率(%)16.4 19.87 19.22 19.35加权净资产收益率(%)19.5 20.68 20.87 22.6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68992000000 95825000000 105547000000 133834000000 利润(元)成长能力净利润增长率(%)49.2735 33.988 15.3213 26.3909净资产增长率(%)27.8849 10.723 19.5606 25.381 总资产增长率(%)21.1006 14.5082 27.3697 12.3342 偿债及资本结构股东权益比率(%) 6.4 6.1884 5.809 6.4837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741.6896 725.1272 743.4172 835.2161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1462.5086 1515.9252 1621.4688 1442.337 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1562.5086 1615.9252 1721.4688 -- 固定资产净值率(%)66.0875 64.9718 64.4232 62.9677 资本固定化比率(%)1562.5086 1615.9252 1721.4688 1542.337 固定资产比重(%)0.8629 0.8534 0.7814 0.7763 资产负债率(%)93.6 93.8116 94.191 93.5163总资产(元)65981770000075554520000096233550000010810317000000现金流量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0.0446 0.0239 0.044 0.024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4.2567 1.9499 3.9648 1.9208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比率(%)0.0477 0.0255 0.0467 0.0257其他指标长期股票投资(元)1264000000 1728000000 17910000001777000000长期债券投资(元)11910350000010417830000014088730000018840570000002、建设银行(601939)项目:财务摘要(2010年底到2011年9月共四个季度)截止日期2010-12-312011-03-312011-06-302011-09-30公告日期2010-12-312011-03-312011-06-302011-09-30每股净资产 2.8元3元 2.93元 3.12元每股收益0.56元0.19元0.37元0.56元每股现金含量 1.0374元-0.7424元-0.27元-0.287元每股资本公积金0.5405元0.5405元0.5406元0.5406元固定资产合计8343400万元8278600万元8452800万元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1081030000万元1131250000万元1175480000万元1177230000万元长期负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32348900万元9633300万元19603300万元财务费用净利润13484400万元4718500万元9282500万元13901200万元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建行的股指收益指数以及盈利能力基本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总资产也在逐年增高,但是资产利润的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在08年到09年处于一个下降的趋势,初步分析最可能引起的原因是由于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整个经济起到了副作用,而建行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建设银行行业分析
建设银行是中国大陆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总部位于北京。
自成立以来,建设银行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行业概况、竞争环境、运营模式和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对建设银行进行分析。
首先,建设银行作为中国国内主要金融机构之一,其规模庞大,业务范围广泛。
建设银行通过一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储蓄存款、企业贷款、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其次,建设银行在竞争环境中表现强劲。
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包括其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内外其他非国有银行。
尽管面临竞争,建设银行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第三,建设银行的运营模式是传统的商业银行模式。
其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等。
建设银行通过建立广泛的服务网络,包括自助设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最后,建设银行面临的发展趋势包括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应用和市场扩张。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建设银行需要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对建设银行业务模式产生了影响,建设银行需要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推动金融科技在业务中的应用。
此外,建设银行还需要积极扩大海外业务,寻求更多的市
场机会。
综上所述,建设银行作为中国国内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泛的业务范围。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建设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应用,扩大市场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及战略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不少于1000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战略之一。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内四大银行之一,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顶尖银行相比仍有差距。
本文将从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中国建设银行在国际化方面已有较长历程,早在1998年,建行就在伦敦开业,成为首家在英国设立分行的中国银行。
此后,建行不断扩大海外业务规模,2004年,建行进入新加坡银行市场;2005年,进入马来西亚;2008年,开设美国芝加哥分行。
2013年,建行成功在巴塞罗那设立了欧洲区域总部,展开欧洲市场拓展。
目前,建行已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90家海外机构,涉及零售银行、公司银行、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国际化发展中,建行实现了资产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底,建行海外资产规模达1.2万亿人民币,国际化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占全行总收入的32%和17.7%。
此外,建行在国际化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包括在跨境支付、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1. 海外业务集中度不高建行在国际化过程中,海外业务集中度不高,市场分布较为分散。
在建行的海外机构中,部分机构业务规模较小,未能充分发挥其经营能力和效益。
此外,在某些地区,建行的市场份额较小,与国际顶尖银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2. 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海外客户对如何利用中国机遇和资源需求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建行在海外客户服务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也许,建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本地企业的联系,提供更加定制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3. 风险控制需加强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建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