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120
与土有关的典型工程案例一、与土或土体有关的强度问题1.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由于地基强度破坏发生整体滑动,是建筑物失稳的典型例子。
(1)概况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平面呈矩形,长59.44 m,宽23.47 m。
高31.0m。
容积36368 m3。
谷仓为圆筒仓,每排13个圆筒仓,共5排65个圆筒仓组成。
谷仓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基,厚61cm,基础埋深3.66m。
谷仓于1911年开始施工,1913年秋完工。
谷仓自重20000t,相当于装满谷物后满载总重量的42 5% 。
1913年9月起往谷仓装谷物,仔细地装载,使谷物均匀分布、10月当谷仓装了31822m3谷物时,发现1小时内垂直沉降达30.5cm。
结构物向西倾斜,并在24小时间谷仓倾倒,倾斜度离垂线达26o53ˊ。
谷仓西端下沉7.32m,东端上抬加拿大谷仓地基滑动而倾倒端下沉7 32m,东端上抬1.52m。
1913年10月18日谷仓倾倒后,上部钢筋混凝土筒仓艰如盘石,仅有极少的表面裂缝。
(2)事故原因1913年春事故发生的预兆:当冬季大雪融化,附近由石碴组成高为9 14m的铁路路堤面的粘土下沉1m左右迫使路堤两边的地面成波浪形。
处理这事故,通过打几百根长为18.3m的木桩,穿过石碴,形成一个台面,用以铺设铁轨。
谷仓的地基土事先未进行调查研究。
根据邻近结构物基槽开挖试验结果,计算承载力为352kPa,应用到这个仓库。
谷仓的场地位于冰川湖的盆地中,地基中存在冰河沉积的粘土层,厚12.2m.粘土层上面是更近代沉积层,厚3.0m。
粘土层下面为固结良好的冰川下冰碛层,厚3.0 m.。
这层土支承了这地区很多更重的结构物。
1952年从不扰动的粘土试样测得:粘土层的平均含水量随深度而增加从40%到约60%;无侧限抗压强度qu从118.4kPa减少至70.0kPa平均为100.0kPa;平均液限wl =105%,塑限wp=35%,塑性指数Ip=70。
试验表明这层粘土是高胶体高塑性的。
施工事故典型案例一、“豆腐渣”地基的悲剧。
话说有这么一个建筑工程,那施工队啊,可能是想偷工减料,觉得地基嘛,差不多就行。
他们在打地基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的深度和质量标准来做。
就像搭积木,你底下的基础都不牢固,那上面能稳吗?结果呢,这楼盖到一半的时候,地基就开始下沉了。
就像一个人站在软泥巴上,脚慢慢陷进去一样。
那些建筑工人在上面干活的时候,感觉就像在坐摇摇椅,今天这儿歪一点,明天那儿斜一点。
“轰”的一声,还没盖好的大楼就像个喝醉了酒的大汉,东倒西歪地倒了下去。
这一倒啊,可不仅仅是浪费了那些建筑材料,还好几个工人受了伤呢。
这就是典型的地基没做好引发的大事故,真可谓是“一基不稳,全盘皆输”啊。
二、高空坠落的“飞人”有个工地啊,安全措施做得那叫一个差劲儿。
在高层施工的时候,那些脚手架就像个脆弱的蜘蛛网,摇摇晃晃的。
有个工人大哥,在上面干活的时候,脚下的板子突然松动了。
他就像个没系安全带的杂技演员,一下子就从高空掉了下去。
当时啊,周围的工友们都吓傻了,只听到“啊”的一声惨叫。
幸运的是,他掉在了下面一堆沙子上,虽然保住了命,但是腿也骨折了,腰也受伤了,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
你说这要是有个结实的防护栏,或者他系上安全带,能有这事儿吗?这就告诉我们,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安全防护可不能马虎,不然真的会变成“空中飞人”,而且是悲剧版的。
三、塔吊的“疯狂旋转”在一个大型建筑工地上,有个塔吊就像个巨人一样矗立在那里。
可是呢,这个塔吊的操作员可有点不靠谱。
他那天可能是没睡醒,或者是操作的时候走神了。
在吊运建筑材料的时候,他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来。
正常情况下,塔吊应该稳稳地把材料从一个地方吊运到另一个地方。
结果他这么一乱操作,那塔吊就像发了疯一样,开始疯狂地旋转起来。
那些吊着的钢筋就像挥舞的大棒槌,到处乱甩。
下面的工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逃窜。
有个跑得慢的工人,被甩过来的钢筋给砸到了肩膀,疼得他龇牙咧嘴的。
这塔吊啊,要是不好好操作,那可就是个大祸害,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工地上横冲直撞。
地基质量事故处理案例概述地基质量事故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施工或建筑物使用期间,由于地基质量不合格或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引发的意外事件。
这些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本文将以几个真实的地基质量事故案例为例,介绍它们的处理过程和教训。
案例一:地铁工程地基沉降事故案例描述该案发生在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地铁工程项目中。
在施工过程中,地铁工程的地基出现了严重的沉降,导致相邻建筑物的倾斜和破坏。
事故发生后,施工方立即停工并启动救援和处理工作。
处理过程1.安全评估:施工方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没有人员受到进一步的威胁。
随后,他们与当地政府和专业机构合作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结构评估。
2.事故调查:施工方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调查团队,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全面调查。
他们发现,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地质勘测不够完善,导致施工在不稳定的地基上进行。
此外,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使用了不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材料。
3.救援和修复:施工方立即开始救援工作,并与受影响的建筑物业主进行沟通。
他们采取了加固措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并逐步修复地基问题。
4.法律责任:受影响的业主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施工方承担损失。
最后,施工方与业主达成和解协议,并对受影响的建筑物进行了全面修复和补偿。
教训和启示1.地基质量是地下工程的关键,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测和结构评估,确保施工在稳定的地基上进行。
2.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地基的沉降和承载能力,及时采取补偿措施,防止地基沉降进一步发展。
3.在地基质量事故发生时,及时停工并启动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4.与受影响的业主保持沟通,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受损建筑物,减轻损失,并与业主达成和解协议,避免进一步纠纷。
案例二:土地开挖导致地面塌陷事故案例描述该案发生在一个正在进行土地开挖的工地上。
在土地开挖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地面塌陷,导致一辆施工车辆被埋,一名工人被困。
事故发生后,施工方和救援队伍立即展开了抢救工作。
施工现场施工质量事故的案例分析与教训一、引言施工现场施工质量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意外事件。
这些事故不仅会给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还会给工程质量和进度造成严重影响,给相关方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通过案例分析和总结教训,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在某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失足坠落,导致严重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该事故的原因是施工现场没有搭建安全的脚手架和安全网,同时工人也没有配备防坠落设备,并且未经过相关的安全培训。
2. 案例二:地基基础施工事故在某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对土壤力学性质不了解,导致在施工中使用了错误的基础设计方案。
结果在工程验收时发现地基出现明显的沉降和变形,需要重新进行地基处理,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案例教训1. 加强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施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安全管理不到位。
应严格落实安全规章制度,搭建安全保护措施,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 提高工人技能案例一的事故中,发现工人缺乏安全培训,也没有配备防坠落设备。
因此,加强工人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是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3. 强化质量监控案例二的事故是由于对土壤力学性质了解不足导致的,说明工程质量监控不到位。
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和材料的监测,确保施工的合理性和质量,对预防施工质量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训总结与启示通过对施工现场施工质量事故的案例分析,我们能够总结出以下教训与启示:1. 安全第一,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
2. 提高工人技能培训,加强对施工技术和操作规范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人安全意识。
3. 加强质量监控,对施工材料和工程环境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施工的合理性和质量。
4. 学习案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地基不均匀沉降案例分析一,案例(1); 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严重倾斜——苏州市虎丘塔l.工程事故概况:虎丘塔位于苏州市西北虎丘公园山顶,原名云岩寺塔,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悠久历史。
全塔七层,高47.5m。
塔的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壁、回廊与塔心三部分组成。
虎丘塔全部砖砌,外型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每层都有八个壶门,拐角处的砖特制成圆弧形,十分美观,在建筑艺术上是一个创造。
中外游人不绝。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此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6月虎丘塔现场调查,当时由于全塔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而封闭、停止开放。
仔细观察塔身的裂缝,发现一个规律,塔身的东北方向为垂直裂缝,塔身的西南面却是水平裂缝。
虎丘塔倾斜全景(1980年6月)虎丘塔Ⅰ-Ⅰ地质剖面图2.事故原因分析经勘察,虎丘山是由火山喷发和造山运动形成,为坚硬的凝灰岩和晶屑流纹岩。
山顶岩面倾斜,西南高,东北低。
虎丘塔地基为人工地基,由大块石组成,块石最大粒径达1000mm。
人工块石填土层厚1-2m,西南薄,东北厚。
下为粉质粘土,呈可塑至软塑状态,也是西南薄,东北厚。
底部即为风化岩石和基岩。
塔底层直径13.66m范围内,覆盖层厚度西南为2.8m,东北为5.8m,厚度相差3.0m,这是虎丘塔发生倾斜的根本原因。
此外,南方多暴雨,源源雨水渗入地基块石填土层,冲走块石之间的细粒土,形成很多空洞,这是虎丘塔发生倾斜的重要原因。
在十年“文革”期间,无人管理,树叶堵塞虎丘塔周围排水沟,大量雨水下渗,加剧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及塔身安全。
从虎丘塔结构设计上看有很大缺点,没有做扩大的基础,砖砌塔身垂直向下砌八皮砖,即埋深0.5m,直接置于上述块石填土人工地基上。
估算塔重63000kN,则地基单位面积压力高达435kPa,超过了地基承载力。
塔倾斜后,使东北部位应力集中,超过砖体抗压强度而压裂。
地基基础事故分析与处理案例分析
1、工程概述
北京百盛大厦二期工程,基坑深15米,采用桩锚支护,钢筋混泥土灌注桩直径为800mm,桩顶标高-3.0m,桩顶设一道钢筋混泥土圈梁,圈梁上做3m高的挡土砖墙,并加钢筋混泥土结构柱。
在圈梁下2m处设置一层锚杆,用钢腰梁将锚杆固定,其实锚杆长20m,角度15度到18度,锚筋为钢绞线。
该场地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粉细砂,中粗砂,石层等。
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
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底版施工。
一夜的大雨,基坑西南角30余根支护桩折断坍塌,圈梁拉断,锚杆失效拔出,砖护墙倒塌,大量土方涌入基坑。
西侧基坑周围地面也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
2、事故分析
2.1锚杆设计的角度偏小,锚固段大部分位于粘性土层中,使得锚固力较小,后经验算,发现锚杆的安全储备不足。
2.2持续的大雨使地基土的含水量剧增,粘性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大大降低,导致支护桩的主动土压力增加。
同时沿地裂缝(甚至于空洞)渗入土体中的雨水,使锚杆锚固端的摩阻力大大降低,锚固力减小。
2.3基坑西南角挡土墙后滞留着一个老方洞,大量的雨水从此窜入,对该处的支护桩产生较大的侧压力,并且冲刷锚杆,使锚杆
失效。
3、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对西侧桩后出现裂缝的地段紧急用工字钢斜撑支护的圈梁,阻止其继续变形。
西南角塌方地带,从上到下进行人工清理,一边清理边用土钉墙进行加固。
地基承载过大造成的缺陷事故案例讲解地基承载过大造成的缺陷事故案例是指地基承载力不足,无法承受压力而导致的结构缺陷事故。
这种事故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变形、结构破坏甚至倒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讲解地基承载过大造成的缺陷事故。
案例:2024年,中国城市的一座商场因为地基承载过大,导致结构发生破坏而坍塌。
这座商场是一座4层的建筑,建设时间为1998年。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缩短工期,没有对地基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加固。
另外,由于选址区域土壤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评估,导致地基的承载力远低于设计要求。
随着商场的运营时间延长,商场内的商铺数量和人员流量逐渐增加,给地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由于地基承载力的缺陷,地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导致了结构的破坏和坍塌。
该商场坍塌事故造成了11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此外,商场内的财产损失也十分巨大。
此次事故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监管部门对施工方和设计方进行了调查和问责。
这个案例表明了地基承载过大造成的缺陷事故的严重性和后果。
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如果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建筑物就会发生结构破坏和倒塌的危险。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首先,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对选址区域进行详细勘察和评估。
地质勘测师需要对土壤条件、地下水位等进行全面调查,以获取准确的地基承载力数据。
其次,设计人员应根据地基承载力数据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和地基加固方案。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荷载分布,确保地基承受压力的均衡。
在地基加固方案中,可以采用加固桩、土石方处理等方法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第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的建设和加固。
施工方必须确保施工质量,严禁违规操作和盲目追求进度。
第四,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施工和设计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地基承载过大造成的缺陷事故是一种严重的结构安全问题,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努力来避免。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案列1、1913年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当谷仓装到31822m³时由于地基强度破坏发生整体滑动。
2、香港宝城附近由于边坡残积土的强度本来就不高,加之雨水的渗入使强度更低从而发生滑坡。
3、阪神大地震中的地基液化。
4、某电站汇合渠3号渡槽进口槽台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坍塌事故。
5、比萨斜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塔体倾斜。
6、虎丘塔,大量雨水下渗加剧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7、关西机场,沉降大且不均匀沉降。
8、墨西哥市艺术宫的地基沉降。
9、浙江萧甬铁路地基整体下沉。
10、陕西韩城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病房突发坍塌11、徐州繁华路段淮海东路上的济众桥因地基渗流造成工程事故。
12、宁德蕉城区金乡琼堂104国道旁一栋五层民房因软土地基下陷导致工程事故。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第1篇一、事故背景某市地铁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于2018年开始施工。
工程分为多个标段,其中标段A的基础施工由某基础工程公司负责。
在施工过程中,于2019年5月发生了一起基础施工事故。
二、事故经过2019年5月,某基础工程公司在标段A进行地铁车站基础施工。
该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基础钢筋笼发生倾斜,造成基础钢筋笼与模板间隙过大,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量漏浆现象。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但由于事故原因复杂,抢险工作进展缓慢。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原因如下:1. 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基础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出现偏差。
2.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操作技能水平低下。
三、事故处理及原因分析1.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事故部位施工,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他部位施工安全。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基础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出现偏差。
(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操作技能水平低下。
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1. 事故教训(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安全。
(3)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 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广东省内:1、工程概况:6月24日,广西百色因为连续暴雨引起地质灾害,导致田林县城绕城路楼房接连倒塌。
事故分析:房屋既有地基基础不牢固。
2、工程概况:199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市石湾东兴陶瓷厂球磨车间倒塌案例。
事故分析:倒塌的主要原因是由桩基破坏造成的。
在没有地质勘察资料的情况下,仅参考邻近建筑的勘察报告,盲目设计。
3、工程概况:广东龙川县老隆镇开发区住宅楼倒塌案例。
该楼位于龙川县老隆镇二渡河开发区,为七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737m2。
1997年3月18日23时30分倒塌,造成死亡8人,重伤1人的重大事故。
事故分析:倒塌的原因是该楼的基础被邻近工程开挖时掏空造成的4、工程概况:广东海康县海康大旅店倒塌案例。
工程坐落在湛江市通海南岛的公路旁,雷城镇西湖塘畔的稻田边上,是一座新建的公共建筑,当时是当地最高、标准最好的一栋大楼。
在进行装饰施工收尾阶段,于1982年5月3日倒塌,七层大楼一塌到底,造成一次死亡4人,重伤1人,经济损失严重的重大事故。
事故分析:倒塌的原因是结构计算错误,更确切地说是未经结构计算,只是一幢貌似框架结构的高级宾馆而已。
此工程的结构设计,因设计者不具备相应的结构知识,错误计算出来的数据,远远达不到建筑物实际荷载的需要。
由于基础出现了严重的持续不断的不均匀沉降,使本来配筋严重不是、截面过小的梁柱构件产生日益增大的附加应力,开始是构件出现多处明显裂缝,最后是底层某些最薄弱的柱子首先达到极限受力状态,其所受荷载转递给其他底层柱,经过连锁反映,在瞬间全部结构发生破坏,导致整幢房屋一塌到底。
5、工程概况:2007年6月15日,全长1675.2米的广东九江大桥坍塌200米,桥上4辆汽车与2名施工人员坠入河中,共造成8人死亡。
事故分析:经调查,包括石桂德在内的各方都认定,惨剧是作为船长的石桂德驾驶“南桂机035”船,撞到大桥桥墩将桥撞塌。
广东省外:1、工程概况:南京内燃机实验室位于江苏工学院院内,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
桩基工程施工事故案例一、事故概况某地某施工工地,正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
在进行桩基灌注桩施工时,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
事故发生的时间为当地时间2022年7月12日上午10点。
整个施工工地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大量工人和设备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工作。
突然间,一根桩基灌注桩失去了控制,向着周围的工人和设备滚落过去,导致了多人受伤,甚至有人被压伤的情况发生。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一片混乱,紧急救援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并将伤者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事故发生时,当地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天气炎热,工程施工高强度进行,设备长时间运转,极易发生故障和损坏。
在事故现场调查中发现,导致桩基灌注桩失去控制滚落的原因之一是设备故障。
施工现场使用的桩基灌注桩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转导致部分零件出现故障,失去了对桩基灌注桩的控制能力,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 人为原因除了设备故障外,人为原因也是此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桩基工程施工中,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对工作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事故发生前的调查中发现,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疏于检查设备,没有及时发现设备故障迹象,导致了设备损坏。
此外,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未能正确判断桩基灌注桩的稳定性,没有及时停止操作,导致了灌注桩失去控制的情况发生。
3. 管理不善此次事故的发生也与工地管理不善有关。
在桩基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的管理尤为重要,需要统一指挥,合理分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然而,在此次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没有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工地相关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施工安全重视不够,导致了施工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给施工带来的影响此次桩基工程施工事故给整个工地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是人员伤亡,多名工人在事故中受伤,其中有的伤势严重,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其次是设备损坏,事故导致的设备损坏情况严重,损失惨重,给公司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地基基础事故案例分析Analysis of Failures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孙宏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所
2009年4月
•土力学90年
目录
•渗透破坏——十亿美元付之东流•地下水渗流问题
•结构上浮事故
•地基强度破坏
•不均匀沉降
•桩基工程事故
•消失的新楼
十亿美元付之东流
地下水渗流问题
•基坑渗流
h
cr
i i ≤
结构上浮事故
•结构上浮
•水浮力
γ
h水浮力
w
•原理分析
土的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参数•总应力指标
•有效应力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c 粘聚力(曾用名:凝聚力)
φ内摩擦角
抗剪强度:τ= c +σ·tanφ
试验方法:
直剪试验:
•快剪(c q ,φq )
•固结快剪(c cq ,φcq )
•慢剪(c s ,φs )三轴压缩试验:•UU (c UU ,φUU )•CU (c CU ,φCU ;c’,φ’)
•CD (c CD ,φCD )
•地基强度
•地基强度
重要概念:
–地基强度
–地基承载力
–地基沉降变形
地基强度破坏
•地基液化强度失效
•Terzaghi有效应力原理
σ= σ’+ u
推导:σ’=σ-u
Transcona谷仓地基破坏事故
•Transcona谷仓
•Transcona谷仓
•水泥筒仓
•比萨斜塔
思考:地基强度问题?地基沉降问题?
1173年9月8日动工
至1178年在建至第4层中部,高度约29m 时,因塔明显倾斜而停工
94年后,于1272年复工,经6年时间,建完第7层,高48m
再次停工中断82年
于1360年再复工
1370年竣工,全塔共8层,高度为55m 。
约200年建造过程
Types of Sett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