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帝国_的末日之路纳粹党卫军第2装甲师战史简编
- 格式:pdf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8
二战历史资料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二战历史德国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
反法西斯国家:中国、前苏联、美国、英国、波兰、南斯拉夫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法国等47个国家。
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根本原因由于一战战过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直接原因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1929年10月2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这场被称为“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正是这种背景下,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中国沈阳,其后全面吞并中国东北,为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
本文主要摘译自由landy 编译个人水平有限,而且是摘译,所以并不追求精确翻译,只求意思到了就好,很多专有名词参考了网上的翻译,估计错漏也会不少,欢迎指正。
所有的表,图都是我重新绘制的,很多表格根据原文文字产生,顺带修补了原书的一些错误/缺失数据。
另:本文中德军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专指国防军装甲师。
全文有: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一):基本情况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二):总体编制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三):师部和装甲团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四):掷弹兵各单位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五):装甲侦察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六):炮兵部队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七):反坦克营和通信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八):工兵营和野战补充营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九):师后勤和服务部队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编制(十):1945年的装甲师如果可能,也许还会有下列几个主题: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武器和装备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C3I (Command control commnications and intelligence)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各装甲师单位统计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师:经验教训=======================================总体介绍在库尔斯克攻势失败以后,德军在东线、意大利、西线先后转入防御。
随着形势的变化,德军也开始转变,以期适应。
即便是曾经横扫欧洲的装甲部队,也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式。
德军装甲师越来越多的参与到防御作战中来,而不再是作为深入敌人腹地的冲击箭头。
虽然这偶尔也会发生,但一般都是为了解救被围的兄弟单位。
坦克对决现在主要为了阻止敌人在德军防线上的突破。
此外,国防军装甲师(Panzer Divisions of the Heer)不再是唯一的装甲力量,党卫军装甲师,和更小的装甲单位,诸如独立虎式重型装甲营等也在组建、发展。
这些新成员和德军装甲师一起在各条战线上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
纳粹党卫军各师明细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1.SS-Panzer-Division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2.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3.SS-Panzer-Division "Totenkopf"党卫军第4“警察”装甲掷弹兵师—4.SS-Polizei-Panzergrenadier-Division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5.SS-Panzer-Division "Wiking"党卫军第6“北方”山地师—6.SS-Gebirgs-Division "Nord"党卫军第7“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7.SS-Freiwilligen-Gebirgs-Division Prinz Eugen党卫军第8“弗洛里安·盖依”骑兵师—8.SS-Kavallerie-Division Florian Geyer党卫军第9“霍亨斯陶芬”装甲师—9.SS-Panzer Division "Hohenstaufen"党卫军第10“福隆德斯伯格”装甲师—10.SS-Panzer Division "Frundsberg"党卫军第1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1.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 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12.SS-Panzer Division Hitlerjugend党卫军第13“弯刀”武装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一)—13.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Handschar (Kroatische Nr.1)党卫军第14四武装掷弹兵师(乌克兰第一)—14.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ukranische Nr 1)党卫军第15五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一)—15.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lettische Nr.1)党卫军第16“党卫队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16.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Reichsführer SS党卫军第17“古兹·冯·伯利辛根”装甲掷弹兵师—17.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G?tz von Berlichingen 党卫军第18“霍斯特·维瑟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orst Wessel 党卫军第19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二)—1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 lettische Nr 2)党卫军第20武装掷弹兵师(爱沙尼亚第一)—2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estnische Nr.1)党卫军第21“斯坎德培”武装掷弹兵师—21.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Skanderbeg党卫军第22“玛利亚·特雷西亚”志愿骑兵师—22.Freiwilligen-Kavallerie Division der SS Maria Theresa 党卫军第23“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尼德兰第一)—23.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ederland" (Niederlandische Nr. 1)党卫军第24“卡斯特猎手”武装山地师—24.Waffen-Gebirgs-(Karstjager) Division der SS党卫军第25“匈雅提”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一)—25.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Hunyadi(ungarnischeNr.1)党卫军第26“匈牙利人”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二)—26.Waffen-Grenadier-Divison der SS ( ungarische Nr 2) Hungaria党卫军第27“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弗来明第一)—27.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Langemarck(fl?mische Nr. 1)党卫军第28“瓦隆人”志愿装甲掷弹兵师—28.SS-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Wallonien 党卫军第29武装掷弹兵师(意大利第一)—29.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italienische Nr.1)SS30 白俄罗斯第一师SS31 志愿掷弹兵师(此师由SS23的德国士兵补充而成)SS32 一月三十日师SS33 查理曼师(匈牙利第三师)SS34 尼德兰国土风暴师SS35 警察掷弹兵师SS36 德吕万格师(执行灭绝犹太人计划的部队)SS37 吕措师SS38 尼伯龙根师编制补充第一SS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师)辖:第1、2装甲掷弹兵团,第1装甲兵团,第1装甲炮兵团,第1装甲侦察兵营,第1防空营,第1突击炮营,第1装甲轻步营,第1火箭炮营,第1工兵营,第1后勤营第二SS装甲师(帝国师)辖:第3、4装甲掷弹兵团,第4装甲团,第2装甲兵团,第2装甲炮兵团,第2装甲侦察兵营,第2防空营,第2火箭炮营,第2装甲轻步营,第2工兵营,第2后勤营第三SS装甲师(骷髅头师)辖:第5、6装甲掷弹兵团,第3装甲兵团,第3装甲炮兵团,第3装甲侦察兵营,第3防空营, 第3突击炮营,第3火箭炮营,第3装甲轻步营,第3工兵营,第3后勤营第四SS警察装甲掷弹兵师辖:第7、8警察装甲掷弹兵团,第4装甲兵营,第4装甲炮兵团,第4装甲侦察兵营,第4防空营,第4装甲轻步营,第4工兵营,第4后勤营第五SS装甲师(WIKING师)辖:第9、10装甲掷弹兵团,第5装甲兵团,第5装甲炮兵团,第5装甲侦察兵营,第5防空营,第5突击炮营,第5火箭炮营,第5装甲轻步营,第5工兵营,第5后勤营第六SS山地师(NORD师)辖:第11、12山地掷弹兵团,第6山地炮兵团,第6山地侦察兵营,第6防空营,第6突击炮营,第6山地装甲轻步营,第6山地工兵营,第6山地后勤营第七SS志愿山地师(PRINZ EUGEN师)辖:第13、14山地掷弹兵团,第7山地炮兵团,第7山地侦察兵营,第7突击炮营,第7山地装甲轻步营,第7山地工兵营,第7山地后勤营第八SS骑兵师(FLORIAN GEYER师)辖:第15-18骑兵团,第8摩托化炮兵团,第8装甲侦察兵营,第8防空营,第8装甲轻步营,第8摩托化工兵营,第8摩托化后勤营第九SS装甲师(HOHENSTAUFEN师)辖:第19、20装甲掷弹兵团,第9装甲兵团,第9装甲炮兵团,第9装甲侦察兵营,第9防空营,第9装甲轻步营,第9工兵营,第9后勤营第十SS装甲师(FRUNDSBERG师)辖:第21、22装甲掷弹兵团,第10装甲兵团,第10装甲炮兵团,第10装甲侦察兵营,第10防空营,第10装甲轻步营,第10火箭炮营,第10工兵营,第10后勤营第十一SS志愿装甲师(NORDLAND师)辖:第23、24装甲掷弹兵团,第11装甲兵团,第11装甲炮兵团,第11装甲侦察兵营,第11防空营,第11装甲轻步营,第11突击炮营,第11工兵营,第11后勤营第十二SS志愿装甲师(HITLER JUGEND师)辖:第25、26装甲掷弹兵团,第22摩托车营,第12装甲炮兵团,第12装甲侦察兵营,第12防空营,第12装甲轻步营,第12火箭炮营,第12工兵营,第12后勤营第十六SS装甲掷弹兵师(REICHSFUHRER师)辖:第35、36装甲掷弹兵团,第16装甲兵营,第16装甲炮兵团,第16装甲侦察兵营,第16防空营,第16装甲轻步营,第16摩托化工兵营,第16摩托化后勤营第十七SS装甲掷弹兵师(VON BERLICHINGEN师)辖:第38、38装甲掷弹兵团,第17装甲兵营,第17装甲炮兵团,第17装甲侦察兵营,第17防空营,第17装甲轻步营,第17工兵营,第17后勤营第十八SS志愿装甲掷弹兵师(HORST WESSEL师)辖:第39、40装甲掷弹兵团,第18装甲兵营,第18装甲炮兵团,第18装甲侦察兵营,第18防空营,第18装甲轻步营,第18摩托化工兵营,第18摩托化后勤营第十九师——第二十九师第十九武装掷师弹师第二十武装掷弹师第二十一武装山地师第二十二SS志愿骑兵师(MARIA THERESA师)辖:第52-55骑兵团,第22摩托化炮兵团,第22装甲侦察兵营,第22防空营,第22装甲轻步营,第22摩托化工兵营,第22摩托化后勤营第二十三武装山地师第二十三SS志愿装甲掷弹兵师(NEDERLAND师)辖:第48、49装甲掷弹兵团,第23装甲侦察兵营,第23摩托化工兵营,第23摩托化后勤营第二十四武装山地师第二十五武装掷弹师第二十六武装掷弹师第二十七SS志愿掷弹师辖:第67、68装甲掷弹兵团,第27装甲兵营,第27装甲炮兵团,第27装甲侦察兵营,第27装甲轻步营,第27摩托化工兵营,第27摩托化后勤营第二十八SS志愿掷弹师(WALLONIEN师)辖:第69、70装甲掷弹兵团,第28装甲兵营,第28装甲炮兵团,第28装甲侦察兵营,第28装甲轻步营,第28摩托化工兵营,第28摩托化后勤营第二十九武装掷弹师第三十师——第三十八师第三十武装掷弹师第三十一志愿掷弹师辖:第78、79、80装甲掷弹兵团,第31装甲兵团,第31装甲炮兵团,第31突击炮营,第31摩托化工兵营,第31后勤营第三十二志愿掷弹师辖:第83、86、87装甲掷弹兵团,第32装甲兵营,第32摩托化炮兵团,第32摩托化工兵营第三十三武装骑兵师第三十三武装掷弹师第三十四SS掷弹师(荷兰风暴师)第三十五SS警察掷弹师第三十六武装掷弹师第三十七SS志愿骑兵师(LUTZOW师)辖:第93、94骑兵团,第37摩托化炮兵团第三十八装甲掷弹兵师年代第一党卫军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元首警卫旗队),1933年(成立时间,下同),德国人(人种,下同),1945年投降第二党卫军装甲师(帝国), 1939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第三党卫军装甲师(髑髅), 1940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第四装甲掷弹兵师(警察), 1940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第五党卫军装甲师(维京), 1940年后期,德国人及西欧人,1945年投降第六党卫军山地师(诺尔德),1940年后期,德国人,1945年投降第七志愿山地师(普林兹-欧根亲王),1942年,南斯拉夫的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第八党卫军骑兵师(弗洛里安-盖尔),1942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第九党卫军装甲师(霍亨斯陶芬),1943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第十党卫军装甲师(布伦斯堡),1943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第十一党卫军志愿装甲掷弹兵师(诺德兰),西欧人,1942年后期,1945年投降第十二党卫军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团),1943年,德国人,1945年投降第十三武装党卫军山地师(汉特塞尔/克罗地亚第1),1943年,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人,1945年解散第十四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卡利兹因第1),1943年,乌克兰人,1945年投降第十五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雷德兰第1),1943年,拉托维亚人及德国人,1945年投降第十六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全国领袖),1943年,德意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第十七党卫军掷弹兵师(葛兹-冯-伯利欣根),1943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第十八党卫军志愿装甲掷弹兵师(赫斯特-贝塞),1944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解散第十九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雷德兰第2),1944年,拉托维亚人,1945年投降第二十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爱沙尼亚第1),1944年,爱沙尼亚人,1945年投降第二十一武装党卫军山地师(修堪帝尔贝/阿尔巴尼亚第1),1944年,阿尔巴尼亚的回教徒,1944年解散,(没有完全地被编成)第二十二党卫军志愿骑兵师(玛利亚-第利莎),1944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第二十三武装党卫军山地师(卡马/克罗地亚第2),1944年,南斯拉夫的回教徒,1944年解散,(没有完全地编成)第二十三(2)党卫军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尼德兰),1945年,荷兰人,1945年投降,(旗队,相当于团)第二十四武装党卫军山地师(罗克-克莱明),1944年,意大利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解散,(规模不明)第二十五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匈牙利第1),1944年后期,匈牙利人,被苏联红军消灭,(规模不明)第二十六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匈牙利第2),1944年后期,匈牙利人,被苏联红军消灭,(规模不明)第二十七党卫军志愿掷弹兵师(兰凯马克),1945年,法兰德斯系比利时人,1945年投降,(旗队)第二十八党卫军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华洛尼),1945年,瓦隆系比利时人,1945年投降,(旗队)第二十九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俄罗斯第1),1944年,俄罗斯人,1944年由弗拉索夫接管,1945年被移交苏联红军,(旗队)第二十九(2)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意大利第1),1945年,意大利人,1945年被苏联红军消灭,(旗队)第三十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俄罗斯第2),1944年,俄罗斯人,1944年由弗拉索夫接管,1945年被移交苏联红军,(旗队)第三十一党卫军志愿装甲师(贝尔曼-梅林),1945年,德国人及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旗队)第三十二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师(1月30日),1945年,德国人,1945年被苏联红军歼灭,(旗队)第三十三武装党卫军骑兵师(匈牙利第3),1945年,匈牙利人,1945年解散,(旗队)第三十三(2)党卫军武装掷弹兵师(谢马纽/法国第1),1945年,法国人,1945年于德国柏林被苏联红军歼灭,(旗队)第三十四党卫军志愿掷弹兵师(兰施泰因-尼兰德),1945年,荷兰人,1945年解散,(旗队)第三十五党卫军警察掷弹兵师,1945年,德国人警官,1945年投降,(旗队)第三十六武装党卫军掷弹兵师,1945年,最初德鲁弯卡的旅团,1945年投降,(旅团)第三十七党卫军志愿骑兵师(力佐),1945年,德意志族人,1945年投降,(旗队)第三十八装甲掷弹兵师(尼伯利欣根),1945年,党卫军士官候补生,1945年投降,(旗队)。
二战德国装甲师序列第 1 装甲师 ) 第 2 装甲师 ) 第 3 装甲师 ) 第 4 装甲师 ) 第 5 装甲师 ) 第 6 装甲师 ) 第 7 装甲师 ) 第 8 装甲师 ) 第 9 装甲师 ) 第 10 装甲师 ) 第 11 装甲师 ) 第 12 装甲师 ) 第 13 装甲师 ) 第 14 装甲师 ) 第 15 装甲师 ) 第 16 装甲师 ) 第 17 装甲师 ) 第 18 装甲师 ) 第 19 装甲师 ) 第 20 装甲师 ) 第 21 装甲师 ) 第 22 装甲师 ) 第 23 装甲师 ) 第 24 装甲师 ) 第 25 装甲师 ) 第 26 装甲师 ) 第 27 装甲师 ) 第 116 装甲师 ) ( 第 155 预备装甲师 ) 178th Panzer Division ( 第 178 装甲师) 179th Reserve Panzer Division ( 232nd Panzer Division "Tatra" ( 233rd Reserve Panzer Division ( 273rd Reserve Panzer Division ( Panzer Lehr Division ( 装甲教导师 ) Panzer Division "Clausewitz" ( “克劳魏兹”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 1"( 统帅堂第 1 装甲师 ) PanzerDivision "Feldherrnhalle 2" ( 统帅堂第装甲师 ) Panzer Division "Holstein" ( “霍尔斯坦”装甲师 ) Panzer Division "Juterbog"( “容特伯格”装甲师 ) PanzerDivision "Kurmak" ( “科马克”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Muncheberg" ( “慕黑堡”装甲师 )德国陆军装甲师 (46 个)1st Panzer Division ( 2ndPanzer Division ( 3rd PanzerDivision ( 4th Panzer Division( 5th Panzer Division ( 6thPanzer Division ( 7th PanzerDivision ( 8th Panzer Division( 9th Panzer Division ( 10thPanzer Division ( 11thPanzer Division ( 12thPanzer Division ( 13thPanzer Division ( 14thPanzer Division ( 15thPanzer Division ( 16thPanzer Division ( 17thPanzer Division( 18th Panzer Division( 19th Panzer Division( 20th Panzer Division( 21st Panzer Division( 22nd Panzer Division( 23rd Panzer Division( 24th Panzer Division ( 25th Panzer Division ( 26th Panzer Division ( 27th Panzer Division ( 116th Panzer Division (155th Reserve Panzer Division 第 179 预备装甲师 ) 第 232 装甲师 )第 233 预备装甲师 )第 273 预备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Norwegen"( Panzer Division "Schlesien"( Panzer Division "Doberitz"( Panzer Division "Ke mpf"( 武装党卫队装甲师 (7 个 )德国空军装甲师 (1 个)Fallschirm Panzer Division "Hermann Goering" ( “ 赫尔曼戈林”野战装甲师 ) 对征服者:“莱尔”装甲师就是装甲教导师。
二战德军战斗序列(二)二战德军战斗序列 (二)(师级编制,473个陆军师)1。
德国空军控制下地面作战部队:36个师1)空军野战师(LUFTWAFFE FLELD DIVISIONS ) 第1空军野战师第2空军野战师第3空军野战师第4空军野战师第5空军野战师第6空军野战师第7空军野战师第8空军野战师第9空军野战师第10空军野战师第11空军野战师第12空军野战师第13空军野战师第14空军野战师第15空军野战师第16空军野战师第17空军野战师第18空军野战师第19空军野战师第20空军野战师第21空军野战师第22空军野战师2)空降师第1空降师第2空降师第3空降师第4空降师第5空降师第6空降师第7空降师第7航空降师(1943年改编成第1空降师) 第8空降师(仅团级规模)第9空降师第10空降师(仅团级规模)第11空降师第22空运师第91空运师2。
山地师:15个师第1山地师第2山地师第3山地师第4山地师第5山地师第6山地师第7山地师第8山地师第9山地师第6SS山地师(NORD师)第7SS山地师第13SS山地师第21SS山地师第23SS山地师第24SS山地师3。
骑兵师:5个师第1骑兵师(1942年1月改编第24装甲师) 第1哥萨克骑兵师第2哥萨克骑兵师第8SS骑兵师第22SS骑兵师4。
轻装师:5个师第5轻装师第90轻装师第99轻装师第164非洲轻装师第999非洲轻装师5。
猎兵师(Jager Divisions):12个师第1Ski猎兵师第5猎兵师第8猎兵师第28猎兵师第42猎兵师第97猎兵师第100猎兵师第101猎兵师第104猎兵师第114猎兵师第117猎兵师第118猎兵师6。
装甲掷弹兵师:20个师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GROSSDEUTSCHLAND第3装甲掷弹兵师第10装甲掷弹兵师第15装甲掷弹兵师第16装甲掷弹兵师第18装甲掷弹兵师第25装甲掷弹兵师第29装甲掷弹兵师第60装甲掷弹兵师第90装甲掷弹兵师第116装甲掷弹兵师第128装甲掷弹兵师第233装甲掷弹兵师BRANDENBURG装甲掷弹兵师第4SS警察装甲掷弹兵师第16SS装甲掷弹兵师(REICHSFUHRER师)第17SS装甲掷弹兵师(VON BERLICHINGEN师)第18SS志愿装甲掷弹兵师(HORST WESSEL师)第23SS志愿装甲掷弹兵师(NEDERLAND师)第34SS装甲掷弹师(LANDSTURM NEDERLAND师)7。
阿登战役的简介阿登战役中包含许多次作战,如地板作战和麒麟作战等。
此役美军虽然取胜,但付出了近两万人阵亡的惨痛代价。
此战是西线规模最大的一次阵地反击战,消耗了德国最后的精锐部队。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阿登战役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阿登战役的分析中文名称:阿登战役参战部队:德军、盟军战争结果:德军战败,盟军胜利时间: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28日地点:比利时东南、卢森堡北部和法国东北部阿登森林人物:巴顿海特伦德施泰特希特勒阿登战役的心情战前准备1944年秋,美、英军逼近德国西部边境,多次进攻齐格菲防线受阻。
希特勒错误估计形势,决心在阿登地区美军薄弱防线上反攻,企图重占比利时的列日和安特卫普,切断美、英军补给线,围歼其主力,从而迫使英美与德国单独议和。
德军参战兵力为23个师,约27.5万人(另外还有两个师和两个旅作为后备力量),在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指挥下,于1944年12月16日拂晓在风雪中开始进攻。
此时,美军在阿登地区只部署了4个师,且无工事依托。
1944年12月17日,美军第106师和第28师的阵地被突破,两个团投降。
至1944年12月25日,德军向西突入纵深达百余公里,形成突出部。
在美军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欧洲盟军最高司令D.D.艾森豪威尔采取果断措施,将被切断联系的阿登以北的美军第12集团军群的两个集团军划归英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B.L.蒙哥马利统一指挥。
同时,急调大批增援部队坚决阻击德军进攻,并积极准备反突击。
到1944年12月24日,美、英军已有24个师60万人参战。
天气转晴后,占极大优势的美英空军发挥了重大作用。
南部交通枢纽巴斯托涅城解围之后,第21集团军群和布雷德利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于1945年1月初实施全线反突击,1945年1月16日在乌法利兹会师。
东线苏联红军也提前发动强大攻势,配合美英军行动。
由于德军兵力不足,指挥失当,加之油料供应不上,不得不向东撤退。
1945年1月28日,德军退回边境,阿登反攻计划遭破产。
第一SS装甲师(阿道夫。
希特勒师)辖:第1,2装甲掷弹兵团,第1装甲兵团,第1装甲炮兵团,第1装甲侦察兵营,第1防空营,第1突击炮营,第1装甲轻步营,第1火箭炮营,第1工兵营,第1后勤营第二SS装甲师(帝国师)辖:第3,4装甲掷弹兵团,第4装甲团,第2装甲兵团,第2装甲炮兵团第2装甲侦察兵营,第2防空营,第2火箭炮营,第2装甲轻步营第2工兵营,第2后勤营第三SS装甲师(骷髅师)辖:第5,6装甲掷弹兵团,第3装甲兵团,第3装甲炮兵团,第3装甲侦察兵营,第3防空营,第3突击炮营,第3火箭炮营,第3装甲轻步营第3工兵营,第3后勤营第四SS警察装甲掷弹兵师辖:第7,8警察装甲掷弹兵团,第4装甲兵营,第4装甲炮兵团,第4装甲侦察兵营,第4防空营,第4装甲轻步营第4工兵营,第4后勤营第五SS装甲师(维京师)辖:第9,10装甲掷弹兵团,第5装甲兵团,第5装甲炮兵团,第5装甲侦察兵营,第5防空营,第5突击炮营,第5火箭炮营,第5装甲轻步营第5工兵营,第5后勤营第六SS山地师(NORD师)辖:第11,12山地掷弹兵团,第6山地炮兵团,第6山地侦察兵营,第6防空营,第6突击炮营,第6山地装甲轻步营第6山地工兵营,第6山地后勤营第七SS志愿山地师(欧根亲王师)辖:第13,14山地掷弹兵团,第7山地炮兵团,第7山地侦察兵营,第7突击炮营,第7山地装甲轻步营第7山地工兵营,第7山地后勤营第八SS骑兵师(FLORIAN GEYER师)辖:第15-18骑兵团,第8摩托化炮兵团,第8装甲侦察兵营,第8防空营,第8装甲轻步营第8摩托化工兵营,第8摩托化后勤营第九SS装甲师(HOHENSTAUFEN师)辖:第19,20装甲掷弹兵团,第9装甲兵团,第9装甲炮兵团,第9装甲侦察兵营,第9防空营,第9装甲轻步营,第9工兵营,第9后勤营第十SS装甲师(FRUNDSBERG师)辖:第21,22装甲掷弹兵团,第10装甲兵团,第10装甲炮兵团,第10装甲侦察兵营,第10防空营,第10装甲轻步营,第10火箭炮营,第10工兵营,第10后勤营第十一SS志愿装甲师(北欧师)辖:第23,24装甲掷弹兵团,第11装甲兵团,第11装甲炮兵团,第11装甲侦察兵营,第11防空营,第11装甲轻步营,第11突击炮营,第11工兵营,第11后勤营第十二SS志愿装甲师(希特勒青年师)辖:第25,26装甲掷弹兵团,第22摩托车营,第12装甲炮兵团,第12装甲侦察兵营,第12防空营,第12装甲轻步营,第12火箭炮营,第12工兵营,第12后勤营第十三武装山地师第十四武装掷弹师第十五武装掷弹师第十六SS装甲掷弹兵师(REICHSFUHRER师)辖:第35,36装甲掷弹兵团,第16装甲兵营,第16装甲炮兵团,第16装甲侦察兵营,第16防空营,第16装甲轻步营第16摩托化工兵营,第16摩托化后勤营第十七SS装甲掷弹兵师(VON BERLICHINGEN师)辖:第37,38装甲掷弹兵团,第17装甲兵营,第17装甲炮兵团,第17装甲侦察兵营,第17防空营,第17装甲轻步营第17工兵营,第17后勤营第十八SS志愿装甲掷弹兵师(HORST WESSEL师)辖:第39,40装甲掷弹兵团,第18装甲兵营,第18装甲炮兵团,第18装甲侦察兵营,第18防空营,第18装甲轻步营第18摩托化工兵营,第18摩托化后勤营第十九武装掷弹师第二十武装掷弹师第二十一武装山地师第二十二SS志愿骑兵师(MARIA THERESA师)辖:第52-55骑兵团,第22摩托化炮兵团,第22装甲侦察兵营,第22防空营,第22装甲轻步营第22摩托化工兵营,第22摩托化后勤营第二十三SS志愿装甲掷弹兵师(NEDERLAND师)辖:第48,49装甲掷弹兵团,第23装甲侦察兵营第23摩托化工兵营,第23摩托化后勤营第二十四武装山地师第二十五武装掷弹师第二十六武装掷弹师第二十七SS志愿掷弹师辖:第67,68装甲掷弹兵团,第27装甲兵营,第27装甲炮兵团,第27装甲侦察兵营,第27装甲轻步营第27摩托化工兵营,第27摩托化后勤营第二十八SS志愿掷弹师(WALLONIEN师)辖:第69,70装甲掷弹兵团,第28装甲兵营,第28装甲炮兵团,第28装甲侦察兵营,第28装甲轻步营第28摩托化工兵营,第28摩托化后勤营第二十九武装掷弹师第三十一志愿掷弹师辖:第78,79,80装甲掷弹兵团,第31装甲兵团,第31装甲炮兵团,第31突击炮营,第31摩托化工兵营,第31后勤营第三十二志愿掷弹师辖:第83,86,87装甲掷弹兵团,第28装甲兵营,第32摩托化炮兵团,第32摩托化工兵营第三十三武装骑兵师第三十三武装掷弹师第三十四SS掷弹师(荷兰风暴师)第三十五SS警察掷弹师第三十六武装掷弹师第三十七SS志愿骑兵师(LUTZOW师)辖:第93,94骑兵团,第37摩托化炮兵团。
二战英国装甲部队的战斗序列与编制情况简介虽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坦克的国家,也是第一个编成装甲部队的国家(1934年编成第1坦克旅),但其装甲力量的使用却仍是非常成问题的。
英国的十字军巡洋坦克和丘吉尔步兵坦克,基本上都是为了支援步兵作战而设计的。
似乎英国人在战前一直没搞明白一件事——未来不是要让坦克保持低速来适应步兵的前进速度,而应该要让步兵坐上摩托车去适应坦克的速度。
在1936年,英国组建了他们的第一个机械化师,而同年德国人组建了他们的4个机械化师。
从这时开始,英国人在装甲部队方面被德国人赶超并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39年以前的英国装甲师编制由2个装甲旅、一个炮兵支援群和2个摩托化步兵营构成。
一个典型的装甲旅由3个装甲团组成,每团1个团部中队、3个坦克中队,每个中队52辆“巡洋坦克”和10辆侦察车、官兵575人。
在法兰西战役英国远征军序列中投入了三个装甲旅(第一装甲军集团1st Army Tank Brigade,后来的第一装甲师,包含第2、4和22坦克旅)。
在遭受了1939年欧洲大陆上的失败后,从1940年开始英国人也加快了他们编成装甲师的步伐。
而装甲师的编制也基本成型。
一个典型的陆军装甲师编制是两旅制,一个装甲师下带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步兵旅,另有师属的反坦克炮团(48门6磅炮)、装甲车团(4个装甲车中队)、高炮团(54门40MM高炮)和两个炮团(24门25磅炮),以及工兵部队、医疗部队等其他零碎。
装甲旅下属3个坦克团,1个机械化营,坦克团下属3个中队,摩步旅下属三个摩步营,营属4个连。
全师合计不到200辆坦克。
英国装甲师的战斗编制表:英国在二战共编制了16个装甲旅,编成过8个装甲师(近卫装甲师、第1、2、6、7、10、11、79装甲师):近卫装甲师前身是近卫装甲团。
在1941年6月编成。
参加了市场花园行动和1944年下莱茵河的强渡等战役。
第1装甲师在36年最早编成,编成时有两个装甲旅,参加了法兰西战役,敦刻尔克加入第二远征军序列担任殿后,敦刻尔克后重编,重编后一度加强到3个装甲旅1个步兵旅,但最后保持两个装甲旅1步兵旅的规模加入北非军团,参加了整个北非战役和意大利战役。
转二战德国装甲师坦克编制简介转载--二战德国装甲师坦克编制简介按照二战前古德里安的设想,理想的装甲师应该下辖一个装甲旅,每旅辖2个坦克团(装甲团),每团辖2个坦克营(装甲营),每营辖4个坦克连,其中3个轻型坦克连(配备3号坦克),1个中型坦克连(配备4号坦克)。
每连编制坦克为21辆,这样德国装甲师一共编制有336辆坦克(按西顿的说法是330辆坦克)。
后来由于坦克数量不足,德国装甲师的每营从4个坦克连缩减为3个坦克连,分别为2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中型坦克连。
但是实际上截至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3号和4号坦克产量分别仅为98辆和211辆,根本不够编制中的装备,因此德国装甲师的坦克多为1号和2号轻型坦克顶替。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德国装甲师的实际编制更为复杂,正规装甲师为4个坦克营,3sth装甲师的编制除了4个坦克营外还配备了一个装甲教导营,共计391辆坦克,而新成立的10sth装甲师和临时组成的"肯普夫"装甲师仅有2个坦克营。
德国在1939年除了6个装甲师外还有4个轻装甲师,按编制应该配备1个坦克营,但是实际上,1sth轻装甲师的坦克营为3个,2sth轻装甲师的坦克营为2个。
1940年闪击西欧时,德国的装甲师共有10个,10sth装甲师和"肯普夫"装甲师合并。
4个轻装甲师改编为6、7、8、9sth装甲师。
这时的装甲师理论编制均为2团4营编制,但是6、7、8sth装甲师仅配备3个坦克营,而9sth装甲师仅有2个坦克营。
1941年进攻苏联时,德国装甲师的数量扩充为21个,撤消了装甲旅编制,原有装甲师各自抽出1个坦克团组成新的装甲师,新成立了11-20装甲师,同时成立5sth轻装甲师,后改为21sth装甲师。
按编制来说有2团制和3团制装甲师,分别配备150-200辆坦克(按苏联二战史的说法是分别配备135辆和209辆坦克),但是实际情况极为混乱,分别有3营4连制(共12个坦克连),3营3连制(9个坦克连),2营4连制(8个坦克连),2营3连制(6个坦克连)等不同编制。
二战德国装甲师序列德国陆军装甲师(46个)1st Panzer Division (第1装甲师)2nd Panzer Division (第2装甲师)3rd Panzer Division (第3装甲师)4th Panzer Division (第4装甲师)5th Panzer Division (第5装甲师)6th Panzer Division (第6装甲师)7th Panzer Division (第7装甲师)8th Panzer Division (第8装甲师)9th Panzer Division (第9装甲师)10th Panzer Division (第10装甲师)11th Panzer Division (第11装甲师)12th Panzer Division (第12装甲师)13th Panzer Division (第13装甲师)14th Panzer Division (第14装甲师)15th Panzer Division (第15装甲师)16th Panzer Division (第16装甲师)17th Panzer Division (第17装甲师)18th Panzer Division (第18装甲师)19th Panzer Division (第19装甲师)20th Panzer Division (第20装甲师)21st Panzer Division (第21装甲师)22nd Panzer Division (第22装甲师)23rd Panzer Division (第23装甲师)24th Panzer Division (第24装甲师)25th Panzer Division (第25装甲师)26th Panzer Division (第26装甲师)27th Panzer Division (第27装甲师)116th Panzer Division (第116装甲师)155th Reserve Panzer Division (第155预备装甲师) 178th Panzer Division (第178装甲师)179th Reserve Panzer Division (第179预备装甲师) 232nd Panzer Division "Tatra" (第232装甲师)233rd Reserve Panzer Division (第233预备装甲师) 273rd Reserve Panzer Division (第273预备装甲师) Panzer Lehr Division (装甲教导师)Panzer Division "Clausewitz" (“克劳魏兹”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 1" (统帅堂第1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Feldherrnhalle 2" (统帅堂第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Holstein" (“霍尔斯坦”装甲师) Panzer Division "Juterbog" (“容特伯格”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Kurmak" (“科马克”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Muncheberg" (“慕黑堡”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Norwegen" (“挪威”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Schlesien" (“舒里森”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Doberitz" (“多布里兹”装甲师)Panzer Division "Kempf" (“战斗”装甲师)武装党卫队装甲师(7个)1st SS Panzer Division "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r" (党卫队第1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卫队”)2nd SS Panzer Division "Das Reich" (党卫队第2装甲师“帝国”)3rd SS Panzer Division "Totenkopf" (党卫队第3装甲师“骷髅”)5th SS Panzer Division "Wiking" (党卫队第5装甲师“北欧海盗”)9th SS Panzer Division "Hohenstaufen" (党卫队第9装甲师“霍翰斯芬”)10th SS Panzer Division "Frundsberg" (党卫队第10装甲师“弗兰兹堡”)12th SS Panzer Division "Hitlerjugend" (党卫队第12装甲师“希特勒青年团”)德国空军装甲师(1个)Fal lschirm Panzer Division "Hermann Goering" (“赫尔曼戈林”野战装甲师)对征服者:“莱尔”装甲师就是装甲教导师。
帝国之虎——图说二战德国党卫军第102502重装甲营(3)3.1 库尔斯克战役德国曼施泰因元帅指挥的这次哈尔科夫反击战,将南线的德军从从土崩瓦解的边缘挽救了出来。
由于苏军中央方面军在此前的反击中冲的最前,而两翼未能跟上,因此在德军防线上以库尔斯克为中心形成了一块巨大的突出部。
接下来的春季泥泞让战事渐渐平息了下来。
苏德统帅部开始各自筹划1943年春夏战局的作战。
希特勒为此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进攻计划,希望能够重创苏军,振作一下摇摆不定的盟友的信心,同时抢在西方盟国登陆欧洲大陆前稳住东线的局势。
这次行动代号为“堡垒”的进攻计划非常简单,动用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从突出部南北两翼实施钳形攻势,切断突出部内苏军6个集团军与后方的联系并将其歼灭。
此次攻势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削弱苏军的有生力量,好让德军能够抽调部分驰援西线,应对盟军即将发起的登陆。
希特勒正确地判断出1943年将是德国“单线”作战的最后一年,因此他必须为东线争取一点喘息的空间,等回头收拾掉西方盟国后,再集中全力对付苏军。
1943年6月19日,党卫军第2装甲军下达了取消休假的命令,全体官兵都清楚,一场新的攻势就要展开了。
1943年6月29日夜,党卫军第2装甲军下属各师开始陆续进入集结地,并在20公里宽的战线上展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在左,帝国师在中,髑髅师则在右侧稍稍靠后的位置。
7月1日,党卫军第2装甲军发布了第17号命令,其中帝国师的任务是集中兵力攻击左翼的敌军阵地,尔后向北穿过别廖佐夫及西面阵地,然后在卢奇基强行打开突破口。
顺利达成突破后,立刻准备转向东北全力夺取普罗霍罗夫卡。
7月3日,帝国师开始进入别尔哥罗德—托马罗夫卡(Tomarovka)铁路线以南的预定集结地。
7月4日,根据SS第2装甲团报告,8连共有12辆虎式可以行动。
当晚,帝国师部分装甲单位要求尽可能悄悄的在托马罗夫卡—拜科夫卡(Bykowka)公路以南的222.3高地集结,然后是228.6高地。
二战德国党卫军第九“霍亨施陶芬”装甲师战史概况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先后组建过38个师,其中冠以“装甲师”称号的只有7个,可见装甲师在党卫军序列里是属于战斗力强悍的部队。
“霍亨施陶芬”装甲师在党卫军番号中名列第九,它组建于二战中期,是二战中后期党卫军的精锐主力部队之一。
组建时间霍亨施陶芬师组建于1942年底,士兵全部在德国劳动服务团青年中招募,军官和士官大部分从警卫旗队师抽调过来,党卫队旅队长威廉·比特里希担任师长,从骨干力量配置来看,霍亨施陶芬师的基础还是很牢固的。
1943年2月该师组建完毕,最初是装甲掷弹兵师,八个月后就升级为装甲师。
霍亨施陶芬师的标志字母H与短剑。
霍亨施陶芬是德国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一个有名的贵族家族,该家族的邦国曾出现过一位有名的国王,名叫腓特烈·巴巴罗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计划就是以这位国王的名字命名的,党卫军第九装甲师命名为霍亨施陶芬,其意义不言而喻。
霍亨施陶芬师师长比特里希。
该师组建完成后一直在法国训练,直到1944年3月,它才开赴东线参加战斗。
尽管这个师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但它的战斗力依然很强悍,而且与某些不入流的党卫军外籍部队相比,这支部队至少还是由德国人组成的“嫡系”,希姆莱对它也寄予厚望,不但加强它的人员配置,在装备上也给予关照和倾斜,这就大大提升了霍亨施陶芬装甲师的战斗力。
首战东线1944年3月下旬,霍亨施陶芬师与兄弟部队福隆德斯伯格师组成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前往苏联解救被围困的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乌克兰春季泥泞的大地给装甲部队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很多车辆装备陷入泥地无法自拔,对部队的作战造成不小的影响。
德军士兵在前线。
尽管如此,霍亨施陶芬装甲师还是塔诺波尔附近的布克扎茨镇展开攻势,突破了苏军的防线,以1000多人伤亡的代价在苏军的包围圈上打开了一个口子,被围困的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终于逃出生天。
在这场战役中,霍亨施陶芬师与它的孪生兄弟弗隆德斯伯格师损失也很惨重,不得不在4月下旬撤出前线,退到后方休整补充,此后两个月,这两个师被当做北乌克兰集团军德军的预备队,充当救火队的角色。
帝国铁流:二战德军装甲部队铁路运输的历史考证装甲师瑞鹤(温馨提示:本文约6200字,配图43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序言德意志地区从19世纪中期开始就以发达的铁路网络而著称,从1864年的普丹战争开始,铁路就成为普鲁士/德国进行战争的有力支撑,德军总参谋部在进行战略战役谋划时都将铁路运力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二战时期,除了兵员和基本后勤运输外,德国铁路还要承担各类重型作战装备的运输,尤其是装甲部队的远程机动更加依赖于铁路运输。
毫不夸张地说,纵横于欧陆的铁路网络是二战德军后勤和战斗力的基本保证。
在战争后期,盟军的狂轰滥炸将德国境内的铁路破坏殆尽,大大加速了德军的失败。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效的铁路运输是德军装甲部队发挥战斗力的基本前提,因此对相关专题进行考证是颇有必要的。
■战前德国本土(不含东普鲁士)的铁路运输网,蓝色线路为高速列车线路,战时这张铁路网就成为支撑德国战争机器的大动脉。
二战中的帝国铁路在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的铁路绝大多数都由德国国营铁路负责运营。
国营铁路的德文为DeutscheReichsbahn,直译为德意志帝国铁路,成立于1920年,于一战后取代私营铁路公司负责德国全境的铁路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Reichsbahn这一名称在二战后被东德的铁路部门所继承,一直使用到1994年才被废止。
1939年7月11日,帝国交通运输部成为德国国营铁路的直接领导部门。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国营铁路标志(左)和1935年前的帝国交通运输部标志(右)。
■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国营铁路标志,由纳粹鹰徽和缩写字母D (德意志)、R(帝国铁路)组成,这一标志有多种变体。
■1938年时从伦茨堡至柯尼斯堡的军用火车票。
在战前德国的领土兼并活动中以及战争初期,国营铁路为德军的作战行动运输了大量部队和后勤补给,同时整合了国内的小型私营铁路公司和占领区的铁路资源,形成了覆盖欧陆大部分地区的铁路运输系统,数以千计的军列满载着军人和装备奔向各条战线,由此德国国营铁路也迎来了其历史的辉煌顶点。
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历任师长简介对二战题材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点开我的名字,“文章”里有你想了解的二战德国资料,只介绍历史,不宣扬纳粹,了解历史,认清法西斯的罪恶。
“帝国师”在党卫军序列里是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之一,它也是党卫军第一个师级编制的部队,由于希特勒的偏爱,它只能把第一的番号让给“警卫旗队师”,自己屈居第二,这支部队是由国防军退役将军、“党卫军之父”保罗.豪赛尔一手打造起来的,豪赛尔理所当然成为第一任师长。
保罗.豪赛尔从该部队最初组建成立特别机动部队到团级、师级规模,一直是它的指挥官,他把国防军专业的军事技能传授给了“业余”的党卫军,并带领帝国师经历了二战前期所有的战役,让帝国师在战火中锤炼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王牌师。
1941年10月,豪赛尔负伤,离开了帝国师师长的位置,伤愈后他奉命组建了党卫军第一个军级单位党卫军装甲军。
第二任师长,威廉.比特里希,他是豪赛尔的老搭档,曾担任帝国师的团长及豪赛尔的副官,他担任帝国师师长的时间很短,到41年底因病去职,后担任过党卫军第九师师长及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军长。
第三任师长,马蒂亚斯·克林赫斯特坎普,他来自“骷髅师”第3步兵团,担任帝国师师长的时间只有三个多月,1942年4月他调任到第六“北方”山地师任师长及党卫军第10集团军司令,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当天自杀身亡。
第四任师长,格奥尔格.克普勒,他同样来自“骷髅师”,曾在骷髅师师长艾克负伤期间代理过师长,担任帝国师师长后,率领该师参加了哈尔科夫战役,1943年2月因病辞职,他死于1966年。
第五任师长,赫伯特·恩斯特·瓦赫,上任后继续指挥哈尔科夫反击战,43年3月,担任师长一个月的瓦赫受伤离职,后担任“警察师”师长,不过上任没几天就车祸身亡。
第六任师长,库特·布瑞萨克,他的军衔是旗队长(上校),短暂代理了10天帝国师师长职务,后担任过党卫军第4装甲军炮兵总指挥,1978年去世。
党卫军悍将、第二装甲军长—威廉比特里希
威廉.比特里希在党卫军的历史上,是一位参谋、指挥能力都非常优秀的军官,十年时间就从上尉晋升到上将,是从底层做起、一步步走到高级指挥官的典型代表。
比特里希生于1894年,1914年加入德国军队,后转至空军成为一名飞行员,在一战中两次负伤并获得铁十字勋章。
从一战到二战结束,比特里希一直没离开过军队,成为了一名职业军人。
1932年,他加入党卫队东部飞行中队,年底成为该中队指挥官,三级突击中队长(少尉)。
1934年加入刚刚组建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并提升为一级突击中队长(上尉)。
到1939年6月,比特里希已晋升为党卫队旗队长(上校)并担任著名将领保罗.豪塞尔的副官,参加了入侵波兰的战役。
在此后入侵苏联的战役中,比特里希表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精神,他率领“德意志”团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41年10月,豪塞尔负伤,比特里希接替他代理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师长。
比特里希与费格莱因,他俩都担任过党卫军第8“弗洛里安.盖尔”骑兵师师长。
1943年2月,比特里希担任党卫军第九“霍恩施陶芬”装甲师师长,44年6月,他成为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军长,晋升为党卫军副总指
挥(上将),在西线“市场花园”行动中重创盟军,并获得橡叶佩剑骑士勋章。
1945年5月8日,比特里希率第二装甲军在奥地利向盟军投降,在后来对纳粹战犯的审判中,比特里希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尽管是党卫军,但他既未屠杀过平民和战俘,也没有执行过希姆莱下达的种族屠杀命令,所以在1954年被无罪释放,后来他参加了党卫军老兵互助团,为战后幸存的老兵谋求相应的权益,1979年4月,比特里希病逝,终年85岁。
本文译自Michael Reynolds的Sons of The Reich: II SS Panzer Corps由于是本人的第一次翻译尝试,且英文水平和战史水平均有限,错误和遗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大大包含并不吝指出。
[ 转自铁血社区 / ]原文中的地名和人名除较常见的之外均采用英文原文。
由于本人手机拍照效果不好,加上穷学生没有扫描仪,文后所附地图暂时无法上传,不便之处还请各位原谅一:临危受命1944年3月,苏军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和德涅斯特河之间发动的一次攻势震惊了柏林。
苏军在Rowno和 Schepetowka之间打进了一个巨大的楔子,分割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
胡贝将军的第一装甲集团军越20万人和曼施坦因元帅麾下南方集团军群的一部分被包围在了Kamenez Podolsk地区。
朱可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一部通过Buczacz向西南方向它后方的德涅斯特河进攻,与此同时在南方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部队已进突进到德涅斯特河附近的Mogilev Podolcsk地区。
这一包围圈后来被称为“胡贝口袋”。
尽管没有什么战术上的好处,希特勒仍然宣布包围圈北部的提尔诺波尔为要塞区。
这意味着这一地区要抵抗到最后一人为止。
由于这一危险的态势,1944年3月24日,豪赛尔将军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受命从法国转移到东线。
为了完成这一转移,每个师每天将得到72列列车的运量。
4月2日瓦尔特·莫德尔元帅接替了曼施坦因元帅的指挥权,南方集团军群更名为北乌克兰集团军群。
同一天霍芬斯陶芬师和弗隆德斯堡师的先头部队在利沃夫下车。
在诺曼底地区的一次空袭中,弗隆德斯堡师遭到了战争中的第一次人员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转移期间,每个装甲团的第一营仍然在等待配发的76辆豹式坦克因此被留在了法国境内的Mailly-le-Camp。
同时,由于缺少四号坦克,霍芬斯陶芬师的第2装甲营只有 49辆四号坦克。
这些坦克被分为两个连,而该营的另外两个连则装备了44辆突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