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模板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3.94 KB
- 文档页数:12
病理尸检诊断报告模板-引言本次诊断报告基于对尸体进行的病理尸检所得到的结果,旨在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定。
通过病理学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背景在此提供有关病患的背景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症表现等。
方法描述如何进行病理尸检的方法和技术。
病理学观察与分析基于对尸体进行病理尸检的结果和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病变描述: 描述病变的特征、部位和范围。
2. 病理类型: 病变的类型,包括炎症、肿瘤、异常增生等。
3. 病理特征: 描述病变的细胞学特征和组织学特征,如细胞形态学异常、细胞核的异型性、组织结构紊乱等。
4. 病理分级: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诊断结果基于以上的病理学观察和分析,我们对疾病作出以下诊断结果:1. 疾病名称: 在此处列出详细的疾病名称。
2. 疾病描述: 描述疾病的特征、病理生理过程等。
3. 相关因素: 描述可能与该疾病相关的因素,如感染、遗传等。
4. 预后评估: 根据病理学观察和文献报道,对患者的预后作出评估,包括治疗方法和预后指标。
讨论在此部分,可以就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还可以根据相关文献和研究进行疾病的比较和分析。
结论本次病理尸检诊断报告表明尸体存在特定疾病,为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在此列出所引用的相关文献和研究,以支持诊断结果和讨论的依据。
-以上为病理尸检诊断报告模板的简要示例,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添加。
希望本模板能为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病理学报告模板病理学报告是对病理学检查、观察和分析的结论以及具体的诊断意见的书面表述。
为了保证病理学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化,特制定以下模板。
【报告编号】:XXXXX(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病理学报告封面】报告编号:报告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医生姓名(病理科):病理号:送检单位:【检查原因】:【送检材料】:【检查方法】:【镜下所见】:【免疫组化结果】:【病理诊断】:【诊断依据】:【讨论】:【治疗建议】:【报告人】:(签字)【报告日期】:【盖章处】:【病理学报告正文】:检查原因: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如影像学、实验室检验等),决定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评估疾病的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等。
送检材料:说明送检的具体组织或器官,包括切除标本、活检标本或涂片等。
检查方法:简要介绍病理学检查实施的技术方法和所用的染色、特殊染色等。
镜下所见:对送检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描述所见的病理变化、细胞形态等,包括病变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变范围、病变程度等。
免疫组化结果:根据检查需要,说明使用的免疫组化方法和结果,包括阳性或阴性的指标以及评价结果。
病理诊断:根据镜下所见和免疫组化结果,给出具体的病理诊断,包括疾病的名称、类型、分级、分期等。
诊断依据:从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提供的支持病理诊断的证据。
讨论:对病理诊断进行讨论,包括与临床症状的关联、与其他相关病理诊断的鉴别等。
治疗建议:根据病理诊断,提出针对患者的治疗建议或参考意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和签字。
报告日期:填写完成报告的日期。
盖章处:病理科的公章或个人印章。
【病理学报告结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以上模板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整,以满足病理学报告的具体要求。
在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意语句通顺,使用准确的术语和描述方式,整个报告排版整洁美观,以提高阅读体验。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使用,具体的病理学报告需根据具体案例和实际需求进行编写。
病理分析诊断报告概述本文档为病理分析诊断报告,针对患者的疾病病理进行详细分析和诊断。
通过对患者的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病史患者基本信息: - 姓名:XXX - 年龄:XX岁 - 性别:XX - 住院号:XXX首次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患者的病史概述,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标本信息•标本编号:XXXXXX•标本来源:患者来源于……•标本名称:XXXXX•检查方法:XXX•标本收集日期:XXXX年XX月XX日•标本收集部位:XXX标本检查结果经过病理学的观察和分析,以下是对标本的检查结果和描述:1.组织学特点:–组织结构:XXX–细胞形态:XXX–细胞排列:XXX–染色效果:XXX2.组织学变化:–细胞增生:XXX–细胞变性:XXX–细胞坏死:XXX–细胞异型:XXX3.组织学评级和分级:–XX级别:XXX–XX级别:XXX–XX级别:XXX病理诊断根据对标本的观察和分析,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对患者的病情做出以下病理诊断:1.主要诊断:XXX2.次要诊断:XXX3.其他诊断:XXX病理分析与解读对患者病理标本的分析和解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病理变化原因的探讨和研究:–组织学变化的原因:XXX–细胞变性的原因:XXX–细胞坏死的原因:XXX–细胞异型的原因:XXX2.病理诊断与临床症状的关联:–病理诊断与患者的症状的关联性:XXX–病理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性:XXX3.病理分析的临床意义和价值:–病理分析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XXX–病理分析在医学研究和科学探索中的重要性:XXX 治疗建议针对患者的病理诊断和病情,给出治疗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药物治疗:–药物名称:XXX–剂量和用法:XXX–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XXX2.手术治疗:–手术名称:XXX–适应症和禁忌证:XXX–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XXX3.其他治疗:–其他治疗方法和辅助手段:XXX–预防和康复措施:XXX结论本文档对患者的病理分析和诊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根据对标本的检查和分析,提供了准确的病理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建议。
建议给每个模板起个简短名字,以方便查找,如:胃炎,胃癌。
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
等等。
病理诊断报告模板------肾脏肿瘤(一般为大标本)1.肾积水(左/右侧)肾脏肾盂及肾盏粘膜慢性炎,大部分粘膜上皮脱失,固有膜内纤维组织增生,肾实质萎缩,肾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及大体检查所见,符合肾积水之改变。
2.肾脏良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中/下极(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后肾性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大小为× × cm,周围肾组织未见著变。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Leu7( ), EMA( )。
胶质铁染色()。
3. 肾细胞癌(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经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集合管癌,肾髓质癌,多囊性肾细胞癌,肉瘤样癌……。
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侵犯/未侵犯肾盂,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10( ), 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
胶质铁染色()。
4. 肾盂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肾盂/肾盏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Ⅰ、Ⅱ、Ⅲ级,鳞状细胞癌,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肾盂层,并侵犯/未侵犯周围肾实质,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内见/未见肿瘤,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病理学报告模板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住院号:_____送检科室:_____临床诊断:_____二、标本信息标本类型:_____ (如手术切除标本、穿刺活检标本等)标本部位:_____标本大小:_____ (长×宽×厚)固定液:_____三、肉眼观察1、描述标本的整体外观,包括颜色、质地、形状、大小等。
例如:“标本为灰白色组织一块,大小约 5×3×2cm,质地较硬,表面粗糙。
”2、如有肿物,需描述肿物的边界、包膜、切面情况等。
比如:“肿物边界不清,无明显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可见出血、坏死灶。
”3、对于多部位或多块标本,应分别描述。
四、镜下观察1、低倍镜观察描述组织的结构、细胞的分布、病变的范围等。
“低倍镜下可见肿瘤组织呈巢状分布,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2、高倍镜观察详细描述细胞的形态、大小、核的特征、细胞质的情况等。
“高倍镜下,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大深染,核仁明显,细胞质丰富,可见核分裂象。
”3、描述间质的情况,如纤维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等。
“间质内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并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五、病理诊断1、明确的诊断结果例如:“(胃窦)腺癌”2、注明肿瘤的分级、分期(如果适用)“胃窦腺癌,中分化,pT2N1M0 期”3、对于炎症、变性等非肿瘤性病变,也应给出确切的诊断。
六、免疫组化结果(如果有)列出所做的免疫组化项目及结果。
例如:“CK7(+),CK20(),Ki-67(约 50%+)”并对免疫组化结果的意义进行简要解释。
七、特殊染色结果(如果有)如 PAS 染色、银染等,同样列出项目及结果,并说明其对诊断的帮助。
八、备注1、说明取材是否充分,如有局限性应予以指出。
“本次取材仅为部分病变组织,可能对诊断的全面性有一定影响。
”2、提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补充临床信息。
“建议结合临床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外科手写病理报告模板1. 患者信息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就诊日期:
2. 临床资料
- 主述症状:
- 既往病史:
- 检查结果:
- 检查日期:
3. 手术信息
- 手术名称:
- 手术日期:
- 手术医生:
- 手术方式:
4. 检查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检查:
4.1 外观与测量结果
- 手术切除标本XXX,尺寸为XXX cm ×XXX cm ×XXX cm,重量为XXX g;
- 切除面平整,切缘清晰,无出血、坏死、穿孔等情况。
4.2 组织学特点
- 组织学检查经过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
- 组织学特点及变化:
4.3 病理诊断
- 鉴别诊断:
- 主要病理诊断:
- 次要病理诊断:
5. 讨论与意义
5.1 讨论
- 结合临床资料和组织学特点,对所见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 讨论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过程等。
5.2 意义与诊断价值
- 从治疗和预后的角度分析,病理诊断的重要性。
- 对临床治疗、预后判断以及随访提供依据。
6. 结论
根据以上所见,结合临床资料,我们做出以下结论:
- 主要病理诊断:
- 鉴别诊断:
- 预后:
7. 报告医生签名
- 名字:
- 职称:
- 医院:
- 日期:
以上为外科手写病理报告模板,将在实际报告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病理诊断报告
病理诊断报告
患者姓名:(患者姓名)
年龄/性别:(患者年龄/性别)
科室:病理科
标本类型:(标本类型)
送检医生:(送检医生姓名)
检查日期:(检查日期)
病理号:(病理号)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收到标本后,经过组织固定、切片染色及显微镜检查,现提供如下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
1.(具体病理诊断)
2.(具体病理诊断)
备注:(如有相关补充信息)
报告医生:(病理报告医生)
审核医生:(病理审核医生)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
报告编号:(报告编号)
以上病理诊断报告仅供参考,不代表最终诊断结果,具体诊断结果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医生沟通。
病理诊断模板病理诊断模板是在病理学基础上,通过对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而得出的医学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模板可以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病理诊断模板,仅供参考。
——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临床诊断:XXXXXXXXXXXXX镜下所见:1. 组织结构:组织由(细胞形态:大小、形状、核质比例、核分裂像等)的(组织结构特征:如分化程度、内部结构等)组成,组织结构紊乱,呈(不良分化/贫乏)状态。
2. 细胞形态:肿瘤细胞大小、形状、胞质量及核分裂像等特征(如多形性、异形性、巨细胞、多核细胞等特征)具有明显异常,细胞排列失去了正常组织的层级结构,呈现为(腺泡、实性、混合型等)类型。
3. 癌细胞浸润深度及周围组织侵润范围:癌细胞浸润深度为(某一润深度)mm,癌细胞(未/已)浸润(某个器官/tumor stroma/lymphovascular invasion等组织结构),肿瘤周围(未/已)有周围结构受到浸润的趋势。
4. 组织特异性:肿瘤细胞的组织特异性(如分泌物、染色体、免疫组化等特征)表现为(某种特异性)。
免疫组化染色:使用(抗体名)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染色强度),表明此肿瘤是(某种类型)。
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使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发现该肿瘤出现了(基因/染色体/mutation 等)异常。
总结:此肿瘤为(癌症类型),(肿瘤浸润的深度及侵犯范围),并有(某种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异常结果),综合上述情况,诊断为(癌症诊断结果)。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临床判断,本诊断意义重大,正确认识和应用可用于指导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病理诊断报告模板------肾脏肿瘤(一般为大标本)1.肾积水(左/右侧)肾脏肾盂及肾盏粘膜慢性炎,大部分粘膜上皮脱失,固有膜内纤维组织增生,肾实质萎缩,肾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及大体检查所见,符合肾积水之改变。
2.肾脏良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中/下极(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后肾性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大小为× × cm,周围肾组织未见著变。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Leu7( ), EMA( )。
胶质铁染色()。
3. 肾细胞癌(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经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集合管癌,肾髓质癌,多囊性肾细胞癌,肉瘤样癌……。
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侵犯/未侵犯肾盂,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10( ), 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
胶质铁染色()。
4. 肾盂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肾盂/肾盏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Ⅰ、Ⅱ、Ⅲ级,鳞状细胞癌,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肾盂层,并侵犯/未侵犯周围肾实质,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内见/未见肿瘤,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5. 其余肾脏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母细胞瘤,多囊肾瘤,透明细胞肉瘤,恶性横纹肌样瘤,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侵犯/未侵犯肾盂,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病理报告明确诊断一、患者信息•姓名:XXX•性别:男•年龄:XX岁•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临床病史患者主诉为XXX,症状XXX,就诊时已经持续XX天。
患者过去无明显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家族无明显遗传疾病。
三、病理检查结果1. 标本来源病理标本来源:XXX2. 活体组织标本外观标本来源于XXX部位,外观呈现XXX3. 组织学特征组织学观察发现XXX,经过显微镜下观察,出现以下病变特征:1.特征一:描述特征一,包括炎症反应、细胞改变等。
2.特征二:描述特征二,包括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
3.特征三:描述特征三,包括异常细胞增生、组织结构改变等。
4. 免疫组化染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如下:•标记1:结果描述1•标记2:结果描述2•标记3:结果描述3根据以上病理检查结果,得出明确诊断如下。
四、诊断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病史和病理检查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的诊断结果为:XXX疾病(完整疾病名称)病理分级病理分级:XX级诊断依据1.根据组织学特征特点,与已知疾病进行比对分析。
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XXX疾病具有一致性。
3.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症状,综合判断得出最后诊断结果。
五、治疗建议根据诊断结果,提出以下治疗建议:1.建议患者进行XXX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
2.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以监测疾病进展情况。
3.患者需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调整、锻炼等。
六、病情预后根据目前的病理检查结果和诊断,病情预后如下:1.如果及时接受合理有效的治疗,病情预后较好,可以达到完全治愈或病情缓解。
2.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长期进行治疗,并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3.对于病情预后较差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治疗。
七、后续随访根据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患者将进行后续随访,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定期随访的目的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病理诊断报告模板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病理诊断报告模板。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并且可能需要根据特定的病理情况和机构的要求进行修改。
病理诊断报告
患者信息:
* 姓名:[患者姓名]
* 性别:[患者性别]
* 年龄:[患者年龄]
* 病历号:[患者病历号]
送检医生:[送检医生姓名]
送检科室:[送检科室名称]
标本信息:
* 标本类型:[例如:组织、细胞、体液等]
* 标本来源:[例如:肺、胃、肝等器官或组织]
* 标本数量:[描述数量]
* 接收日期:[接收标本的日期]
病理诊断:
1. 巨检描述:[对标本的大体形态、颜色、大小、质地等进行描述]
2. 镜检描述:[对标本在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排列、异型性、浸润情况等进行详细描述]
3. 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结果:[如有进行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列出相关结果]
4. 分子病理检测结果:[如有进行分子病理检测,列出相关结果]
病理诊断结论:
* 诊断名称:[明确诊断名称,如“肺癌”、“乳腺癌”等]
* 诊断依据:[列出支持诊断的依据,如镜检发现、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结果等]
* 分级/分期:[如适用,给出肿瘤的分级/分期信息]
* 预后评估:[如适用,给出预后评估信息]
建议:
* 治疗建议:[如有治疗建议,明确列出]
* 随访建议:[如有随访建议,明确列出]
* 其他建议:[如有其他建议,明确列出]
报告医师:[报告医师签名]
报告日期:[报告完成日期]
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格式可能因医院或实验室而异。
在实际应用中,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术后病理报告模板
背景
病理报告是医生给出诊断、判断病情和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术后病理报告是在手术结束后,经过病理学的专门检查和处理以后,对病人的病理情况、组织的特点和变化所做出的书面报告。
术后病理报告是临床医生评估手术结果的重要依据,是评估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病理报告的结果来指导手术后的治疗和康复。
病理报告模板
病例信息
1.患者姓名:
2.性别:
3.年龄:
4.住院号:
5.医院名称:
病理送检信息
1.病理标本名称:
2.标本部位:
3.标本大小:
4.采样部位:
5.送检医生:
镜下所见
1.炎症:
2.组织坏死:
3.组织增生:
4.细胞形态:
5.血管病变:
6.细胞排列方式:
7.相对细胞数量:
8.其他特殊情况:
病理诊断
1.诊断名称:
2.相关病理学资料:
3.病理分级:
4.是否有分化:
5.癌细胞浸润范围:
注意事项
1.病理学常规染色:
2.其他特殊染色:
3.病理学分析结果:
4.病理学评价:
5.附加信息说明:
结论
术后病理报告是临床诊疗和治疗的关键指南,医生需要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术后病理报告应包括:病例信息、病理送检信息、镜下所见、病理诊断和注意事项。
上述内容是术后病理报告的基本要素,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希望这份模板可以帮助医生们准确地评估和治疗患者的病情。
第一章病理学诊断第一节肿瘤的病理学基础一、肿瘤的一般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长期相互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因基因表达调控异常而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变异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组织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肿瘤是机体变异细胞的过度增生,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与生理状态下的增生以及炎症和修复时的增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②肿瘤组织的生长与机体不协调,往往不受机体的正常调控,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③肿瘤组织生长旺盛,即使在致瘤因素去除以后,仍具有无限制性生长的能力。
由于肿瘤由不同的瘤细胞克隆所组成,使得恶性肿瘤在核型、DNA含量、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标志物、组织结构、细胞功能、对治疗的反应以及生物学行为上等很多方面均具有异质性(heterogeneity),这种异质性不仅表现在不同肿瘤或不同个体的同一类型肿瘤内,而且还可以表现在同一患者的同一种肿瘤内,例如肺小细胞癌内可以含有分化较好的鳞状细胞癌或腺癌成分,双相型滑膜肉瘤中可见到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两种成分,癌肉瘤中同时含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等。
二、肿瘤的发展阶段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当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扩增时,将导致基因表达调控失常,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转化为瘤细胞。
在恶性肿瘤形成之前,局部组织出现的形态改变,称为先兆或前躯,通常包括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前者是组织学概念,后者是临床概念。
随着疾病的发展,有些癌前病变会进展为上皮内瘤变,最终发展成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癌。
肿瘤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癌前病变指凡有可能发展为癌的病变,常见的癌前病变包括粘膜白斑、慢性萎缩性胃炎、乳腺纤维囊性病、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结节性肝硬化和未降睾丸等。
②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以往称为异型增生(dysplasia)、不典型性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或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医生病理诊断报告患者信息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XX岁住院号: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病理诊断临床诊断:XXXX病理号:XXXX送检医生:XXX 科室:XXXXX检查部位:XXXXX临床资料:患者XXX,男性,XX岁,因XXXXX症状于XXXXX日入院。
查体发现XXXXX,伴XXXXX等。
根据临床表现,怀疑为XXXXX疾病,需行病理诊断以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方案。
镜检所见:组织标本形态学特点如下:一、组织形态学特点:1. 组织形态学特点一:(根据具体疾病所表现的特点进行描述,如细胞形态学,组织结构,肿瘤形态学特征等)2. 组织形态学特点二:(根据具体疾病所表现的特点进行描述,如细胞形态学,组织结构,肿瘤形态学特征等)...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如果适用):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 项目一:(如针对某种抗原或特异抗体的染色结果)2. 项目二:(如针对某种抗原或特异抗体的染色结果)...病理诊断:根据上述所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综合考虑临床资料,结合相关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最终做出以下病理诊断:1. 主要诊断:(例如肿瘤种类、疾病名称等)2. 次要诊断(如果有):(如病变分级、病变分期等)...诊断意见与讨论: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提供以下诊断意见与讨论:1. 对病变的解剖病理学及组织形态学特征的评价与分析;2. 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建议;3. 针对病因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讨论;4. 对疾病进展、预后的评估与预测。
总结:根据以上所述病理检查结果与临床病史,最终病理诊断为XXXX。
该诊断对于进一步明确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附:组织标本镜下照片或其他必要的辅助材料。
以上报告仅供临床医生参考,最终诊断及治疗方案需结合临床医生的判断与决策。
病理科主任签名: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TRGChirieac分级标准,进行如下等级划分:TRG 1,无肿瘤残留;TRG 2,肿瘤残留与间质纤维增生比例介于1%~10%;TRG 3,肿瘤残留与间质纤维增生比例介于11%~50%;TRG 4,肿瘤残留与间质比例大于50%。
腺癌右肺上叶(切除):- 腺癌,以腺泡状及实性型生长方式为主,大小2×1.5×1.5cm;- 未累及脏层胸膜;- 未见脉管癌栓;- 淋巴结未见癌转移(2R0/3,2R+4R0/4,4R0/5,第7组0/5,第7组0/2,第10组0/1,第11组0/2,12上叶0/2,12上叶0/4,13前段0/3,13后段0/1,13尖段0/2);- 支气管断端未见癌;- 肿瘤病理分期:pT1aN0。
肺癌评效:Chirieac分级标准,进行如下等级划分:TRG 1,无肿瘤残留;TRG 2,肿瘤残留与间质纤维增生比例介于1%~10%;TRG 3,肿瘤残留与间质纤维增生比例介于11%~50%;TRG 4,肿瘤残留与间质比例大于50%。
宫颈癌根治:(全子宫-切除)- 宫颈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大小3.5×3×1cm;- 癌浸润最深处约 1.0cm,此处宫颈间质厚度约 1.2cm(大于1/2间质厚度);- 癌累及子宫体下段;- 可见脉管癌栓;- 增殖期子宫内膜;- 双侧主、圆、骶韧带断端未见癌;- 双侧宫旁未见癌;- 阴道残端未见癌;- 双侧输卵管未见特殊;- 淋巴结见癌转移(左侧髂内闭孔2/3,右侧髂内闭孔2/5,右侧髂总髂外4/4,子宫右旁0/1,腹主动脉右旁0/1,左侧腹股沟深0/0,右侧腹股沟深0/1,左侧髂总髂外0/1);- 肿瘤病理学分级:T2a1N1。
子宫内膜癌:1. 全子宫(切除):(FIGO: 1级),大小2×1.5×0.3cm; - 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 浸润最深处肿瘤厚0.55cm,该处肌壁厚2.4cm(浸润肌层厚度<1/2肌层厚度);- 子宫下段及宫颈未见癌累及;- 双侧主、圆、骶韧带及双侧宫旁组织均未见癌累及;- 未见脉管癌栓;- 慢性宫颈炎;- 肿瘤病理分期:pT1aN02.左附件(切除):- 输卵管及卵巢未见特殊。
病理诊断总结报告病理诊断总结报告病例名称:XXX患者肺癌病理诊断总结患者基本信息:XXX,男性,65岁,既往有吸烟史,近期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等呼吸道症状,进行胸部CT检查后发现肺部肿块,于XX年XX月入院。
临床病情:患者入院后,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CT显示右上肺叶高密度阴影,可疑恶性肿瘤。
经内科医生评估后决定进行肺活检。
病理检查及结果:1. 肺活检标本:右上肺叶组织标本2. 外观:标本为灰白色实体组织,局部可见破坏区域3. 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呈现不规则腺体结构,有明显的核分裂象4.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TTF-1和CK7,阴性表达P40和CK5/6诊断结果及讨论:根据上述病理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本次病理诊断结果为右上肺叶腺癌。
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之一,该病理类型占据肺癌总例数的40%以上。
其特征是细胞内含有黏液颗粒,呈腺体的形态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TF-1和CK7阳性表达,而P40和CK5/6阴性表达,进一步支持了腺癌的诊断。
肺腺癌的高发因素包括吸烟、空气中的污染物、工业毒物等。
临床表现与本例一致,患者有吸烟史且出现呼吸道症状,结合肺CT发现的肿块,进一步提示了肺癌的可能性。
对于肺腺癌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的临床分期,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或综合治疗等措施。
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肿瘤的分期和类型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结:本例病理诊断结果为右上肺叶腺癌,关联临床病情表明患者存在肺癌可能性。
根据诊断结果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此外,对于患者来说,也需要加强对吸烟等患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和改变生活方式,以减少复发和进展的风险。
参考文献:1. Travis WD, Brambilla E, Burke AP, 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Lung, Pleura, Thymus and Heart. Ly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5.2. Ali MS, Yao ZH. Pathology and Genomics of Lung Cancer. 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6 Dec;37(6):752-764.。
会诊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HE切片X 1张,病理号206311。
会诊意见:“直肠”粘膜内见成片异型细胞浸润,考虑恶性肿瘤;建议做免疫组化染色进步诊断。
1 .宫颈鳞状细胞癌II 级(肿物2X 1.4X 0.6cm 大小),浸润到宫颈间质内1/3 间质;肌层内未见癌栓,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髂总(0/0);髂外(0/1);腹股沟(0/5);髂内(0/2);闭孔(0/4);(右)髂总(0/1 );髂外(0/1 );腹股沟(0/3);髂内(0/3);闭孔(0/1 );2.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3.双输卵管慢性炎。
4.双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1.宫颈外生浸润型乳头状粘液腺癌(中分化),浸润到宫颈间质外1/3 肌层;伴鳞状上皮灶性原位癌累腺。
肌层内未见癌栓。
肿物3X 2.8X 2.5cm 大小。
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
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瘤:(左)髂总(0/0);髂外(0/1 );腹股沟(0/2);髂内(0/1 );闭孔(0/6);(右)髂总(0/1);髂外(0/2);腹股沟(0/1);髂内(0/1);闭孔(0/10);2.增生期子宫内膜图像。
3.宫肌小型平滑肌瘤。
4.慢性宫颈炎。
5.双输卵管慢性炎伴伞端小囊肿。
6.右卵巢小型滤泡囊肿。
左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1 .宫颈鳞状细胞癌II 级(肿物2X 1.4X 0.6cm 大小),浸润到宫颈间质内1/3 间质;肌层内未见癌栓,双侧子宫动静脉未见癌栓,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髂总(0/0);髂外(0/1);腹股沟(0/5);髂内(0/2);闭孔(0/4);(右)髂总(0/1 );髂外(0/1 );腹股沟(0/3);髂内(0/3);闭孔(0/1 );2.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3.双输卵管慢性炎。
4.双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食管)鳞状细胞癌。
食管鳞状上皮原位癌伴上皮下固)有层浸润(粘膜病变范围1.9*0.6cm)两切缘未见癌浸润;贲门、胃左、食管旁、隆突、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0/4、0/1、0/6、0/4)。
ASU-US建议做阴道镜检查。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
不能明确意义的上皮内瘤变,建议做阴道镜检查。
残端涂片: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
残端涂片:鳞状细胞萎缩;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
血性心包液涂片:见可疑癌细胞。
胸液涂片:见少许淋巴细胞、红细胞。
未见癌细胞。
胸液涂片x 3次:见淋巴细胞,少许红细胞。
未见癌细胞。
痰涂片x 3次:未见癌细胞。
①②③XX 3次VMikulicz 病前列腺癌细胞:AR(+++);ER(-)。
()乳腺癌细胞:1.ER ();PR();2.Her-II ();3.Ki-67 % ();4.P53();5.Top-II % ();6.VEGF-C ()。
()乳腺癌细胞:1.ER ();PR();2.C-erbB-2 ()。
食管癌细胞:1.EGFR();2.VEGF-C ();3.C-erbB-2 ();4.Ki-67 % ();5.P53();6.Sur();7.E-cad();8.VEGFR3 ();9.微淋巴管密度/HPF;10.GasR()。
1.宫颈管低度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浸润浅基层;阴道残端、左、右主、骶韧带未见肿瘤浸润,所送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瘤:(左)髂总(0/0);髂外(0/1);腹股沟(0/2);髂内(0/4);闭孔(0/8);(右)髂总(0/4);髂外(0/1);腹股沟(0/5);髂内(0/0);闭孔(0/3);2.增殖期子宫内膜图像,宫肌小型平滑肌瘤一个;3.慢性宫颈炎;4.双卵巢和双输卵管未见肿瘤;5.洗涤液未见肿瘤细胞。
阴道切缘、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浸润,所送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髂总(0/3);髂外(0/5);腹股沟(0/3);髂内(0/2);闭孔(0/2);(右)髂总(0/3);髂外(0/2);腹股沟(0/4);髂内(0/0);闭孔(0/5);萎缩性子宫内膜,宫肌未见肌瘤;双附件未见癌。
贲门癌细胞:C-erbB-II ()。
淋巴结共2 枚经CK、EMA 免疫组化染色后未见微转移癌。
宫颈外生型1•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分化),肿物4X 3X 1.7cm大小,浸润浅肌层;宫颈管未见癌浸润, 所送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髂总(0/1);髂外(0/1 );腹股沟(0/5);髂内(0/3);闭孔(0/5);(右)髂总(0/4);髂外(0/3);腹股沟(0/1);髂内(0/0);闭孔(0/2);2.子宫腺肌症,肌间小型平滑肌瘤;3.左卵巢和输卵管未见癌;4.洗涤液未见癌细胞。
1 .子宫外生萎缩型鳞状细胞癌II 级伴轻度化疗后反应(肿物3.5X2.7X1.5cm 大小),浸润到深肌层;阴道残端、左、右主、骶韧带未见癌浸润,所送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左)髂总(0/6);髂外(0/6);腹股沟(0/6);髂内(0/2);闭孔(0/4);(右)髂总(0/2);髂外(0/3);腹股沟(0/4);髂内(0/6);闭孔(0/4);2.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肌多发性平滑肌瘤,米粒-2.5cm 大小;3.双附件未见明显病变。
胃腺癌细胞:Her-II (-)。
(肿物5X5X1 cm)食管髓质型鳞状细胞癌I 级(肿物4X 3X1.7cm 大小),浸润到外膜层,两切缘未见癌浸润,胃左、隆突下淋巴结可见转移癌(2/8、1 /1 0 ),食管、贲门、肝总动脉旁、腹腔干、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 、0/2、0/2、0/2、0/3 )。
贲门溃疡型中分化管状腺癌(肿物7X 6.5X 1.5cm 大小),浸润到浆膜层,两切缘未见癌浸润,食管旁、贲门、胃左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0/2、0/4)。
宫颈鳞状上皮细胞:HPVpan (-)。
左左前、左中前、左中中、左中后、右右前、右中前、右中中、右中后免疫组化:ER();PR();Her-2();Ki-67 20%();P53();VEGF-C();TOP n 3%()。
(胰尾部)胰腺腺癌。
贲门溃疡型中分化腺癌(肿物7X 4X 1.5cm大小),浸润到浆膜外纤维脂肪组织,并见神经侵犯,两切缘未见癌。
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食管旁( 0/1);胃左( 10/10)。
免疫组化:CA199(+) CK5/18 (+) CK20(-) CDX-2(-) VILLIN(-) TTF-1(-) CA125(-) Ki67 60%(+)(扁桃体)富于T 细胞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伴表面坏死。
免疫组化:CD20(+) Pax-5(+) mum-1(+) CD3(-) CD45RO(-) Cyclind1(-) Bcl-2(+) Tdt(-) CD138(-)Ki67 60%(+)。
宫颈锥切标本,内径长2cm,外径长6cm,高2.5cm,厚0.6cm,1-12点连续取材切片,仅2、7 点处见鳞状上皮CINII-III 级,未见累腺,其他各点慢性炎未见鳞状上皮CIN 及累腺残留,基底切缘未见CIN 累腺。
胃窦部隆起型低分化腺癌,肿物7X 3.5 X 2cm大小,浸润到浆膜层外纤维组织,两切缘未见癌浸润。
系膜、VI 组淋巴结可见转移癌( 1/1 8/8),胃左淋巴结未见( 0/0)。
(肺内)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Syn(+) ;CD56(+) ;TTF-1 (+) ;CgA(+) ;CK7(-) ;CK14(-) ;CK5/6(-) ;P63(-) 免疫组化:Des(+);SMA(+);CD99(+/-);cd10(-);CK(-);Ki-67 < 2% (+)。
1 、(左)乳腺导管非典型乳头状瘤,部分导管上皮增生活跃,有恶变倾向,建议密切随访观察。
免疫组化:CK5/6(+) ;Actin(+/-);P63(+);P53(+);Ki-67 5%(+) 。
2、(右)乳腺粘液癌,乳腺导管内癌;乳腺纤维腺瘤。
皮肤组织未见癌浸润。
免疫组化:ER(+++);PR(+++);AR(-);Her-II(+++);P53(+++);Top-II 30%(+);Ki-67 50% ( +)。
(鼻咽)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鼻型。
免疫组化:CD20(-);CD3(+);CD43(+);CD56(+);CK(-);Ki-67 60% (+)。
鼻咽)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胃体小弯侧,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级高(肿物7X 4X 3cm大小)。
核分裂<5/50 HFP.向下浸润到浆膜层,向上浸润到粘膜面并见溃烂和溃疡形成。
两切缘未见癌浸润。
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胃左(0/7),幽门下(0/5),肝总(0/4),腹腔动脉(0/3)。
唇腺两枚,脂肪容积30-40% ,小叶腺泡存在,导管扩张,导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大于 3 个病灶,可符合唇腺重度慢性炎症(静止期后再发急性改变)。
唇腺两枚,小叶腺泡结构存在,部分腺泡萎缩间质纤维小血管增生,导管扩张,腺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大于2 个病灶,可符合唇腺慢性炎症中期中度活动性改变。
唇腺三枚,体积缩小,腺泡减少,间质纤维小血管增生,脂肪容积40%,并见淋巴细胞散在浸润。
符合唇腺慢性炎症中晚期纤维化改变。
小叶腺泡结构存在,部分腺泡萎缩间质纤维小血管增生,导管扩张,腺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大于2 个病灶,可符合唇腺慢性炎症中期中度活动性改变宫颈锥切标本:内径长3cm,外径长6cm,高2cm,厚0.6cm。
1-12 点全部取材切片:1,2,6,7,8,9,10,11 点均见鳞状上皮原位癌累及腺体,最深处达4mm,其余各点3,4,5,12 点未见CIN 。
宫颈锥切标本:内径长2cm,外径长4.5cm,高2.1cm,厚0.6cm。
1-12点全部取材切片:3点见鳞状上皮CIN III级累及腺体,宽1mm,深1mm,其余各点未见CIN,上下切缘未见CIN。
Leep 术后全宫+双输卵管切除标本:1-12 点全部取材切片:2 点见鳞状上皮CIN 累腺残留,6点见鳞状上皮CIN I 级,9点见鳞状上皮扁平疣状增生,其余各点未见CIN;增生期子宫内膜,宫肌未见肌瘤,双输卵管慢性炎。
1.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0.5-4cm);2.增生期子宫内膜图像;3.慢性宫颈炎伴糜烂及息肉形成;4.左卵巢和双输卵管未见明显病变。
1.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直径1-4cm 大小);2.萎缩性子宫内膜;3.宫颈慢性炎,未见CIN 残留;4.双输卵管慢性炎;5.左卵巢小型浆液性囊肿,右卵巢未见明显病变。
外阴淋巴结右侧腹股沟深淋巴结(0/2);左侧腹股沟浅淋巴结(0/6);右侧腹股沟浅淋巴结(0/5)1•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一堆14 X 17X 3cm大小);2.分泌期子宫内膜,慢性宫颈炎伴腺体粘液潴留扩张;3•双输卵管慢性炎;4•左卵巢黄体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