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智力小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数学小故事100篇一、数字的起源故事。
1.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计数。
最初,人们只会用自己的手指或者身边的小石子来表示数量。
出去打猎,打到一只猎物,就放一颗小石子。
慢慢地,人们发现单纯依靠这些简单的方式不能满足复杂的计数需求。
于是,各个地区的人们开始创造自己的计数符号。
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表示数字,他们的1像一根小棍,10像一个弯曲的东西。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阿拉伯数字简单又方便,0 - 9这十个数字就可以组合出无数的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数学计算。
2. 在古代罗马,数字的表示很有趣。
罗马数字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 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
罗马数字的计数规则比较复杂,比如写4的时候,不是用“IIII”,而是用“IV”,表示5 - 1,写9的时候是“IX”,表示10 - 1。
这种计数方式在当时的建筑、贸易等方面都有应用,现在我们还能在一些大钟的表盘上或者古老的建筑上看到罗马数字的身影。
二、小数的故事。
3. 从前有个小商贩,他卖布。
有一天,一个顾客来买布,顾客说:“我要1米布,但是你能不能把这1米布平均分成10份,我只要其中的3份。
”小商贩很为难,因为他平时只知道卖整米的布。
这时候,数学中的小数就派上用场了。
我们可以把1米看作是1.0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米,那么顾客要的3份就是0.3米。
小数的出现让人们在测量和分配的时候更加精确。
4. 一位数学家在研究圆周率的时候,发现如果只使用整数或者分数,很难准确地表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约等于3.14159。
如果没有小数的概念,人们在计算与圆相关的问题时,比如计算圆的面积(S = πr²)或者圆柱的体积(V = πr²h)就会非常困难。
小数的发展让数学在几何、物理等很多领域的计算更加准确。
《数学趣味小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个好玩的数学故事。
有一天,小兔子去买胡萝卜。
胡萝卜 3 元一根,小兔子想买5 根。
它拿出小钱包,数了数里面的钱,刚好15 元。
小兔子高兴地买到了胡萝卜。
还有一次,小猴子分桃子。
它有12 个桃子,要分给 4 个小伙伴,每个小伙伴能分到3 个桃子呢。
数学是不是很有趣呀?
《数学趣味小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听故事。
小熊开了一家糖果店。
巧克力 5 角一块,棒棒糖 1 元一根。
小松鼠来买了2 块巧克力和3 根棒棒糖,小熊很快就算出了一共要4 元钱。
小猫过生日,它准备了一个大蛋糕。
要把蛋糕平均分成8 块,来参加生日会的有7 个小伙伴,还多出来 1 块蛋糕,小猫自己吃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哟!
《数学趣味小故事》
小朋友,再听我讲数学故事。
小鸭子们排队游泳。
从前往后数,小黄鸭排在第 5 个,从后往前数,排在第4 个。
那这一排一共有8 只小鸭子。
小猪盖房子,它需要10 根木头。
第一天搬了 3 根,第二天搬了 4 根,第三天再搬3 根就够啦。
数学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自五年级数学故事25篇数学小故事箭1昨日晚上我去给弟弟买贴画儿,买了8张贴画儿,我买了一张铠甲勇士的拼图,贴画儿每张1元共8元,拼图3元,一共8+3-11元,我给老板搞了搞价钱,便宜了1元,给了老板10元钱。
我和妈妈开开心心地回家了数学小故事篇2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
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一样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一样,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
根据这一道理,就能够决定皇冠是否掺假数学小故事篇3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数学小故事4卖钢琴的厂家有20台钢琴。
一天,来了4个小朋友他们都抢这要这20台钢琴。
只有亚亚一个人突然平静了下来,说:“我们能够分一分呀!”卖钢琴的阿姨说:“对呀,我怎样没想到。
”之后星星说:"那我们怎样分呢?”谁能回答星星的问题,亚亚说。
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说:“我能回答,20除以4-5。
所以我们每人能分到5台钢琴了。
”亚亚、星星和阿姨,说:“太棒了数学小故事5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僵略恺撒指定历法。
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
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目份,为了减少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数学小故事篇6群猴子在并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并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并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齐把帽子捞上来的数学小故事篇7一只蜗牛不留意掉进了一只枯并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讨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擅到那里只能在那里生活了。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它们或许并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妙。
今天,就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数学的一些小故事吧。
故事一,小猫捉老鼠。
从前,有一只聪明的小猫,它总是能够轻松地捉到老鼠。
有一天,它捉到了一只老鼠,但老鼠却对它说,“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一个数学的秘密。
”小猫很好奇,便放了老鼠。
老鼠告诉小猫,“在数学中,1加1等于2,这是一个不变的定律。
”小猫听了很高兴,因为它学会了一个新的数学知识。
故事二,数学童话。
从前,有一个数学王国,里面住着许多数字和运算符号,它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有一天,加号和减号发生了争吵,它们互相指责对方不重要。
乘号和除号赶紧上前劝解,告诉它们每个运算符号在数学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没有谁比谁更重要。
最后,它们和好如初,继续快乐地生活在数学王国里。
故事三,数学的魔力。
有一位数学家,他深信数学有着无穷的魔力。
有一次,他对着一块黑板默默地计算,突然,他解开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
这个难题原来困扰着许多数学家,但在这位数学家的努力下,最终被解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的魔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肯用心去探索,就能发现数学的奥秘。
故事四,数学的趣味。
有一位老师,他总是用有趣的方式教授数学知识。
他会用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反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许多数学知识。
这些小故事或许只是虚构的,但它们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妙,让我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它充满了趣味和挑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发现数学的美丽吧!。
数学小故事五年级(精选35篇)数学小故事五年级故事是汉语词汇,意思是旧事、旧业、先例、典故等涵义。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小故事五年级(精选35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小故事五年级1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
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
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
他面带微笑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
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数学小故事五年级2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小故事五年级3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听您夫人说,今天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
”吴文俊仿佛听了一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噢,是吗?我倒忘了。
数学故事(共五则)第一篇:数学故事小熊卖鱼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八戒吃了几个山桃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
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
五年级数学知识小故事趣味阅读1.猴子买桃在美丽的森林公园里,住着花狐狸和一群猴子。
这天,天气炎热,花狐狸大声地叫着:“买桃啰,买桃啰,每千克4.5元,便宜又新鲜的水蜜桃。
”听到叫卖声,猴子们都大声嚷嚷着:“我们要买,我们要买。
”花狐狸给猴子称了一大袋,说:“给,12.5千克,一共562.5元。
”“怎么这么贵?”大家疑惑地看着花狐狸。
花狐狸一脸诚恳,指着称头头是道的解释着:“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要算一共多少元,得把苹果的单价4.5元与数量12.5千克相乘。
”众猴一听,频频点头,分析得有道理。
花狐狸又在地上写出了乘法竖式,说:“12.5×4.5先不看小数点,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先算出125×45的积是5625。
因为这两个因数中都只有一位小数,所以积就有一位小数,结果不就是562.5吗?”猴王觉得花狐狸说得很有道理,正准备付钱。
“慢着!”这时,一只无尾猴跳到花狐狸面前,指着他写的乘法竖式说:“你们看,竖式中每个因数各有一位小数,用整数算出积的小数点应该向左移动两位,正确的结果是56.25元。
”“啊呀,我想起来了!”猴王对大伙说道:“山羊老师教过我们一句顺口溜,‘齐加减,乘看共,除法先移动’来计算小数的加减乘除。
‘乘看共’指的是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要有几位小数。
这里因数12.5和4.5共有两位小数,积应该是两位小数才对。
”“没错,是56.25元!”众猴恍然大悟。
“哦,是的,我把小数点点错了。
”花狐狸见已败露,只好拿着56.25元,悻悻地离开了。
智慧树爷爷:小数乘法计算三步骤是:(1)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向左移几位,点上小数点;(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试一试:用竖式计算:7.2×3.8 58.8 ×2.06 4.35×0.732.小袋鼠的生日礼物今天是小袋鼠的生日,他邀请大伙参加他的生日宴会。
数学趣味小故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常常被视为一种枯燥乏味的学科。
但实际上,数学也可以充满趣味和乐趣,尤其是当我们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理解数学原理时,会发现数学并不那么难以理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些有关数学的趣味小故事吧!故事一,数学家的猜想。
有一位数学家,他非常喜欢研究数学问题。
有一天,他提出了一个猜想,任意大于1的自然数,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最终都能够变成1。
这个猜想被称为“角谷猜想”。
他通过计算和推理,发现这个猜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成立的,但却无法证明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这个猜想成为了一个数学难题,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中有很多未解之谜,而数学家们正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来解开这些谜题。
故事二,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在古代,有一位数学家和艺术家,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几何图形——“黄金分割”。
他发现,将一个正方形按照一定的比例切割,可以得到一个特殊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例恰好是一个神秘的数字——黄金比例。
这个比例被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之一,被广泛运用在建筑、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领域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存在于抽象的理论中,也可以与艺术结合,产生出美妙的艺术作品。
故事三,数学与游戏的趣味结合。
在一场数学游戏中,有两位玩家,他们需要依次报出数字,但是有一些特殊的规则,1. 从1开始报数;2. 如果数字包含7或者是7的倍数,则需要说“buzz”;3. 如果数字包含3或者是3的倍数,则需要说“fizz”;4. 如果数字同时满足规则2和规则3,则需要说“fizzbuzz”。
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玩家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判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与游戏结合,让学习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通过这些有趣的小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数学原理,还可以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故事,对数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最新版4篇】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___序言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了4篇《数学文化小故事五年级》,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4篇)《数学文化小故事五年级》篇1数学文化小故事:聪明的曹冲在古代中国,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叫曹冲。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却非常善于运用数学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有一天,曹操(曹冲的父亲)得到了一只非常珍贵的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的体重。
然而,当时的秤无法称出这么大的重量,这可怎么办呢?曹冲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先让士兵将大象牵到河边,用秤称出一些石头的重量,然后让石头装在大象身上,再称出石头和大象的总重量。
最后,曹冲用总重量减去石头的重量,就求出了大象的体重。
曹操对曹冲的聪明才智大加赞赏,从此对他的宠爱更胜从前。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数学智慧,就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数学文化小故事五年级》篇2数学文化小故事:聪明的曹冲在古代中国,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叫曹冲。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十分喜爱数学,经常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有一天,曹操(曹冲的父亲)得到了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的体重。
然而,当时的秤无法称出这么大的重量,这可怎么办呢?曹操的部下们都感到十分苦恼,纷纷献计献策,但都无济于事。
就在这时,曹冲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跑到曹操面前,说:“父亲,我有一个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体重。
”曹操听了,非常高兴,忙问:“快说,快说,什么办法?”曹冲解释道:“我们可以先将大象赶到船上,记下船在水中的深度。
然后,我们再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一直加石头,直到船沉到与大象在船上的深度相同。
这时,我们就可以称出这些石头的重量,这些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体重。
数学小故事字五年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它就像一个神奇的精灵,隐藏在每一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鸡兔同笼”的。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把鸡和兔子关在了一个笼子里。
笼子里一共有 35 个头,94 只脚。
那么,笼子里到底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呢?这可难倒了不少小朋友。
我们可以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那么每只鸡有 2 只脚,35 只鸡就应该有 70 只脚。
但是题目中说一共有 94 只脚,多出来的脚就是兔子的。
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 2 只脚,所以多出来的 24 只脚就是 12 只兔子多出来的。
这样就能算出兔子有12 只,鸡有 23 只。
是不是很有趣呢?再来讲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故事。
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铅笔,价格是 1 元 5 角。
他给了售货员 5 元钱,售货员应该找给他多少钱呢?这对于我们五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可不难哦。
我们先把 5 元换算成 50 角,1 元 5 角就是 15 角。
然后用 50 角减去15 角,就得到应该找的 35 角,也就是 3 元 5 角。
还有一个“分糖果”的故事。
老师拿来了 60 颗糖果要分给班上的 15 个同学。
如果要平均分,每个同学能得到几颗糖果呢?这就需要用到除法啦,我们用 60 除以 15,得到每个同学能分到 4颗糖果。
接下来是“行程问题”的故事。
小王和小李同时从学校出发去图书馆,小王每分钟走 80 米,小李每分钟走 60 米。
经过 20 分钟,小王到达了图书馆,那么小李距离图书馆还有多远呢?小王 20 分钟走的路程是 80×20 = 1600 米,这也是学校到图书馆的距离。
小李 20 分钟走的路程是 60×20 = 1200 米,所以小李距离图书馆还有 1600 1200 = 400 米。
再说说“面积计算”的故事。
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是 12 米,宽是 8 米。
数学趣味故事五年级•数学趣味故事五年级•* 《奇妙的糖果商店》:小明去了一家神奇的糖果商店,商店里的糖果价格都和数字的奇偶性有关,探索过程中小明学到了很多关于奇偶数的有趣知识。
•* 《数字王国的冒险》:小数和整数生活在数字王国,它们有自己的城堡和国王。
一天,小数决定冒险探索整数的领域,带来了一场有趣的数字冒险。
•* 《神奇的九九乘法表》:小明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九九乘法表,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规律,通过学习表格中的规律,小明更加熟练地掌握了乘法。
•* 《数学竞赛的秘密武器》:小华参加了一场数学竞赛,他发现了一个能够快速解答问题的秘密武器,原来是一种有趣的数学技巧。
•* 《跳跃的小数线》:小明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有趣的小数线,通过小数线的跳跃,他更好地理解了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 《数学运动会的冠军》:小杰在学校的数学运动会上获得了冠军,他通过巧妙的数学技巧战胜了其他同学,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 《神奇的图形王国》:小丽穿越到了一个图形王国,每一种图形都有自己的特殊能力,通过学习图形的性质,小丽在王国中展现了出色的数学技能。
•* 《时间旅行的数学公式》:小明发现了一本能够让他进行时间旅行的书,书中有一些神奇的数学公式,通过学习这些公式,小明展开了一场奇妙的数学之旅。
•* 《魔法的数学游戏》:小红收到了一款魔法的数学游戏,通过解题,她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
•* 《数字大冒险》:数字们生活在数字国度,突然有一天,他们的国度被一个坏蛋数字侵占了,通过数字们的努力,他们一起发动了一场有趣的数字大冒险,最终恢复了数字国度的和谐。
••••••。
五年级数学短篇故事趣味教学儿童故事是儿童成长的必备,儿童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文化价值观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五年级数学短篇故事。
五年级数学短篇故事1:老鼠打电话居住在总督办公室的老鼠莫达,在总督下班后正要悄悄溜出来找吃的,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
铃声吓了莫达一跳,他定定神。
好奇心促使他拿起了电话。
“喂,是总督大人吗?”电话里传出了声音。
“嗯。
”莫达代总督答应了。
“我是粮食部长。
请问本月粮食是否涨价?”“不涨!”莫达觉得粮食涨价对老鼠不利。
“是。
阁下还有什么吩咐吗?”“没有了。
”“祝您晚安。
”电话挂上了。
莫达兴奋了,他居然当了一回总督!莫达原以为总督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必须具有非凡的才干。
现在看来,总督也没什么了不起,他莫达不是也当了一回吗?而且还当得满不错,莫达得意地想,连部长都对他说"祝您晚安"。
呃!看来,只要是总督,部长才不管是人还是老鼠,都会一样尊敬的。
莫达把出来找东西吃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刚才他的肚子还"咕咕"叫呢,现在也不叫了。
他决定用总督的名义往外边打个电话,试试自己是否真的胜任总督工作。
“下达什么命令呢?”莫达为难了,他在总督的大办公桌上来回踱着步。
“对,下达一条关于禁止养猫的命令!”莫达心里一亮。
他在玻璃板下面的电话号码表中,查找卫生部长的电话号码。
莫达恨猫。
他原来住在一家食品店里,同他的三个哥哥在一起?。
那家食品店养了一只大猫,他处处同莫达兄弟作对。
为了生存,莫达和他的哥哥们绞尽脑汁同猫周旋。
莫达几次差点儿被大猫抓住,都是哥哥们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他。
为了不给哥哥添麻烦,莫达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到总督办公室落了户--在老鼠眼里,总督办公室比食品店的级别低多了。
离开家后的这些天,莫达时时刻刻都在惦念自己的哥哥们。
莫达的哥哥对他太好了,弄来一点儿吃的东西,总是先让他吃;当大猫威胁到莫达的安危时,哥哥们总是奋不顾身地救护他。
卫生部长的电话号码找到了。
简短又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1. 从前有个小猴子去买苹果,一个苹果 5 毛,小猴子问老板:“那两个苹果多少钱呀?”老板说:“一块呀!”嘿,这小猴子挠挠头说:“那我要三个苹果,是不是一块五呀?”这小猴子多有趣呀!
2. 小兔子和小乌龟比赛跑步,小兔子笑话小乌龟跑得慢,说:“你咋跑得跟蜗牛似的!”结果比赛的时候,小乌龟靠着坚持一步一步往前爬,最后还赢了呢,这是不是很神奇呀!
3. 小熊分蜂蜜,它有 10 罐蜂蜜要分给 5 个小伙伴,它正愁咋分呢,突然灵机一动,每个小伙伴分两罐不就好了嘛,哈哈,小熊是不是挺聪明呀!
4. 小狐狸去摘果子,它摘了一堆果子后发现,哎呀,这些果子可以摆成一个漂亮的三角形呢,这可把它乐坏了!
5. 小鸭子学数数,从 1 数到 10 老是数错,鸭妈妈着急地说:“你咋这么笨呀!”可小鸭子不气馁,最后终于学会啦,厉害吧!
6. 大象和长颈鹿比谁的个子高,大象得意地说:“那肯定是我高呀!”可长颈鹿伸直脖子,嘿,还真比大象高了那么一点点呢,真想不到啊!
7. 小松鼠收集松果,它每天收集 5 个,收集了一周,那它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呀?算一算就知道啦,是不是很简单呀!
8. 小鸟搭窝,它找了好多小树枝,一根一根地搭起来,最后搭成了一
个温暖的小窝,多了不起呀!
9. 小猫钓鱼,半天都没钓到一条,它着急地说:“这鱼都跑哪去啦?”后来它静下心来,终于钓到了,哈哈!
10. 小狗买骨头,一根骨头 2 块钱,它带了 10 块钱,那它能买几根骨头呀?想想就知道啦!
我觉得这些数学小故事都很有趣呀,能让大家在轻松愉快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呢!。
故事1:数学天才的谜题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名叫小明。
他总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一天,他的老师给了他一个谜题:在1到100之间,找出所有的质数。
其他同学纷纷动手解题,但小明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
老师惊讶地问他是如何做到的,小明微笑着说:“我只需排除所有的偶数,然后只考虑奇数中能被3、5、7整除的数,就得到了所有的质数。
”小镇上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后,都被小明的智慧所折服。
故事2:数学竞赛的奇妙经历
一天,学校举办了一场数学竞赛,参赛者包括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小红。
比赛中,有一道难题让大多数学生束手无策。
然而,小明却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解决了问题。
小红好奇地问:“你是怎么想到那个图形的?”小明笑着回答:“数学就像一门艺术,需要发挥创造力。
我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几何形状,然后通过类比和推理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
小红感悟颇深,从此开始更加注重数学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故事3:数学和友谊的力量
在一个小学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小杰和小林。
一天,他们遇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需要合作来解决。
两人一起思考,互相讨论,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个过程,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从此以后,每当遇到数学难题,他们都会一起努力解决,享受着数学和友谊带来的乐趣。
这些小故事展示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和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强调了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简短一、趣味数学故事1. 祖冲之的圆周率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
他对圆周率的计算那可真是相当厉害。
在当时没有先进计算工具的情况下,他就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用算筹一点点地计算。
他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可比国外早了好多年呢。
你想啊,那时候的人,就用那些简单的工具,能算出这么精确的数值,得多不容易啊。
就像我们现在做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没有计算器,只能靠自己在草稿纸上慢慢算,祖冲之就是这么一点点磨出来这个伟大的成果的。
2. 阿基米德与浮力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大数学家。
有一次,国王让他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想啊想,有一天他洗澡的时候,发现自己坐进澡盆,水就往外溢。
他突然就开窍了,他想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他高兴得光着身子就跑出去大喊“我发现了”。
他就是这样通过这个原理,算出了皇冠的密度,从而判断出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这就告诉我们啊,生活中的小事情说不定就能启发我们解决大问题呢,就像我们做数学题,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思路可能就来自我们平时看到的、经历的小事。
3.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数学家。
他一心扑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
他整天都在计算,在那个小小的房间里,堆满了他的草稿纸。
他对这个猜想的研究可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他证明了“1 + 2”,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啊。
他那种专注的精神就像我们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一样,全身心投入,不管外界有什么干扰,他就只想着那些数学公式,那些数字。
这也激励我们在做数学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要有那种专注、执着的精神。
4. 高斯的求和故事高斯小时候那可就是个数学小天才。
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计算1到100的和。
其他同学都在那一个一个加呢,高斯却一下子就得出了答案。
他发现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于101,这样两两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就是50乘以101等于5050。
这就是他聪明的地方,他能从看似普通的数字中找到规律。
少儿益智数学一、趣味数学故事1. 小高斯的故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学小故事,那就是关于小高斯的。
小高斯上学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1 + 2+3+4+……+100等于多少。
其他小朋友都在埋头苦算呢,小高斯却一下子就得出了答案。
他发现1+100等于101,2 + 99等于101,这样两两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就是50×101 = 5050。
小高斯是不是超级聪明呀?这就告诉我们,做数学题有时候不能蛮干,要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呢。
2. 阿基米德与皇冠的故事阿基米德可是个很厉害的数学家。
有一次,国王让他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想啊想,洗澡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体浸入浴缸,水就会溢出来,他突然就想到了办法。
他把皇冠和相同重量的纯金分别放入装满水的容器里,测量溢出水的体积。
如果皇冠溢出水的体积和纯金不一样,那就说明皇冠不是纯金的啦。
阿基米德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了这么伟大的原理,这也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呢。
二、数学小知识1. 神奇的00这个数字可很特别哦。
它表示一个也没有,但又很重要。
在加减法里,加0或者减0都不改变原来的数。
在乘法里,任何数乘以0都得0。
不过在除法里,0可不能做除数哦,要是除以0那可就乱套啦。
就像你有5个苹果,不能分给0个人呀。
2.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是很稳定的图形。
你看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像自行车的车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形状而不是四边形的呢?因为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不管怎么用力,它的形状都不容易改变。
这就是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哦。
三、数学小游戏1. 猜数字游戏我来和小朋友们玩个猜数字的游戏吧。
我心里想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字,然后小朋友们来猜。
如果小朋友猜的数字比我想的大,我就说大了,如果比我想的小,我就说小了。
这样通过不断地猜测,就可以猜出我心中想的数字啦。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哦。
2. 数字接龙这个游戏是这样玩的,第一个人说一个数字,比如3,然后下一个人就要说3后面的数字4,再下一个人说5,依次类推。
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42篇)在故事中畅游,孩子们会感到身心完全放松,从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通过或富于智慧或充满想象、或饱含大爱或寄寓深情的故事,孩子们能看到世间的善恶,并拓宽心中的天地。
许多故事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42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1有两个人,说了三句话:111=337,所以好好好=好337。
因而在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定包含37的倍数和3的倍数。
但是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并且末位数字相同,所以两数中必有一个是37或74。
如果一个是74,那么另一个的末位数字是4,并且是3的倍数,因而至少是24。
但是74241000,最新的趣味数学故事快来就好:不满足原来的算式。
所以不能是74,只能是37。
总之,不考虑被乘数和乘数的顺序,唯一可能的算式是2737=999。
三句话分别表示数27、37和999。
快来!就来!好好好!三句话七个字,就是一道数学题:用这三句话组成乘法算式。
五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2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找刘先生,并自我介绍说:“我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一个旅游团到香港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来住你们酒店。
”刘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人嘛,还可以,是一个大团。
”刘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是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个导游,于江看出了刘先生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酒店了。
”“你请说吧。
”刘先生自信地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多出一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再把分成的四小组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一共多少呢?”刘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该如何下手呢?”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说出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不错,就是八十五人。
五年级数学智力小故事
想想1.某街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盗贼非常狡猾,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而保险柜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
盗贼怎么会知道密码的呢?柯南在现场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1008,1260,1386,1134这4个数字,可是密码只能是3位数呀,它和这四个数有什么关系呢?突然柯南脑中灵光一闪,他快速地计算了一下,然后在保险柜上按了3个数字,保险柜开了。
你知道密码是多少吗?你怎么得到的?
答案 1+8=1+2+6=1+1+3+4=9 1+3+8+6=18
2.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
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
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
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3.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小明是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
有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
于是他就去问他的当数学老师的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么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妈妈对吗?”
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人发明的。
大约在1500年以前,印度人就已经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可以写成。
后来,由于各国之间的接触,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它们很简单,于是在自己的国家开始广泛使用并且把他传到全欧洲。
就这样,它们慢慢地就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
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种数字方面,起的作用很大,人们也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
小明高兴地说:“原来是这样。
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小明和妈妈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