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审计学第一次作

业答案

一、简答题

1.审计的职能主要有哪些?

审计的职能有:

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是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在规定的标准以内,在正常轨道上进行;

经济评价职能,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鉴证职能,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有关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合法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可信赖的程度,并作出书面报告,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2.各类交易和事项、期末账户余额、列报的审计目标有什么不同?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有: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与期末账户余额有关的审计目标有:真实性、所有权、完整性、计价、准确性;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有:真实性、所有权、完整性、分类、计价、准确性、披露。

2.什么是审计的独立性原则

为了充分体现审计的属性,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审计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独立性原则,具体包括:

机构独立: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审查的事项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审计机构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经济监督。

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指审计机构或组织的经济来源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保证,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制约。

精神独立: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程序进行独立审计,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出公允、合理的评价和结论,不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3.简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A.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B.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什么是审计的独立性原则

为了充分体现审计的属性,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审计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独立性原则,具体包括:

机构独立: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审查的事项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审计机构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经济监督。

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指审计机构或组织的经济来源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保证,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制约。

精神独立: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程序进行独立审计,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出公允、合理的评价和结论,不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5.简述审计项目基本程序。

审计项目基本程序一般包括准备、实施、完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若干具体的工作内容。

审计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它的工作主要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等。

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它的工作主要包括进驻被审计单位、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审查财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收集审计证据等。

完成审计阶段是实质性审计工作的结束。它的工作主要包括整理、评价审计过程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提出管理建议书等。

6.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1)战略风险分析。战略风险分析是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环节,其基本思路在于:战略失败很可能引发经营失败问题,进面导致企业整体业绩下滑.

2)经营环节问题分析。审计人员借助于客户经营能力分析,可以从更宽广的视野剖析客户潜在风险,进而寻找可能对客户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

3)经营业绩评价。审计人员可以在对客户战略风险和经营环节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客户经营业绩形成合理预期,进而为评估总体审计风险提供依据。

4)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剩余风险评估。审计人员可以结合以上环节,分析哪些剩余风险会转化为重大错报风险,合理评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5)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的估计。

6)实质性审计测试时间、性质和范围的确定。

7.什么是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曾称分析性复核。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分析程序为中心,分析程序成为最重要的审计程序。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审计人员实施分析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包括简单的比较到用高级统计技术的复杂分析,在实务中,可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合理性测试法和回归分析法。为了适应审计功能扩大的要求,分析程序开始走向多样化,不仅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而且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工具充分借鉴了现代管理方法,将现代管理方法运用到融合分析程序中去。

8.简述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及其关系: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是指审计结论具有说服力而使人们完全相信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9.为什么说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小金额的错报?

单独地看,一笔小金额的错报无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不重要的。但财务报表是一个整体,如果企业每个项目均出现同样的小金额错报,原本几百无的错报,全部累计起来,就有可能成为上万元的错报;企业许多账户或交易存在小金额的错报,所有账户或交易累计起来,就有可能变成大金额的错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予以充分的关注。

10.简述注册会计师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对审计程序或审计意见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响是否重大。具体地说:1)、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风的审计报告。2)、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11.内部控制的内容有哪些:

内部控制的构成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合规、合法性控制。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符合国家财经政策、法令和财经制度的的规定,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