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六章金融资产组合与选择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759.00 KB
- 文档页数:37
金融理论中的三个分离定理(2009-09-02 01:19:35)转载▼标签:财经分类:经济学咖啡——先天下之忧最近读文献,发现金融货币理论中有三个非常著名的分离定理(seperation theorem),不应该混淆。
第一个是费雪的分离定理,意思是指在完全的金融市场中,生产技术的时间次序和个人的时间偏好无关。
这样,企业家可以独立的按照生产技术的时间约束来进行生产,而不用顾及消费问题,因为有完美的金融市场可以提供借贷。
第二个是托宾的分离定理,风险投资组合的选择与个人风险偏好无关。
这样基金经理就不用顾及客户的风险偏好特点,只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即可(风险既定下收益最大)。
第三个是,法玛的分离定理(两基金分离),风险投资组合的数量和构成与货币(无风险资产)无关。
这体现了法玛的“新货币经济学”思想——在经济体系中,货币是不重要的,物物交换的瓦尔拉斯世界可以在金融市场中实现。
这三个定理是非常重要的。
费雪定理告诉了人们金融市场是重要的;托宾分离告诉基金经理不要在乎客户的个人差异;法玛分离定理告诉人们货币对风险投资组合本身没有影响,并且任意投资组合都可以用一个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合的线性组合来表示。
▪表述:▪在均方效率曲线上任意两点的线性组合,都是具有均方效率的有效组合。
▪或: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两个不同的点代表两个不同的有效投资组合,而其他任意点均可由该两点线性组合生成▪几何含义:过两点生成一条双曲线。
▪定理的前提:两基金(有效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是不同的,即两基金分离。
▪金融含义:若有两家基金都投资于风险资产,且经营良好(即达到有效边界),则按一定比例投资于该两基金,可达到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同样结果。
这就方便了投资者的选择。
▪CAL、CML实际上是在有风险资产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组合之间又进行了一次两基金分离。
此时投资者仅需确定一个有风险组合,即可达到各种风险收益水准的组合。
资本配置更加方便。
分离定理对组合选择的启示❖若市场是有效的,由分离定理,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可以分为两个独立的工作,即资本配置决策(Capital allocation decision)和资产选择决策(Asset allocation decision)。
第六章金融机构体系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有哪些职能?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运行和金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便利支付结算、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转移与管理风险。
2.我国的金融机构可以分为几大类?各大类分别由哪些机构组成?A、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2)金融监管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B、银行类金融机构(1)国有控股商业银行(2)股份制商业银行(3)城市商业银行(4)邮政储蓄银行C、非银行类金融机构(1)保险公司(2)证券公司(3)投资基金(4)信托投资公司(5)财务公司(6)信用合作组织(7)租赁公司D、外资金融机构E、政策性金融机构(1)政策性银行(2)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3.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的宗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为国际货币问题的商讨与协作提供便利,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均衡发展,提高成员国就业实际收入水平,开发成员国的生产资源。
(3)促进汇率的稳定,维持成员国正常的汇兑关系,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
(4)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消除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5)在有充分保障的条件下为成员国提供资金,使其增强信心纠正国际收支失衡,而不只采取有损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
(6)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时间,并减轻其程度。
4.简述归纳巴塞尔委员会对国际金融机构监管内容的变化。
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
这个协议的核心是针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缺位的现实,突出强调了两点内容: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母国和东道国应共同承担职责。
1983年5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它是1975年版本的修改版,也是前一个协议的具体化和明细化。
11 800按章分别插入各章的末尾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5.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6.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7.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8.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第二章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之为“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4.记住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模型。
对于它的重要性你有什么认识?5.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我国目前为什么大力推广票据的使用?6.在我国,利用外资包括哪些形式?大量地、长久地利用外国资本是否必然会陷入债务奴隶的境地?7.为什么把股份公司与信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对于股份公司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给予极高的评价?8.1997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其意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
大学生助学贷款算不算一种消费信用?第三章1.你是如何理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论断的?2.如果你是国内某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你是否能够在美国高校找到“对口”的专业? 3.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有何异同?为什么对一些学术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4.金融范畴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现代金融涵盖了哪些领域?5.金融的宏观方面与金融的微观方面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6.自己做一个金融体系图表和一个金融学科体系图表。
国开《金融学》形考作业1-15章节任务答案【第1周】第一章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与金融自测题(形考计分)一、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题目1、居民进行储蓄与投资的前提是( )。
A、货币收入B、货币支出C、货币盈余D、赤字正确答案是:货币盈余题目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行()是财政最常用、最普遍的筹措资金方式。
A、政府债券B、公司债权C、商业票据D、股票正确答案是:政府债券题目3、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
A、现代货币制度B、现代信用制度C、现代企业管理制度D、A和B正确答案是:A和B题目4、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 )来反映。
A、资产负债表B、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表C、资金流量表D、现金流量表正确答案是:资金流量表题目5、采取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在国外建立新企业的“绿地投资”属于()投资。
A、国际间接投资B、国际直接投资C、国际金融投资D、国际结算正确答案是:国际直接投资二、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题目6、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体系的关系体现在( )。
A、企业是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B、企业是金融市场的最主要的参与者C、企业财务活动对宏观金融总量与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D、企业是金融市场最主要的资金提供者E、企业是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是:企业是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 企业是金融市场的最主要的参与者, 企业财务活动对宏观金融总量与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题目7、以下反映居民部门参与金融活动的是()。
A、在银行存款B、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C、投资股票D、参加股票培训班E、向民间钱庄申请贷款正确答案是:在银行存款, 投资股票, 向民间钱庄申请贷款题目8、政府赤字的弥补方式有哪些( )。
A、增加税收B、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C、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D、发行政府债券E、发行股票正确答案是:增加税收, 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 发行政府债券题目9、政府投资对金融活动的影响体现在( )。
A、政府投资导致的大量货币收支,对货币流通产生了重要影响B、政府投资股票市场,增加金融市场的流量C、政府投资需要银行提供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贷款规模D、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引起整个金融资源的流向发生改变E、政府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利用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正确答案是:政府投资导致的大量货币收支,对货币流通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引起整个金融资源的流向发生改变, 政府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利用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题目10、以下哪些是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 生活中的金融:从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谈起原理 1-1: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于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原理 1-2:现代金融体系以货币、信用、汇率、利率和金融工具为基本要素,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 构为运作载体;以金融总量与结构均衡为目标,以金融价格为杠杆,以宏观调控与监督为保障,在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原理 2-1:货币与商品伴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原理 2-2: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第三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原理 3-1: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货币汇率趋于贬值;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货币汇率趋于升 值。
原理 3-2:当本国货币购买力相对于外币的购买力下降时,本币汇率趋于贬值;当本国货币购买力 相对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时,本币汇率趋于升值。
原理 3-3:外汇市场上交易者的心理预期对汇率变化有显著影响。
原理 3-4: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是,利率高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利率低的国家货币在 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
原理 3-5:当外国货币供给不变时,本币供给数量与本币汇率反方向变动;当外国收入增长不变时, 本国收入增长与本币汇率同方向变动。
原理 3-6:本币贬值,有利于增加出口,抑制进口;本币升值,有利于增加进口,抑制出口。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原理 4-1:偿还与收回、支付与收取利息是信用关系确立的必要条件,利率信用关系中产生,又引 导信用关系的发展。
原理 4-2:信用与货币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它是以货币为载体的借贷活动。
原理 4-3:自然经济条件下借贷资金供求矛盾、贷者集中垄断、高偿还风险和信用维系成本是高利 贷者索取高利率的根本原因。
1原理 4-4: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状态是 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原理 4-5: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其健康运行依托信用关系的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