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18
计算机组成原理经典复习题集锦(附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机器语言),用助记符编写的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2. 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单元)、(运算器)、(存储器)、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五大部件组成。
3.十六进制数CB8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0010111000)。
4.某数x的真值-0.1011B,其原码表示为( 1.1011)。
5.在浮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在需要(对阶)或(右规)时,尾数需向右移位。
6.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7.要组成容量为4K*8位的存储器,需要(8)片4K×1位的芯片并联,或者需要(4)片1K×8位的芯片串联。
8.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关中断)、(保护现场)、(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和(开中断)阶段。
9.操作数寻址方式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立即寻址)、(隐含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等。
10.动态RAM的刷新包括(分散刷新)、(集中刷新)和(异步刷新)三种方式。
11.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替换算法有(先进先出)和(近期最少使用)。
12.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有(数据相关)、(控制相关)和(资源相关)。
13.主存储器容量通常以KB为单位,其中1K=(),硬盘的容量以GB为单位,其中1G=()。
14.主存储器一般采用(动态RAM)存储器,CACHE采用(静态RAM )存储器。
1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 )年,称为(ENIAC)。
16. I/O的编址可分为(不统一编址)和(统一编址),前者需要单独的I/O指令,后者可通过(访存)指令和设备交换信息。
17.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全部时间叫做(指令周期),它通常包含若干个(机器周期),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18.计算机中各个功能部件是通过(总线)连接的,它是各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公共线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复习题⼀、填空题1.8位⼆进制补码所能表⽰的⼗进制整数范围是-128⾄+127,前者的⼆进制补码表⽰为10000000,后者的⼆进制补码表⽰为01111111。
2.浮点数表⽰中,数据的范围由阶码的位数决定,数据的精度由尾数决定。
3.已知0和9的ASCII码分别为0110000和0111001,则3的ASCII码为0110011,5的ASCII码为0110101。
4.每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即操作码部分和地址码部分。
5.微程序顺序控制常⽤的两种⽅式是增量⽅式和断定⽅式。
6. 8086CPU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执⾏单元和总线接⼝单元。
7.在控制器中,程序计数器(PC)的作⽤是存放现⾏指令的地址,并有计数功能。
8.半导体动态RAM靠电容暂存电荷原理存贮信息,⽽半导体静态RAM靠双稳电路(内部交叉反馈)原理存贮息。
9.操作数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即数操作数、寄存器操作数和存储器操作数。
10.控制器的控制⽅式有同步控制、异步控制和联合控制三种形式,其中异步控制⽅式最节省时间,同步控制⽅式最浪费时间。
11.某机器定点整数格式字长8位(包括1位符号位),⽤⼆进制表⽰最⼩负数的反码为10000000,最⼤正数的反码为01111111。
12.在数的表⽰范围⽅⾯,浮点⽐定点⼤。
在运算规则⽅⾯,浮点⽐定点复杂。
在运算精度⽅⾯,浮点⽐定点⾼。
13.已知字符A的ASCII码为1000001,则字符B的ASCII码为1000010,字符D的ASCII码为1000100。
14.SN74181 ALU是⼀个4位运算单元,由它组成16位ALU需使⽤4⽚和1⽚SN74182 ,其⽬的是为了实现16位并⾏操作。
15.存储器堆栈中,需要⼀个有加减计数功能寄存器作为堆栈指⽰器SP,来指明堆栈的栈顶位置的变化。
16. 8086CPU具有20根地址线,直接寻址能⼒可达1MB。
17.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汇编语言试卷 10一、选择题(共20道题)1.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有()。
A 符号语言B 机器语言C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D 汇编语言2.中央处理机(CPU)是指()。
A 运算器B 控制器C 运算器和控制器D 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贮器3.MOV AX,ES:COUNT[DI] 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A 基址寻址B 立即寻址C 变址寻址D 基址变址寻址4.所谓第二代计算机是以()为主要元器件。
A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 集成电路C 晶体管D 电子管5.大部分计算机内的减法是用( )来实现的。
A 将被减数加到减数中B 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C 补数的相加D 从减数中减去被减数6.个人计算机是属于()。
A 大型计算机B 小型机C 微型计算机D 超级计算机7.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 逻辑运算B 算术运算C 逻辑运算与算术运算D 初等函数运算8.计算机中()负责指令译码。
A 算术逻辑单元B 控制单元C 存储器译码电路D 输入输出译码电路9.如果要处理速度、温度、电压等连续性数据可以使用()。
A 数字计算机B 模拟计算机C 混合型计算机D 特殊用途计算机10.有些计算机将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
A 硬件B 软件C 固件D 辅助存储E 以上都不对11.下列()不属于系统程序。
A 数据库系统B 操作系统C 编译程序D 编辑程序1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运算器、存贮器、控制器B 主机和外部设备C 主机与应用程序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13.下列()不是输入设备。
A 磁盘驱动器B 键盘C 鼠标器D 打印机14.以真空管为主要零件的是()。
A 第一代计算机B 第二代计算机C 第三代计算机D 第四代计算机15.MOV AX,ES:[1000H] 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A 立即寻址B 直接寻址C 变址寻址D 基址寻址16.计算机经历了从器件角度划分的四代发展历程,但从系统结构来看,至今为止绝大多数计算机仍是()式计算机。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习题第一章1. 计算机中为什么都采用二进制数而不采用十进制数?2. 写出下列用原码或补码表示的机器数的真值:a) (1) 01101101 (2) 10001101 (3) 01011001 (4) 110011103. 填空:a) (1) (1234)10=()2=()16b) (2) (34.6875)10=()2=()16c) (3) (271.33) 10 = ( ) 2= ( ) 16d) (4) (101011001001) 2 = ( ) 10 = ( ) 16e) (5) (1AB.E) 16 = ( ) 10 = ( ) 2f) (6) (10101010.0111) 2= ( ) 10 = ( ) 164. 已知X=36,Y=-136,Z=-1250,请写出X、Y、Z的16位原码、反码、和补码。
5. 已知[X]补=01010101B,[Y]补=10101010B,[Z]补=1000111111111111B,求X、Y、Z及X+Y,Y-Z的十进制值为多少?6. 用8位补码进行下列运算,并说明运算结果的进位和溢出:a) (1) 33+114 (2)33-114 (3)(-33)+114 (4)(-33)-1147. 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为8421BCD码:(1)8609 (2)5254 (3)2730 (4)29988. 将下列8421BCD码表示为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a) (1)01111001 (2)001010000101 (3)022********* (4)010*********9. 将下列数值或字符串表示为相应的ASCII码:(1)51 (2)7FH (3)C6H (4)Computer (5) how are you?10. 定点数和浮点数表示方法各有什么特点?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12. 微型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13. 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具备什么功能?14. 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和执行程序的过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汇编语言》复习提纲考试题型:选择题:2分×10=20分填空题:2分/×空10=20分简答题:6小题共20分计算题:10分×2=20分设计题:10分×2=20分·0第一章:绪论知识点:1、存储程序概念(基本含义)。
存储程序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
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存储中。
程序存入存储器后,计算机便可自动地从一条指令转到执行另一条指令2、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和指令3、主机的概念(组成部件是哪些?)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一起组成主机部分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1.主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4、计算机的五大基本部件有哪些?1.主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各个部件有条不絮的自动工作并且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信息方式接受的方式送出计算机5、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的存储器的设计思想各是什么?和主存储器分别是采用的哪种设计思想?1.冯·诺依曼结构思想:指令和数据是不加混合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共享数据总线2.哈佛结构思想:指令和数据是完全分开,至少两组总线:程序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数据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
3采用的是冯·诺依曼结构思想,主存储器采用哈佛结构思想6、计算机系统是有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的;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有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的,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即设备)。
5、现代个人机在总线结构上基本上都采用的是单总线结构,根据所传送的信息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哪三类总线?系统总线按传送信息的不同可细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第二章:数据的机器层表示知识点:1、定点小数表示范围(原码、补码)2、定点整数表示范围(原码、补码)3、浮点数表示范围4、规格化的浮点数,要求尾数部分(补码纯小数表示)满足规格化要求,即除了-0.5之外,其余的规格化位数均满足符号位及最高数值位不同。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编程练习题《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编程练习题一、填空题1、构成MSAM汇编语言程序的三种语句是:指令语句、和宏指令语句。
2、构成MSAM汇编语言程序的三种语句是:、伪指令语句和宏指令语句。
3、构成MSAM汇编语言程序的三种语句是:指令语句、伪指令语句和。
4、在汇编程序中的变量均有三个属性:段属性、偏移量属性和。
5、在汇编程序中的变量均有三个属性:、偏移量属性和类型属性。
6、在汇编程序中的变量均有三个属性:段属性、和类型属性。
7、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三种构成方法是:顺序程序设计、和循环程序设计。
8、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三种构成方法是:、分支程序设计和循环程序设计。
9、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三种构成方法是: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和。
10、汇编语言中的常数有和字符常数。
11、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三种构成方法分别是:顺序程序设计、和循环程序设计。
12、汇编语言源程序至少须有一个_______________段和一条_______________伪指令,而________________段和__________________段则视需要而设。
二、判断题1、指令TEST AL,0执行后AL的内容一定是全零。
( )2、逻辑右移1位和算术右移1位结果都是一样的。
( )3、下面是合法的数据传送指令:MOV AL,255。
( )4、指令之间的衔接方式有两种:串行的重叠处理方式和并行的顺序安排方式。
( )5、指令SHRAX,4可以将AX的内容逻辑右移4位。
( ) 三、单项选择题1、把源程序变成目标程序的应用软件是_ 。
A、EDIT B、MASM C、LINK D、DEBUG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汇编语言程序开发的过程2. 请简述汇编语言源程序和机器语言程序有什么不同?3. 汇编程序开发步骤中的汇编程序MASM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 MASM汇编程序开发步骤中的LINK的主要作用是什么?5. 顺序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 一个循环程序通常哪5个部份组成?7. 请回答汇编语言程序开发的四个主要步骤8. 请回答汇编语言程序开发过程中的第二和第三步所需要的软件名称和生成的主要文件的扩展名。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A一、填空题(15×2=30分)1.程序2.控制信息3.超标量4.补码5.-1<x<16.-(2n-1)~(2n-1)7.(42.25)108.(1.1010000)29.01000000H10.零标志ZF11.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12.高速缓冲存储器13.段选择器14.处理15.保护现场(保存信息)二、简答题(4×8分=32分)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
微体系结构层是具体存在的硬件层次。
(2分)指令系统层是机器语言程序员眼中所看到的计算机。
指令系统层位于微体系结构层之上,是一个抽象的层次,其主要特征就是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层定义了硬件和编译器之间的接口,它是一种硬件和编译器都能理解的语言。
(2分)操作系统是一个在指令系统层提供的指令和特性之上又增加了新指令和特性的程序。
包括几乎所有的指令系统层的指令和操作系统层增加的新指令。
(1分)汇编语言层,它位于指令系统层、操作系统层与面向问题语言层之间。
汇编语言实际就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每一条汇编指令语句都对应一条机器语言指令,它是面向机器结构的语言。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先由汇编器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然后由微体系结构层解释执行。
(2分)面向问题语言层的语言通常是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程序员使用的,这些语言通常称为高级语言。
(1分)简述一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执行过程。
由于已经将机器所有指令对应的微程序放在控制存储器CM中,一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执行过程可描述如下:(1)根据微地址寄存器的内容(通常为0或1),从CM的0号(或1号)单元中读出一条“取机器指令”微指令,送到微指令寄存器,这是一条公用微指令。
该微指令的微命令字段产生有关控制信号,完成从存储器中取出机器指令送往指令寄存器IR,并修改程序计数器PC 的内容。
(2分)(2)IR中机器指令的操作码通过微地址形成电路形成这条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入口地址,并送入微地址寄存器中。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课程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格1 分共 28 分)1.8位二进制补码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整数范围是()至(),前者的二进制补码表示为(),后者的二进制补码表示为()。
2.每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即()部分和()部分。
3.微程序顺序控制常用的两种方式是()方式和()方式。
4.8086CPU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单元和()单元。
5.半导体动态RAM靠()原理存贮信息,而半导体静态RAM靠()原理存贮息。
6.已知字符A的ASCII码为(),则字符B的ASCII码为(),字符D的ASCII码为()。
7.8086CPU具有()根地址线,直接寻址能力可达()。
8.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9.通常I/O控制方式可分为5种,即()方式、()方式、和()方式、()方式、()方式。
10.一个源程序中可以包含代码段、()段及()段。
其中代码段是源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其它两个段可有可无。
11.标号和变量所具有的三种属性分别为()、()和()属性。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24)12.()在数字计算机中所以采用二进制是因为二进制的运算最简单。
13.()计算机表示的数发生溢出的根本原因是计算机的字长有限。
14.()表示定点数时,若要求数值0在计算机中唯一地表示为全0,应采用补码。
15.()CRC校验码的生成和检验大多采用软件实现。
16.()外(辅)存比主存的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
17.()动态RAM和静态RAM都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18.()Cache的功能全部由硬件实现。
19.()LCD显示器没有背景光源也能工作。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0 分)20.主机、外设不能并行工作的方式()。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通道方式21.在单独(独立)编址下,下面的说法是()是对的。
A.一个具体地址只能对应输入输出设备B.一个具体地址只能对应内存单元C.一个具体地址既可对应输入输出设备,也可对应内存单元D.只对应内存单元或只对应I/O设备22.在关中断状态,不可响应的中断是()。
1.填空题2.选择题判断无溢出溢出无溢出溢出结果正确性正确不正确正确不正确例2:将数-69用下述规格化浮点格式表示(阶码与 尾数均用补码表示,阶码以2为底)。
要点:浮皆如的真值:N 二土REXMR 二2浮点数代码分为两个组成部分:阶码E 与尾数ME 是阶码,也就是比例因子RE 部分的指数值,为带符号的定点数浮点数格式:Ef En |En —l|・.・| Ef| Mf | Ml | M2规格化:尾数满足条件 规格化特征:正数: 3I- I价码E -一尾数M-691. ADD AX, 100H■立即寻址2.SUB DX, [100H]■直接寻址3.MOV BX, DS e寄存器寻址4.MOV AX, [SI] ■寄存器间接寻址5. MOV AX,10H[SI]■变址寻址6.MOV AX, 10H[BX]■基址寻址7. MOV AX,ARRAY[BX][SI];基址变址寻址1. MOV RO, R2;地址总线.・ a _________ a一控制总贱|5MAKPC —MAR IIM —MAD->IR PC+1 —PC MD Kb MDl^rrv <=:^=EMAR ( EMDRcm 内阀厶%SAL- 弘T1 ADD SLB-r B - rALL :总统二岂 ^CHT微操作信 号发生器R2 —CJRB2心T -a thr吋用 系统• TDI i*| I QQC —ROH : + IJ[适小f SI 紳tera1R1W2. MOV Rl, (R3)控制总贱EMAK (iSMAKcm 内阀R 啊|Efc^MPC —MARIIM —MAD->IR PC+1 —PCI g f 1 g w :站-m.詁L ・ 弘T1ADD別JE ・ B-lK■iv.+ I"更.f SI^WE二包微操作信 号发生器吋用 系统R3 MAR M->MDR ->C• TDI |*| I QQ1R1WC —RlJ IS 、 Cfin■ CV3. MOV -(Rl), (R3)控制总贱EMAK (.SMAKI g 「g w :站-m.詁L ・弘T1ADD siiB-r B - I L二单 i YB ^CHTR 啊|Efc^MPC —MARIIM —MAD->IR PC+1 —PCIll HP1W1R微擁作信号发生器PC■iv.+ I"更.f SI^WE-cm 内阀4. DEC (R3)控制总贱EMAK (.SMAK£R I g 「g w :站 -m.詁L ・ 弘T1ADD siiB-r B - I L二单i Y B^CHTR 啊|Efc^MPC —MARIIM —MAD->IR PC+1 —PCIll HP1W1R微擁作信号发生器PC■iv.+ I"更.f SI^WE-cm 内阀5・ SUB (Rl), RO;PC—MARIIM—MAD->IRPC+1PCD7-D4 —hD3-D0 T1・地址线2擞据线3片选信号信4读/写信号线ITAUA1QI。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机器语言),用助记符编写的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2. 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单元)、(运算器)、(存储器)、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五大部件组成。
3.十六进制数CB8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0010111000)。
4.某数x的真值-0.1011B,其原码表示为( 1.1011)。
5.在浮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在需要(对阶)或(右规)时,尾数需向右移位。
6.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7.要组成容量为4K*8位的存储器,需要(8)片4K×1位的芯片并联,或者需要(4)片1K×8位的芯片串联。
8.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关中断)、(保护现场)、(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和(开中断)阶段。
9.操作数寻址方式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立即寻址)、(隐含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等。
10.动态RAM的刷新包括(分散刷新)、(集中刷新)和(异步刷新)三种方式。
11.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替换算法有(先进先出)和(近期最少使用)。
12.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有(数据相关)、(控制相关)和(资源相关)。
13.主存储器容量通常以KB为单位,其中1K=(),硬盘的容量以GB为单位,其中1G=()。
14.主存储器一般采用(动态RAM)存储器,CACHE采用(静态RAM )存储器。
1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 )年,称为(ENIAC)。
16. I/O的编址可分为(不统一编址)和(统一编址),前者需要单独的I/O指令,后者可通过(访存)指令和设备交换信息。
17.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全部时间叫做(指令周期),它通常包含若干个(机器周期),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18.计算机中各个功能部件是通过(总线)连接的,它是各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公共线路。
19.浮点数由(阶码)和(尾数)两部分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试题及答案1、冯.诺依曼体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计算机采用()工作方式。
答案:存储程序;2、有一机器字24位,其中操作码占4位。
若采用二地址寻址,则每个地址位为( )位,可寻址空间为( )字节。
答案: 10;1M;3、按产生控制信号的方式不同,控制器可分为()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
答案:组合逻辑;4、按数据传送格式,总线可分为()总线与()总线。
答案:并行;串行;5、一个完整的程序中断处理过程应包括中断请求、()、()、()等阶段。
答案:中断判优与屏蔽;中断响应;中断处理;6、中断返回时要恢复()和()才能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
答案:程序断点地址;被中断前的程序状态字;7、程序设计语言是指用于编写程序的语言,主要包括()、()、()。
答案: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8、在存贮器型堆栈中需要一个(),用它来指明()的变化。
答案:堆栈指示器;栈顶地址;9、有一个102K位的存贮器,它由四个存贮体组成,每个存贮体为8K字,试问每个字的字长是()位。
答案: 32;10、8088/8086CPU中,通用寄存器中的SP和BP为()寄存器,SP的作用是()的位置。
答案:指针;指出当前堆栈的栈顶;11、8088/8086指令系统中的算术运算指令,可实现()数或()数的四则运算。
答案:无符号;有符号;12、在汇编语言中,所使用的三种基本语句分别是()、()和()。
答案:指令语句;伪指令语句;宏指令语句;1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A、(1011011)2B、(142)8C、(82)16D、 10010111)BCD答案: C14、若采用双符号位判断溢出,当出现正溢出时,符号位为()A、 0B、 1C、 11D、 10答案: B1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主机和外部设备C、主机与应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答案: D16、PSW是指令部件中()A、指令寄存器B、指令译码器C、程序计数器D、程序状态寄存器答案: D17、IR是指令部件中()A、程序状态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C、指令译码器D、指令寄存器答案: D18、8086/8088CPU中,用来存放程序的指令代码序列的寄存器是()A、 CSB、 DSC、 SSD、 ES答案: A19、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器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主存储器容量B、解决主存与CPU之间速度匹配问题C、扩大CPU通用寄存器数量D、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主存速度答案: B20、使CPU与I/0设备完全并行工作方式是()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含汇编语言)》试题库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使用(一)判断题1.在数字计算机中所以采用二进制是因为二进制的运算最简单。
2.在所有的进位计数制中,整数部分最低位的权都是1。
4.计算机表示的数发生溢出的根本原因是计算机的字长有限。
6.浮点数的取值范围由阶码的位数决定,而精度由尾数的位数决定。
8.若浮点数的尾数用补码表示,那么规格化的浮点数是指尾数数值位的最高位是0(正数)或是1(负数)。
11.计算机的主存是由RAM和ROM两种半导体存储器组成的。
12.CPU可以直接访问主存,而不能直接访问辅存。
13.外(辅)存比主存的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
14.动态RAM和静态RAM都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15.Cache的功能全部由硬件实现。
16.引入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辅存的存取速度。
19.多级存储体系由Cache、主存和辅存构成。
21.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
23.组合逻辑控制器比微程序控制器的速度快。
27.指令周期是指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开始到执行这条指令完成所需的时间。
28.控制存储器是用来存放微程序的存储器,它比主存储器速度快。
29.机器的主频最快,机器的速度就最快。
30.80X86的数据传送指令MOV,不能实现两个内存操作数的传送。
31.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外部设备在计算机系统硬件的价格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低。
34.顾名思义,外部设备位于主机箱的外部。
41.所有的数据传送方式都必须由CPU控制实现。
42.屏蔽所有的中断源,即为关中断。
52.大多数微机总线由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组成,因此,它们是三总线结构的。
53.在计算机总线中,地址信息、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55.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积木化,同时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数目。
56.任何类型的计算机都包含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57.地址线的条数反映了微处理器的寻址能力。
58.地址总线的特点是可双向传输,控制总线的特点是双向传输。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习题及解答第1章习题一1.什么是程序存储工作方式?答: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存储程序工作方式。
即事先编写程序,再由计算机把这些信息存储起来,然后连续地、快速地执行程序,从而完成各种运算过程。
2.采用数字化方法表示信息有哪些优点?用数字化方法表示信息的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 可靠性高。
(2)依靠多位数字的组合,在表示数值时可获得很宽的表示范围以及很高的精度。
(3)数字化的信息可以存储、信息传送也比较容易实现。
(4)可表示的信息类型与范围及其广泛,几乎没有限制。
(5)能用逻辑代数等数字逻辑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这就形成了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基础。
3.如果有7×9点阵显示出字符A的图像,请用9个七位二进制代码表示A的点阵信息。
4.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 (1)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工作;(2|)运算速度快;(3)运算精度高;(4)具有很强的信息存储能力;(5)通用性强,应用领域及其广泛。
5.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基本指标有哪些?答: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基本指标:(1)基本字长——参加一次运算的数的位数;(2)数据通路宽度——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位数;(3)运算速度——可用①CPU的时钟频率与主频,②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③典型四则运算的时间来表示。
(4)主存储器容量——可用字节数或单元数(字数)×位数来表示。
(5)外存容量——常用字节数表示。
(6)配备的外围设备及其性能。
(7)系统软件配置。
7.系统软件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列举你所熟悉的三种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一般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各种软件平台等。
例如WINDOWS98操作系统,C语言编译程序等,数据库管理系统。
8.对源程序的处理有哪两种基本方式?对源程序的处理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
第2章习题二1.将二进制数(101010.01)2 转换为十进制数及BCD码。
解:(101010.01)2 = (42.25)10 = (01000010.00100101)BCD2.将八进制数(37.2)8转换为十进制数及BCD码.解:(37.2)8 = (31.25)10 =(00110001.00100101)BCD3.将十六进制数(AC.E)转换为十进制数及BCD码.解: (AC.E)16 =(172.875)10 = (000101110010.100001110101)BCD4.将十进制数(75.34)10转换为8位二进制数及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一、填空题1.8位二进制补码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整数范围是-128至+127,前者的二进制补码表示为10000000,后者的二进制补码表示为01111111。
2.浮点数表示中,数据的范围由阶码的位数决定,数据的精度由尾数决定。
3.已知0和9的码分别为0110000和0111001,则3的码为0110011,5的码为0110101。
4.每条指令由两部分组成,即操作码部分和地址码部分。
5.微程序顺序控制常用的两种方式是增量方式和断定方式。
6. 8086从结构上可以分为执行单元和总线接口单元。
7.在控制器中,程序计数器()的作用是存放现行指令的地址,并有计数功能。
8.半导体动态靠电容暂存电荷原理存贮信息,而半导体静态靠双稳电路(内部交叉反馈)原理存贮息。
9.操作数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立即数操作数、寄存器操作数和存储器操作数。
10.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有同步控制、异步控制和联合控制三种形式,其中异步控制方式最节省时间,同步控制方式最浪费时间。
11.某机器定点整数格式字长8位(包括1位符号位),用二进制表示最小负数的反码为10000000,最大正数的反码为01111111。
12.在数的表示范围方面,浮点比定点大。
在运算规则方面,浮点比定点复杂。
在运算精度方面,浮点比定点高。
13.已知字符A的码为1000001,则字符B的码为1000010,字符D的码为1000100。
14.74181 是一个4位运算单元,由它组成16位需使用4片和1片74182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16位并行操作。
15.存储器堆栈中,需要一个有加减计数功能寄存器作为堆栈指示器,来指明堆栈的栈顶位置的变化。
16. 8086具有20根地址线,直接寻址能力可达1。
17.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18. 组合逻辑控制器采用三级时序系统,即设置工作周期、时钟周期(节拍)、和工作脉冲时序信号。
19.一个源程序中可以包含代码段、数据段及堆栈段。
其中代码段是源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其它两个段可有可无。
20.通常控制方式可分为5种,即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方式、通道方式、方式。
21.某机采用定点整数表示,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当机器分别采用原码、补码、反码和无符号数时,其对应的真位范围分别为:-127~+127、-128~+127、 -127~+127、 0~255(十进制表示)。
22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它包括工作周期、时钟周期、工作脉冲三级控制时序信号。
23.一次程序中断大致可分为中断请求信号产生与传送、屏蔽与判优、响应、中断处理和返回五个过程。
24. 主要用来实现的所有系统总线操作,并负责与主存储器或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
25.标号和变量所具有的三种属性分别为段、偏移量和类型属性。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A)。
A.(1011011)2 B.(142)8C.(62)16D.(10010111)2.在机器数(B)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B.补码C.反码D.原码和反码3.用于存放现行指令的寄存器称为(A)。
A.指令寄存器B.指令译码器C.程序计数器D.程序状态寄存器4.主存储器和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器的主要目的是(B)。
A.扩大主存储器容量B.解决主存与之间速度匹配问题C.扩大通用寄存器数量 D. 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主存速度5.运算器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其核心部件是(D)。
A.数据寄存器B.累加器C.多数转换器 D.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6.随机存储器是指(B)。
A.在工作时内容不能改变B.以任意次序读写任意存储单元所用的时间相同C.只能以某种预先确定的顺序来读写存储单元D. 不是根据地址而是根据所存储信息的全部特征可部分特征存取7.微指令执行的顺序控制,即是确定如何形成后继地址问题,通常采用的断定方式的基本思想是(B)。
A.用微程序计数器μ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B.根据现行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和测试字段决定后继微指令地址C.用程序计数据器来产生后继地址D.通过微指令中指定的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8.使与设备完全并行工作方式是(C)方式。
A.程序直接传送B.中断C.通道D.程序查询9.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征是(B)。
A.微程序控制B.存储程序控制C.组合逻辑控制 D.同步控制10.指令周期是指(C)。
A.从主存储器读取一条指令的时间B.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C.从主存中读取一条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时间D.主频脉冲时间11.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C)。
A.(1011011)2B.(142)8C.(82)16D.(10010111)12.正数的机器数等于其真值的码制有(D)。
A.原码B.补码C.反码D.原码、反码、补码13.是指令部件中(D)。
A.指令寄存器B.指令译码器C.程序计数器D.程序状态寄存器14是指(D)。
A.随机读写存储器B.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C.只读存储器 D. 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5.中央处理机()是指(C)。
A.运算器B.控制器C.运算器和控制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储器16.存储周期是指(D)。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C.访问时间D.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17.同步控制是(D)的方式。
A.只适用于控制B.只适用于外部设备控制C.所有指令执行时间都相同 D. 由统一时序信号控制18.将输入输出数据传送过程中全部工作由一个专用处理机完成的工作方式称为(D)方式。
A.直接传送B.C.通道D.处理机19.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D)。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主机和外部设备C.主机与应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0.运算器是由多种部件组成的,其核心部件是(D)。
A.数据寄存器B.累加器C.多数转换器 D.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21. 若X补=111111,则其十进制真值为(C)A. -63 B -31 C. -1 D 6322. 某定点整数64位,含1位符号位,补码表示,则其绝对值最大负数为(A)A. -263 B -264 C. -(263-1) D -(264-1)23.浮点加减中的对阶是(A)A. 将较小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大的一个阶码相同B. 将较大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小的一个阶码相同C. 将被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加数的阶码相同D. 将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被加数的阶码相同24.堆栈指针的内容是(B)A. 栈顶单元内容B. 栈顶单元地址C. 栈底单元内容D. 栈底单元地址25.脉冲型微命令的作用是(D)A. 用脉冲边沿进行操作定时B. 在该脉冲宽度时间内进行操作C. 在该脉冲宽度时间内进行数据传送D. 在该脉冲宽度时间内打开数据传送通路26.在同步控制方式中(C)A. 各指令的执行时间相同B. 各指令的工作周期都一样长C. 各指令的时钟周期都一样长D. 各指令占用的节拍数相同27.在异步控制的总线传送中(C)A. 所需时间固定不变B. 所需时钟周期数一定C. 所需时间随实际需要可变D. 时钟周期长度视实际需要而定28.半导体静态存储器的存储原理是(A)A. 依靠双稳态触发电路B.依靠定时刷新C. 依靠读后再生D. 信息不再变化29.动态的特点是(C)A. 工作中存储内容动态地变化B. 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C. 每隔一定时间刷新一遍D. 每次读出后需根据原存内容全部刷新一遍30.总线的数据传输率是指(D)A. 能一次并行传送的数据位数B. 可依次串行传送的数据位数C. 可一次并行传送的数据的最大值D. 单位时间内可传送的数据位数31.总线的数据通路宽度是指(A)A. 能一次并行传送的数据位数B. 可依次串行传送的数据位数C. 单位时间内可传送的数据位数D. 可一次并行传送的数据的最大值32.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用(D)A. 立即寻址B. 变址寻址C. 间接寻址D. 寄存器寻址33.在中跟踪下一条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C)A. 主存地址寄存器B. 指令寄存器C. 程序计数器D. 状态条件寄存器34.冯诺依曼机的主要特征是(B)A. 微程序控制B. 存贮程序控制C. 组合逻辑控制D. 同步控制35.寄存器间接寻址中,操作数放在(B)A. 通用寄存器B. 主存单元C. 堆栈D. 程序计数器36.若操作数由指令中指定的寄存器给出,则寻址方式是(C)A. 基址寻址方式B.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C. 寄存器寻址方式D. 寄存器变址寻址方式37.在查询设备的有关状态,只有当状态满足条件时,才能执行数据传送。
则这种方式称为(B)方式A. 程序中断传送B. 程序直接控制C. 直接存贮器存取D. 通道控制38.串行接口是指(C)A. 主机和接口之间、接口和外设之间都采用串行传送B. 主机和接口之间串行传送,接口和外设之间并行传送C. 主机和接口之间并行传送,接口和外设之间串行传送D. 系统总线采用串行传送39.某存贮器地址线16位,按字节编址,则可编址存贮空间为(C)A. 256B B 1 C. 64 D. 140. 下列哪一个不是动态存贮器的刷新方式(C)A. 集中刷新B. 分散刷新C. 同步刷新D. 异步刷新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基本思想?答: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基本思想是:(1)产生微命令的方法:将所需的微命令以代码形式编成若干条微指令,在制造时将它们存入中的一个控制存储器(型)。
执行指令时,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出微指令,即可获得所需的微命令。
(2)微程序与工作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条微指令包含的微命令控制实现一步(一个时钟周期)机器操作;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小段微程序,解释实现一条机器指令;控制存储器中的微程序能解释实现全部指令系统。
2.何谓程序中断方式?请举出两种具体的应用实例?(中断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答:当接到某个随机的中断请求信号后,暂停执行当前的程序,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为该随机事件服务,服务完毕后自动返回并继续执行原程序,这一过程称为中断,采用这种方式控制操作或处理随机事件。
称为中断方式。
具体的应用实例如:故障处理、中低速控制、通信、实时处理、人机对话等。
3.常见的总线分类方法有哪几种?相应地可将总线分为哪几类?答:总线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数据传送格式分类,按时序控制方式分类,按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分类,按传送信息类型分类。
按数据传送格式,总线可分为串行总线与并行总线。
按时序控制方式,总线可分为同步总线与异步总线,或再细分为一种同步扩展总线。
按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以及各种部件内部总线。
按传送数据类型,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4.简要说明组合逻辑控制器产生微命令的方法和形成微命令的条件?答:组合逻辑控制器是通过组合逻辑电路来产生微命令的,每个微命令需要一组逻辑门电路,根据形成微命令的条件即:指令代码(操作码,寻址方式码等),时序信号(工作周期、时钟周期,工作脉冲),程序状态(中的标志位)外部请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