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
朗读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简介
《登飞来峰》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 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晚 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 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合作探究
1.从写作手法角度,谈谈你对“飞来山上千寻塔,闻 说鸡鸣见日升”这两句话的理解。
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
第二句以“见日升”,从侧面 衬托出古塔之高,直入云霄。
这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 抒胸臆蓄势。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 写眼前景,又比喻什么?现在一般用来比喻什么?诗 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什么?实则指什么?
总结课文
课堂小结
诗歌借登临飞来峰上的塔,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 高、志向之大,表达了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歌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夸张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千寻:寻,古代长 度单位,八尺(一 说来自尺)为一寻。闻说:听说。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入云端的应天塔,听说鸡啼 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眼:视线。 缘:因为。 最高层:最高处。
译文: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只 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30岁时,皇佑二年(1050年)夏,是作者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 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所作。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 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