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计数器T0T1程序设计-2014
- 格式:ppt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7章思考题及习题7参考答案一、填空1.如果采用晶振的频率为3MHz,定时器/计数器T x(x=0,1)工作在方式0、1、2下,其方式0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1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2的最大定时时间为。
答:32.768ms,262.144ms,1024µs2.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模式时,外部输入的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时钟频率的。
答:1/243.定时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模式时,其计数脉冲由提供,定时时间与有关。
答:系统时钟信号12分频后,定时器初值4.定时器/计数器T1测量某正单脉冲的宽度,采用方式可得到最大量程?若时钟频率为6MHz,求允许测量的最大脉冲宽度为。
答:方式1定时,131.072ms。
5. 定时器T2 有3种工作方式:、和,可通过对寄存器中的相关位进行软件设置来选择。
答:捕捉,重新装载(增计数或减计数),波特率发生器,T2CON6. AT89S52单片机的晶振为6MHz,若利用定时器T1的方式1定时2ms,则(TH1)= ,(TL1)= 。
答:FCH,18H。
二、单选1.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3时,定时器T1有种工作方式。
A.1种B.2种 C.3种D.4种答:C2. 定时器T0、T1工作于方式1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16位C.14位D.13位答:B3. 定时器T0、T1的GATE x=1时,其计数器是否计数的条件。
A. 仅取决于TR x状态B. 仅取决于GATE位状态C. 是由TR x和INT x两个条件来共同控制D. 仅取决于INT x的状态答:C4. 定时器T2工作在自动重装载方式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 13位C.14位D. 16位答:D5. 要想测量INT0引脚上的正单脉冲的宽度,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内容应为。
A.87HB. 09HC.80HD. 00H答:B三、判断对错1.下列关于T0、T1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
定时器工作原理通电延时型。
只要在定时的时间段内(即1分钟)定时器一直得电,则常开触电就会闭合,只要定时器不断电常开触电就会一直闭合。
定时器断电则常开触电断开101 6.1010116801图6.1定时器/计数器结构框图011011011 0265536216016553621606.2411010110104位用于T0,高4位用于T1的。
:门控位。
GATE=0,只要用软件使TR0(或TR1)置1就能启动定时器/计数器0(或定时器/计数器1);GATE=1,只有在(或)引脚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且由软件使TR0(或TR1)置1时,才能启动定时器/计数器0(或定时器/计数器1)工作。
不管GATE处于什么状态,只要TR0(或TR1)=0定时器/计数器便停止工作。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选择位。
C/=0,为定时工作方式;C/=1,为计数工作方式。
、M1:工作方式选择位,确定4种工作方式。
如表6.1所示。
表6.1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选择【例6.1】设置定时器1工作于方式1,定时工作方式与外部中断无关,则,M0=1,GATE=0,因此,高4位应为0001;定时器0未用,低4位可随意11(因方式3时,定时器1停止计数),一般将其设为0000。
因此,指令形式为:MOV TMOD,#10H/计数器工作方式与程序设计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中的设置M1、M0两位的设置来选择四种工作/计数器0、1和2的工作方式相同,方式3的设置差别较大。
工作方式0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中的M1M0为:00。
定时器/计数器T0工作在方式0 16位计数器只用了13位,即TH0的高8位和TL0的低5位,组成一个13 /计数器。
当TL0的低5位计满溢出时,向TH0进位,TH0溢出时,对TF0置位,向CPU申请中断。
定时器/计数器0方式0的逻辑结构如6.2所示。
1013121312213131310612 12130106128 192211310110136.22138103213 16.32502132130 16.401200131300819210001110000085 851 140 01011 011601 6.3121312213161610612 121601061265 53621161166.51216101032130 16.6980012162169800 16.711121610103216 111011000888821202 6.41021688812812288810612 128010612256218186.825006.56.5 6.62115001022321250050050050031130 168031021031203 6.66.923821002561001233201。
第5章思考题及习题5参考答案一、填空1.如果采用晶振的频率为3MHz,定时器/计数器T x(x=0,1)工作在方式0、1、2下,其方式0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1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2的最大定时时间为。
答:32.768ms,262.144ms,1024µs2.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模式时,外部输入的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时钟频率的。
答:1/243.定时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模式时,其计数脉冲由提供,定时时间与有关。
答:系统时钟信号12分频后,定时器初值4.定时器/计数器T1测量某正单脉冲的宽度,采用方式可得到最大量程?若时钟频率为6MHz,求允许测量的最大脉冲宽度为。
答:方式1定时,131.072ms。
5. 定时器T2 有3种工作方式:、和,可通过对寄存器中的相关位进行软件设置来选择。
答:捕捉,重新装载(增计数或减计数),波特率发生器,T2CON6. AT89S52单片机的晶振为6MHz,若利用定时器T1的方式1定时2ms,则(TH1)= ,(TL1)= 。
答:FCH,18H。
二、单选1.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3时,定时器T1有种工作方式。
A.1种B.2种 C.3种D.4种答:C2. 定时器T0、T1工作于方式1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16位C.14位D.13位答:B3. 定时器T0、T1的GATE x=1时,其计数器是否计数的条件。
A. 仅取决于TR x状态B. 仅取决于GATE位状态C. 是由TR x和INT x两个条件来共同控制D. 仅取决于INT x的状态答:C4. 定时器T2工作在自动重装载方式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 13位C.14位D. 16位答:D5. 要想测量INT0引脚上的正单脉冲的宽度,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内容应为。
A.87HB. 09HC.80HD. 00H答:B三、判断对错1.下列关于T0、T1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
2、模式1模式1(M1M0=01)除了使用了THn和TLn全部16位外,其它与模式0相同。
(1)计数工作方式由于定时器/计数器以加1方式计数,假定计数值为X,则应装入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值为:初值=216-计数值【216=初值+计数值】所以方式1的计数值围是:1~65536(216=65536),最大值为:65536(2)定时工作方式定时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t的时间单位为微秒(µs)】计数值=216-初值定时时间t=计数值×机器周期=(216-初值)×(1/晶体振荡频率)×12在模式1下的情况下,如果fosc=12MHz,最大定时时间为:t=(65536-初值)×(1/12)×12=65536-0=65.536ms在模式1下的情况下,如果fosc=6MHz,最大定时时间为:t=(65536-初值)×(1/6)×12=(65536-0)×2=131.072 ms。
【例如】:若晶体振荡为12MHz,要定时2.5ms,计算初值。
要定时2.5ms,也可以用模式1。
2500=(216-初值)×(1/12)×12初值=65536-2500=63036=32768+16384+8192+4096+1024+512+32+16+8+4=1111 0110 0011 1100――> THn =0xF6 和 TLn=0x3C在fosc=12MHz时,如果定时时间大于65.536ms,这时用一个定时/计数器直接处理不能实现,这时可用:1、2个定时/计数器共同处理;2、1个定时/计数器配合软件计数方式处理。
3、模式2方式0和方式1的最大特点是计数溢出后,计数器为全0。
因此在循环定时或循环计数应用时就存在用指令反复装入计数初值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定时精度,也给程序设计带来麻烦。
方式2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置的。
该方式可省去用户软件中重装初值的指令执行时间,简化定时初值的计算方法,可以相当精确地确定定时时间。
用KeilC51开发定时器计数器用Keil C51开发定时器/计数器原文:基本的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
它们各自具有4种工作状态,其控制字和状态均在相应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可以通过软件对控制寄存器编程设置,使其工作在不同的定时状态或计数状态。
现在,许多厂家生产的8051兼容单片机上,还加入了定时器/计数器2,使单片机的应用更为灵活,适应性更强。
很多8051单片机的书籍都对定时器/计数器有详细的介绍,我们在此不再详细地讨论。
但因为编写或或阅读程序时经常要查阅定时器/计数器的设置情况,因此我们仅对一些编程时经常要用到的较重要的寄存器和设置方式进行简要简介。
1 定时器/计数器简介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基本结构如图1-1所示,定时器T0由两个8位计数器TH0和TL0构成,定时器T1也由两个8位计数器TH1和TL1构成,TMOD寄存器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寄存器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以及定时器的状态。
图1-1 定时器/计数器结构在作定时器使用时,输入的时钟脉冲是由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经12分频后得到的。
实际上,定时器就是单片机机器周期的计数器。
因为每个机器周期包含晶体振荡器的12个振荡周期,而每一个机器周期定时器加1,故其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
如果晶振频率为12MHz,则定时器每接收一个输入脉冲的时间为1?s。
选择计数器工作方式时,计数脉冲来自相应的外部输入引脚T0(P3.4)或T1(P3.5)。
在这种情况下,当检测到输入引脚上的电平由高跳变到低时,计数器就加1。
2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1)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TCON为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寄存器,同时也锁存外部中断请求标志,各位定义如下。
TF1: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请求标志位。
当定时器计数满溢出回零时,由硬件置位,并可申请中断。
当CPU响应中断并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后,TF1自动清零。
TR1:定时器/计数器1运行控制位,靠软件置位或清除。
课程名称:单片机实验题目:实验三定时实验学生姓名: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张涛实验三 定时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系统定时器断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1.定时器/计数器组成框图80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称为定时器0(T0)和定时器1(T1),可编程选择其作为定时器用或作为计数器用。
此外,工作方式、定时时间、计数值、启动、中断请求等都可以由程序设定,其逻辑结构如图所示。
_____INT1(P3.3)_____INT0(P3.2)T1(P3.5)T0(P3.4)图 8051定时器/计数器逻辑结构图由图可知,8051定时器/计数器由定时器 T0、定时器T1、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 和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组成。
2.定时/计数器的方式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通过定时/计数器的方式寄存器TMOD 和控制寄存器TCON 完成。
1)定时/计数器方式寄存器TMODTMOD 为T1、T2的工作方式寄存器,其格式如下:TMOD D7 D6 D5 D4 D3 D2 D1 D0(89H) TMOD 的低 (1(2)T /C :功能选择位。
0/C =时,设置为定时器工作方式;1/C =时,设置为计数器工作方式。
(3)GATE :门控位。
当GA TE=0时,软件控制位TR0或TR1置1即可启动定时器;当GATE=1时,软件控制位TR0或TR1须置1,同时还须0INT (P3.2)或1INT (P3.3)为高电平方可启动定时器,即允许外中断0INT 、1INT 启动定时器。
TMOD 不能位寻址,只能用字节指令设置定时器工作方式,高4位定义T1,低4位定义T0。
复位时,TMOD 所有位均置0。
2)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TCON 的作用是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停止,标志定时器的溢出和中断情况。
定时器控制字TCON 的格式如下:TCON (88H ) 8FH 8EH 8DH 8CH 8BH 8AH 89H 88H(1) TCON.7 TF1:定时器1溢出标志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设计报告指导老师:吴兆华学生:学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摘要 (3)一、实验课题及要求 (4)二、实验目的及意义 (4)三、任务系统设计 (5)3.1 分析任务要求,写出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5)3.2 问题的难点在按键连续按下超过2S的计时问题,如何实现计时功能。
(5)3.3 分析软件任务要求,写出程序设计思路,分配单片机内部资源 (5)3.4 脉冲宽度测量 (6)3.5 脉冲频率测量 (7)3.6 扩展测量范围原理 (7)3.7 选择单片机型号和所需外围器件型号,设计单片机硬件电路原理图 (7)四、系统硬件电路 (8)4.1 硬件电路说明 (8)4.2 AT89C51单片机简介 (9)4.2.1 AT89S51具有如下特点: (10)4.2.2 AT89S51的运行模式 (10)4.2.3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并行I/O口 (11)4.3最小系统控制部分 (12)4.3.2 复位电路 (14)4.4数码管显示电路 (15)4.5 功率放大电路 (17)4.6 显示部分硬件装备图 (19)五、用DXP绘制电路图 (20)5.1 电路板设计规则 (20)5.1.1 考虑PCB 尺寸大小 (20)5.1.2 确定特殊组件的位置 (20)5.1.3 布局方式 (21)5.1.4 电源和接地线处理的基本原则 (21)5.1.5 导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22)5.2 PCB设计注意事项 (22)六、软件设计 (25)6.1程序流程图 (25)6.1.1 主程序图 (25)6.1.2 这段子程序图 (26)6.2程序源代码 (26)七、设计总结 (30)八、参考文献 (31)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单片机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面向控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模块,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单片机实验报告G A T EC /TM 1M 0G A T EC /TM 1M 0TH1TL1TH0TL0T1方式T1引脚T0引脚机器周期脉冲内部总线TMODTCON 外部中断相关位T F 1T R 1T F 0T R 0实验五 定时/计数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掌握定时/计数器外扩中断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8051单片机有2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定时器0(T0)和定时器1(T1)。
它们都有定时器或事件计数的功能,可用于定时控制、延时、对外部事件计数和检测等场合。
T0由2个特殊功能寄存器TH0和TL0构成,T1则由TH1和TL1构成。
作计数器时,通过引脚T0(P3.4)和T1(P3.5)对外部脉冲信号计数,当输入脉冲信号从1到0的负跳变时,计数器就自动加1。
计数的最高频率一般为振荡频率的1/24。
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定时/计数器的实质是加1计数器(16位),由高8位和低8位两个寄存器组成。
TMOD 是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确定工作方式和功能;TCON 是控制寄存器,控制T0、T1的启动和停止及设置溢出标志。
计数器初值的计算:设计数器的最大计数值为M(根据不同工作方式,M 可以是213、216或28),则计算初值X的公式如下:X=M-要求的计数值(十六进制数)定时器初值的计算:在定时器模式下,计数器由单片机主脉冲fosc经12分频后计数。
因此,定时器定时初值计算公式:X=M-(要求的定时值)/(12/fosc)80C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工作由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
TMOD用于设置其工作方式;TCON用于控制其启动和中断申请。
❖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用于设置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低四位用于T0,高四位用于T1。
其格式如下:GATE:门控位。
GATE=0时,只要用软件使TCON中的TR0或TR1为1,就可以启动定时/计数器工作;GATA=1时,要用软件使TR0或TR1为1,同时外部中断引脚或也为高电平时,才能启动定时/计数器工作。
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和原理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录入:Admin更新时间:2008-7-26 19:47:15点击数:3【字体:】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器/计数器简称定时器,其作用主要包括产生各种时标间隔、记录外部事件的数量等,是微机中最常用、最基本的部件之一。
803l单片机有2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器0(T0)和定时器1(T1)。
T0由2个定时寄存器TH0和TL0构成,T1则由TH1和TL1构成,它们都分别映射在特殊功能寄存器中,从而可以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中这些寄存器的读写来实现对这两个定时器的操作。
作定时器时,每一个机器周期定时寄存器自动加l,所以定时器也可看作是计量机器周期的计数器。
由于每个机器周期为12个时钟振荡周期,所以定时的分辨率是时钟振荡频率的1/12。
作计数器时,只要在单片机外部引脚T0(或T1)有从1到0电平的负跳变,计数器就自动加1。
计数的最高频率一般为振荡频率的l/24。
工作方式:T0或T1无论用作定时器或计数器都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和方式3。
除方式3外,T0和T1有完全相同的工作状态。
下面以T1为例,分述各种工作方式的特点和用法。
1、工作方式0:13位方式由TL1的低5位和TH1的8位构成13位计数器(TL1的高3位无效)。
工作方式0的结构见下图:图中,C/T为定时/计数选择:C/T=0,T1为定时器,定时信号为振荡周期12分频后的脉冲;C/T =l,T1为计数器,计数信号来自引脚T1的外部信号。
定时器T1能否启动工作,还受到了R1、GATE和引脚信号INT1的控制。
由图中的逻辑电路可知,当GATE=0时,只要TR1=1就可打开控制门,使定时器工作;当GATE=1时,只有TR1=1且INT1=1,才可打开控制门。
GATE,TR1,C/T的状态选择由定时器的控制寄存器TMOD,TCON中相应位状态确定,INT1则是外部引脚上的信号。
在一般的应用中,通常使GATE=0,从而由TRl的状态控制Tl的开闭:TRl=1,打开T1;TRl=0,关闭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