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272.33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英语兴趣教学初探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遵循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最终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小学英语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遵循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最终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简洁、明快、风趣的言语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
比如,南方人学普通话,若能到北方生活一段时间,受到地道的普通话的熏陶,胜过读书、学习几年。
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
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
如我对五年级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他们问好,作自我介绍:Hello, boys and girls.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You may call me Mr. Zhang .Welcome to study English.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battle. I wish you work hard at English and good luck.课堂用语也是用英语说的。
例如:It's time to start now. Open your books at page 2. Let 's listen to the tape now. Please read after me.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我会说:Be quiet!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我会分别说Good/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说这些话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用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
初探小学英语愉快教学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到因材施教,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本文将从单词、句型、对话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愉快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予以论述。
关键词:寓教于乐提高效率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以来,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表现出极大热情。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是长期以来大家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到:开展愉快教学,有助于小学生在轻松地学习氛围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在此,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愉快教学体会。
一、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教学单词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针对这一特点,教单词时,我一改以往那种教师反复领读、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尽量利用食物或图片和单词直接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得一个直观印象。
如在教学文具类单词时,我利用学生学具盒内现成的文具来教学。
首先指着自己的铅笔:“Thisismypencil.”,接着指着一个同学的铅笔说:“That’syourpencil.”,反复几遍,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pencil即是铅笔。
之后,我出示pencil的单词卡片,并领着学生大声朗读,熟练之后,再让学生用pencil造句。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Look,thisismypencil;Ihaveapencil;Ihaveapencil,too;Pencil,pen cil,it’sapencil…….又如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我让学生带一些自己画的或收集的狗、熊、猫、鸟等学具卡片,这样,学生就有十分直观形象的材料进行练习。
有的学生制作的动物卡片画得是“四不像”,从而导致他们在对话训练时出现一些笑话:A:What’sthis?B:It’sadog.A:No.B:It’sacat.A:No.B:It’sa…….此时,这样的训练,不仅仅是单词记忆的简单训练,同时也变成“猜”的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忆很深刻,而且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初探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更是启蒙的钥匙。
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英语知识。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开始,兴趣在初级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让兴趣成为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
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学习负担,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消除陌生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有次走进教师,看见一位学生趴在桌上,经过询问,原来是他思念在异地工作的妈妈。
在课堂上,我提问他: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his weeked?他回答到:i am going to shang hai . 我还特意加了一句“maybe you can visit your mather ,right?学生笑了,笑得是那么幸福与甜美。
我感到无比的开心和欣慰。
有了这种情感的传递与交流,使他在英语后来的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的诸多要素,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游戏的形式,如;竞赛性游戏、娱乐性游戏、情境性游戏、挑战性游戏、方法性游戏等。
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做了一个彩色的活动转盘。
在上课时我把转盘背对着学生,请一个学生上台转动转盘并问:”what cooler is it? can you guess?”,然后由其他学生猜测指针所指向的颜色。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初探1. 给孩子带来快乐学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要以孩子感兴趣、喜欢的事物为主线,这样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教学中注重情感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在我教学中,我常常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带来快乐,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2. 创设互动环节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互动环节是让他们保持注意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手势、表情、游戏等方式创设互动环节,与学生建立互动联系,让课堂生动有趣。
3. 增强学生自信心小学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也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鼓励他们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4. 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兴趣为前提,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搭建英语学习的舞台。
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5. 鼓励学生探究小学生是非常好奇、充满好奇心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探究新事物。
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尝试,多试错,从错误中学习,不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总之,快乐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带来的乐趣和快乐。
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法初探摘要:国际化社会的潮流来袭,使英语教育的学科重要性日渐明朗。
英语已经渐渐的和汉语一样变得普及了。
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介质。
正因为有了英语的存在,世界与我们近在咫尺。
小学英语教育是面向全体小学生的一种教育,应该时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定位。
教与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要想真正教好英语教育,除了要求教师要有极好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教育;思想;主体;兴趣小学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新课改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中明确强调,教育理念造就教育行为。
如果我们将小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单一的英语知识传授课,那么无形当中英语教师就会在英语书面知识上下很大的工夫。
长此以往地一味灌输,就会让学生慢慢地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反的,如果我们将小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技能学习的话,英语教师就会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方面下很大的工夫。
要想学好这门技能教师就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心理,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英语教育的教学宗旨就是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定位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教学引导者。
教师要想教好小学英语这门课就必须要长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学习,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时刻处于一种最佳状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本文笔者在此做了几点简单的归纳。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前提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英语教师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引导者。
要想学生接受英语教育,首先得让学生接受教授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师。
学生只有在真正认同这个英语教师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去接受英语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前提。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笔者在此对小学英语教师提了几点要求。
1.具有良好的耐心和爱心,增强责任感和敬业感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缺口,需要教师去补全,他们一旦从教师那里获得信任,他们就会感觉温暖,自身的自信感也就会随之增强。
初探小学英语语言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摘要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小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语言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对英语语言学习感兴趣,才会乐于参与英语语言学习活动,才能真正成为英语语言学习的主体。
英语语言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学生才会充满信心的投入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31对于初涉英语语言学习的小学生来说,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知识和运用技巧,如果教师培养方法不得当,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我以初学者的心理需求为切入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根据小学生寻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创设有趣的情境,满足其好奇心,激发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英语语言教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和激励。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知识经验,从身边的真人、真事物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生活场景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知道语言就在身边,语言就在日常生活中。
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亲切感,产生想要了解的好奇心,学生的语言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
例如,在词汇学习”juice n. 汁,液”时,将该词分解成:ju 和ice,可记成:爽口的冰桔汁;又如,在学习词汇”panda n. 熊猫”时,将该词分解成:pan和da,则可记成:熊猫盼长大。
使学生认识到英语语言来源于生活,懂得用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
然后教师又问道:”你们还想说一说自己在词汇学习中的其他发现吗?”于是教师再请举手的学生踊跃阐述。
这一引导式问答,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对将要进行的词汇学习活动充满兴趣。
二、根据小学生获取成功的心理需求,创设竞争的情境,满足其好胜心,激发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人人渴望成功,希望得到肯定,小学生也不例外。
成功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竞争中产生的,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的。
成功可以使学生产生自信,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
强烈的自信心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学的轻松,记的牢固,理解的透彻。
- 155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研究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探无锡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姚冰【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
有了兴趣,就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就能充分发挥主观潜能,孜孜不倦津津有味地进行学习,即使碰到各种困难也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英语环境 师生关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讲过:“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内容有内在的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注意到兴趣的重要性,早就提出并成功地在教学中运用了“乐学”理论。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
学习兴趣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
有了兴趣,就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就能充分发挥主观潜能,孜孜不倦津津有味地进行学习,即使碰到各种困难也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就会被动应付无精打采地对待学习,碰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没有毅力去成就未来。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一、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是产生兴趣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充分认识学习英语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不但是考大学的需要,而且是做个新世纪高素质公民的需要。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化,市场经济全球化,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向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地位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英语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英语更是因特网所使用的国际性语言,据统计,全球80%以上的网页为英语网页。
总之,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通常以英语作为交往工具。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初探
发表时间:2014-02-10T09:40:00.827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肖存荣
[导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江西省永修县三角乡中心校肖存荣 330304
【摘要】: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培养、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
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
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
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
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
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
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
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
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
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
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
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
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
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
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
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
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
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
”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
(2)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
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
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