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_易图永
- 格式:pdf
- 大小:140.47 KB
- 文档页数:3
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辣椒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辣椒产生了较大的威胁。
为了防止辣椒疫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就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合理选品在辣椒的品种选择上,要选择具备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例如,‘金则辣’、‘宝峰一号’、‘金盾辣’等。
这些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较不易感染病害。
二、病害监测及时观察病害的变化,注意病害发生的条件。
遵循及时、准确、全面的监测方法。
应用最测准确的手段判断病情变化,对于疫病的上报要第一时间到达相关部门。
三、病害防控1. 土壤消毒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将土壤中的病菌消灭,防止疫病的发生。
2. 控制温度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病菌繁殖速度会变慢,会有利于疫病的防治。
3. 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预防疫病发生。
但是要避免肥料过量导致酸碱度改变、病原微生物繁殖增多而引发疫病。
4. 消毒道具防止工具传播病病菌,要对使用的道具进行定期消毒,避免病害交叉感染。
5. 物理防治在辣椒植株上方添加网布或塑料薄膜,能有效地降低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了真菌的滋生和繁殖。
6. 化学防治电离辐射、过氧化氢和氧化二乙酸都是具有杀菌效果的化学药品。
也可以使用除草剂杀菌药进行喷洒,达到杀菌效果。
综上所述,防治辣椒疫病非常重要,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防治。
预防疫病的发生,是从选品、病害监测、病害防控等方面全方位的防控辣椒疫病。
辣椒疫病防治方案一、病害说明辣(甜)椒疫病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茎,特别是茎基部最易发生。
幼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染病,病部出现水渍状软腐,病斑暗绿色,病部以上倒伏。
成株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其上可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斑扩展迅速,叶片大部软腐,易脱落,干后成淡褐色。
茎部染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病斑呈褐色软腐,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
果实染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部扩展迅速,可全果软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变淡褐色、枯干。
二、推荐产品霜贝尔:中药制剂,主治疫病、霜霉病、绵腐病等;50倍以上使用无药害,有杀菌、复壮的作用;无抗药性,能连续使用,累积效果显著;大蒜油:高仿类硫醚化合物,真细菌通杀,内吸强(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能提高其药效),其气味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粉虱、蛾类等害虫有驱避作用。
沃丰素:营养全面,内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株体免疫力。
中药制剂特点:标本兼治,药肥双效(能防病治病,能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无毒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
三、预防方案霜贝尔30—50ml+沃丰素25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定期喷雾。
备注:大蒜油苗期使用减半,5-7ml。
四、治疗方案霜贝尔7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控制后改为预防。
备注:大蒜油苗期使用减半,5-7ml。
五、注意事项1.具备条件的摘除严重病枝、病叶。
2.霜贝尔与大蒜油复配时,须先加水后依次稀释。
3.公司产品与其他药物混配时,应先稀释本公司产品作为母液,再加入其它产品。
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辣椒疫病是指由真菌病原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主要包括辣椒疫霉病、辣椒疫病和辣椒白粉病。
这些疾病能够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减产甚至死亡。
为了防治辣椒疫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一、合理的田间管理1. 土壤处理:选择土壤疾病发生指标相对较低的地块种植辣椒。
在种植前应将土壤杂草和病害植物彻底清除,然后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
2. 合理的种植密度:采用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增加植株之间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
一般来说,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
3. 合理的施肥和浇水:合理的施肥和浇水能够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在定植期和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生长需求进行追肥和追水。
要注意控制浇水量,避免土壤过湿,以免促进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
二、病害预警和监测1. 病害预警系统:建立病害预警系统,定时监测辣椒疫病的发生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植株的叶片和果实是否出现病斑、白粉或腐烂等病害症状来进行判断。
2. 病害监测与诊断:通过定期对田间辣椒植株进行监测和诊断,可以及时了解病害的发生情况和程度。
一旦发现疫病,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化学防治1. 防病剂的选用:选择经过注册且适用的防病剂进行喷施,如代森锰锌、菌胞利等。
严格按照药剂标签上的使用说明和推荐剂量进行施药。
2. 喷药时间:在发病前用药最为有效,一般在盛花期、幼果期和定果期进行2-3次喷药,间隔7-10天。
要注意掌握好喷药时机,避免高温、多雨和大风天气进行喷药。
四、有机防治1. 生物农药的应用:使用经过注册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拮抗菌、壮防菌等。
生物农药对环境污染小,对人畜安全无影响。
2. 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适当施用土壤改良剂,如有机肥料和有机物质,可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自身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五、生物控制1. 生物防治剂的应用:使用经过注册的生物防治剂,如三唑酮露蜜、黄磷酸盐、辣素等,可以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提高防治效果。
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辣椒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辣椒疫病的发生给辣椒种植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辣椒疫病主要有炭疽病、普通火炭病、疫霉病、青枯病等。
疫病的发生会导致辣椒株型不正常,叶片变黄落叶,果实损伤严重,甚至导致辣椒产量的急剧下降。
对于辣椒疫病的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辣椒疫病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法。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机体对病原菌进行防治。
可以通过施用益生菌来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抗病能力,减少病原菌的发生。
还可以利用拮抗菌或寄生菌来竞争性的侵染或杀灭病原菌,从而达到防治疫病的目的。
这些有机体可以通过直接施用或者制作有机肥料的方式投入到田间,从而控制疫病的发生。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辣椒疫病进行防治。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化学农药可以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
通过喷施农药,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侵染,达到防治疫病的目的。
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例如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并根据农药的施用剂量和频次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防治则是利用物理手段来迅速有效地消除病原体。
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或高温处理来杀死病原体。
对于一些采收后容易感染疫病的辣椒,可以通过热水处理或气调包装等方式来防止病原菌的侵染。
综合防治是指在病害发生初期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在辣椒生长期间,可以定期监测病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病害流行节点进行高压肥料追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使用天配面施肥,调节辣椒生长发育,提高其免疫功能。
要选择品种抗性强、适应性好的辣椒品种,选用优质种苗,并严格管理,减少病害的发生。
辣椒疫病的防治还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流行规律的研究,以了解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辣椒疫病的防治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防治。
只有在综合应用不同的防治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疫病的发生,保障辣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辣椒常见病害图谱及防治⽅法1.辣椒猝倒病
危害特征
防治⽅法
2.辣椒⽴枯病
危害特征
防治⽅法
3.辣椒炭疽病
危害特征
防治⽅法
4.辣椒脐腐病
危害特征
防治⽅法
5.辣椒⽩绢病
危害特征
防治⽅法
6.辣椒病毒病
危害特征
防治⽅法
7.辣椒疫病
危害特征
防治⽅法
8.辣椒疮痂病
危害特征
防治⽅法
9.细菌性叶斑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0.辣椒⽩粉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1.辣椒根腐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2.辣椒褐腐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3.辣椒绵腐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4.辣椒褐斑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5.辣椒霜霉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
16.辣椒软腐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7.辣椒枯萎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8.辣椒灰霉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19.辣椒⽇灼病危害特征
防治⽅法。
辣椒疫病防治技术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病害,是目前辣椒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疫病的防治一直是辣椒种植者关注的焦点,科学的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辣椒疫病的防治技术。
一、选址前处理选址前处理主要是选取适宜的种植土壤和环境,避免疫病的发生。
首先要选择通风良好、排水性能好的土壤,沙壤土和壤土为佳。
要避免连作,将辣椒作为前茬后应休闲一年,避免疫病菌的滋生。
还要保持地块的整洁,及时清理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疫病的传播。
二、优质种苗的选取选用健康、无病害的种子进行育苗,苗期管理要科学合理,注意保持通风和适当的湿度,防止疫病的侵染。
可以将种子浸泡于0.2%的蚁酸溶液中,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有助于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
三、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防治辣椒疫病的重要环节。
施肥要科学合理,不可盲目施用过量的氮肥,以免造成植株过于茂盛,减弱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加辣椒疫病的发生几率。
可以选择有机肥和磷肥,并注意在植株长势旺盛时适当施入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四、及时预防和防治在辣椒生长的过程中,定期巡查田间,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一旦发现植株出现疫病的迹象,要立即进行防治。
常用的方法有喷施化学药剂、生物制剂、植物提取液等。
但使用药剂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浓度的控制,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五、保持适宜的栽培密度适宜的栽培密度可以保持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性,减少潮湿环境的形成,降低疫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辣椒的栽培密度以每亩6000-8000株为宜,既保证了辣椒植株的正常生长,又减少了潮湿环境的形成,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六、合理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对防治辣椒疫病也有重要作用。
灌溉要避免过量,以免造成植株过湿,增加疫病的发生。
在高温干燥的季节,要及时加强适量的灌溉,保持植株的正常生长。
七、落叶处理当辣椒植株出现疫病后,可以适当进行落叶处理。
通过适量的剪去病叶、病梗,减少病害菌在土壤中的滋生,降低病害的发生。
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大全辣椒辣椒整个生育期会发生很多病害。
苗期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成株期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叶斑病等。
只有正确识别辣椒病害才能准确使用农药,控制辣椒病害蔓延,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下面就是辣椒的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辣椒猝倒病、立枯病辣椒猝倒病:苗床低温高湿易发病。
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
辣椒立枯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收缩,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斑绕茎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倒伏。
猝倒病、立枯病综合防治方法:1、每方营养土中加入重茬灵200克,或瓜枯宁100克混匀,播种后用苗菌敌拌成的药土盖种;2、在保证苗床温度的情况下通风排湿;3、发现病苗用“露速净+万帅”600倍液、或“免劳露+金芸噁”1500倍液、“回生噁霉灵”1500倍液喷雾防治。
辣椒疫病辣椒疫病:毁灭性病害,茎、叶、果实均能发病,茎基部和枝杈处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甚至黑褐色腐烂,绕茎一周后皮层缢缩,染病部位以上叶片逐渐枯萎死亡。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根部呈褐色腐烂状,发病迅速,造成田间植株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1.采取深沟高畦栽培,注意排水。
2.发病前用80%好意、65%好生灵、75%多保净等药剂600倍液喷洒防病。
3.发病初期用58%露速净、72.2%免劳露、80%烯酰吗啉、30%凯美润、72%妥冻等药剂整株喷洒,5-7天用药一次,连喷2-3次。
辣椒灰霉病辣椒灰霉病: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
病菌从残留花瓣侵入,致花瓣腐烂,果蒂发病后扩展致果面,呈水浸状病斑;叶片边缘呈“V”字型褐色病斑向内扩展。
湿度大时病部有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0%蓝潮600倍液、30%凯美润1500倍液、50%秀亮500倍液、50%兴农悦购700倍液、“50%响彻1+1”800倍液、牛博士木霉菌600倍液、40%点峰嘧霉胺1000倍液防治。
32编辑:徐建堂450083127@蔬菜园地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危害根、茎、叶和果实严重时会造成辣椒整株成片死亡。
疫病在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辣椒挂果后最易受害。
田间露地栽培温度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疫病发生较重,尤其是大雨过后天气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疫病发生较重,并迅速蔓延,可造成毁灭性损失。
现将疫病的症状、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一、主要症状主根染病初出现淡褐色湿润状斑块,逐渐变黑褐色,可引致地上部茎叶萎蔫死亡。
染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致上部倒伏,多呈暗绿色,最后猝倒或立枯状死亡;病部常凹陷或溢缩,致使上端枝叶枯萎。
定植后叶部染病,产生暗绿色病斑,叶片软腐脱落;茎染病亦产生暗绿色病斑,引起软腐或茎枝倒折,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霉;花蕾被害迅速变褐脱落;果实多在蒂部发病,病斑水渍状扩展,向果面和果柄发展,病果呈灰绿色,后呈灰白色软腐,有时有深绿色同心轮纹。
病果壳干缩而不脱落,潮湿天气,病果壳产生稀疏白色霉层。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辣椒疫病由鞭毛菌亚门辣椒疫病真菌侵染致病,北方地区保护地辣椒在郁密闷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病。
发病中心多在棚内低洼积水、土壤黏重或棚膜漏雨处。
灌水过勤、土壤含水量高发病重;重茬地块、植株长势衰弱时发病重。
文/ 东明县农业局 魏玉飞 周贵娇郭红军夏季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第6月上半月刊33防治方法1.栽培防治措施除了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或早熟避病品种外,要避免连作,辣椒可与稻谷、玉米、豆科以及十字花科等作物进行轮作。
在育苗时,要选用新土或用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
在大面积移栽时,应采用高垄栽培,避免田间积水。
要注意合理施肥,要增施钾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单产和品质。
黏重土壤要增施有机肥加以改良,增强其通透性。
如田间开始出现病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将其病株带到椒田外销毁,决不能将病株弃于田间或水沟内。
另外,还要注意合理浇水。
7~8月是辣椒开花结果盛期,若浇水不当,或大雨后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疫病迅速蔓延,造成大片死亡。
辣椒疫病抗性的浸根接种鉴定方法作者:赫卫张慧来源:《植物保护》2020年第06期摘要為建立规模化的辣椒疫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将辣椒疫霉人工接种于抗疫病辣椒品种‘ICPN21-03’和感病辣椒品种‘B16144’,研究了接种菌液浓度、接种时期、病情调查时期和接种方法等对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接种菌液游动孢子浓度为10个/mL时,感病品种病情指数为73.37,可以满足寄主发病的需要;1 ~ 10真叶期接种均能使植株发病,但5 ~ 6真叶期接种能反映抗感病品种真实抗性;接种5 d调查抗感病品种病情指数分别为9.32和73.37,可明显区别抗感病品种。
使用浸根法进行鉴定,需菌量小,对接种环境要求小。
用37个辣椒品种进行验证,鉴定结果表明该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可很好地对辣椒品种进行抗性水平分级鉴定。
关键词辣椒; 疫病; 抗性鉴定中图分类号: S 436.418.1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19520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a technique for large-scale assessment of the resistance of pepper materials to Phytophthora blight by using artificial inoculation with Phytophthora capsici, the parameters of the inoculation system including levels of inocula, growth stage of seedlings,investigation time and inoculation methods were studied by using ‘ICPN21-03’ (resistant to blight)and ‘B16144’ (susceptible to blight)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ual levels of plant resistance could be identified at 10 zoospores/mL,in which the disease index of ‘B16144’ was 73.37. The true resistance of the varieties could be identified in the seedlings at 5-6-leaf stage, while it could cause Phytophthora blight from 1-leaf to 10-leaf stages. The disease indices of ‘ICPN21-03’ and ‘B16144’ were 9.32 and 73.37, respectively, 5th day of inoculation, which clearly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varieties. The efficiency of inoculation by using root-soaking method was well, in which the inoculum concentr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inoculation environment were low. The technique was verified by inoculation of 37 pepper varieti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stablished assessment system is able to identify the level of plant resistance to P.capsici in pepper seedlings.Key words pepper; Phytophthora capsici;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辣椒是全球第一大蔬菜,疫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是由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引起的毁灭性真菌病害。
辣椒猝倒病和疫病如何分辨,学会这些小窍门,分辨容易得很现在农村种植辣椒,都是采取集中育苗的办法,很少有人再用点播的方法来繁殖幼苗,集中育苗方便日常管理,培育出健壮幼苗,但在育苗的时候,辣椒容易发生猝倒病和疫病,这两种传染性病害在幼苗期刚开始症状极为相似,很多不懂的农民朋友经常把猝倒病当疫病或把疫病当猝倒病来防治,后果就是造成不能培育出很好的辣椒幼苗,还要跑到农药店去骂人家卖假药,其实只有了解这两种病害的症状就能很好地分辨出来。
1、辣椒猝倒病的症状辣椒猝倒病又称为歪脖子病,只发生在幼苗期的辣椒,辣椒种子感染猝倒病病菌,先是子叶和胚芽颜色变成褐色进而腐烂,这是很多农民在进行点播的时候,大部分种子不能正常发芽的原因,造成缺苗,幼苗出土感染的话,在幼苗的茎基部有水渍状,并绕茎一周病变组织腐烂而枯萎,由于病变部位不能承受上部叶片的重量而猝倒,成中心向外倒伏状。
一般都是播种过密、移苗不及时、育苗地没有消毒、湿度过大等原因引起。
2、辣椒疫病症状辣椒疫病不仅仅只危害幼苗的幼苗,还可以危害到结果期的辣椒,这里只说一下幼苗期的症状,疫病只危害出土的幼苗,在幼苗期发病,茎基部会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块,直立枯萎或倒伏枯萎,幼苗叶片脱落。
一般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灌不畅的环境下引起。
3、辣椒猝倒病和疫病的不同点猝倒病和疫病的不同点:1、从倒伏情况看,感染猝倒病的幼苗是100%的倒伏,而疫病不是100%倒伏,有可能是倒伏,大部分是直立枯萎。
2、猝倒病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而疫病则是白色霉块。
3、猝倒病从种子到幼苗都可以感染,疫病则不感染种子,但从出苗后一直到结果期都能够发生病害,这是用肉眼可以分辨这两种病害的小窍门。
4、辣椒猝倒病的防治方法1、育苗苗床要消毒。
用3.3%福甲霜粉剂30克拌18公斤的过筛细土撒施在苗床上,三分之一做底,剩余的用来覆盖种子。
2、种子消毒处理,用1:500比例的咯菌晴拌种。
3、发现病苗应立即拔除病株,带出园外集中烧毁,并用干草木灰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同时喷洒15%恶菌灵450倍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