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石膏固定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1、石膏固定的类型2、护理的时间周期3、观察石膏固定部位的频率4、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方法5、患者的体位要求6、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方式7、饮食注意事项1、石膏固定的目的和适用情况11 石膏固定旨在为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促进愈合和恢复。
12 适用于骨折复位后的固定、关节损伤后的制动、肢体畸形的矫正术后等情况。
2、石膏固定前的准备21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皮肤状况、肢体活动度等。
22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石膏固定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3、石膏固定后的护理要点31 体位护理311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12 避免石膏受压,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
32 观察石膏固定部位321 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的血液循环,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动脉搏动等,每 1 2 小时观察一次。
322 注意观察有无疼痛加剧、麻木、苍白、青紫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 皮肤护理331 保持石膏边缘及暴露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
332 防止皮肤擦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34 石膏的护理341 保持石膏的清洁,避免受潮和污染。
342 勿对石膏进行敲打和挤压,防止变形和断裂。
4、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41 压疮411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
412 若发现皮肤发红,及时采取减压措施。
42 废用性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421 按照医生的指导,适时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422 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应逐渐增加。
43 石膏综合征431 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432 若出现石膏综合征,及时调整体位,并通知医生处理。
5、功能锻炼51 早期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
52 病情稳定后,逐渐进行关节的屈伸活动。
53 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6、饮食护理61 鼓励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石膏外固定的护理措施
一、抬高患肢
在石膏固定后,应将患肢抬高,以利于血液回流和减轻肿胀。
通常是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二、观察患肢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指标。
如果发现患肢出现疼痛、肿胀、麻木、发冷、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三、适当运动
在石膏固定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肌肉运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可以进行肌肉收缩和放松练习,但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对骨折部位造成影响。
四、饮食调整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注意饮食调整,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
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如多吃鸡蛋、鱼、蔬菜、水果等食物。
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伤口造成影响。
五、预防感染
在石膏固定期间,应注意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同时应注意观察体温等指标,如有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六、心理护理
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应注意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同时患者自己也应积极调整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医用石膏是由天然生石膏加热煅至100度以上,使之脱去结晶水而成为不透明的白色粉末,即熟石膏。
当遇到水分时,可重新结晶而硬化。
利用此特征来制造骨科病人所需要的石膏模型,以达到固定骨折、制动肢体的治疗目的。
一、护理评估:1、了解病人受伤的过程和情况,有无伴发症和可能发生伴发症。
肢体石膏给病人造成各种不便,如: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部分丧失等。
需要哪些方面心理和生活上的支持。
2、石膏固定目的能否达到,石膏的干固程度,固定是否确切,石膏的松紧度,有无分层、软化、污染或折端。
肢体肿胀消失后,石膏可能较宽松,有时发生骨折再移位或固定不确切,需再次评估。
3、缺血性并发症是石膏固定较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
应倾听病人主诉,有无持续性剧烈疼痛,疼痛是病人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最早症状之一。
仔细观察患肢腹胀程度,皮肤温度和颜色,有无感觉异常和被动牵伸指(趾)疼痛等,以判断有无血运障碍。
4、有无局部受压早期症状也是持续性疼痛,但疼痛较局限。
注意观察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有无红肿、摩擦伤。
并可利用嗅觉来判断,如石膏内有腐臭气味,说明石膏内有压疮,且已形成溃疡发生坏死。
二、护理措施要点(一)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护理过程,在实施某些特定的治疗护理时尤为重要。
为此,护士要善于观察病人的思想状态,好做病人思想工作。
将每一种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告知病人,让他对治疗有全面的了解,减轻恐惧,取得主动配合,促进病人康复。
(二)一般护理1、对刚刚完成石膏固定的病人应进行床头交接班。
2、石膏尚未全干时,容易折断,也容易受压凹陷。
在抬动病人时应给石膏以适当支托,不要用手指按压,以免石膏向内凸起,压迫局部组织。
3、要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
为了加速石膏干固,可适当提高室温,或用灯泡、烤箱,或红外线照射烘干、吹风机吹干等。
因石膏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小儿、神智不清、麻醉未醒或不合作的病人最好不要烘烤。
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引言石膏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或其他骨骼损伤的方法。
石膏固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并帮助骨骼恢复正常位置。
但是,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护理,以确保固定部位的合适愈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
简要概述石膏固定后的护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固定位置稳定、注意伤口护理、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和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保持固定位置稳定石膏固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骨骼的稳定,所以患者需要尽量避免移动石膏部位,以免影响骨骼的愈合。
在保持固定位置稳定方面,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剧烈活动:患者需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对石膏部位施加过大的压力,造成固定松动或移位。
•使用辅助工具: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助行器、拐杖或轮椅,以减轻对石膏部位的负荷。
•避免湿润或潮湿:患者需要避免将石膏部位暴露在湿润或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固定效果或引发皮肤感染。
伤口护理石膏固定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护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保持伤口干燥:患者需要避免让石膏固定上的伤口受到水或其他液体的浸泡。
可以使用保护袋、防水材料或胶带将伤口覆盖起来,以保持伤口干燥。
•定期清洁:患者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定期清洁伤口,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或有颜色的化学物质。
清洗后,应将伤口周围的皮肤轻轻擦干。
•观察伤口情况:患者需要每天检查伤口的情况,如有任何异常或感染迹象,应立即向医生咨询并接受相应治疗。
适当的锻炼除了保持固定部位稳定和注意伤口护理外,适当的锻炼也是石膏固定后的重要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石膏固定患者的锻炼建议:•活动非石膏部位:如果患者有条件,可以进行非石膏部位的适当活动,如上肢轻柔屈伸运动。
这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进行被允许的活动: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被允许的活动,如指头的灵活运动或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
石膏固定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一)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1、避免石膏过紧,将石膏固定的肢体放在覆盖防水布的软枕上。
2、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处理:1、仔细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有剧痛、感觉麻木或血循环障碍等异常情况。
2、放平肢体,拆除石膏,必要时行减压术。
(二)压力性损伤预防:1、石膏干固前不可用手指按压石膏。
2、石膏内部放置柔软舒适的衬垫。
3、做好石膏塑性,石膏边缘注意做好保护,关注病人主诉,是否石膏内部有压痛。
处理:1、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有无擦伤及刺激现象2、受压点给予按摩3、告之病人不要将任何物品伸入石膏下面抓痒,以免皮肤破损。
4、有局部压迫症状或石膏内有腐臭气味,应及时开窗处理或更换石育。
(三)化脓性皮炎预防:1、保持石膏干燥清洁,注意观察是否有皮肤不适症状。
处理:1、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3、饮食宜清淡、营养均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四)石育综合征预防:1、避免石膏固定的过紧或位置过高,若自觉石膏固定不适及早去医院进行调整。
2、石育固定后早期进行快速烘干固定,注意房间温暖,可以使用烤灯烘烤。
3、可以用绷带替代石膏固定,具有牢固、轻便、活动灵活的优点。
处理:1、维持呼吸、循环等正常生理功能。
2、保证骨折固定效果,确保外固定满意。
3、缓解疼痛,减轻病人的痛苦。
4、科学地指导功能锻炼,使患肢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同步发展。
5、照顾生活,满足生理、文化等生活需求。
6、合理安排营养饮食,保持机体营养代谢需要。
7、有效的预防全身及局部并发症。
8、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心理健康、并指导提高自我护理、自我照顾能力。
(五)废用综合征预防:1、每天锻炼20%~30%肌力。
运动中,每天使用50%的最大肌力。
2、根据不同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可以选择循序渐进的锻炼疗法及主动被动功能锻炼.3、训练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护理问题1、有效固定的维持2、疼痛3、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4、长期卧床5、患肢肌萎缩、关节僵硬(潜在并发症)主要护理措施:石膏固定前护理1、卧位:平卧,软枕垫高患肢20—30°,维持患肢功能位,搬运、过床时,应双手平托患肢骨折端上、下部分。
2、皮肤准备:彻底清洁患肢皮肤,有伤口者协助医生清创换药。
石膏固定后护理1、卧位:平卧或侧卧,软枕垫高患肢20—30°,维持患肢功能位,搬运、过床时,应双手平托患肢骨折端上、下部分。
2、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①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温度、颜色、肿胀、感觉、足背动脉搏动和活动情况,如有剧痛、感觉麻木或血循环障碍等,应即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并进一步加强观察。
②疼痛者,与患者交流,指导看报纸、听音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③待石膏干固后搬运病人,保持石膏清洁、干燥、边缘整齐,光滑。
④局部有压迫症状或石膏内有腐臭味,即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⑤冬天予石膏固定部位以处的保暖。
3、诊疗:遵医嘱给药或使用骨创治疗仪镇痛、消肿4、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饮食。
5、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床上洗头1-2次/周,床上擦浴1-2次/日。
指导患者行床上排泄训练。
6、康复锻炼(指导):待石膏坚硬后早期指导患者行固定外肌肉,指(趾)踝关节的舒缩与伸屈活动,无禁忌者指导行足背的伸屈活动心理护理主要健康教育:1、了解病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2、解释石膏固定目的、注意事项3、告知功能锻炼目的,指导行股四头肌、石膏固定以外肌肉的舒缩及关节、足部伸屈锻炼。
4、出院指导:包括服药、复诊时间、功能锻炼、自护知识)。
①对石膏固定不适应;②石膏固定前后皮肤护理不当;③石膏固定范围或松紧度不合适。
2.护理措施(1)石膏固定后,严密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情况,预防发生石膏综台征;必要时吸氧,肌内注射爱茂尔或拆除石膏。
(2)石膏未干前,勿睡于硬质床板上,勿覆盖被毯,勿用手指托石膏;应保持原有体位,防石膏变形,可用烤灯烘烤或电风扇吹干,忌碰撞,防断裂。
石膏彻底干固后,方可翻身和搬动。
(3)石膏固定前,先清洁固定部位皮肤;固定后石膏边缘修理整齐光滑,并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有无红肿、受压或摩擦伤,每日可用手指蘸酒精伸到石膏边缘里,按摩局部皮肤数次或在边缘垫软物。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无杂屑,防压疮。
(5)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情况,判断石膏固定范围和时间。
石膏固定病人护理常规(一)护理目标:石膏不变形、不折断;预防压疮;病人及家属能掌握石膏固定的相关知识。
(二)护理问题:1.自理缺陷与石膏固定肢体,医疗县直有关;2.有压疮的危险与石膏压迫肢体有关;3.潜在并发症石膏综合征肢体血循环障碍、肌肉萎缩;4.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石膏固定后的自我防护知识有关。
(三)护理措施:1.常规护理(1)搬动病人时,应用手掌托住石膏,禁用手捏石膏;(2)石膏未干前,用灯泡烤干或用风扇吹干,干固后防止石膏受潮及污染;(3)抬高肢体,保持功能位,石膏下用软枕支垫;(4)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2.病情观察(1)患肢末梢血循环情况;(2)石膏边缘有无渗血及擦伤,浸湿时用作标记通知医生。
头颈部、胸部、腹部石膏固定者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及腹部不适;(3)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如出现固定部位持续性疼痛,应考虑压疮及时报告医生。
(四)功能锻炼指导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和固定部位的肌肉等长收缩活动,预防肺用性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
(五)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石膏固定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2•告诉病人和家属预防石膏变形、折断的相关知识。
3.鼓励病人及时说出身体的不适。
及早发现问题。
4.告诉病人及家属石膏未干前,不要使其受潮。
5•搬动石膏固定的患肢,应不能使其折角和断裂。
6•教会病人和家属避免石膏污染的知识和技巧。
防止吃饭时弄湿石膏,正确放置便盆,及时清除伤口分泌物,引流管的冲洗,抬高患肢,观察压疮先兆表现,利用嗅觉等。
7•日常活动教会患肢锻炼方法,指导肢体肌肉收缩活动和关节屈伸活动,尽早下床活动,石膏拆除后按摩肌肉,加强主动活动。
8.综合征的发生和表现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
石膏固定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石膏松紧度。
2、观察血液循环情况:患肢有无肿胀、皮肤温度和颜色、感觉与活动、脉搏搏动。
3、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4、观察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症、压迫性溃疡、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石膏综合症等。
【护理措施】1、按骨科护理常规护理。
2、石膏固定前:肢体或躯干应洗干净,如有伤口应做好换药工作。
3、注意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
4、石膏固定时:松紧适宜,患肢如有苍白、厥冷、发绀、疼痛、感觉减退及麻木、行石膏背心者发生腹痛、呕吐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将石膏减开或拆除石膏。
5、石膏未干之前(1)要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肢体,不可用手抓捏。
(2)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如变换体位,应予以适当扶持。
(3)切勿牵拉、压迫、活动,也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以免引起石膏折断、变形、骨折移位和石膏凹陷处压迫血管、神经、软组织、使肢体出现缺血性坏死形成溃疡。
(4)不覆盖被、毯,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或电吹风吹干。
6、石膏干固后:勿使受潮,因石膏干固定后脆性增加,搬动时勿对关节处施加压力,应平托,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加以保护。
7、预防压疮:边缘应修理整齐、光滑使患者舒适,避免卡压和摩擦肢体。
每日用手指蘸酒精伸石膏边缘里按摩一次,保持床单及石膏整洁。
如患者诉石膏内等处局限性疼痛或石膏内有腐臭气味时,不可忽视,说明可能石膏压迫引起溃疡坏死或伤口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8、观察出血:少量伤口出血能渗到石膏表面,可用笔做记号,注意出血外渗的速度,如大量快速出血时,血液常聚积于石膏的最低处,不易观察。
9、保持石膏清洁:防止被食物、粪、尿、伤口分泌物等污染,若被污染可用毛巾蘸肥皂水及清水洗干净,但水不宜过多,避免石膏软化。
10、功能锻炼:石膏固定当日的即可指导患者做石膏内的肌肉舒缩运动。
拆除石膏后可用温水清洗并做肌肉按摩及肢体的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多食蔬菜及水果。
石膏外固定病人的护理一、目的①骨折愈合过程中,起固定、支持和保护的作用②预防及矫正畸形③肌腱及韧带扭伤后起保护的作用二、适应症①骨折复位后的固定②关节损伤或脱位复位后的固定③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手术修复后的制动④急慢性骨、关节炎症的局部制动⑤畸形矫正术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固定三、禁忌症①确诊或可疑伤口有厌氧菌感染者②进行性浮肿者③全身情况恶劣的患者,如休克患者④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的患者、孕妇、进行性腹水者禁用大型石膏⑤新生儿、婴幼儿不宜长期石膏固定四、固定前的护理措施①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石膏固定的必要性②患者的体位一般保持于肢体功能位③皮肤的护理肢体皮肤清洁,但不需要剃毛。
若有伤口则用无菌纱布、棉垫覆盖伤口,避免使用绷带环绕包扎或粘贴橡皮胶④骨突部加衬垫常用的棉织套、棉垫等物,以保护骨突部的软组织,保护畸形纠正后固定的着力点,预防患者的四肢体端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五、固定后的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石膏未干需转运患者时,应用手掌托起石膏,避免用手指捏石膏后压出凹陷2、应保持石膏表面清洁干燥,避免石膏被大小便污染3、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更换体位,翻身时注意保护石膏形态,避免折断石膏4、石膏拆除应使用专业的工具,避免损伤皮肤体位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cm,以促进患者血液和淋巴回流,预防或减轻患者肢体肿胀观察1每天检查患者石膏边缘的皮肤,观察皮肤有无红肿,摩擦伤等早期压疮的表现2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患肢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患肢有剧痛、麻木、皮肤颜色苍白或变紫,应立即拆除石膏,紧急处理血液循环障碍3观察头颈部、胸部、腹部石膏固定的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腹部不适等现象4如有血渗到石膏表面时,可将血迹边界做好标记,并注明时间,以便日后观察出血是否继续5如石膏内散发有异臭味,表明石膏内有可能有压疮乃至伤口感染,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六、健康指导1 鼓励患者及时说出身体的不适,及早发现问题2 不可在石膏表面放置重物,以免石膏断裂、变形、使骨折端再次移位3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石膏固定患肢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指导固定部位肌肉的等长收缩及邻近关节的功能锻炼,防止患肢肌肉萎缩4教会患者及家属避免石膏污染的知识与技巧:患者大小便时,应妥善放置便盆;及时清除伤口分泌物5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先兆表现,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6皮肤痒时,可用专用喷雾剂,或以冷风朝石膏开口吹,不可将任何物品(如棍子)深入石膏内,以免造成皮肤损伤7不可在石膏上涂油漆或用塑料布覆盖,使之不透气七、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压疮:肢体某固定部位持续性疼痛、皮肤变红、黑,甚至发生坏死石膏内衬适宜,尤其是骨突处避免石膏上形成凹陷对肢体造成的局限性压迫.石膏边缘平整、光滑,避免摩擦患者肢体肌肉萎缩:肢体周径变小、肢体乏力指导患者对固定肌肉等长收缩活动;指导患者对固定肢体邻近关节的活动;加强患者的主动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神经损伤:指(趾)不能主动活动,感觉减退或消失,但血液循环尚好石膏固定的宽松适度;开窗减压;更换石膏石膏综合征:以急性胃扩张及全身不适为主的一系列病理表现,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瘙痒等不适对患者解释,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观察患者腹部情况;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呕吐严重患者应严格记录出入量;处理后患者仍未见好转时,应立即拆除石膏骨筋膜室综合征(血液循环障碍):固定肢体肿胀严重、剧痛,患者皮肤苍白、冷厥,感觉麻木,足背动脉或桡动脉搏动减弱石膏固定的宽松适度,不宜过紧,必要时应立即拆除石膏,应根据情况行肢体切开减压。
石膏绷带固定病人的护理措施1.保持肢体有效的血运(1)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如出现皮肤苍白、皮温下降、疼痛、感觉减退、麻木等,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石膏剪开减压,防止坏疽及缺血性肌挛缩发生;如出现皮肤颜色青紫,局部肿胀,考虑是静脉回流不畅,应给予患肢抬高或局部剪开;如出现手指或足趾不能自主活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但血运尚好表明是神经受压,应立即行局部开窗减压或更换石膏。
(2)卧硬板床,患肢制动。
四肢石膏固定的病人,应垫软枕给予患肢抬高,一般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并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
躯干部固定的病人,应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
身体保持水平位,勿扭曲。
(3)石膏未干固前,不要覆盖被毯,保持通风。
如天气寒冷盖被须用支架托起,并注意保护外露肢体,防止冻伤。
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泡烘烤或者电吹风吹干。
烤灯照射时,应距离石膏30-50cm,避开刀口,以防局部渗血增加。
(4)石膏未干固前,切勿牵拉、压迫、活动,尽量不要搬动病人、若必须搬动时,应用手掌平托石膏固定的肢体,不可用手指抓捏,以防石膏折断、变形或形成凹陷。
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故搬运时切忌对关节处施加曲折成角力量,应平托加以保护,石膏干固后注意勿使其受潮。
2、石膏的观察与并发症的预防(1)石膏综合征:躯干部石膏固定的病人,以少量多餐,不要进食过饱;保持石膏距腹壁的距离适宜;并注意有无呼吸困难、腹胀、恶心、呕吐以及饮食情况,防止石膏综合征的发生。
如病人进食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剪开躯干处过紧的石膏,变换体位。
(2)压疮:石膏内骨突出部分及石膏边缘部位应垫好棉垫,保持石膏平整,边缘光滑,防止压迫和摩擦肢体。
注意观察石膏边缘及骨突出部分有无红肿、摩擦伤,每日给予摩擦2-3次。
观察石膏固定部位内有无持续性疼痛,如病人出现持续性疼痛,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修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3)感染:注意观察石膏局部有无渗出,渗出的颜色、范围变化,并用红蓝铅笔做好标记。
石膏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
1、骨筋膜室综合征:石膏固定后,石膏与肢体间腔隙容量有限且无弛张余地,因此包扎过紧或肢体进行性肿胀,可造成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缺血、坏死,进而导致肢体坏疽或缺血性肌挛缩。
2、压疮:石膏绷带包扎压力不均匀,使石膏凹凸不平或关节塑形不好;石膏未完全干透时,用手指支托石膏,压出凹陷或石膏放在硬物上,造成石膏变形,石膏内衬物不平整等,都可使石膏内壁对肢体某部位造成固定的压迫,进而形成压疮。
3、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大型石膏固定范围较大,固定时间较长,即使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也难以避免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大量钙盐从骨骼中逸出并进入血液,并从肾排出,不仅不利于骨的修复和骨折愈合,且容易造成泌尿系结石。
肢体经长期固定,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粘连,同时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肌肉挛缩,可造成关节活动不同程度障碍。
4、化脓性皮炎:因固定部位皮肤不洁,有擦伤或软组织挫伤,或因局部压迫而出现水疱,破溃后可形成化脓性皮炎。
因此石膏固定前应先清洗皮肤,有伤口的肢体先换药后石膏固定,再开窗。
5、石膏综合征:石膏背心固定术的病人,由于上腹部包裹过紧,影响进食后胃纳和扩张,可导致腹痛、呕吐,呕吐物主要是胃内容物。
胸部石膏包裹过紧,可出现呼吸窘迫、紫绀等。
护理措施:
(一)石膏干固前的护理
1、石膏尚未全干之时,容易折断,也容易受压而凹陷。
因此,在抬动病人时,应给石膏以适当支托。
例如,抬动长腿髋“人”字石膏固定的病人,应用时支托后腰部、髋部及膝部。
还注意用手掌支托石膏,而不能用手指,否则可在石膏上压出凹陷,形成压迫点。
不可将未干透的石膏直接放在硬的床上,也不可局部受压或改变固定关节的角度,以免石膏向内突出,引起压迫。
将石膏固定的肢体放在覆盖防水布的软枕上,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2、要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
为了加速石膏干固,可适当提高室温,或用灯泡烤箱,红外线照射烘干、吹风机吹干等。
因石膏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小儿神志不清,麻醉未醒或不合作的病人,最好不要烘烤。
3、石膏完全干固之后,在搬运、翻身或改变体位时,仍须注意保护石膏,以防折断。
干固石膏有脆性,通过杠杆作用,在关节部位产生应切力易折断。
例如:对髋人字石膏固定的病人翻身,单侧固定的,应以健腿作轴旋转,如是双侧髋固定的,则应将病人抬起悬空翻转,抬动时,应托着关节部加以保护。
足部石膏应安装走蹬或穿石膏鞋,决不可不加保护就在地上行走,因为石膏踩软后,即失去固定作用。
(二)保护石膏的清洁,会阴部及臀部附近,尤其是小儿的石膏,容易被大小便污染。
会阴部和臀部的石膏,开窗的大小和部位要合适,如不合适应及时修整。
女孩的石膏在臀部开窗处垫一小油布,引流尿液入便盆。
将卧睡石膏床或髋人字石膏固定的病人,上身略抬高,利于尿液向下流。
如果石膏外面染上污垢,应立即用毛巾沾肥皂及清水擦洗干净。
擦洗时,水不可过多,以免石膏软化。
给石膏固定的病人换药时,要及时清除伤口分泌物,石膏窗周围用纱布填塞,防止冲剂液和脓液流入石膏内其他部位,覆盖敷料的厚度应能充分吸附渗血渗液,不致污染石膏。
(三)
观察血循环仔细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有剧痛、感觉麻木或血循环障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将石膏纵行全层剖开松解,并继续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无改善应立即拆除石膏,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
(四)注意石膏内出血如果有血从石膏内渗出,应沿血迹边界用笔圈划标记,并注明日期时间。
如发现血迹边界不断扩大,则为继续出血现象,须向医生报告。
(五)预防压疮每天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有无擦伤及刺激现象,受压点给予按摩。
告之病人不要将任何物品伸入石膏下面抓痒,以免皮肤破损。
如有局部压迫症状或石膏内有腐臭气味,应及时开窗处理或更换石膏。
(六)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加强未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及固定部位的肌肉等长舒缩活动,定时翻身,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
健康教育
1体位石膏固定肢体应处于功能位
2饮食防便
3石膏护理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
4功能锻炼
5定期复查
6石膏拆除后,先用油脂涂抹石膏内皮肤,6-8小时后再用温皂液清洗,局部肌肉按摩每日2-3次。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