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危害性
- 格式:docx
- 大小:94.64 KB
- 文档页数:19
电能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危害性••影响与危害电能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和供电质量,从技术上讲,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自然现象的因素,如雷击、风暴、雨雪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使电网发生事故,造成供电可靠性降低。
(2)电力设备及装置的自动保护及正常运行的因素,如大型电力设备的启动和停运、自动开关的跳闸及重合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使额定电压暂时降低、产生波动与闪变等。
(3)电力用户的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等大量投运的因素,如炼钢电弧炉、电气化机车运行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使公用电网产生大量的谐波干扰、产生电压扰动、产生电压波动与闪变等。
•电压质量是怎样受到影响的?电能质量的关键指标中,电源电压质量的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主要以频率质量指标和电压质量指标来衡量。
频率质量指标为频率允许偏差的标准;电压质量指标包括电压幅值质量和波形质量。
幅值质量包括电压允许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瞬时过电压与暂态过电压等。
波形质量包括谐波含量和电压正弦波波形的畸变率。
电压质量主要是受到大容量非线性负荷及冲击性负荷的影响。
凡是具有非线性阻抗特性的电气设备都是电能质量的污染源,包括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用电负荷、炼钢电弧炉负荷、电力机车负荷等,使电网中产生电压波动与闪变、产生高次谐波电压、造成系统电压不平衡等,从而引起电压正弦波形畸变。
冲击性负荷的影响,主要使电网中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启动和切换。
电能质量的污染,影响到电力系统、电力用户、通信系统及其他相关行业。
因此,电源电压质量指标恶化并造成危害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和相关领域的正常运行,而且对正常的安全可靠用电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认识电能质量污染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确保电能的高品质,是幼稚供电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引起电压骤降的原因是什么?电力系统电压骤降是指供电电压幅值(有效值)短暂降低,随后恢复正常的特征。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的源头与分析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能质量问题可能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对电网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因此,对电能质量问题的源头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助于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电能质量问题的定义和影响1. 电能质量问题是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参数偏离其正常值的情况。
这些偏离可能导致电压波动、谐波扭曲、闪变等问题,给用户用电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影响到生产和生活。
2. 电能质量问题的出现不仅对用户造成损失,也给电力系统本身带来风险。
例如,电压波动可能导致设备失灵,频率变化可能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因此,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是维护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
二、电能质量问题的源头1. 电源不稳定。
电源本身的质量不稳定是造成电能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电力系统采用的电源可能存在波动较大的情况,导致输出的电能质量也不稳定。
2. 动态负载影响。
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动态负载,这些负载在开关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电流波动,导致电能质量问题。
3. 谐波扰动。
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是造成电能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谐波会使电压和电流波形失真,引起设备损坏和电能浪费。
4. 断路器操作不当。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断路器的不当操作可能导致电能质量问题。
比如,频繁的合闸和分闸操作会引起电压波动,影响电能质量。
5. 地电阻也可能是电能质量问题的源头之一。
地电阻造成的接地电流会影响电能质量,造成电压波动等问题。
三、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1. 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从电源到负载,从设备到电网,都可能存在引起电能质量问题的因素。
2. 对于电源不稳定、动态负载、谐波扰动等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改进电力系统结构、优化设备运行模式等手段来解决。
3. 通过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比如,可以利用电能质量分析仪等设备对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分析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能质量指的是电力系统中在供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等电学量的波形和稳定性是否合乎要求,以及电力系统对非标准波形电压和电流的容忍程度。
一个稳定且满足规范要求的电能质量对于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相关的解决方案。
1. 电能质量的重要性及影响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问题可能带来诸多问题,如设备损坏、生产停顿、通信故障等,对各行各业的正常运作产生负面影响。
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还可能引发事故,损害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
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主要包括电压骤变、频率偏差、电压波动、谐波污染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电能的使用效果。
2. 电能质量问题的分析与监测为了解决电能质量问题,首先需要对电能质量进行分析和监测。
电能质量分析包括对电能质量的基本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常见的电能质量参数包括电压波动、频率变化、谐波含量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电能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
3. 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有很多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外部因素包括来自电力系统供电来源的问题,如电网的电压不稳定、电力负载的突变等;内部因素则是指电能设备本身的问题,如电能质量仪器的精度、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了解问题的原因对于解决电能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4. 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电能质量问题,人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1)法规标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标准,明确各种电能质量参数的要求和限制范围,强化对电力系统供应商和用户的责任和义务。
(2)设备改进:改进电能质量仪器和设备的精度和质量,提高其抗干扰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电能质量的监测和分析需求。
(3)供电优化: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供电结构和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减少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能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危害性」电能质量是指电能供应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对电能提供的可靠度和电能纯度的综合度量。
通常包括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电压波形畸变和电力质量污染等指标。
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用户的用电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电能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源问题:不稳定的供电网络、不合格的供电设备等会导致电能质量下降。
比如,供电网络中电压波动大、频率不稳定等问题都会引起电能质量不佳。
2.环境问题:电磁辐射、雷击、地质环境等都会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
比如,电磁辐射会产生电磁干扰,导致电能质量下降。
3.用户问题:电力设备的老化、不合格的用电设备等都可能对电能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可能存在不正当的用电行为,如突然大电流的开关操作或者大功率电器的频繁运行等,都会导致供电系统电压不稳定。
电能质量的不良将给供电系统和用户带来许多危害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设备损坏:电能质量的下降会导致电力设备的运行不稳定,进而对设备造成损坏。
如电压波动大、频率不稳定等问题会导致设备过载、过热等,缩短设备寿命,增加维修费用。
2.数据丢失:电能质量不良还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比如,电压波形畸变会引起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3.生产效率下降:电能质量不良会降低生产设备的性能,影响生产效率。
频繁的电力中断或波动会导致生产线停机,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和产量。
4.安全隐患:电能质量不好会引发火灾、短路、电击等安全问题。
对个人来说,不稳定的电压会导致电器产生过热,引发火灾;对供电系统来说,不合格的电力设备可能引发线路短路或漏电,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为了保证电能质量的稳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供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设计和建设,包括可靠的电源和配电设备,以及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
其次,用户也要遵循用电规范,合理使用电力设备,避免不当的用电行为。
另外,电力公司应加强对供电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需求。
电能质量问题给生产带来的事故及影响概述不良电能质量精密设备、照明装置等系统中所发生问题的潜在来源。
采取主动措施以排查并解决不良电能质量问题,可以防止未经计划的停产、生产遭受破坏、不必要高的电能开支甚至因“污染”上游供电而受到的罚款,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
防止成本高昂的停产在日常运营中依赖于精密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的精密加工企业、商业企业都需要知道不良电能质量所带来的潜在成本。
灵敏的电子负载非常容易受到电力干扰的影响,而这些电力干扰会影响到总体电能质量。
良好的电能质量对于维持整个机构内的生产效率和过程一致性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
电能质量问题征兆电能质量问题的典型征兆包括闪烁的灯光、不良的计算机性能、死机和数据损失、断路器和变速驱动器的恼人脱扣以及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的过热。
如果这些警告征兆被忽视,则电流质量问题可能会迅速导致未经计划的停产、产品浪费、关键过程故障或设备损坏,并对人员安全带来危险以及产生过高的电力成本。
当生产由电流干扰中断时,就会给未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带来利润损失。
生产中断也可能使部分完工的产品受到损坏,从而使材料报废。
对电力中断所做出的响应还会占用维护资源。
对于基于计算机或网络的业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重新启动工作站并恢复暂时中断的交易或未保存的文档。
损失的时间就等于损失的收入。
如何避免问题发生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针对电能质量采取主动措施加以避免,但先要对这一问题有所认识。
确保良好的电能质量需要经常性的检查、良好的维护措施以及适宜的检查设备。
只有专门设计用于对电能质量参数进行故障排查、记录和分析的的工具才可以提供您所需要的详细信息,以使您找到各种干扰来源,并对问题进行正确诊断。
一些设备可能甚至会在正常运行环境下,将不需要的电力事件或电力干扰返回设施配电系统中。
IT 设备中的开关式电源、工业电机中的变速驱动器以及办公室内的高频电子控制照明装置等设备就是很好的例子。
什么是电力干扰?电力干扰可根据大小和持续时间进行定义。
电能质量的好坏引言电能质量是指供电系统中电能在传输、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电器设备的性能。
本文将从电能质量的定义、影响因素、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
电能质量的定义电能质量主要指供电系统中电压、电流和频率的稳定性和纯度。
一个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电压波动、电压暂降、电压暂增、谐波、电能波动、闪变等。
良好的电能质量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能够减少电器设备的故障率。
电压波动和电压暂降电压波动是指电压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快速变化。
电压波动可能导致设备过载、短路和烧坏。
电压暂降是指电压在较长时间内降低到较低的值。
电压暂降可能导致设备启动困难、电机输出功率下降等问题。
电压暂增电压暂增是指电压在瞬间增加到较高的值。
电压暂增可能导致设备过载、电机损坏、绝缘击穿等问题。
谐波谐波是指频率是电力系统基波频率的整数倍的电压或电流波动。
谐波会导致电设备产生异常声音、发热、故障等问题。
电能波动是指电能供给系统中电压或电流瞬时变化的长时间观测。
电能波动可能导致照明设备的光输出波动、电动机速度变化、电炉热量变化等问题。
闪变闪变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不平衡负载或突然负载变化导致的电压波动。
闪变可能导致照明灯闪烁、电压稳定器故障、电器设备损坏等问题。
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问题1:电压波动较大解决方案:通过安装电压稳定器、容性补偿器等设备来稳定电压,并合理规划供电网络结构。
问题2:谐波较大解决方案:使用滤波器、谐波抑制器等设备来减少谐波,同时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置。
问题3:电能波动严重解决方案:进行电能调整,通过合理的电能感应传输系统和系统控制策略来减少电能波动。
问题4:闪变较大解决方案:通过合理的负载分配、故障修复和设计优化来减少闪变。
总结电能质量的好坏对供电系统和电器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压波动、电压暂降、电压暂增、谐波、电能波动和闪变等因素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问题。
论述影响电能质量问题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摘要:文章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阐述了电能质量的主要问题及作用,并分析了影响电能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控制电能质量问题的主要措施,旨在有效地提高电能质量的设备,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能质量;因素;标准;控制电能是一切行业中必需的能源,用电企业从供电企业所获得的电能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
电能质量是衡量电能从供电企业传输用电企业时有效性的指标。
本文主要就影响电能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论述。
1 电能质量的主要问题及作用1.1电能质量问题造成用电设备故障或者误动作的任何电力问题都是电能质量问题。
一般说来,电能质量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电压质量。
电压质量是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的偏差,反映了电网是否能向用户供应合格的电能。
(2)电流质量。
电流质量反映了电流的变化,合理控制电流质量有助于降低线损。
(3)供电质量。
供电质量包含供电可靠性及服务质量。
(4)用电质量。
用电质量主要反映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提高电能质量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用电设备,现在很多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认识也在日益加强。
而电能质量恶化会造成很多问题,如线损严重、保护装置异常等。
电力市场的不断开发和逐步完善,使得提高电能质量成为必然要求,电能质量的提高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也能为供电企业节省大量的电力建设投资。
2 影响电能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影响电能质量产生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电力负荷的构成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大量非线性和快速变化的负荷,如提升机、轧机和马达群组等,它们的电力负荷是难以准确预测的。
(2)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量非线性和快速变化的电力负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非正弦波形电流,向电网中引入谐波电流,这就会导致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波形发生严重畸变,甚至可能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
电能质量有哪些问题及危害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电流质量、供电质量、用电质量。
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第22标准委员会定义了如下相关电能质量问题:Ø电压跌落: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减少到额定值的0.1-0.9,持续时间为0.5个周期至1分钟,系统频率仍为标称值。
Ø电压中断: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线路单相或多相失去电压(低于额定值的0.1)。
按持续时间长短,分为瞬时断电(0.5周期至3秒)、暂时断电(3秒至60秒)和持续断电(大于60秒)。
Ø谐波和间谐波:频率为电源基波频率整数倍的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谐波,含有基波非整数倍频率的正弦电压或电流则为间谐波。
谐波是电力系统和电力负荷设备的非线性特性造成的。
问谐波主要是由感应电机、静止变频器、周波变频器和电弧设备产生的。
间谐波会使照明装置引发视觉闪变。
Ø电压波动(闪变):电压波动是电压幅值在正常的变化范围内(额定值的90%-110%)有规律或随机的变化,电压波动会产生6—14Hz 左右的照明闪烁,此种现象称为闪变。
电压波动和闪变主要由工业负荷造成的,如电焊接机、轧钢厂以及电弧炉等。
闪变是人们对照明波动的主观感受,是衡量电压波动时对用电设备的影响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指标。
除此之外,还有其余的电能质量问题,比如电压不对称,三相不平衡,过电压、欠电压等。
电能质量的危害电能质量的下降不仅会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安全供电,同时也会给用电系统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直接影响着人身安全和经济效率,因此电能质量问题有着较严重的后果,具体表现在:(1)电压的波动和闪变会造成用电设备工作不稳定,由于电压发生波动,使电压幅值超出容许范围。
另外由于电弧炉炼钢运行时造成的电压波动,将会使旋转电机产生附加损耗,会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2)电压的短时中断典型的瞬态电压偏差,通常是由于雷电、强风等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内部设备或控制装置误动作。
电能质量包含的因素
1. 电压波动:电压在短时间内的突然变化会引起电器的损坏。
2. 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压之间的不平衡会引起电动机运行不平稳、过热等问题。
3. 电压谐波:电流谐波会引起电线、电缆、电机等设备的加热、烧坏等问题。
4. 电流波动:电流在短时间内的突然变化会引起设备的损坏。
5. 电流不平衡:三相电流之间的不平衡会引起电动机的震动、热量过大等问题。
6. 电流谐波:电流谐波会引起电机的噪音增大、转速不平稳等问题。
7. 频率偏差:在电力系统中频率的偏差将会影响到机组和负载的运行。
8. 电压暂降/间歇性电压中断:瞬间电压暂降或瞬间电压中断引起设备的损坏或停机。
9. 电压谐振:电容、电感、变压器等元件会引起电网中的谐振现象,导致电设备的损坏。
10. 感性电源:感性负载工作时,会引起电压的下降和电流的上升,从而影响设
备的工作效果。
电能质量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危害?电能质量三要素介绍摘要:电能质量的好坏已经关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在生活中电能质量存在哪些问题?它又有什么危害?电能质量三要素介绍是哪些?一、什么是电能质量?电能质量是指通过公用电网供给用户端的交流电能的品质。
理想状态的公用电网应以恒定的频率、正弦波形和标准电压对用户供电。
同时,在三相交流系统中,各相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应大小相等、相位对称且互差120。
但由于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等设备非线性或不对称,负荷性质多变,加之调控手段不完善及运行操作、外来干扰和各种故障等原因,这种理想的状态并不存在,因此产生了电网运行、电力设备和供用电环节中的各种问题,也就产生了电能质量的概念。
围绕电能质量含义,从不同角度理解通常包括:(1)电压质量:是以实际电压与理想电压的偏差,反映供电企业向用户供应的电能是否合格的概念。
这个定义能包括大多数电能质量问题,但不能包括频率造成的电能质量问题,也不包括用电设备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和污染。
(2)电流质量:反映了与电压质量有密切关系的电流的变化,是电力用户除对交流电源有恒定频率、正弦波形的要求外,还要求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高功率因素运行。
这个定义有助于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和降低线损,但不能概括大多数因电压原因造成的电能质量问题。
(3)供电质量:其技术含义是指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是指服务质量。
包括供电企业对用户投诉的反映速度以及电价组成的合理性、透明度等。
(4)用电质量:包括电流质量与反映供用电双方相互作用和影响中的用电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也包括电力用户是否按期、如数交纳电费等。
二、电能质量三要素1.电压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
电能质量引起的事故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能的特性,包括电压波动、频率变化、谐波、暂态过电压等。
而电能质量问题会引发各种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和风险。
本文将从电能质量引起的事故进行探讨。
一、电能质量问题的影响电能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动、频率变化、谐波、暂态过电压等方面,这些问题会对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例如,电压波动和频率变化会导致电器设备的故障和损坏,谐波会引起设备的过热和损坏,暂态过电压则会瞬间产生高电压,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1. 电器设备损坏事故电能质量问题导致的电压波动和频率变化会对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某工业企业在用电过程中,电压突然波动,导致关键设备损坏,造成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
2. 火灾事故电能质量问题中的暂态过电压可能会引发火灾。
例如,某居民楼电网中突然出现高电压,导致电线起火,最终引发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人身触电事故电能质量问题中的电压波动和暂态过电压也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例如,某高层建筑的电力系统出现电压突变,导致电梯故障,造成乘客被困。
在救援过程中,电压波动引发的触电事故导致维修人员受伤。
4. 电能质量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电能质量问题还可能对交通系统产生影响,造成交通事故。
例如,交通信号灯由于电能质量问题引起的频闪或频闪过快,导致司机误解红绿灯信号,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三、预防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为了避免由电能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需要采取一些预防和解决措施:1. 定期检测和监测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2. 合理设计和运行电力系统,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要求;3. 使用符合要求的电器设备,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4. 安装合适的电力保护装置,防止电能质量问题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5. 加强电力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电能质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影响。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是指电能在输电、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纯度和可靠性。
良好的电能质量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以及保障用户负载运行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能质量的定义、影响因素、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能质量的定义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所传输、分配和使用的电能在各个方面符合电能供应对象的要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纯度和可靠性。
良好的电能质量包括电压稳定、频率稳定、波形纯度和电能供应可靠等方面。
二、电能质量的影响因素1. 电源质量:电源的稳定性和纯度对电能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电源波形的不纯度、电源电压的不稳定以及频率的波动都会对电能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 输电和配电系统: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损耗、阻抗不平衡以及短路等问题都会导致电能质量下降。
3. 用户负载:用户负载的变化、非线性负载以及突发故障等都会对电能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三、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1. 电压波动:电压波动是指电压在短时间内的较快速度变化,如瞬时电压下降或升高。
电压波动会使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电压骤变:电压骤变是指电压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的现象。
电压骤变可能使设备损坏、导致系统中断、引起电弧放电等故障。
3. 电压闪变:电压闪变是电压在较长时间内频繁波动的现象。
电压闪变引起的问题主要包括照明亮度的变化、设备性能的降低以及电力设备的寿命减少。
4. 电流谐波:电流谐波是指在交流电流中存在的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谐波分量。
电流谐波会引起电力设备发热、振动、声响等问题,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性能稳定。
5. 电压谐波:电压谐波是指在交流电压中存在的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谐波分量。
电压谐波会使设备工作不稳定、降低设备效率、导致设备的过热等问题。
四、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1. 优化电源质量:采用稳定、纯净的电源,如电池供电、稳压器等,提供稳定、纯净的电能。
2. 改善输电和配电系统:优化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设计,减少损耗、改善阻抗平衡,并加装线路继电器等保护装置,提供更稳定的电能。
影响电能质量的原因及治理办法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并着重针对谐波对电能质量的危害提岀具体的治理措施,以期促进电能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电能质量;谐波;治理措施0 引言在理想的情况下,优质的电力供应应该提供具有正旋波的电压,但在实际中供电电压的波形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偏离正弦波,即产生谐波。
电能质量不合格主要是指导致电力用户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运行的电压、电流幅值或频率偏差,它是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具体表现。
电能质量是现代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考核指标,其关系到电网能否安全运行,是用户正常用电的重要保证。
1 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影响电能质量的主要因数是谐波源。
电力系统中谐波源主要来自下列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电气设备。
(1)系统中的用电设备。
包括电弧炉、电石炉等非线性负荷,系统中的调压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和变频装置等,这类负荷工作时都会产生大量谐波。
(2)输变电设备。
输变电设备主要指电力变压器,大容量变压器一般工作磁密选择在磁化曲线的近饱和段上,当变压器铁芯接近饱和时,磁化曲线的非线性会使磁化电流呈尖顶波形,从而产生大量谐波。
(3)分布式发电设备。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设备均通过电力电子设备进行并网将产生谐波,造成污染。
(4)以电子电力原件为基础的的电源设备如:各种电力交流设备,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及大容量的电力晶闸管可控开关设备等,它们大量用于化工、电气化铁道、冶金、等工矿企业及各式各样的家用电气中,这些设备产生的谐波又具有较大的振幅,所以目前他们是供电系统中的主要谐波源。
2谐波的危害谐波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谐波使电网中的元件产生了附加的谐波损耗,降低了发电、输电及用电设备的效率,使系统的损耗增加。
电机产生附加功率损耗和发热,降低电机运行效率。
缩短电机寿命。
(2)谐波会引起电网中局部的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发生谐振时,谐波分量瞬间放大数倍乃至数十倍。
同时大量的3次谐波流过中性线会使线路过热,甚至发生火灾,严重影响电网的运行安全。
电能质量问题的危害及解决方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1.电压的变化范围过大电网供电不足,供电部门采取降压供电,或地处偏远地带,损耗过多,导致电压偏低。
电网用电太少,导致电压偏高电压低负载不能正常工作,电压太高,负载使用寿命缩短,或将负载烧毁。
2.波形失真(或称谐波Waveform. Distortion)普遍的波形失真指标准电源波形的多种谐波。
电网谐波产生的原因是整流器、UPS电源、电子调速装备、荧光灯系统、计算机、微波炉、节能灯、调光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和电器设备中开关电源的使用或二次电源本身自身产生。
谐波对公用电网的危害主要包括:1)使公用电网中的元件产生附加的谐波损耗,降低了发电、输变电设备的效率,大量的3次谐波流过中性线时,会引起线路过热甚至发生火灾;2)影响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除了引起附加损耗外,还可使电机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过电压,使变压器局部严重过热,使电容器、电缆等设备过热、绝缘老化、寿命缩短,以致损坏;3)会引起公用电网中局部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从而使谐波放大,使前述的危害大大增加,甚至引起严重事故;4)会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并使电气测量仪表计量不准确;5)会对邻近的通信系统产生干扰,轻者产生噪声,降低通信质量,重者导致信息丢失,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突波(或称电涌Power Surges)指在瞬间内(数毫秒间)输出电压有效值高于额定值110%,持续时间达一个或数个周期。
是破坏精密电子设备的主要元凶。
除受到雷击产生外另外主要是由于在电网上连接的大型电气设备关机开机时,电网因突然卸载而产生的高压。
电涌的危害: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多层、超规模的集层芯片,电路密集,趋向是集成度更高、元器件间隙更小、导线更细。
几年前,一平方厘米的计算机芯片有 2,000个晶体管而现在的奔腾机则超过10,000,000个。
电能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危害性••影响与危害电能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和供电质量,从技术上讲,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自然现象的因素,如雷击、风暴、雨雪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使电网发生事故,造成供电可靠性降低。
(2)电力设备及装置的自动保护及正常运行的因素,如大型电力设备的启动和停运、自动开关的跳闸及重合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使额定电压暂时降低、产生波动与闪变等。
(3)电力用户的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等大量投运的因素,如炼钢电弧炉、电气化机车运行等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使公用电网产生大量的谐波干扰、产生电压扰动、产生电压波动与闪变等。
•电压质量是怎样受到影响的?电能质量的关键指标中,电源电压质量的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主要以频率质量指标和电压质量指标来衡量。
频率质量指标为频率允许偏差的标准;电压质量指标包括电压幅值质量和波形质量。
幅值质量包括电压允许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瞬时过电压与暂态过电压等。
波形质量包括谐波含量和电压正弦波波形的畸变率。
电压质量主要是受到大容量非线性负荷及冲击性负荷的影响。
凡是具有非线性阻抗特性的电气设备都是电能质量的污染源,包括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用电负荷、炼钢电弧炉负荷、电力机车负荷等,使电网中产生电压波动与闪变、产生高次谐波电压、造成系统电压不平衡等,从而引起电压正弦波形畸变。
冲击性负荷的影响,主要使电网中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启动和切换。
电能质量的污染,影响到电力系统、电力用户、通信系统及其他相关行业。
因此,电源电压质量指标恶化并造成危害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和相关领域的正常运行,而且对正常的安全可靠用电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认识电能质量污染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对策,确保电能的高品质,是幼稚供电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引起电压骤降的原因是什么?电力系统电压骤降是指供电电压幅值(有效值)短暂降低,随后恢复正常的特征。
根据欧洲标准EN50160以及美国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推荐标准IEEE Std1159-1992,电压骤降的定义为:供电电压有效值突然降至额定电压的90%~10%(0.9p.u.~0.1p.u.),然后又恢复至正常电压,这一过程的持续时间为10ms~60s。
供电可靠性反映的是供电中断程度,一般只考虑持续时间5min 以上的电压中断问题,有些国家对1min以下的中断不予统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科技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设备对电压变化很敏感,短时的供电中断或电压有效值下降,往往会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发生停机等事故。
电压骤降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
引起电压骤降的主要原因是电网或用电设备发生雷击、外力短路故障,一些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启动或突然加荷也会造成电网电压瞬时下降。
与长时间供电中断事故相比,电压骤降又发生频度高、事故原因不易觉察的特点,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
•电压骤降对一些设备有哪些影响?(1)对冷却控制器。
当电压低于80%时,控制器动作将制冷电机切除,导致生产损失。
(2)对芯片测试仪。
当电压低于85%时,测试仪停止工作,芯片、主板被毁坏。
(3)对可编程控制器。
当电压低于81%时,可编程控制器(PLC)停止工作;而一些I/O设备,当电压低于90%、持续时间仅几个周波,就有可能被切除。
(4)对机器人控制的精密加工器具。
当电压低于90%、持续时间达到40~60ms,就可能跳闸。
(5)对直流电机。
当电压低于80%时,即可能发生跳闸事故。
(6)对变频调速器。
当电压低于70%、持续时间超过120ms时,可能被退出运行。
而对于一些精密加工机械的电机,当电压低于90%、持续时间超过60ms,也可能发生因跳闸而退出运行。
(7)对交流接触器。
当电压低于50%、持续时间超过20ms,即可能发生脱扣断电。
(8)对计算机。
当电压低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0ms,计算机的数据将可能丢失等。
•三次谐波产生的特点及影响有哪些?电网中的谐波主要指频率为工频(基波频率)整数倍成分的谐波及工频非整数倍成分的间谐波。
它们都是造成电网电能质量污染的重要原因。
电网中的三次谐波是谐波影响的主要成分之一,除电气化铁路荷电弧炉负荷是主要谐波源以外,根据大量现场测试的分析结果证实,电力变压器也是电力系统中三次谐波的一个重要谐波源。
电力变压器的激磁电流、铁心饱荷及三相电路荷磁路的不对称,致使在变压器三角Z绕组的线电压和线电流中也仍然存在三次谐波分量,尤其在负荷低谷时,随着电网电压的升高,变压器铁心饱和程度加剧,产生的三次谐波含量也随之增大。
随着电网大量电容装置的投运,通过对现场谐波实测发现,三次谐波并不是只有零序分量可被变压器三角绕组所环路,而是波及全网,并给电容装置及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和威胁。
例如,电容装置盲目采用串联电抗率为5%~6%的电抗接入电网后,引起三次谐波的放大和导致发生谐振的情况,已为大量的现场事故案例所证实。
三次谐波的产生,还包括大功率晶闸管整流装置及大量开发应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炼钢电弧炉及轧机容量的增大,电气化铁路交通的发展应用,包括UPS电源、电子调速装备、节能型灯具及家用电器中的计算机、微波炉等电力电子设备和电器设备应用的大量增加,使各类非线性负荷注入电网的谐波日益增多,造成电网电能质量的污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这些设备集中使用的地区,如工厂车间、公寓大厦、居民小区、写字楼、酒店商厦等,谐波污染已相当严重。
谐波污染的影响使电能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对电能质量谐波污染的抑制和治理已刻不容缓。
•谐波源主要包括哪些设备?1.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电子设备主要包括整流器、变频器、开关电源、静态换流器、晶闸管系统及其他SCR控制系统登。
由于工业与民用电力设备常用到这类电力电子设备和电路,如整流和变频电路,其负载性质一般分为感性和容性两种,感性负载的单相整流电路为含奇次谐波的电流型谐波源。
而容性负载的单相整流电路,由于电容电压会通过整流管向电源反馈,属于电压型谐波源,其谐波含量与电容值的大小有关,电容值越大,谐波含量越大。
变频电路谐波源由于采用的是相位控制,其谐波成分不仅含有整数倍数的谐波,还含有非整数倍数的间谐波。
2.可饱和设备可饱和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等。
可饱和设备是非线性设备,其铁心材料具有非线性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在正弦波电压的作用下,励磁电流为对称函数,并满足。
应用傅立叶级数分解时仅含有奇次项,对于三相对称的变压器,3次谐波的奇数倍(3次,6次,9次……)谐波均为零序,可认为变压器是只产生奇次谐波的电流源型谐波源。
变压器的谐波次数还受到一、二次侧接线方式的影响,谐波的大小与磁路的结构形式、铁心的饱和程序越高,谐波电流就越大。
与电力电子设备和电弧设备相比,可饱和设备上的谐波在未饱和的情况下,其谐波的幅值往往可以忽略。
3.电弧炉设备及气体电光源设备(1)电弧炉在熔炼金属过程中的非线性影响将产生大量的谐波。
(2)气体电光源包括荧光灯、卤化灯、霓虹灯灯。
根据这类气体放电光源的伏安特性,其非线性特性十分严重,同时含有负的伏安特性。
而气体灯具工作时要与电感性镇流器相串联,并使其综合伏安特性不再为负才能正常工作。
由于镇流器的非线性相当严重,其中三次谐波含量再20%以上,其特性为对称函数,只含有奇次谐波,所以气体电光源设备属于电流源型谐波源。
•产生不同谐波量分布的行业有哪些?图2-3所提供的不同行业产生不同谐波量的分布情况,是日本电气学会公布的统计结果。
•谐波污染对电网有哪些具体影响?谐波污染对电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造成电网的功率损耗增加、设备寿命缩短、接地保护功能失常、遥控功能失常、线路和设备过热灯,特别是三次谐波会产生非常打的中性线电流,使得配电变压器的零线电流甚至超过相线电流值,造成设备的不安全运行。
谐波对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的影响还表现在可能引起电网发生谐振、使正常的供电中断、事故扩大、电网解裂灯。
(2)引起变电站局部的并联或串联谐振,造成电压互感器灯设备损坏;造成变电站系统中的设备和元件产生附加的谐波损耗,引起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电动机等设备发热,电容器损坏,并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造成断路器电弧熄灭时间的延长,影响断路器的开断容器;造成电子元器件的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作;影响电子仪表和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降低通信质量;增大附加磁场的干扰等。
•谐波对电力电容器有哪些影响?当配电系统非线性用电负荷比重较大,并联电容器组投入时,一方面由于电容器组的谐波阻抗小,注入电容器组的谐波电流打,使电容器过负荷而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电容器组的谐波容抗与系统等效谐波感相等而发生谐振时,引起电容器谐波电流严重放大使电容器过热而导致损坏。
因此,电压谐波和电流谐波超标,都会使电容器的工作电流增大和出现异常,例如,对于常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其允许过电流倍数是1.3倍额定电流,当电容器的电流超过这一限制时,将会造成电容器的损坏增加、发热异常、绝缘加速老化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甚至造成损坏事故。
同时,谐波使工频正弦波形发生畸变,产生锯齿状尖顶波,易在绝缘介质中引发局部放电,长时间的局部放电也会加速绝缘介质的老化、自愈性能下降,而容易导致电容器损坏。
按照电力系统谐波管理规定,电网中任何一点电压正弦波的畸变率(歌词谐波电压有效值的均方根与基波电压有效值的百分比),均不得超过表2-5规定。
表2-5 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极限值•谐波对电力变压器有哪些影响?(1)谐波电流使变压器的铜耗增加,引起局部过热,振动,噪声增大,绕组附加发热等。
(2)谐波电压引起的附加损耗使变压器的磁滞及涡流损耗增加,当系统运行电压偏高或三相不对称时,励磁电流中的谐波分量增加,绝缘材料承受的电气应力增大,影响绝缘的局部放电和介质增大。
对三角形连接的绕组,零序性谐波在绕组内形成换流,使绕组温度升高。
(3)变压器励磁电流中含谐波电流,引起合闸涌流中谐波电流过大,这种谐波电流在发生谐振时的条件下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将造成威胁。
•谐波对电力避雷器有哪些影响?变电站大容量、高电压的变压器由于合闸涌流的过程时间比较长,能够延续数秒或更长的时间,有时还会引起谐振过电压,并使相关避雷器的放电时间过长而受到损坏。
这一问题对选择保护高压滤波器中电感或电容元件用的避雷器参数带来较大的困难。
•谐波对输电线路有哪些影响?(1)谐波污染增加了输电线路的损耗。
输电线路中的谐波电流加上集肤效应的影响,将产生附加损耗,使得输电线路损耗增加。
特别是在电力系统三相不对称运行时,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线损的增加尤为显著。
(2)谐波污染增大了中性线电流,引起中性点漂移。
在低压配电网络中,零序电流和零序性的谐波电流(3次,6次、9次……)不仅会引起中性线电流大大增加,造成过负荷发热,使损耗增加,而且产生压降,引起零电位漂移,降低了供电的电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