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4.94 KB
- 文档页数:2
14.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 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游园不值》。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哲理意趣,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游园不值》。
教学准备图片、挂图及有关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
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1.自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绝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古木/阴中//系短篷,小扣/柴扉//久不开。
杖藜/扶我//过桥东。
春色/满园//关不住,沾衣/欲湿//杏花雨,一枝/红杏//出墙来。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复习学古诗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四步法”吗?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课堂交流。
1.释诗题: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2.知诗人: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柴门。
屐齿.鞋印,脚印。
屐,木头鞋。
(2)朗读诗句。
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读,男生想象诗意。
③齐读,;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⑤指名试说诗意: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12 古诗二首课时练
一、认真读一读,写一写。
首角
无采
爱尖
二、比一比,再组词。
首采
自菜
无角
天用
三、课文整体梳理。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生动逼真地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憨厚可爱的形象。
四、重点段落品析。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
2.“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这一句的意
思是:。
五、读一读,注意画出停顿。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参考答案
一、略
二、一首自己采花白菜无法天地一角用处
三、白居易儿童
四、宋杨万里小荷叶水里的荷花还和小孩子一样,刚刚一点点。
游园不值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ánài jiàzhí qīng tái yī kòu二、我会组词。
值()怜()抬( ) 扣()植()铃()苔( ) 口()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怜:①怜悯、同情②爱③爱惜应怜.屐齿印苍苔()2.扣:①扣除②击打③覆盖小扣.柴扉久不开()四、阅读提高。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解释词语。
(1)不值: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赏析。
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游园不值一、怜爱价值青苔衣扣二、价值植树;怜爱铃声;抬头青苔;衣扣人口。
三、1.③ 2.②四、1.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2.(1)不值:没有遇到人(2)屐齿:木底鞋底下的横梁。
(3)小扣:轻轻地敲。
(4)柴扉:柴门,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3.拟人化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第2课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鹭”等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绝、岭、吴、”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色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2.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3.了解“绝句”: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在古代,一首诗共有四句就称为绝句,这两首诗,判断一下哪首诗是绝句。
绝句有两种,一行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一行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它是一首——(七言绝句)。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2.学生初读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
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二、记忆字形,感知古诗:(一)自由读诗:1.(出示带拼音的古诗)一分钟的时间,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
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要想把诗读好,是有绝招的,想学么?那老师就把绝招传授给你们。
(二)绝招一:认识生字。
课件出示:鹭1.带拼音读生字:小老师带读。
2.去拼音认生字:个别读。
3.请学生说一说容易读错的字?或者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注意:含和岭)4.同桌互读,读错的相互纠正。
5.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6.认读词语:四位同学分别读词语。
7.认识多音字“行”,“泊”,读好带多音字的句子。
3课第二课时练习
1.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意欲.捕鸣蝉。
( )
(2)忽然闭.口立.。
( )()
(3)歌声振.林越。
()
2.按要求写字。
音+ ()=意谷+()=欲勿+()=忽
虫+()=蝉扌+()=振
3.读一读,记下来。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①隐者:隐居的人。
指有知识而不愿做官,甘愿住在山林、乡村的人。
②不遇:没有遇到。
③童子:小孩,指服侍隐者的书童。
④言:告诉,说。
译文:诗人进深山去拜访一位隐者,没有遇到。
诗人就在松树下询(xún)问隐者的书童:“你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书童回答:“师傅采药去了,他就在这座山中,但是云雾弥(mí)漫(màn),不知道他在哪个地方。
”
参考答案:
1.(1)欲:想要(2)闭:闭上立:站立(3)振:回荡
2.音+心=意谷+欠=欲勿+心=忽虫+单=蝉扌+辰=振
3.略。
2.古诗二首第一课时一、比一比,看谁写得棒。
xī lǐng ài lián cuì liǔúí二、读一读,给加黑字写出拼音。
白鹭()滁州()西涧()黄鹂()三、从诗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死——()浅——()缓——()有——()四、比一比,组词语。
鸣( ) 岭( ) 雪( ) 船( )鸡( ) 怜( ) 雷( ) 舰( )五、把恰当的量词填写在括号里。
两()黄鹂一( )白鹭万( )路一( )小船一( )山峰一( )门六、从诗中给下列字找兄弟并组词。
例:鸟鸣鸣叫令七、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A.怜:a.同情b.爱1.卖火柴的小女孩很可怜。
()2.独怜幽草涧边生。
()B.野:a.郊外,村外。
b.没有礼貌,不讲情理。
c.不受约束。
d.不是人所驯养的或培植的。
1.每到星期天,爸爸就带我去田野玩。
()2.我家的小狗很野,经常不回家。
()3.一个夏天院子里就长满了野草。
()4.老师教育我们对人要有礼貌,不要做野孩子。
()第二课时一、根据提示,将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洁白的翠绿的茂密的悦耳的鸟鸣树林雪柳枝二、照样子,我会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例:黄鹂在柳树上鸣叫。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的唱着歌。
1.白鹭飞上天空。
2.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山峰上积雪。
3.我喜欢溪水边生长的小草。
三、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作者是代诗人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诗出自《》作者是代诗人。
四、选出下列对加横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1.窗含西岭千秋雪(放在嘴里)2.门泊东吴万里船(停泊)3.独怜幽草涧边生(爱)4.上有黄鹂深树鸣(鸣叫)五、《绝句》阅读。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窗含西岭千秋雪,1.将诗句填写完整。
2.诗中写了景物有:3.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4.解释“窗含西岭千秋雪”古诗二首第一课时一、西岭爱怜翠柳春潮东吴黄鹂二、lùchújiàn lí三、生深急无四、鸣叫山岭下雪船只公鸡可怜打雷军舰五、个行里支座扇六、怜可怜七、A.1.a 2. bB.1.a 2.c 3.d 4.b第二课时一、洁白的翠绿的茂密的悦耳的鸟鸣树林雪柳枝二、1.一群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上蓝蓝的天空。
2019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一课一练)附: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燕子2、古诗二首3、黄鹤楼送别第二单元4、三袋麦子5、兔子的胡萝卜6、“小伞兵”和“小刺猬”7、伊索寓言三则第三单元8、苹果里的五角星9、剪枝的学问 10、金子11、煮书第四单元12、长城和运河13、黄山奇松14、古诗二首第五单元15、“超级球迷”邓小平16、宋庆龄故居的樟树17、虎门销烟第六单元18、恐龙19、石头书 20、跟踪台风的卫星第七单元21、一路花香 22、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3、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24、古今贤文第八单元25、赶海26、槐乡五月27、昙花1 燕子第一课时一、比一比,看谁写得棒。
jùn qiào yǎn zòu xiān yàn掠( ) 偶( ) 尖( ) 圈( )谅( ) 遇 ( ) 尘( ) 倦( )三、把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花朵 ( )的春天( )的天空 ( )的尾巴 ( )的细雨 ( )的赞歌四、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一转 ( )眼,我们来到了内蒙 ( )古草原。
这时天空下起了蒙 ( )蒙细雨。
她高兴得转 ( )了好几个圈 ( ),由于转( )得太快,她蒙 ( )头转向,差点撞到羊圈 ( )上。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尾巴,( )了( )的小燕子。
2. ( )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
千万条柔柳展开了()的嫩叶。
( )的草,( )的叶,各色( )的花,都像赶集似的( )来,形成了( )的春天。
小燕子从( )赶来,为春天( )了许多( )。
3.几对燕子( )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在蓝天的( )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
停着的燕子成了( ),谱出一支春天的( )。
第二课时一、照样子,我会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例: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着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__________的小燕子__________地飞回来了。
第二课时
一、看拼音,写汉字。
zhù sù shēng shū hú dié
二、组词。
宿( ) 疏( ) 蝶( )
缩( ) 梳( ) 碟( )
三、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四、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参考答案:
一、住宿生疏蝴蝶
二、住宿缩小疏远梳头蝴蝶碗碟
三、1. xiǔ 2. sù
四、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散学归来早
1.宋杨万里六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2.儿童散学归来早,飞入菜花无处寻。
一、唐朝诗人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
,。
,。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意思是( )。
A.清澈明净
B.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4月4日或5、6日
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 )描写。
A.动作
B.神态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指( ) 。
A.酿杏花酒的村庄
B.杏花盛开的村庄
三、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你能写出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吗?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是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
( )
2.“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问酒家,是想“借酒消愁”。
( )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遥指”是摇着手指。
( )
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B B A
三、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日坐愁城焦眉皱眼愁眉锁眼愁眉不展百苦难咽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悲痛欲绝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