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第三节离子晶体
- 格式:pptx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52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填空晶体是指具有一定空间有序性的固体物质,是由经过长程有序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
晶体结构与性质是化学选修3第三章的内容,下面将对该章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填空。
1.晶体的结构主要包括(1)晶格、(2)晶胞、(3)晶体结构。
(1)晶格是指由无限多几何平面上的点构成的集合,三维空间中的晶格是无穷多平行平面上点的无限点阵。
晶格可以分为能量、距离和方向三种类型。
(2)晶胞是晶格的最小单元,具有对称性。
晶胞由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成一定的几何形状,一般为立方体、四方体或其他形状。
(3)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排列方式。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结构、原子晶体结构和分子晶体结构三类。
2.离子晶体结构是指晶体由离子形成的结构。
离子晶体的特点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有规则的排列方式。
离子晶体可以根据离子的大小和电荷进行分类,常见的有(1)正离子负离子型离子晶体、(2)阳离子阴离子型离子晶体、(3)阳离子周期表电子构型型离子晶体、(4)绝对化合物型离子晶体和(5)复式离子型离子晶体。
3.原子晶体结构是指晶体由原子形成的结构。
原子晶体的特点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弱,有规则的排列方式。
原子晶体可以根据原子的配位数和密堆度进行分类,常见的有(1)体心立方晶格、(2)面心立方晶格、(3)密堆充分立方晶格和(4)六方密堆晶格。
4.分子晶体结构是指晶体由分子形成的结构。
分子晶体的特点是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力进行相互作用,有较弱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晶体可以根据分子的形状和相互作用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有(1)极性分子晶体、(2)非极性分子晶体、(3)氢键分子晶体和(4)范德华力分子晶体。
5.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根据晶体的导电性可将晶体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类。
导体的晶体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绝缘体的晶体导电性极差,而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晶体的导电性主要与其组成离子、原子或分子的性质以及晶体的结构有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3.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5.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要点精讲一.晶体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中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二.四种晶体的比较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4)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新课程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课时:晶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胞的概念和晶胞的特点。
(2)掌握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的计算和由晶胞结构确定晶体的化学式及其它相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晶体物质和生活常识、感情经验从晶体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结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晶体内部结构的有序造就了其外部有序。
(2)通过对不同晶体晶胞结构的认识和研究,理解和掌握晶胞与晶体的关系,通过对晶胞的“无隙并置”的理解,掌握用数学“均摊法”计算晶胞中所含微粒数以及确定晶体化学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最小重复结构的基本单元—晶胞的认识和晶胞所含微粒数计算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六面体晶胞中所含微粒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非平行六面体晶胞中所含微粒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的计算及晶体化学式的确定。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晶体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投影:(1)晶体有什么特点?(2)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晶体的特点有自范性、均一性、各向异性和有固定的熔点以及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等。
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中是否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师:晶体在微观结构上存在周期性的重复的有序排列。
如果,我们要研究某晶体的组成和结构,进而研究其性质,该如何选取研究的对象呢?是取大块的晶体作为研究对象,还是以晶体中周期性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呢?生:以晶体结构中周期性重复的基本单元作为研究对象。
因为确定了结构中周期性重复的基本单元的组成,就确定了晶体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