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课题总结报告

  • 格式:wps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进生转化研究》总结

2005年,经市教科所批准,我校承担了市级重点课题的任务,共有4位领导和教师、4个教学班参加了课题《后进生转化途径方法研究》实验。六年来,已取得重要阶段成果,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

我们选择〈后进生转化研究〉这一课题,是基于校情。贾镇中学是一所典型的乡镇初中。位置较偏远。硬件设施薄弱,教师基本上还处于“靠一支粉笔打天下”。学校生源差,学生都是来自周围农村,家庭教育,初始教育相当落后,后进生在贾镇中学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后进生”转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它确实能使薄弱初中的教育教学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如何培养教育好这些学生——是我校多年来主攻的课题。这次我们的研究与实验,就是要探寻后进生教育转化的客观规律,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系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实验原则、目标:

1、实验原则:

⑴针对性原则:从教师实际出发,解决教师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⑵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转变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在课题研究中,活动目的要明确,指导要具体,实效性要明显。使实验班和个案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并推动面上工作。

⑶活动性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是课题研究的核心,为此必须设计有情境、有教益的活动,使之成为研究的主要载体。

⑷综合性原则:课题研究既要有独立性的活动,又要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

2、实验目标:

⑴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活动系列,以体现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渐进性。

⑵使广大教师把握后进生转化教育正确途径和科学方法,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⑶使多数教师(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育人(育子)原则、方法和技巧,改变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子女)在个性品质和德智体诸方面有明显变化和提高。

⑷培养和锻炼一支德育科研骨干队伍,推动全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与措施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的研究

1、学校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批评上的失误,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

课内我们常常会这样批评学生:“怎么又忘了,讲过几遍了还不懂?你是怎么听课的?”等诸多指责。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最容易破坏学生的情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确实“笨”,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

时间一长,便成为后进生。

(2)学生的精神生活不丰富,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由于各种原因,每个学生的发展是不可能平等的,而学校把学习当成学生唯一的活动领域,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进生也不例外。但如果班主任因他是后进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本身学校开展其他活动又少,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于处处都鄙视他,从而抑制了后进生的兴趣发展,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诱惑面前,甚至会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撅不起。

(3)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可言。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公文式的语言,严肃的表情,让学生感到一种难以接迎的威严。于是便对老师敬而远之,教师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使他们成为可有可无的个体。加之,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不少教师仍然注重“应试教育”模式,虽然用了课改教材,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许多教学活动任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扼杀。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知识,怎样迎接考试,很少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大量的习题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于是硬逼着学生完成大量的习题,不堪负重的学生就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至产生厌学。

2、家庭原因:

从对后进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来看,父母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

(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我校地处农村,绝大部分家长不识字文化水平低,教育孩子的能力不强,还有部分家长热衷于赌博,酗酒,甚至游手好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见识面狭隘,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子女。

(2)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对孩子疏于沟通、管教和关心。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许多家长将孩子托给爷爷或奶奶看管,做父母的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就行了,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跟子女不能进行精神上沟通,导致子女思想不能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学习生活,有的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从小形成娇惯、骄横、懒散。(3)家庭缺陷

有些学生家庭有缺陷,因父母离异或突然变故,对子女的心灵造成严重创伤,加之得到关心不多,致使有些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于是不想学习而成绩下降。

3、社会原因

金钱至上,读书无用论,使许多同学失去了学习信心,受不良成人或少年的影响,污染了孩子稚嫩的心灵,社会不良读物和淫秽的影视对学生的毒害也较大,另外网吧、游戏厅的

负面影响等。

(二)探索后进生转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转化后进生的责任心和信心。

(1)承认差异,确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有差别,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思维方式差异,精神状态不同,学习程度悬殊,学生存在学习差异是绝对的,这种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学习速度的快慢和学习方法策略的优劣。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班内出现部分后进生纯属必然,教师也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确立正确的教学态度。(2)树立转化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的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作为教师只要引导得法,每一个学生人人都能合格,我们作为教师要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性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老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没有指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要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为成绩不良被拒之门外。

(3)提高转化后进生的责任心。

转化后进生的责任心,一方面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授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学,只有让后进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关爱与体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獐儿童。”“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如果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才能效其行。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用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让我们丢弃对后进生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后进生的成长.

2、加强班主任的管理和培训,建立转化后进生的奖励机制。

(1)建立后进生档案,适时补救。班主任通过了解后进生的个性和家庭情况,在哪科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建立后进生登记表。班主任带领科任老师因材施教,通过补课、讲座,组织“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使后进生尽快赶上来。

(2)抓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抓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即早读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今天的事今天完成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其次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其三是抓学习兴趣的培养,“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