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9
《古诗·行行重行行》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原文赏析《行行重行行》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此诗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原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意译:离开了我,你不停地走啊不停地走,我和你虽然活着,却如同死了一样被永远地分离!现在,你和我相距万里是多么地遥远啊,好象你在天的那一边,我在天的这一头!路途是多么的艰险而且又是那么的遥远啊,我和你之间今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北方的马儿总是依恋着北风奔跑嘶鸣啊,南方的鸟儿做巢也总是向着南方的树枝。
你和我分别的日子是越来越远了啊,思念你啊我日见消瘦连衣服也宽松了不少!飘荡的浮云遮住了太阳啊,远行他乡的游子顾不得回家。
思念你使我变得衰老了啊,岁月飞逝又是一年!唉!这些伤心的事都不要说了啊,只希望你和我都努力加餐各自保重吧!赏析:全诗共十六句,从内容上可分作两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写别离;后十句为第二层,写相思。
第一层( 前六句 )写别离,主要抒写别离的状况。
一、二句是写思妇抒写别离时的眼中所见之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从侧面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不宁的社会现实。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重”:音chóng。
又。
作行而不止之意讲。
“君”:你的尊称,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与死别离相对。
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一说“生别离”之“生”不作与“死”相对举之意讲,而作“硬生生”之“生”字之意讲。
一、总述《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篇,《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作,非一时一人所为,多出于东汉末年。
《行行重行行》是用诗的开首句作的标题。
该诗是带有浓厚的情歌意味的思妇之词。
她思念离家远行、阻隔异乡的“游子”,那相思相恋之情,是极为热烈深沉的,当是汉代流传的民间歌谣。
诗中的“游子”,可能是受到军役或徭役的催迫的役夫。
所以这首思妇的歌咏,反映的是汉代的苦役造成的,普通民家夫妻之间的生离死别的哀痛,流露出对苦役的怨恨和愤慨。
二、诗意分析诗的前六句是写离别之痛。
首先,“行行”当中加了一个“重”字,是说行之不止,一直不停地走动。
“行行重行行”这五个字都是平声,读来没一点起伏变化,这种声音本身就表现着一去不复返的内涵。
开头这一句是用平缓的、悲哀的、没有休止行走的声音,表述了亲人离别的痛怵的感情,而这种离别,又是“生离别”。
是写思妇对他们别离的一种感受。
这句话很平常,(走啊,走啊,还是走啊,走啊)这句是思妇悬想服役的亲人,被迫远去,在遥远漫长的路上,日复一日,走了又走,无休无止,不由自主。
后两句“相去万里远,各在天一涯”,(两人之间相隔有万里之远,两人各在天之一方)是对生别离这种感情的延伸。
下面六句是写相思之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
)这是并排的、对偶的比喻句。
写思妇设想“游子(丈夫)”恋乡、望乡的一种情感。
这种情感的抒发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化用古代的歌谣。
这是托物寓意,把动物恋土的本能运用到人的恋乡的情感中来。
思是说,鸟兽都如此,何况是游子呢?“相去万里远”,这里又用“相去日已远”,表面看似有重复意,实际这重复字面的背后隐藏着抒情主人公情感递进的内在联系。
前面说的“相去万里远”确实很遥远,但无论如何它还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距离,而且是凝固的距离。
这里写的“相去日已远”也是写遥远,但这路途遥远是不固定的、流动的,是一天比一天更远了,实际相思感情的抒发又深进了一层。
《行行重行行》诗歌鉴赏
《行行重行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绝诗。
这首诗以行军途中的辛苦和战乱时期的艰难境遇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鉴赏:
诗歌的标题《行行重行行》通过反复行走的动词呼应了战乱年代人们不得不迁徙的艰辛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生活状态的持续重复。
首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以行走四个字的重复,直接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频繁离散的境况,暗示了诗人与亲友分别的痛苦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行军途中的苦难景象,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境况。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揭示了无法见到亲友的痛楚。
接着,诗人提到了战乱年代君臣之间的背离,“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这句表达了当时朝廷政权的混乱和统治者的不作为,使人们无法预料未来的安稳与团聚。
最后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展现了战乱时期的荒凉景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和平安定的期盼。
整首诗情绪沉重,描写了时代的苦难和人们的离散之痛,反映了杜甫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深刻关注。
通过对行军途中的辛酸经历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战乱年代的深思,呼吁和平与稳定的到来。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精妙的描写和对时代的思考,展示了杜甫作为“诗史”的一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之一。
1/ 1。
古诗行行重行行翻译赏析《行行重行行》出自经典古诗《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其全文如下: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前言】《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
东汉末年,游宦之风极盛,读书人为了寻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贵,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走。
当时政治异常黑暗,社会极为混乱,出身低下的知识分子,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于施展。
在这种情况下,亲人远离的痛苦,就显得更为突出。
所以,《古诗十九首》中以夫妻别离、互相思念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特别是下层知识分子的思想苦闷。
【注释】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天一涯:天一方。
意思是两人各在天之一方,相距遥远,无法相见。
阻且长:艰险而且遥远。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
意思是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
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
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意思是人应该有恋乡之情。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离愈来愈远,衣带也愈来愈松了。
意思是人由于相思而消瘦了。
已通“以”。
缓:宽松。
浮云蔽白日:这是比喻,大致是以浮云喻邪,以白日喻正。
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
蔽:遮掩不顾反:不想着回家。
顾,念。
反通“返”。
思君令人老:由于思念你,使我变得老多了。
老,指老态,老相。
岁月忽已晚:一年倏忽又将过完,年纪愈来愈大,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岁月已晚,指秋冬之际岁月无多的时候。
弃捐勿复道:什么都撇开不必再说了。
捐,弃。
努力加餐饭:有两说。
一说此话是对游子说,希望他在外努力加餐,多加保重。
另一说此话是思妇自慰,我还是努力加餐,保养好身体,也许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
《行行重行行》原文及译文《行行重行行》原文及译文《行行重行行》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行重行行》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行行重行行》原文:佚名〔两汉〕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译文:走啊走啊走一直在不停的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的分离。
从此你我之间相隔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艰险又遥远非常,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巢于向南的树枝。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回还。
思念你以至于身心憔悴,又是一年你还未归来。
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行行重行行》赏析: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诗歌开始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重行行”即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生别离”就是活生生地分离。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地分开了你和我。
这里,诗歌连续用了四个“行”字,不但表现了行走很远,而且也表现出了行走很久,即指空间很远,也指时间很久。
叠词手法的运用,在后来的李清照词作中,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说,叠词的运用,在诗歌中,给人以复沓的音律美,也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
接着的“与君生别离”“君”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这一句是思妇对丈夫远行时的回忆,也是此时此刻相思之情表现。
《行行重行行》全文与赏析《行行重行行》是一首出自汉代的文人五言诗,被收录在《古诗十九首》之中。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抒发了离别的相思之苦和对未来的迷茫不安,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全诗开篇即以“行行重行行”起笔,通过重复“行行”,强化了离人渐行渐远的形象,给人一种沉重的离别之感。
“与君生别离”则直接点明主题,是生离,而非死别,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愁。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两人之间遥远的距离,仿佛身处天涯两端,相见无期。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险阻又漫长,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让相思之人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痛苦。
接下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用胡马和越鸟尚且依恋故土的本能,来反衬游子的漂泊无依,也暗示了离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随着分别的日子越来越长,相思之人因为忧愁而日渐消瘦,衣带也变得越来越宽松。
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相思之苦对人的折磨。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以浮云遮蔽白日来比喻游子在外受到的诱惑或阻碍,使其不能归家,女子心中不禁产生了埋怨和担忧。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念让女子容颜憔悴,时光匆匆流逝,更让她感到青春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
然而,即便如此,她依然深情地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意思是那些相思的愁苦就不再多说了,只希望远方的游子能够多多保重,好好吃饭。
这看似平淡的话语,实则蕴含着深深的关爱和无奈。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首先,它语言质朴自然,毫无雕琢之感,却能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真挚而感人。
其次,通过反复、对比、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行行重行行”的反复,“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对比,“浮云蔽白日”的比喻等,都让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古诗十九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原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归。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
中国人多少怀有一种离别的.情绪,并用诗文表现他们的悱恻缠绵。
为了某种原因,有情人不得不天各一方,纵有万般情愫,也难相厮守,思妇空闺相守,去难得游子返家一顾,浓浓的思恋这情背后,泛出一份怨怼之情,。
就算远在天涯,只要你有心,也会稍慰我寂寞的心灵;即使是近在咫尺,君若无心,你我又何异远隔天涯?你在茫茫天涯中漂泊,我在苦海无边中等待,低可知——“思君令人老”啊!。
《行行重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项:1、原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赏析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歌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创作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情感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原文内容《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11 翻译版本走啊走啊不停地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地分离。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艰险又遥远,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在向南的树枝上筑巢。
分离的日子越来越久,我的衣带一天天变得宽松。
飘荡的浮云遮住了太阳,在外的游子不想回家。
思念你使我变得衰老,岁月匆匆转眼已到年末。
这些愁苦都抛开不再说,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112 赏析要点1121 情感真挚深沉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抒发了深沉的相思离别之情。
开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直接点明主题,那种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扑面而来。
1122 意境悠远通过“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自然景象,隐喻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凄凉的意境。
1123 细节刻画生动“衣带日已缓”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形象,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1124 心理描写细腻“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深刻地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而内心的愁苦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之一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天一涯:天一方。
意思是两人各在天之一方,相距遥远,无法相见。
阻且长:艰险而且遥远。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
意思是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
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
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意思是人应该有恋乡之情。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离愈来愈远,衣带也愈来愈松了。
意思是人由于相思而消瘦了。
已通“以”。
缓:宽松。
浮云蔽白日:这是比喻,大致是以浮云喻邪,以白日喻正。
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
蔽:遮掩不顾反:不想着回家。
顾,念。
反通“返”。
思君令人老:由于思念你,使我变得老多了。
老,指老态,老相。
岁月忽已晚:一年倏忽又将过完,年纪愈来愈大,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岁月已晚,指秋冬之际岁月无多的时候。
弃捐勿复道:什么都撇开不必再说了。
捐,弃。
努力加餐饭:有两说。
一说此话是对游子说,希望他在外努力加餐,多加保重。
另一说此话是思妇,我还是努力加餐,保养好身体,也许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
诗文大意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重(chóng):又。
这句话是说行而不止。
《行行重行行》诗歌鉴赏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古诗,描写了一位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期盼。
诗的一开头就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这句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表达出妻子对丈夫的依依难舍之情。
接下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则突出了夫妻之间的距离和分别的痛苦。
诗的中间部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逐渐加深。
她想象着丈夫在远方的生活,想象着他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
她用自己的思念之情温暖着丈夫的心灵,用美好的回忆维系着彼此的感情。
最后一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表现出妻子的深情和豁达。
即使距离再远,她也会等待丈夫的归来,这是他们的约定,也是她的信念。
整首诗流畅自然,语言简练,感情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分表达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和期盼,同时也展现了汉乐府的诗歌风格和特色。
它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深刻表达了人类的感情,让人感受到了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汉代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行行重行行诗歌鉴赏
行行重行行
行行[1]重行行,与君生别离[2]。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3];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4]依北风,越鸟[5]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6],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翻译】
走啊走啊走一直在不停的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的分离。
从此你我之间相隔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艰险又遥远非常,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巢于向南的树枝。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回还。
思念你以至于身心憔悴,又是一年你还未归来。
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注释】[1]行行:相当于“走吧!走吧”。
[2]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3]一涯:一方。
[4]胡马:北方的马。
[5]越鸟:南方的鸟。
[6]日已远:一天比一天远。
【赏析】《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描写离乱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别离的痛恨之情。
全诗以清新纯真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描写了妻子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后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它情真、景真、事真、意真,一字千金。
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精妙。
行行重行行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如梭携手过。
愿前驱众山,千里目,好久不见了。
翻译行走,行走,一起度过分别。
我们分别在千里之外。
道路漫长,相遇不易。
胡马从北方的风中吹来,越鸟在南树上鸣叫。
时间已经过去,衣带变得松弛。
浮云遮住白天的阳光,让漂泊在外的旅人不知道何时归来。
思念你让人感受到岁月易逝。
愿我们的勇气可以爬过千山万水,看到彼此日子好久不见了。
赏析《行行重行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相思之作。
首句“行行重行行”,虽然简短,但却富有节奏感,反复叠加的韵律让读者不得不深深地感受到相思之苦,也让读者在经历愁绪之后,更加坚定了心向往之的决心。
其中“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表达了作者和思念的对象相距遥远的现状,但又通过“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句说明了抒情的主体是像鸟和马一样具有向往之心的人,渴望早日与心上人相见,共享美好。
在“思君令人老,岁月如梭携手过”的这一段,作者虽然没有使用明喻,但却让读者深刻地领悟到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残酷,因思念而造成的岁月感受到残酷的引领,相比于沧海桑田,岁月如梭更能表达其那种过于流离之感。
最后,“愿前驱众山,千里目,好久不见了”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前景的一种乐观期望,有着希望能够突破山川,重逢的努力。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相思渴望、离别苦楚、时间匆匆等主题全然融为一体,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之一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之一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天一涯:天一方。
意思是两人各在天之一方,相距遥远,无法相见。
阻且长:艰险而且遥远。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
意思是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
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
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意思是人应该有恋乡之情。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离愈来愈远,衣带也愈来愈松了。
意思是人由于相思而消瘦了。
已通“以”。
缓:宽松。
浮云蔽白日:这是比喻,大致是以浮云喻邪,以白日喻正。
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
蔽:遮掩不顾反:不想着回家。
顾,念。
反通“返”。
思君令人老:由于思念你,使我变得老多了。
老,指老态,老相。
岁月忽已晚:一年倏忽又将过完,年纪愈来愈大,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岁月已晚,指秋冬之际岁月无多的时候。
弃捐勿复道:什么都撇开不必再说了。
捐,弃。
努力加餐饭:有两说。
一说此话是对游子说,希望他在外努力加餐,多加保重。
另一说此话是思妇,我还是努力加餐,保养好身体,也许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
诗文大意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重(chóng):又。
《行行重行行》全文及分析11 引言《行行重行行》是汉代的一首五言诗,出自《古诗十九首》。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相思之苦和离别的无奈。
111 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12 诗句分析1121 开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直接点明离别的主题,重复的“行行”强调了路途的遥远和艰难,“生别离”则突出了分别的痛苦和无奈。
1122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这几句进一步描述了距离的遥远和相见的困难,让人感受到相思之苦的深沉。
1123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通过动物对故乡的依恋,隐喻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1124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以身体的消瘦来表现思念的程度,生动而感人。
1125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表达了思妇对游子不归的担忧和疑虑。
1126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最后几句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自己和对方的宽慰,展现了复杂的情感。
12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的主题是相思离别,通过对距离、时间和思念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121 相思之苦诗中多处描写了因分离而产生的痛苦,如“相去万余里”“道路阻且长”“思君令人老”等,展现了相思之情的强烈和持久。
122 对团圆的渴望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诗中的女子依然怀着与游子重逢的期盼,这种渴望在“会面安可知”中有所体现。
123 无奈与忧伤女子深知相聚的艰难,“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表现出她的无奈和忧伤。
13 艺术特色131 质朴自然的语言全诗语言简洁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深刻地表达出情感。
132 生动的形象描写通过“衣带日已缓”等形象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主人公的相思之苦。
《行行重行行》赏析《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作,非一时一人所为,多出于东汉末年。
《古诗十九首》之称最早见于梁·萧统《文选》。
所谓“古诗”,是晋南北朝时对古代诗歌的统称。
萧统编《文选》,把已失去主名的十九首五言诗编在一起,题标作“古诗十九首”,从此,《古诗十九首》成了专门名词。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当时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概括说大致可分为两类:1、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男女相爱之情,感情是健康的;2、写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此为伤时失意之作。
虽曲折地反映出东汉末年的黑暗现实,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社会现实性,但也表现出消极、颓废的情绪,这是须加批判的。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它风格清新淡远,语言浅近自然,没有刻意雕饰的痕迹,能表达出十分曲折复杂的思想感情,保持了汉乐府民歌的朴素自然、平易流畅的特点。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为五言新诗体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
《行行重行行》是《十九首》中的一篇,这里是用诗的开首句作的标题。
该诗是带有浓厚的情歌意味的思妇之词。
她思念离家远行、阻隔异乡的“游子”,那相思相恋之情,是极为热烈深沉的,当是汉代流传的民间歌谣。
诗中的“游子”,可能是受到军役或徭役的催迫的役夫。
所以这首思妇的歌咏,反映的是汉代的苦役造成的,普通民家夫妻之间的生离死别的哀痛,流露出对苦役的怨恨和愤慨。
诗的前六句是写离别之痛。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这四句写思妇倾诉苦役造成的亲人间生离死别之痛。
“行行”当中加了一个“重”字,是说行之不止,一直不停地走动。
这句话很平常,(走啊,走啊,还是走啊,走啊)这句是思妇悬想服役的亲人,被迫远去,在遥远漫长的路上,日复一日,走了又走,无休无止,不由自主。
“行行重行行”这五个字都是平声,读来没一点起伏变化,这种声音本身就表现着一去不复返的内涵。
《行行重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行行重行行》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行行重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行行重行行两汉:佚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走啊走啊走一直在不停的走,就这样与你活生生的分离。
从此你我之间相隔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艰险又遥远非常,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北方的马依恋北风,南方的鸟巢于向南的树枝。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回还。
思念你以至于身心憔悴,又是一年你还未归来。
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注释重:又。
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生别离:古代流行的成语,犹言“永别离”。
生,硬的意思。
相去:相距,相离。
涯:边际。
阻:指道路上的障碍。
长:指道路间的距离很远。
安:怎么,哪里。
知:一作“期”。
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依:依恋的意思。
一作“嘶”。
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日:一天又一天,渐渐的意思。
已:同“以”。
远:久。
缓:宽松。
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白日:原是隐喻君王的,这里喻指未归的丈夫。
顾:顾恋、思念。
反:同“返”,返回,回家。
老:这里指形体的消瘦,仪容的憔悴。
岁月:指眼前的时间。
忽已晚:流转迅速,指年关将近。
弃捐:抛弃,丢开。
复:再。
道:谈说。
加餐饭:当时习用的一种亲切的安慰别人的成语。
赏析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行行重行行解读和赏析行行重行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名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下面是对该诗的解读和赏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开头就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他说道自己一直在旅途中,不断地前行,与故乡已经渐行渐远。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已经离开了家乡很长时间,身体和心理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他说人生就像浮云一样变幻无常,游子们不顾返家,只顾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生命短暂,人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黑暗面,对于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揭示和批判作用。
行行重行行的赏析:行行重行行是杜甫的一首名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黑暗面,对于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揭示和批判作用。
在这首诗中,杜甫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比喻,使得诗歌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人也运用了感叹号和反问号,使得诗歌的语气更加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结起来,行行重行行是一首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课程:汉魏文人诗歌姓名:胡海丽学号:20110921008《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鉴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全诗直译:离开了我,你不停地走啊不停地走,我和你虽然活着,却如同死了一样被永远地分离!现在,你和我相距万里是多么地遥远啊,好象你在天的那一边,我在天的这一头!路途是多么的艰险而且又是那么的遥远啊,我和你之间今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北方的马儿总是依恋着北风奔跑嘶鸣啊,南方的鸟儿做巢也总是向着南方的树枝。
你和我分别的日子是越来越远了啊,思念你啊我日见消瘦连衣服也宽松了不少!飘荡的浮云遮住了太阳啊,远行他乡的游子顾不得回家。
思念你使我变得衰老了啊,岁月飞逝又是一年!唉!这些伤心的事都不要说了啊,只希望你和我都努力加餐各自保重吧!这是一首别情诗,著作于东汉末年动荡时期,从古至今鉴赏家们都将其排列在《古诗十九首》之首。
尽管全诗流传至今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作者是谁,但正如陈绎的《诗谱》中所提到的“情真、景真、事真、意真”,使人读之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主人公痛苦而真挚的感情所感动。
然而关于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别情诗,历来注家对此很有分歧,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思念思妇的别情诗,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思妇思念游子的别情诗等等,而我认为这是一首的思妇思念远行游子的别情诗。
在东汉末年时,一大批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求学以求搏得一官半职。
这些外出求学“游子”长期在外,但是他们的家眷却不能陪同他们,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浓浓的伤离怨别的情绪。
至于这首诗的具体作者是游子还是思妇,我认为两者均可。
因为不管是思妇还是外出求学的游子,他们对对方的那种思念都是最真切的,不可否认两种人都有作此诗的可能。
全诗共十六句,从翻译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全诗可分作两层意义。
前六句主要写别离;后十句主要写相思。
第一层写别离,主要抒写别离的状况从而为下文抒发作者的思念情感做下内容叙述和铺垫。
一、二句是写作者抒写别离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痛苦的感受。
当然也从侧面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宁的社会现状。
揭示了作者的不舍与无奈。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从这第一句中我们主要可以提炼两个词语:“重”和“生别离”。
“重”:音chóng。
意思是又。
“生别离”:这是一句古代流行的成语,与死别离相对,在许多诗词里都曾出现。
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作“硬生生”之“生”字之意讲。
首句“行行重行行”,是抒写思妇在别离时眼中所见之景象。
这是一个典型的叠词现象,。
“行行”,就是走啊走啊的意思。
“重行行”,即又不停地行走啊行走的意思。
首句一开始便紧紧地抓着读者的心,给人一种随着游子的不停地行走,时间在不断地过去,路程在不断地延长,似乎游子从此一去便不再有复还的沉重而又压抑的感觉。
次句“与君生别离”是抒写思妇别离时的内心感受。
“与君”二字表现出思妇与游子关系之亲切。
而“生别离”三字则又表出作者对将要离去的这一事实的无奈和难舍之情。
“别离”是人类最普遍最不可避免的悲苦之情。
“生别”则是两个相爱的人因生存的需要,而不得不分开,从此天各一方。
因为只要活着便尚有相聚的希望,而有希望便会有期盼,又因有期盼便会产生相思之情。
所以,只要对方活着一天,其煎熬痛苦思念之情便与之相伴随着相爱双方活着的每一天。
三、四、五、六句是抒写思妇在别离之后的心理活动。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是作者的想象之词。
与思念的人分别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由于音讯杳无,不知对方在什么地方,在作者看来恐怕已经万里之遥了吧,这里的万余里是虚词,是距离遥远的意思。
所以在思妇看来,自然是以君之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当然也是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
所以诗人说是“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了。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亲人离开自己在万里之外,其间路途之遥远,而且其间的障碍“阻”挡也不仅仅只是只有一水相隔,思妇与游子相距万里其中不知有多少高山大河障碍阻挡其间。
再加上当时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更增加了路途之艰险。
因此对作者而言此生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见面的希望了。
所以思妇在此自然地发出“会面安可知!”这一充满相思之苦和绝望之悲的哀吟和叹息。
第二层写相思。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这两句是用比兴的手法,说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都有思念故土的本能和情感。
“胡马”:指北方的马。
“依”:作依恋讲。
“越鸟”:指南方的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比喻。
它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不忘本,一种是同类相亲的意思”。
无论是“不忘本”,还是“同类相亲”,都是用来比喻人不忘乡土的情感的。
第七、八句,是全诗由写别离转入写相思的过渡句。
诗人于极度的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用比兴的手法,连用两个表面上看来似乎与上下文并不相连贯的比喻,来说明动物尚且有不忘故土的本能,你看生长在北方的马儿即使离开了北方,但是一旦北风吹起来了便会依恋着北风嘶呜;生长在南方的鸟儿即使离开了南方,但是它做窝也要选择向南的树枝,作为离乡的游子,难道你不思念故土吗?因此说这两句的真正用意是暗示、提醒游子,禽兽尚且如此,你作为人且能无情?“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两句是实写自已相思之深苦。
“远”:这里当时间久长讲。
这里的“相去日已远”,与前面的“相去万余里”遥相呼应。
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别离时间之长。
“缓”:这里当宽松讲。
“相去日已远,”是说离别的时间之久。
“衣带日已缓”,是言其相思之深之苦。
作者思念亲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思念之情愈加浓烈,以至于茶饭无思,人是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身上穿的衣服也觉得是愈来愈宽松起来。
这两句表面上是写作者对自已衣着形体的感受变化,其实表现了自已对离去的亲人的相思之深苦。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这两句是写作者在思念哀怨中产生的怀疑和忧虑。
“浮云蔽白日”是古代最流行的一种比喻。
一般用于谗臣之蔽贤,“浮云”常用来喻谗臣;“白日”常用来喻君王。
同时,古人也常用日、月来比喻男人或丈夫。
而在此句中,“浮云蔽白日”究竞作何种理解?历来注家见解不一。
而我则赞同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中的见解:“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顾反,点出负心。
”对此,马茂元教授也认为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关系和夫妇之间的关系,在观念上是统一的。
因此,他们认为这里的“浮云”是用来喻指游子在外结识的新欢;而“白日”则是用来喻指远游未归的游子。
这两句是写作者的想象。
游子外出久久未归,是不是他在外结识了新欢,而不顾我在家的思念和哀痛,不想返回故土?这是作者独自在家,于久久的思念哀怨之中难免产生的怀疑和忧虑。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作者是这样的怀疑和忧虑,但是对久久未归的游子,还是满怀着浓浓的爱意和谅解,仍然把游子比作灿烂的白日,仍然把游子久久未归看作是他不是不愿返回故土,而是因不得已的原因而顾不上返回故土。
读这两句诗,我们可在思妇的哀怨忧虑之中体会出我国古代人们善解人意的传统美德!“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这两句是继续写作者内心相思的苦痛和感受。
“思君令人老”诗人在长期的思念忧虑哀伤之中,深深地感受到身心之疲惫和憔悴,恍惚之间,似乎自已经老去;时间也在飞速地流逝,仿佛之间又过去了一年。
这里的“思君令人老”当然并不是指因相思而使人的年龄老大,而是指主人公内心的感觉,人本不老,而心情的忧伤,致使形体上的消瘦,好象使人衰老了一样。
“岁月忽已晚”,也不是说时间的早晚,而是说时间流逝之迅速。
古人将一年之尾谓之“岁晚”,一生之尾也谓之“岁晚”,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年尾“岁晚”呢?此句慨叹人生岁月匆匆,年华易逝。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弃捐”:谓丢下之意。
“勿复道”:不要再说了。
因为这些相思忧愁现在是说也无用, 多说不过是徒增伤心罢了。
“努力”:这里有不可为而为之之意。
“加餐饭”:是当时社会上习用的一种最亲切的劝慰别人的成语。
如《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饭’,下有‘长相思’”。
“努力加餐饭”,加餐饭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是一件很平常的一件事,但由于主人公是终日相思忧虑不止,可以说是到了百事无趣,茶饭不思的地步,要想加餐饭又何尝容易做到,,所以才只有要努力去为之才行。
这两个字之加看是简单,实则充满了对于绝望的不甘与在绝望中强自挣扎支持的苦心。
对最后两句诗的解说历来是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对“弃捐勿复道”句而言,一种是把游子当作负心汉,把思妇当作弃妇的前提上来解释,“弃捐”就解作被抛弃搁置之意,那么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这些被抛弃的悲哀和痛苦不再去说它了;一种是不把游子当作负心汉,把思妇当作弃妇的前提上,来解释“弃捐”,“弃捐”就解作为丢开一边的意思,,那么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这些相思忧愁和悲苦,暂且抛开不要再去说它了。
对“努力加餐饭”句而言,所存在的两种解说是承上句而来的。
一种是说自已虽然被痛苦地抛弃了,但自已也不去忧伤不去提它了,只是希望负心的游子你还是努力加餐自已多多保重吧!一种是说此句是自我劝勉之词,意思是说把相思忧愁这些伤心的事都丢开一边不去说它了,自已还是努力加餐,自已保重吧!我认为在人性本美好和不违背诗意的前提下,把“弃捐勿复道”作第二种解说;把“努力加餐饭”在作第二种解说的基础上,理解为既是思妇对自已,也是对游子的相互宽慰和勉励为更好。
因此,对最后两句笔者认为是否应当这样来理解为好:写思妇从相思的哀怨感伤中回到现实后的自我宽慰和勉励。
既然一味地痛苦相思,忧虑担心,也于人了无裨益,不起作用,反而只会是使人身心憔悴,容颜易老。
因此,不如把相思离愁暂置一边,不要去管它了,你和我都各自努力加餐,保重好身体,以待来日相会吧!若这样去理解,则此句便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妇女温柔敦厚的品性,即使是在这乱世人生中,也依然显露出了恩爱夫妻间相爱不渝的崇高情感。
我想这样理解应该不违诗的本意吧!这首了诗语言平常朴实,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
在诗的内容描写手法上,是虚实相生,托物比兴;层层深入;时而写实,使人如见其景其人,时而虚写,使人想象联翩,时而满怀希望,时而忧心欲绝,时而忧怨逼人,读之使人感情随之起伏变化,且读后也使人意味横生,回味无穷。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笔者认为,读此诗不仅仅能满足我们欣赏的需要,而且它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诗中主人公遭受如此相思之苦,但最后并没有沉溺于中,而是幡然醒悟,要把忧伤和痛苦暂时抛却,努力加餐保重身体,以待来日与相爱的人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