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简介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9.13 KB
- 文档页数:6
诗佛王维个人资料诗佛王维个人资料诗佛——王维王维(692年-761年,一说699 —759),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遂为河东人。
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
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受母亲影响,精通佛学,其字“摩诘”,是取自佛教的《维摩诘经》。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诗佛王维的生平王维祖籍祁县,生于蒲州[2]。
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官大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3],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十四年(726年)调淇上,十六年辞官隐居淇上。
十七年入长安闲居。
二十二年秋赴东都洛阳,献诗张九龄,然后隐居嵩山。
二十三年返东都。
二十四年,在东都任右拾遗,当年冬随玄宗还长安,又为监察御史,二十八年(740年),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隔年北归,过瓦官寺谒璇禅师。
天宝一年(742年),转左补阙。
三年购得宋之问故居蓝田辋川别业。
五年转库部员外郎。
九年春,丁母忧,离朝屏居辋川。
十一年拜吏部郎中。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作了他的官员。
但是他并不愿意,长期居住于辋川别墅,曾作诗表达了心迹。
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本以六等定罪,其弟王缙请削己职以赎兄罪,后来以《凝碧诗》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后转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居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上元初卒[4]。
开元一九年(731年),丧妻不娶,鳏居三十年。
诗佛的诗风王维青年时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负,写成“陇西行”等一类关于边塞、游侠的诗篇,运用歌行的体裁,描写各方面的题材,具有岑参、高适那种雄浑的气派。
王维后期歌咏山水的作品,真正代表其诗歌艺术。
作品以五言为主如《鸟鸣涧》,描写退隐生活、田园山水,追求清静闲适的精神生活,风格恬静清朴。
王维作品佛道和退隐思想浓厚,政治上的'挫折,妻子的去世等,给他造成心灵上的创伤,佛教思想的介入,成为他晚期避世的主导思想。
王安石、杜牧、王维的资料
《王安石、杜牧、王维:唐宋诗派的三位代表性诗人》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唐宋诗派中的代表人物。
他提倡“新政”,
主张改革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王安石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丽,擅长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
他的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赤壁赋》等。
杜牧(803-852)是唐代诗人,也是唐宋诗派中的杰出代表。
他的诗作情感丰富,风格多变,
既有清新明丽的田园诗,也有深沉哀怨的思乡诗。
杜牧的代表作品有《将进酒》、《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王维(701-761)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同样也是唐宋诗派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擅长写山水诗,以超然、高远的情怀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王维的代表作品有《山居秋暝》、《竹里馆》等。
这三位诗人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在唐宋时期的巅峰之作,他们的诗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王维的资料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唐代文学家、画家,是唐代文学和美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是唐初文坛风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擅长诗歌创作,同时还涉猎音乐和美术。
王维的诗作以婉约清丽而脱俗著称,给人以宁静、深沉的感受。
诗歌创作王维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他以深情而感人、含蓄而留白的写作风格,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他的诗作往往将私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抒发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王维的作品常常给人以启示和哲理,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看法。
音乐创作除了诗歌创作,王维还擅长音乐创作,尤其在琵琶音乐方面有很高造诣。
他的音乐作品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意境为主,常常能够引起人们深思和共鸣。
王维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美感和情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美术创作王维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他的画作多以山水和人物为主题,形式鲜明、富有表现力。
他擅长使用水墨,将自然风景和人物描绘得生动而细腻。
王维的画作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显示出他对自然和美的独特理解。
影响与价值王维的文学和美术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心灵的愉悦和安宁。
他的画作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审美理念,开创了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方向。
王维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持续地影响和启发着人们,被广泛传诵和赏析。
结论综上所述,王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美术家,他的诗歌、音乐和画作都展现了他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的作品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对世界的思考和启发。
王维的文学和美术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的简介王维生于701年,卒于761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
他字摩诘,号称摩诘居士,所以也有人会以摩诘来代称他。
王维的才华,在他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出来。
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又能写诗又会作画。
所以,王维初到京城应试之时,就受到了京城名流的喜爱。
王维做官之后,就利用空闲的时间修筑了一座小院,用来修养身心。
他在为官之时的生活情况是半官半隐的。
因为他遭闲暇之时,就会来到这个小院,有山又有湖,悠闲舒适。
王维的生活一直都是波澜不惊的,可惜到了他晚年的时候,这样的平静便被打破了。
755年,在安史之乱中,王维在混乱中被叛军所捕。
迫于无奈,王维只能在叛军的压迫下当官。
在此期间他曾写过很多想念往日生活,以及皇帝的诗,这就成了日后王维的保命符。
叛乱被平定后,因曾做了叛军的官,王维应被判刑。
但因其弟请求,以及他自己写的那些诗才得以救回一命。
王维本来心怀壮志,想要建功立业。
可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再加上政局动荡不稳,使得他渐渐消沉,内心的火焰也渐渐熄灭。
他开始吃斋念佛,颇有脱离世俗之意。
他的许多诗描述的就是他在隐居时候的生活,词句清新自然、淡泊宁远。
而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有很多。
他的许多作品都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的推崇。
王维生平王维是当代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作是中国诗坛中的瑰宝,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虽然王维在诗歌上有着极大的成就,但是他的仕途却并不如意。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王维的生平吧。
王维出生于699年或701年,卒于761年,字摩诘,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和画家,有“诗佛”之称。
王维成名于少年时期,他除了有一副好文采,还善于作画,对音乐也有着极高的天赋。
一时间,王维就成了京城上流社会间的宠儿。
王维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在官场上却并没有得到重用。
直到张九龄执政之时,他才得到了提拔。
可惜的是,后来奸臣李林甫当道,而王维倾向于张九龄的政治主张,而备受排挤,终究被挤出了朝廷。
王维对官场上的黑暗深感苦闷,但又留恋禄位,不舍离去,就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古代诗人王维的资料古代诗人王维的资料王维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之一,王维的资料大家还是知道一点点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王维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维人物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
”《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拥有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
次年贬荆州长史。
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
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王维诗歌赏析一、王维简介王维 (701 一761 ) ,字摩诘,盛唐诗人。
祁州 (今山西祁县) 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
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
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
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
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
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先后两期。
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宏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
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做清纯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留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蜿蜒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
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的。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的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苏东坡曾经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
有《王右丞集》。
二、文学作品赏析常识1 、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小说来说是“人物形象” ,对散文和诗歌来说就是意境,对戏剧来说就是戏剧人物所反映的戏剧冲突。
其中,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2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归纳: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唐代诗人、画家。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
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有《王右丞集》。
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
有《王右丞集》。
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王维山水诗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学陶之自然浑成,取谢之细丽精工。
加之王维有高度的文学、绘画和音乐修养,因此,王维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成为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
此乃其山水诗形成的文学基础。
纵观王维的一生,大约可以四十岁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
并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风格也较为热烈豪放。
四十岁后,随着李林甫执政,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逐步走上一条回避政治斗争,追求的闲适的生活道路。
他先是在终南山、蓝田、辋川等地隐居,身为官吏,却全身远祸于林下。
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此乃其山水诗。
创作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作品风格关键词:1.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王维的简介资料王维,唐代文学家、画家,字摩诘,号醉翁,舞阳(今河南舞阳)人。
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唐代文学的巅峰”。
王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显示出了文学和艺术的天赋。
他早年曾任官,后来辞官归隐,以追求文学艺术为主要目标。
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之景,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他的绘画作品也以山水画为主,形式简练、意境深远,被后人称为“王维山水”。
王维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
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哲理,使诗作更具思考性和意味深长。
他的代表作之一《登鹳雀楼》以描绘长江美景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
他的另一首名篇《相思》则以描绘桃花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除了诗歌作品,王维的山水画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他的画作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笔墨的简练和形式的平和。
他常常运用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山水之美,给人以深远的思考空间。
他的山水画常常具有一种超脱尘世、恬静宁谧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舒适之感。
除了文学和绘画,王维还擅长音乐。
他在音乐创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音乐作品以琴曲为主,曲调优美、旋律流畅,给人以愉悦的音乐享受。
王维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并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诗人的创作影响深远,被誉为“诗中的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王维的艺术造诣和思想境界使他成为了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
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情感。
他的诗画音乐成就了他在唐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地位,使他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王维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追求和创作的热情。
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维生平介绍及成就导语:王维是著名唐代诗人,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其成就突出。
下面是关于王维生平及成就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生平介绍】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
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
”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
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中进士)。
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
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
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
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
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3] 上元二年(761年),王维逝世。
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